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输电模块
- 格式:docx
- 大小:159.64 KB
- 文档页数:9
目录1系统方案 (2)1.1系统总体思路 (2)1.2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 (2)1.2.1 电源模块论证与选择 (2)1.2.2驱动模块论证与选择 (2)1.2.3线圈的论证与选择 (2)1.2.4整流电路的论证与选择 (2)1.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3)2理论分析与计算 (3)2.1 TL494应用原理 (3)2.2 IR2110原理 (3)2.3 无线传输原理 (4)2.4 计算公式 (4)3电路设计 (4)3.1电源模块(图3) (4)图3 电源模块 (5)3.2驱动模块(图4) (5)3.3传输模块(图5) (5)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6)4.1测试方法与仪器 (6)4.2测试数据与结果 (6)4.3数据分析与结论 (7)参考文献 (8)无线电能传输装置(F题)1系统方案1.1系统总体思路由题我们设计并制作一个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且用空心线圈制作了直径为20cm的发射和接收线圈;利用信号发生电路将输入的直流15V电转化为PWM脉冲信号,通过驱动电路产生交变电流,对发射线圈进行供电,线圈利用磁耦合谐振式原理,将电能无线传输到接收线圈端,最终在接收线圈端产生电流,达到无线电能的传输的要求。
经过几天的测试,制作出了传输效率达38.3%,x的值最大为26 cm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1.2系统方案论证与选择1.2.1 电源模块论证与选择方案一:利用双电源,直接对电路进行供电。
方案二:利用单电源,再接入PWM控制器芯片TL494固定频率的脉冲宽度调制电路,能够有效地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脉冲。
TL494芯片的功耗低,构成的电路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输出电压脉动小;且IR2110 的电路无需扩展,使电路更加紧凑,工作可靠性高,附加硬件成本也不高,为获取死区时间,可由基本振荡电路、与门电路构成,为方便我们选用TL494,选择方案二。
1.2.2驱动模块论证与选择方案一:利用三极管对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进行驱动,可以比较经济地进行驱动。
基于无线供电的循迹小车设计与制作作者:叶剑锋段明社孙华伟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21期叶剑锋段明社孙华伟(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1401)摘要:无线供电技术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该技术开展的相应研究也不断在增强,从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的目标出发,建立现代工厂智能物流小车实验模型,在低功率领域对循迹方式、无线供电系统设计等相关问题进行设计、制作及实证。
为后续功率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为高校教学中的循迹小车训练项目的提供扩展参考。
关键词:无线供电循迹小车无线充电磁耦合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c)-0121-02无线供电技术随着气候变化、能源枯竭和环境保护的日趋严峻而不断发展,而电磁所具有的功率大、输电效率高的特点,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先后投入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但目前主要研究成果仍然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我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和验证、应用推广领域。
各高校也将无线供电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引入到教学当中,并组件相关的兴趣小组。
而循迹小车作为典型的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将无线输电技术和循迹结合起来,是实现扩大循迹小车应用功能的一个思路。
1 设计概要小车的设计与制作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制作实验模型的框架,尺寸为50CM*50CM,材料为木制框架及PT板台面,同时进行技术分析,包括线圈排布,变压器位置等进行初步设计。
