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淋巴引流途径
➢ 胆囊-胆囊管-肝门
➢ 胆囊-胆囊管-胰头后-腹主动脉旁(95%)
➢ 胆囊-胆囊管-肝总动脉-腹腔干(50%) ➢ 胆囊-胆囊管-肠系膜上血管旁-腹主动脉旁
➢ 侵犯肌层- LN 12.5% ➢ 侵犯胆囊壁全层-LN 31.2% ➢ 侵透浆膜-LN 45.5%(T2,胆囊淋巴引流位于肌层与浆膜层之间)
胆囊临床病理分期
➢ 指导治疗 ➢ 预测预后
➢ Nevin分期(1976年) ➢ UICC/AJCC TNM 分期(1992年-) 每6-8年更新一次 于2010年更新至第七版
UICC 国际抗癌联盟 AJCC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临床病理分期-Nevin 分期
分期 I期 II期 III期 IV期 V期
TNM 分期-N、M分期
分期 Nx N0
特征 无法评估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胆囊、肝外胆管、肝动脉、肝
门静脉旁LN
N2
腹主动脉旁、下腔静脉旁、肠
系膜上血管旁、腹腔干旁LN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AJCC TNM 分期系统(2010年,第七版)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Staging Manual, 7th, Edge SB, Byrd DR, Compton CC, et al (Eds), Springer, New York 2010. p.211.
CT表现
• 胆囊壁增厚型:15~22%,胆囊壁局限或弥漫不规则增厚。 少数均匀增厚,需要与慢性胆囊炎鉴别。
• 腔内型:15~23%,乳头状,多发或单发的腔内肿块,基 底部增厚,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此类型肝脏受侵出现 比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