3C方案用于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
- 格式:pdf
- 大小:177.26 KB
- 文档页数:2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应用与护理进展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高血糖或血糖未达标会导致血管病变、肾脏损害等并发症。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反映降糖治疗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T-CGMS)通过皮下植入探头,实时监测血糖并显示于屏幕,并可设置血糖极端值报警以提示高血糖和低血糖[2-3]。
以更好地监测血糖,幸免血糖波动,使血糖水平处于理想水平,已有试验证明了RT-CGMS血糖值与同期指尖血糖、静脉血糖、动脉血糖有良好相关性,在糖尿病患者中拥有丰富的使用经验。
以下就RT-CGMS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1 工作原理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由血糖探头、记录仪及信息分析软件等部件组成,将探头置于患者皮下,与组织间液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通过电信号传导作用,每10 s分析1次葡萄糖浓度,每3 min 记录1次平均值,24 h测得480个血糖值,由统计软件分析,获得患者72 h血糖变化的动态连续情况。
2 监测方法2.1安装前准备从冰箱中取出探头,检查有效期,室温下放置30 min,开机检查电池电量,打开传感器。
2.2安装备齐用物,选择皮下脂肪丰富的位置,如肚脐周围5 cm外(一般选择下腹部),孕妇应在上臂肱二头肌下端外侧作为穿刺点,避开系皮带部位、瘢痕或组织萎缩及经常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将探头安装在助针器上,75%酒精消毒皮肤2次,左手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助针器与皮肤呈90°角植入探头,反方向分离助针器,3 L透明贴固定探头,10 min水化后,检查探头信号稳定于30~1200 n之间。
70 min初始化后,输入2次/㈢空腹血糖校对。
2.3监测后操作和数据分析72 h后拔出探头,针眼处75%酒精消毒。
取下血糖记录器,经信息摄取器输入电脑,用分析软件分析数据。
3 临床应用3.1为临床提供血糖异常波动信息康怡等认为动态血糖监测可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信息,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7-9]。
治疗脆性糖尿病的方法脆性糖尿病是一种少见但危险的糖尿病类型,患者容易突然出现严重低血糖而危及生命。
因此,治疗脆性糖尿病需要特殊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
本文将介绍治疗脆性糖尿病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治疗方法1.营养治疗脆性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营养治疗,保证每日吃饭时间、数量和质量的稳定性,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患者应该每餐都有合理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以保证营养均衡。
在饮食设计方面,建议患者咨询专业的营养师或医生进行个性化的饮食规划。
2.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治疗脆性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因为脆性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严重低血糖,使用胰岛素要更为谨慎。
应使用长效胰岛素或静脉注射短效胰岛素等方式,定时听从医生的指导调整剂量。
3.药物治疗对于脆性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使用可能导致低血糖的糖尿病口服药。
如必须使用,也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小剂量使用。
4.身体活动运动是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脆性糖尿病患者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
在运动期间需要监测血糖水平,避免由于运动而导致的低血糖。
二、注意事项1.密切监测血糖脆性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时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预防低血糖预防低血糖是治疗脆性糖尿病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由于脆性糖尿病患者特别容易发生低血糖,因此患者应该保证正规的用药和饮食,避免饮酒、低血糖风险因素等。
3.建立团队管理治疗脆性糖尿病需要多学科的配合。
患者建议建立团队管理,包括医疗人员、家庭成员、朋友等人群。
4.保持心态平稳脆性糖尿病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态稳定,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因素导致的低血糖。
5.定期复查脆性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包括检查视网膜、肾功能、神经系统等,以及全面评估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以上就是治疗脆性糖尿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对于脆性糖尿病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问题,建议尽快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正确治疗糖尿病的多种方法是什么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会在长期内影响人体各个方面的功能。
脆性糖尿病是指在固定进食量、运动量以及胰岛素等降糖药物剂量和用法的基础上,仍然出现无法解释的剧烈血糖波动,常出现于1型糖尿病,但在一些胰岛β细胞功能接近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也较为常见[1-3]。
脆性糖尿病患者多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而外源性胰岛素的药代学特点与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存在明显区别,再加上患者自身缺乏有效的辅助调节能力,很容易导致血糖大幅波动,极易发生低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
因此,探索合适的血糖控制策略对脆性糖尿病及其不良事件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脆性糖尿病多采用基础胰岛素加门冬胰岛素每日多次注射治疗,但是当前广泛使用的基础胰岛素包括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即使在相同时间、相同剂量注射也会出现药效学的不同与波动,且仍有低血糖发生的风险,难以达到平稳降糖的目的。
此外,也有通过胰岛移植以及胰岛素泵方法进行治疗,但是从治疗成本上不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4]。
德谷胰岛素是新型的可溶性、超长效基础胰岛素,其半衰期接近25 h,作用时间超过 40 h,注射时间更灵活,而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受影响[7]。
基于此特点,更适合脆性糖尿病的治疗。
然而,国内关于德谷胰岛素治疗脆性糖尿病的文献尚缺乏。
本研究旨在观德谷胰岛素在脆性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陈晓正,钟义春,杨素,杜艳牡,何健敏,林慧卿韶关市铁路医院,广东韶关 512023[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德谷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脆性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 2012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内分泌科治疗并建立档案的3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患者入组前均采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每日四次注射治疗方案降糖,治疗时长至少12周,入组后,停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改用德谷胰岛素继续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12周,监测患者血糖控制及血糖波动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控制、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等情况。
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空腹C肽水平显著升高,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波动相关指标及低血糖时间占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对脆性糖尿病患者血糖、C肽、尿酮体和尿糖水平的影响恽瑞元;张真稳【摘要】目的将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实行于脆性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分析对血糖、C肽、尿酮体以及尿糖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文分析资料是2015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入且治疗的5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一组纳入25例,胰岛素治疗用于对照组,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用于试验组,统计并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FPG、2 h PG、C-P、2 h C-P、HbAlc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尿糖、尿酮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24 h MBG、LAGE、MAGE、PGS、PPGE、△t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脆性糖尿病患者实施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血糖、C肽、尿酮体以及尿糖水平.【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12【总页数】3页(P88-90)【关键词】西格列汀;胰岛素;脆性糖尿病;C肽;尿酮体;血糖【作者】恽瑞元;张真稳【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扬州 225001;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靖江 214500;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扬州 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本文主要评估将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实行于脆性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对血糖、C肽、尿酮体以及尿糖水平的影响作用。