其次选定循迹方式,在设计过程中初次方案为基于C51单片机平台的循迹,为降低负载功率,选用基于ATS51平台的红外探测比较循迹方式。
选定方案后,进行小车的焊接与制作。
再次是选定充放电电路,进行比较后制作供电系统模块。
最后对供电系统与循迹小车的配合进行仿真,进行参数修正,并形成成品。
2 循迹模块设计2.1 小车循迹原理循迹小车的循迹原理是在制作好的模型框架上,可以用记号笔等进行自由的轨道绘制,由于黑线与白底对光的反射系统不同,传感器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来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输送给电机。
无线输电多功能产品谐波测试及对标准修改建议作者:扈罗全刘小林俞建峰来源:《中国测试》2017年第01期摘要:为制定含无线输电多功能产品的谐波电流发射测试技术细则,以进一步完善未来IEC谐波电流发射测试标准,针对当前IEC 61000-3-2:2014标准技术条款,结合当前与无线输电多功能产品有关的谐波电流发射技术条款,分析含无线输电功能产品的谐波电流通用测试要求。
使用带有无线输电功能的多功能样品,对其进行谐波电流测试数据。
结合实验数据对涉及含无线输电功能产品标准条款的修订趋势作展望和分析,并建议在IEC 61000-3-2:2014中附录C增加合适的技术条款。
关键词:电磁兼容;谐波;无线输电;测试流程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124(2017)01-0033-04收稿日期:2016-07-20;收到修改稿日期:2016-08-17基金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2014IK192);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2014KJ13,2015KJ11,2015KJ14)作者简介:扈罗全(1972-),男,江苏宜兴市人,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电磁兼容、安全性能检测。
引言随着各类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种新型多功能产品陆续研发上市。
作为当前技术新宠的新型无接触供电系统,已经快速在产品研发端发展壮大。
基于无线输电技术包括无尾家电产品,新型含无线输电功能模块的各类产品和设备,采取集中无线供电模式的无线输电站系统等,在未来即将大量上市。
当前,以移动通信产品和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无线输电系统最为热点。
大量此类新型产品,集成了具有无线输电功能的电磁场耦合模块,可组成呈局域分布的依靠电磁场耦合进行能量转换传输的小型能源基站。
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献对这类产品的运行原理[1-2]、工作效率[3-4]、标准化发展[5-6]等展开了研究。
文献[7]研究了电场耦合式无线供电技术原理和电路模型,并对其传输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其传输功率和效率的方法。
深圳市骏晔科技有限公司DVER 1.0 DL-24PA远距离2.4G无线收发模块DL-24PA基于TI-Chipcon的CC2500无线收发芯片设计,是一款体积小巧的、性价比高、远距离的无线收发模块。
该2.4G模块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玩具航模、近距离数传控制领域。
灵敏度可以达到-104dbm,最高传输速率达到500Kbps,输出功率通过寄存器配置范围-30dbm至20dbm。
模块集成了所有射频相关功能,用户不需要对射频电路设计深入了解,就可以使用本模块轻松开发出性能稳定、可靠性高的无线产品,缩短开发周期。
模块采用SMD、DIP两种接口模式,但由于黑胶和里面的绑线热胀系数不同需要人工焊接。
模块尺寸较小,方便应用于便携式产品,且与DL-24D 不带功放的2.4G模块脚位兼容,搭配使用。
应用: 特点:● 无线游戏控制器● 空旷600米传输距离(250Kbps);● 无线键盘、鼠标● 工作频率2400-2483MHz● 消费电子产品及玩具航模● 工作电压:1.8V-3.6V● 气象监测,数据采集● 可编程载波侦测,数字RSSI输出● 数据监测传输● 卓越的选择性及带外隔离性能● 智能家居控制● 采用沉金板绑定工艺,性价比极高● 支持射频(RF)技术的遥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采用欧美品牌芯片使用本模块产品前,注意以下重要事项:仔细阅读本说明文档本模块属于静电敏感产品,安装测试时请在防静电工作台上进行操作。
本模块默认使用外接天线,天线可选用导线天线或者标准的UHF天线,具体天 线的客户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所应用的终端产品是金属外壳,请务 必把天线安装于金属外壳之外,否则会导致射频信号严重衰减,影响有效使用距离。
金属物体及导线等应尽量远离天线。
安装模块时,附近的物体应保证跟模块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短路损坏。
