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五-有机化学-烷烃-命名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49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要点:1 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官能团不同,根据是否含有苯环,根据是否是链状的2 同系物的概念3 有机物的命名第二课时二有机物的命名(一)认识常见的基团:CH3-甲基CH3CH2-乙基CH3CH2CH2-丙基CH3CH3异丙基(二)烷烃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原则:分子内碳原子数后加一个“烷”字,就是简单烷烃的名称,碳原子的表示方法:①碳原子在1~10之间,用“天干”表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②10以上的则以汉字“十一、十二、十三……”表示。
例如:CH4C2H6C5H12C9H20C12H26C20H42甲烷乙烷戊烷壬烷十二烷二十烷【例】我们知道有机物中存在着大量的同分异构现象,比如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就有两种,那么在命名时如果都叫丁烷,肯定不行,需要加以区分。
CH3CH2CH2CH3正丁烷CH3CHCH33异丁烷再比如分子式为C5H12的烃就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同样在命名的时候要区分开来,一个名字只能给一种物质CH 3CH 2CH 2CH 2CH 3 正戊烷CH 3CHCH 2CH 3CH 3 异戊烷CH 3CCH 33CH 3新戊烷在习惯命名法中,通常把具有“CH 3CHCH 3”这种结构的称为“异”;把具有“CH 3CCH 23CH 3”这种结构的称为“新”。
【过渡】那么分子式为C 7H 16的烷烃有9种同分异构体,应该如何对每一种同分异构体准确的命名呢?随着C 原子数的增多,烷烃的同分异构更多,又应该如何来命名呢?显然,习惯命名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有一种更完善的命名方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2 系统命名法【结合例题及课件讲解】烷烃系统命名法命名的步骤:(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做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
(2)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的位置。
(3)把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名称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
第二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课标要求]1.了解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2.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3.掌握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烯、炔、卤代烃、醇等)。
,1.有机物的习惯命名(1)分子中碳原子总数在10以内的烷烃,用天干表示;如C原子数目为1~10个的烷烃其对应的名称分别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
(2)当碳原子总数大于10时,用中文数字表示。
如十一烷、十五烷、十七烷、二十烷。
(3)碳原子相同时的同分异构体,用“正”表示直链烃,用“异”表示具有的异构体,用“新”表示具有的异构体。
(4)简单的醇的命名,如CH3CH2CH2OH命名为正丙醇,(CH3)2CH—OH命名为异丙醇。
2.有机物中的基(1)基:从有机物分子中去掉一个一价基团后剩余的原子团叫一价基(简称基)。
(2)烃基: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或几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呈电中性的原子团叫做烃基。
(3)常见的基(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①甲基—CH3②亚甲基—CH2—③次甲基—CH—④乙基—CH2CH3⑤正丙基—CH2CH2CH31.烷烃命名三步骤:选母体⇒编序号⇒写名称。
2.烷烃的系统命名口诀:选主链,称某烷,编碳号,定支链,支名前,烃名后,注位置,连短线,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
3.含官能团有机物的命名:①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②从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编号;③命名时注明官能团的位置和个数。
有机物的习惯命名及烷烃的系统命名⑥异丙基3.烷烃的系统命名(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
(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短线隔开。
(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用大写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
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逗号隔开。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知识归纳一、烷烃的命名1.烃基(1)概念:烃分子失去一个__________所剩余的原子团。
(2)烷基:烷烃分子失去一个__________所剩余的原子团。
如甲基:__________,乙基:__________。
2.烷烃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的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后加“烷”字,就是简单烷烃的命名。
⎧⎧⎪⎪⎪⎪⎨⎪⎨⎪⎪⎪⎩⎪⎪⎩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根据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个数来命名习惯命名法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区别同一种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时,分别用正、异、新表示C 5H 12叫__________;如C 14H 30叫__________;如C 5H 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用习惯命名法命名分别为CH 3CH 2CH 2CH 2CH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系统命名法①选取分子中__________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__________数目称作“某烷”;②选主链中离支链__________的一端为起点,用__________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③将__________的名称写在__________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__________,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__________隔开;④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用__________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逗号隔开。