1 资料及方法1.1 基线资料本文研究资料是2015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入且治疗的50例脆性糖尿病患者,参考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女是13/12,年龄33~68岁,平均(50.66±7.34)岁;试验组男/女是14/11,年龄32~67岁,平均(49.79±8.82)岁。
达格列净联合黄连素治疗脆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脆性2型糖尿病采用达格列净联合黄连素治疗疗效。
方法:我院选取脆性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划分小组,两组采取不同治疗,观察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BW、BMI、HbA1c、FPG、2hPG、PPGE、MODD、SDBG较低,FINS、CP较高(P<0.05)。
两组治疗安全性接近(P>0.05)。
结论:达格列净联合黄连素治疗脆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明显得以降低,安全性高,是值得倡导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达格列净;黄连素;脆性2型糖尿病脆性糖尿病在临床十分常见,患者通常血糖不稳定,通常出现在晚期2型糖尿病中,患者血糖出现的波动较大,治疗不及时患者将会有性命危险。
脆性2型糖尿病的治疗以胰岛素为首选,多次为其注射胰岛素很容易使其血糖发生较大的波动,患者很容易发生低血糖,采取科学的药物施治作用较大[1]。
达格列净、黄连素常用于糖尿病的治疗,患者对其认可度高,两者结合使用缺乏有效的根据。
本研究对选取的患者分组采取不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21年1月-12月选取脆性2型糖尿病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3例,对照组:男、女(n=20、13),年龄30~66(48.69±6.41)岁;病程1~35(17.42±6.32)年;观察组:男、女(n=19、14),年龄30~66(48.69±6.40)岁;病程1~35(17.42±6.31)年。
两组资料均衡(P>0.05),可对比。
参与患者均知情,双方签署知情协议,取得医学伦理研究会审查批准。
1.2 方法对照组:为患者安排合理的饮食,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实施护理,用胰岛素施治,每日治疗4次。
观察组:达格列净联合黄连素治疗。
在对照组治疗的同时,达格列净片每日1次,每次10mg。
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意义韩艳霞【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果糖胺(FMN)、葡萄糖(GLU)和清蛋白(ALB)联合监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意义.方法测定69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FMN、ALB,餐后2 h血糖(PBG)、FMN,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FMN、FBG、ALB,同时以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健康对照组FBG和PBG,餐前FMN和餐后FM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BG与PB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FMN与餐前FM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FBG、PBG、FM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相比FBG升高(P<0.05),FMN、ALB降低(P<0.05).结论血糖的测定由于受饮食、应急等情况的影响,只能反映患者即刻的血糖水平,提示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而FMN试验可以反映患者测定前2~3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受临时血糖浓度、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可作为评价糖尿病近期内控制状况的一个灵敏指标,但易受ALB浓度的影响.所以ALB、FMN、GLU联合测定,有利于患者血糖平稳安全达标,况且它们的测定快速、简单,结果可靠价廉,有必要在基层医院开展.【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008)014【总页数】2页(P1774-1775)【关键词】糖尿病;果糖胺;清蛋白;血糖【作者】韩艳霞【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水冶中心卫生院检验科,455133【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临床生化检验方法学的成熟,血清果糖胺(FM N)的检测逐渐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T2DM)的常规检查项目。
血清果糖胺又叫糖化清蛋白,是血液中葡萄糖与清蛋白(ALB)以非酶促反应产生的衍生物,可反映最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诊断的指标之一。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S)进行血糖监测期间脆性糖尿病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性【摘要】目的分析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开展血糖监测过程中,为脆性糖尿病患者情绪变化产生的影响和开展心理健康指导的重要性。
方法此次研究共计纳入78例脆性糖尿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1月,分析患者不良情绪变化,开展针对性心理指导,分析血糖监测结果的完整性。
结果78例患者中,通过开展动态血糖测量仪的教育和心理指导后,73例连续三天可以完成CGMS检查,并且血糖曲线重叠性比较好;4例初次检查因为心理适应能力较差,无法耐受放弃。
1例患者由于仪器信号问题不能顺利完成监测。
结论积极开展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宣教以及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促使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检查,且得到准确的血糖变化数据。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脆性糖尿病;情绪变化;心理健康指导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dynamic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inpatients with brittle diabetes and to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guidance.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brittle diabete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in March 2021 ~2022 January. The patients' unhealthy mood changes were analyzed, and targeted psychological guidance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completeness of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results. Results among the 78 patients, 73 patients could complete CGMS examination for three consecutive days through the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guidance of dynamic blood glucose meter, and the overlap of blood glucose curve was good; 4cases could not tolerate giving up because of their poor psychological adaptability. One patient could not complete the monitoringsuccessfully due to the problem of instrument signal. Conclusionactively carrying out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guidanceof ambulatory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can promote patients to successfully complete the examination of ambulatory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and obtain accurate blood glucose change data.[Key words] dynamic blood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Brittle diabetes; Emotional changes; Mental health guidance糖尿病也被称作不稳定性脆性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