绝不允许任何液体物质接触到本模块,本模块应在干爽的环境中使用。
使用独立的稳压电路给本模块供电,避免与其他电路共用,供电电压的误差不应大于5%。
XKT-412无线供电电路图
作者:本站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10-4-24 18:30:13 发布人:芯科泰电子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芯科泰又大量生产了一款最小体积的无线输电模块,模块体积仅为长18mm宽15mm 高8mm的输电控制模块,除外置一个发射线圈外无任何元件,无线充电接收电流可高达600 mA,基本满足普通电子产品的充电供电之用,模块具有识别能力,可根据负载大小自动增减发射功率,工作效率约70%安装方便简单,价格低廉,可直接工作在4~12V的宽电压工作,主要用于短距离的各种小电子产品使用,模块不限量供货,量大价格越低
连接方式:1脚接电源负极;2脚接电源正极;3和4脚接外置发送线圈
应用效果图。
无线供电技术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一、研究技术背景无线输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能传输技术,它涉及电源技术、无线电磁波技术、电池充电技术等,属于世界电能传输的前沿领域。
无线输电即利用无线电磁波或变化电磁场进行电能的无线传输。
这一技术不受空间限制,能够克服有限输电方式各种弊端,不仅在工业场地机器人、深水勘探、核能反应堆调试、油田矿井、航空航天、电动汽车充电站、无线感知网络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又如无绳家用电器、植入医疗器械充电等民用领域也具有极大应用价值和发展空间。
在庆祝中国科协成立五十周年学术活动中,无线输电技术被评为“十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之一。
无线输电的提出最早要追溯到一百年前的尼古拉特斯拉。
他被称为开启电与磁之门的人。
他是现代电子工程奠基人,并发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他不仅在电磁学和工程学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也被认为对弹道学、机器人、资讯科学、核子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各种领域都有贡献,包括我们今天使用的互联网,也是其贡献之一。
1889年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无线输电方法”。
于是他在美国的科罗拉多泉建设无线输电实验室研宄及开发此项“无线输电”技术,即将普通的低频至高压电流转化为“高频电流”,然后再经由空气作为传送媒介来输送电能。
此项“无线传电”技术不单单省却了输电电缆的成本,还可以免去输电时因电阻所致的电能损耗。
经过八个月的研究后,特斯拉决定在长岛试建首座名为“特斯拉线圈”的电力发射塔,当时他建造了一巨大的特斯拉线圈,搭建在直径为英尺,高为英尺的发射塔上,试验中他把频率为发射功率为的电能输送给特斯拉线圈上进行发射,天线塔顶周围的射频电压高达。
特斯拉试图把电量输送到世界各地,定向为一些孤立地点提供照明供电。
但是由于特斯拉的无线输电实验耗资巨大,并且其方案并没有解决电能定向传送这一关键问题,在后期美国安全安全部也对此项目进行干涉,最终特斯拉的无线输电方案没有成功实现。
无线模块选型指南名称:无线模块选型指南NRF905/NRF24L01/CC1100/Si4432/CC1020/CC2500...型号:各型号综合介绍“物联网”概念风起云涌,无线应用大行其道。
如在选型阶段就正确确定最适合要求的型号,无疑能缩短开发周期,尽快实现无线应用。
本栏目旨在简要概括介绍各无线模块的性能特点,给您的无线选型提供初步参考“物联网”概念风起云涌,无线应用大行其道,如无线监控、无线抄表、无线点菜、传感网络、无线称重等领域。
以无线替代有线,是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在此情况下,作为无线应用厂商,应考虑如何快速地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无线应用产品,抢占市场的蓝海。
作为专业的无线模块设计及供应商,飞拓电子专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开发及应用,能提供齐全的无线基础性产品(无线模块),专业的开发指导,大大减少您公司产品的开发周期。
本栏目旨在简要概括介绍各无线模块的性能特点,给您的无线选型提供初步参考。