命名为__________,命名为__________。
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1.选主链:将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2.编号位: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烷烃的命名一、选择题1.用系统命名法给下列烷烃命名时,可以作为编号起点的碳原子是( )A.a B.bC.c D.d解析:该烷烃从b到c或从b到d都有8个碳原子,为最长碳链。
从b到c 虽然有8个碳原子,但其支链没有从b到d的支链多,故主链由从b到d的8个碳原子组成。
根据烷烃的命名规则,应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故排除B 项。
本题选择D项。
答案:D2.在系统命名法中下列碳原子主链名称是丁烷的是( )A.(CH3)2CHCH2CH2CH3B.CH3(CH2)3CH3C.(CH3)2CHCH(CH3)2D.(CH3)3CCH2CH2CH3解析:要求主链名称是丁烷,即分子中的最长碳链有4个碳原子。
A、B、D 分子中的最长碳链均为5个碳原子。
答案:C3.对烷烃CH3CH(C2H5)CH(C2H5)CH(CH3)2的命名,正确的是( )A.2,3二甲基4乙基戊烷B.2甲基3,4二乙基戊烷C.2,4二甲基3乙基己烷D.2,5二甲基3乙基己烷解析:将题给烷烃的结构简式改写为:最长碳链和编号见上面结构简式,由此得出该烷烃的名称是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答案:C4.烃的系统命名法中,首先要选取主链碳原子,下列主链碳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A.CH3CH2CH2CH2CH2CH3解析:选项A、B、C、D中的主链碳原子数分别为6个、5个、7个、5个。
答案:C5.下列各种烃与H2完全加成后,能生成2,3,3三甲基戊烷的是( ) A.(CH3)3CC(CH3)===CHCH3B.CH2===CHC(CH3)2CH(CH3)2解析:2,3,3三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是答案:B。
烷烃的命名教案【篇一:《烷烃的命名》说课稿】《烷烃的命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的第一课时《烷烃的命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中的内容及基本要求本堂课的内容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一课时《烷烃的命名》,此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学会初步应用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的烷烃类化合物进行命名。
2、所处地位该部分内容是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进行其它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很多有机知识点都必须以此为基础。
所以是学好本门课的重要前提。
学生必须加深了解并牢固掌握。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基础比较差,虽说已经学习了有机物的分类、碳原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与书写,知道了有机物同分异构现象的原因;但是掌握的不彻底,不扎实。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不太会归纳总结。
三、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烷烃的习惯命名法以及系统命名法。
2、能根据结构式写出名称并能根据命名写出结构式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多讨论、多练习,总结系统命名法的方法。
2、通过烷烃命名的训练,掌握烷烃命名的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练习书写烷烃的命名,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热情。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方法1、教学重点: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2、教学难点:命名与结构式间的关系,系统命名法的几个原则(长、多、近、简、小等)。
突破方法为:练习——讲解——纠正——练习五、设计思想本节内容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的培养,烷烃的系统命名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个的有机物的命名方法,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较多讨论、较多练习,尤其要注意抓住学生命名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如选错主链等,以改错的形式使学生明确产生错误的原因。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烷烃的命名规则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烷烃的命名规则烷烃是有机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类,由碳和氢原子构成,分子中只含有碳碳单键。
在有机化学中,烷烃是基础,对于了解烷烃的命名规则至关重要。
下面将整理烷烃的命名规则,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1. 直链烷烃命名规则直链烷烃是由一条直链状的碳原子链构成的化合物。
命名直链烷烃的规则如下:(1) 确定碳原子数:通过数碳原子的数量来命名直链烷烃。
一条碳链上的碳原子数目用前缀给出。
比如,一条有3个碳原子的链就称为丙烷。
(2) 加上烷后缀:以“烷”作为后缀,表示这是一条直链烷烃。
例如,一条有6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称为己烷。
2. 分支烷烃命名规则分支烷烃是由直链烷烃上的一个或多个支链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命名分支烷烃的规则如下:(1) 确定主链:选择含有最多碳原子的连续链作为主链。
主链中的每个碳原子都与其他碳原子相连,形成主要的骨架。
(2) 确定支链位置:给出每个支链的位置。
用主链碳原子的编号表示支链位置。
(3) 根据字母表顺序命名支链:按照字母表的顺序来命名支链。
如果多个支链具有相同的编号,可以通过字母标记区分,例如,甲基(methyl)用M表示。
(4) 加上烷后缀:以“烷”作为后缀,表示这是一种烷烃。
举个例子,考虑2,3-二甲基戊烷这个分子。
主链是一条有5个碳原子的链,骨架如下所示:CH3 - CH2 - CH(CH3) - CH2 - CH3在这个分子中,2号和3号碳原子上分别有一个甲基,所以它们按字母表顺序被命名为2,3-二甲基。
主链有5个碳原子,所以这个分子被称为2,3-二甲基戊烷。
以上仅仅是烷烃的命名规则的基本概念,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如立体异构体等。
对于深入了解烷烃的命名规则,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总结:烷烃的命名规则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采用直链烷烃和分支烷烃这两种命名规则,可以准确地描述烷烃的结构。
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对于理解和进行有机化学的更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