Si4432模块性能及特点:(1) 完整的FSK收发器(2) 工作频率433M免费ISM频段(430.24~439.75MHz),也可以工作于900.72~929.27MHz(3) 最大发射功率17dBm(4) 接收灵敏度高达-115 dBm(5) 传输速率最大128Kbps(6) FSK频偏可编程(15~240KHz)(7) 接收带宽可编程(67~400KHz)(8) SPI兼容的控制接口,低功耗任务周期模式,自带唤醒定时器(9) 低的接收电流(18.5mA),最大发射功率时的电流:73mA (10)空旷通讯距离可达800米以上(波特率9.6Kbps)RF903模块性能及特点:(1) 433MHz 开放ISM 频段免许可证使用(2) 最高工作速率50kbps,高效GFSK调制,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合工业控制场合(3) 125 频道,满足多点通信和跳频通信需要(4) 内置硬件CRC 检错和点对多点通信地址控制(5) 低功耗3-3.6V 工作,待机模式下状态仅为2.5uA,TX Mode在+10dBm情况下,电流为40mA; RX Mode为14mA(6) 收发模式切换时间 < 650us(7) 模块可软件设地址,只有收到本机地址时才会输出数据(提供中断指示),可直接接各种单片机使用,软件编程非常方便(8) 增加了电源切断模式,可以实现硬件冷启动功能!(9) SPI接口—功能强大、编程简单,与RF905SE编程接口类似。
315无线模块技术原理1. 引言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方式。
而315无线模块作为一种常用的无线通信模块,广泛应用于遥控、安防、智能家居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解释315无线模块技术的基本原理。
2. 315无线模块概述315无线模块是一种基于射频(Radio Frequency, RF)技术的无线通信模块,其工作频率为315MHz。
该模块通常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可以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3. 发射器工作原理发射器是将待发送数据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发送出去的设备。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编码芯片、射频发射电路和天线。
3.1 编码芯片编码芯片是发射器中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待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并生成与之对应的数字信号。
常见的编码方式有AM(振幅调制)和ASK(振幅移键调制)。
这些数字信号经过编码后,会以一定的模式进行调制,从而形成射频信号。
3.2 射频发射电路射频发射电路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的关键部件。
它主要由振荡器、放大器和滤波器等组成。
•振荡器:振荡器是发射器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能够产生特定频率的振荡信号。
在315MHz无线模块中,通常采用压控晶体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 Crystal Oscillator, VCXO)作为振荡源。
•放大器:放大器负责将来自振荡器的低功率信号进行放大,以便能够达到较远距离的传输。
常用的放大器有功率放大器和电流驱动放大器等。
•滤波器:滤波器主要用于去除无关频率的干扰信号,确保发送出去的射频信号纯净、稳定。
常见的滤波方式有低通滤波和带通滤波等。
3.3 天线天线是将发射出来的无线信号辐射到空间中的装置。
在315无线模块中,一般采用半波长天线或四分之一波长天线。
这些天线能够有效地将射频信号传输到接收器。
4. 接收器工作原理接收器是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输出的设备。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射频接收电路、解调芯片和解码芯片。
输电线路故障录波与定位技术发布时间:2022-09-07T18:15:15.297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8期作者:何春林[导读] 为了能够对输电线路故障实现准确定位,系统排查故障,提高供电稳定性。
本文在阐述输电线路故障概念的基础上,对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以供相关的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何春林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摘要:为了能够对输电线路故障实现准确定位,系统排查故障,提高供电稳定性。
本文在阐述输电线路故障概念的基础上,对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讨,以供相关的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输电线路;故障;录波;定位;技术1输电线路故障输电线路故障(transmissionlinefault)主要指的是输电线路的组成部件因其电气、机械性能的损坏,或因输电线路导线、其他带电部分对地或其之间的绝缘损坏,而引起的输电线路的故障。
2输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1、短路故障产生短路故障的基本原因是不同电位的导体之间的绝缘击穿或者相互短接而形成的,分为三相线路短路及两相线路短路。
2、断路故障断路是最常见的故障,断路故障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回路不通。
在某些情况下,断路还会引起过电压,断路点产生的电弧还可能导致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
三相电路中的断路故障:三相电路中,发生一相断路故障,一则使电动机因缺相运行而被烧毁;二则使三相电路不对称,其中的相电压升高,造成事故。
三相电路中,如果零线断路,则单相负荷影响更大。
3、线路接地故障线路接地一般有如下原因:线路附近的树枝等碰及导线;外因破坏造成导线断开落地等。
3输电线路故障定位原理1、故障点位于区间内监测终端分布安装于交流输电线路M和N位置,装置安装方向均朝B变电站方向,如下图所示:故障发生在M和N点区间外一侧的C点处。
故障发生后,短路电流均由母线流向线路故障点C,所以监测终端M处与监测终端N处所监测到的短路电流相位相同。
无线输电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摘要:无线输电技术是指电流不经过电线电缆等有线设备,从发电端传送到接收端的一种新技术。
电力企业如果使用了无线输电技术,就能避免架设输电线路、安装变电站等设备,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减少电在传输过程中,造成电线、变压器等电网设备浪费。
但是无线输电技术还未正式应用于电力传输领域,因此,相关人员要加大科研力量来发展无线输电技术,从而满足社会用电需求。
关键词:无线输电技术;微波系统;电磁波发射器引言本文主要阐述了无线输电关键技术中的电磁感应、谐振式输电、微波无线输电等内容,同时提出了无线输电关键技术的应用展望,包括将无线输电技术应用于日常输电、实现因架设线路难度大的地区进行无线传输供电、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等。
通过分析关键技术,使相关人员更好的了解无线输电内容[1]。
1定义及比较无线输电是指不通过可见物理媒质的接触而进行电能传输的技术,无线充电只是其一方面的含义。
无线输电此前有多种名称,如无线电能传输、非接触能量传输、无线供电等。
笔者认为,采用“无线输电”最佳:强调无尾化、强调传输、强调传送的是电能。
无线输电主要有7种实现方式。
无线输电系统的基本框架和过程与无线通信相似,只是它传输的是能量而不是信息。
信息传输与能量传输的主要区别是:信息传输已经数字化,可以将信息分节、割块、打包传输,且可以校验和纠错;能量传输目前只能模拟传输,且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只能进行补充,而不能实现旧能量的重传。
此外,它也需要一定的信息传输来为能量传输服务[2]。
2无线输电关键技术的具体内容2.1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是无线输电关键技术之一,是指电在传输的过程中,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来引起电力动势,产生电流。
它类似于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主要的工作流程是:在发电模块的原边点通入交变电流,在发电模块的另一边就会由于电流的动势产生电力感应,形成感应电流。
它的电流方向按照楞次定律进行,能够通过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解出电流大小。
相对于电磁感应而言,变压器的原边就是电流输出端,而另一边就是接收端,这样可以通过无导线连接的方式进行无线输电技术,能够大大的降低输电成本[3]。
超低功耗无线模块APC240---功耗最低的微功率模块产品
APC240系列无线模块工作于免费433MHz与470MHz频段,采用SEMTECH公司的低功耗射频芯片sx1212与低功耗ST单片机,配合全新的无线休眠唤醒技术,产品功耗控制达到业界最领先水平。
对于电池供电设备,特别是无法安装大容量电池的嵌入式装置,无线模块的功耗高低往往是困扰长期供电运行的最大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无线透传模块都集成了MCU与射频芯片,仅仅射频芯片的接收电流最低就已经达到10mA左右,这还没有包含MCU的电流消耗,而APC240模块电流消耗极低,整个模块包含射频芯片和MCU的接收电流消耗只有3.2mA,功耗之低可见一斑,远远低于行业同类产品,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超低功耗模块的原因。
APC240发射功率10mW;发射电流:33mA;接收电流:3.2mA;休眠电流:1.5uA
传输距离:空旷400米
例如:电池是3.6AH锂亚电池,APC240接收电流为3.2mA,休眠电流1.5uA。
射频传输速率10Kbps,无线唤醒周期为1秒,唤醒搜索前导码时间平均约为4.5毫秒,那么,
电池的使用寿命:
=
3600mAH
(4.5ms/(1000ms+4.5ms))*3.2mA+0.0015mA
≈227337H≈(25.95年)
考虑到电池自放电与其它因素的放电消耗,电池寿命也可轻松达到十年以上,非常适用于水表/气表抄表、无线数据采集、报警器、温湿度监控装置等要求用电池长期工作的场合。
APC240B天线连接图。
电动汽车的无线能量传输1. 概念综述所谓无线电能传输(Wirelss Power Transmission -- wPT)就是借助于电磁场或电磁波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技术。
无线输电分为: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和电磁辐射式。
电磁感应可用于低功率、近距离传输;电磁共振适于中等功率、中等距离传输;电磁辐射则可用于大功率、远距离传输。
近年来,一些便携式电器如笔记本电脑、手机、音乐播放器等移动设备都需要电池和充电。
电源电线频繁地拔插,既不安全,也容易磨损。
一些充电器、电线、插座标准也并不完全统一,这样即造成了浪费,也形成了对环境的污染。
而在特殊场合下,譬如矿井和石油开采中,传统输电方式在安全上存在隐患。
孤立的岛屿、工作于山头的基站,很困难采用架设电线的传统配电方式。
在上述情形下,无线输电便愈发显得重要和迫切,因而它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
在无线输电方面,我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较欧美落后。
在此旨在阐述当前的技术进展,分析无线输电原理,为我国在无线输电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2. 1变压器的疏松耦合非接触式实现了电能的无物理连接传输。
它将系统的变压器紧密型耦合磁路分开,初、次级绕组分别绕在具有不同磁性的结构上,实现在电源和负载单元之间进行能量传递而不需物理连接 6 J。
其一次侧、二次侧之间通过电磁感应实现电能传输,因气隙导致的耦合系数的降低由提高一次侧输入电源的频率加以补偿。
理论和经验都表明:当原边电流频率、幅值越高,原、副边距离越小,与空气相比,磁芯周围介质的相对磁导率越大时,可分离式变压器的传输效率越高。
但实际应用当中原副边距离不可能无限小,必须对原副边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这种无线电能传输效率较低。
电磁感应现想是电磁学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它显示了电磁现想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电磁感应是电磁学的基础原理,变压器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进行工作的,变压器由一个磁芯和两个线圈,即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组成。
无线输电模块
无线输电其实就是一个电流变磁场、磁场变电流的转换过程,这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只不过往往被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
无线输电初级空心线圈,无线输电次级空心线圈
无线输电一般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呢?
1、电动牙刷无线充电器。
!
2、防水手机、对讲机等等使用充电池产品无线充电器。
3、无线射频IC卡、通行证、缴费卡。
4、LED旋转点阵的电源供电。
5、防尘、防水、无触点电梯楼层指示灯。
无线输电控制应用测试
次级线圈采用四个发白光的草帽灯,先两个两个的串联后再反向并联接到线圈,这样不论怎样,只要线圈有电压,总会至少有两个二极管发光!该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电压为2.8-3.2V,要想让发光二极管点
亮,至少应有5V的感应电压才行!
次级线圈只用一个100UH的电感也能感应出5V以上的电压!
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都采用空心线圈,无需高频导磁磁芯也能感应出5V以上的电压!
请看,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都采用100UH的电感也能感应出5V以上的电压!
真是难以相信,初级线圈随便绕个10来圈都能工作!
两个空心线圈套到一起了,发光二极管发出强有力的白光!请注意千万将电压调高,否则发光二极管可能会被烧坏的!
两个电感也能感应出5V以上的电压
两个空心线圈也能感应出5V以上的电压
初级仅仅只有4圈!
初级还是只有4圈!不过,次级加了一个高频导磁磁芯,磁芯确实有聚集磁力线、提高导磁率的作用.
为什么有时候两个发光二极管亮,有时四个发光二极管亮?这跟线圈和负载有关,本模块电路最佳输出就是只有半周的信号强,这样用半波整流,既省元件又不占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