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动画素材制作PPT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7
《动画制作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动画制作概述1.1 动画制作的定义和作用1.2 动画制作的分类和特点1.3 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1.4 动画制作所需的软件和硬件第二章:动画制作的基本技巧2.1 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2.2 动画制作中的关键帧和过渡帧2.3 动画制作中的色彩运用和图像处理2.4 动画制作中的音效和配音第三章:二维动画制作3.1 二维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工具3.2 二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3.3 二维动画制作中的角色和场景设计3.4 二维动画制作中的动画效果和动作设计第四章:三维动画制作4.1 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工具4.2 三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4.3 三维动画制作中的角色和场景设计4.4 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动画效果和动作设计第五章:动画制作的创新与实践5.1 动画制作的创新思路和技巧5.2 动画制作的实践项目和案例分析5.3 动画制作的评估和反馈5.4 动画制作的展望和发展趋势第六章:动画剧本与故事板创作6.1 动画剧本的结构与要素6.2 动画剧本的写作技巧6.3 故事板的概念与制作方法6.4 故事板与动画制作的关联第七章:角色设计与动画制作7.1 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7.2 角色设计的风格与表现7.3 角色动画的制作流程7.4 角色表情与动作的动画制作第八章:场景设计与动画制作8.1 场景设计的重要性与目标8.2 场景设计的元素与技巧8.3 场景动画的制作流程8.4 环境效果与动画制作的融合第九章:动画后期制作与合成9.1 动画后期制作的概念与流程9.2 色彩校正与视觉优化9.3 音效设计与配音工作9.4 动画合成与输出技巧第十章:动画制作的行业应用与案例分析10.1 动画制作在电影与电视行业的应用10.2 动画制作在广告与宣传领域的应用10.3 动画制作在教育与游戏行业的应用10.4 优秀动画制作案例分析与启示重点解析教案《动画制作教案》PPT课件涵盖了动画制作的概述、基本技巧、二维和三维动画制作、创新与实践以及剧本与故事板创作、角色设计与动画制作、场景设计与动画制作、动画后期制作与合成和行业应用与案例分析等十个章节。
《用PPT制作动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6章第3节的内容。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选用的时powerpoint2003版本。
为了让学生对整个动画学习有一个完整任务情境,这节课与第一节课的内容相关。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节课的PPT,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创建电子相册和幻灯片切换,这些知识的接触为制作动画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上节课制作的电子相册中的小孩怎么在雪中动起来?留给学生好奇心和动手欲望,为本节课的主动学习创设了情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设置动画添加各种效果的方法。
教程与方法①通过活动体验,掌握动画效果设置。
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②能综合使用动画效果学会创意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在电子相册中添加动画效果,学会用动画表达主题,提高PPT版面设计的美感。
②增强学生勇于创新,大胆设计的能力。
【教学重点】动画效果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教学难点】多种动画效果的配合使用【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活动体验、教师演示操作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点过程中通过学生活动体验,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学习。
教学策略设计1、形成认知结构的策略:在设计过程中,课堂上使用两主线贯穿:“进入型动画”是第一条主线;路径动画是第二条主线。
2、促进信息集成的教学策略:从学习动机的确立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即为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教师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以支持他们每一阶段的学习。
【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1、学习环境选择:网络教室2、学习资源类型:PPT 课件,上节课学生作品、图片3、学习资源的简要说明:① ppt演示课件主要为教师用。
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使用。
② 校园博客可以让学生纪录课堂收获,也可以发帖回帖。
②直接引用上节课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再学习,避免重复劳动,也能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完整性。
幻灯片动画设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幻灯片动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效果提升幻灯片视觉效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并熟练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进行幻灯片动画设置。
二、教学内容1. 幻灯片动画的基本概念与作用2. 动画效果的分类及应用3. PowerPoint动画设置的操作步骤4. 动画演示案例分析5. 创意动画设计的技巧与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幻灯片动画的基本操作,运用动画效果提升幻灯片视觉效果。
2. 难点:创意动画设计,独立完成动画设置并应用于实际演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幻灯片动画的基本概念、动画效果分类及PowerPoint动画设置方法。
2. 演示法:展示优秀动画演示案例,分析并讲解制作过程。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具有创意的动画演示。
4. 交流法:学生之间互相展示作品,评价与讨论,取长补短。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幻灯片动画概念、动画效果分类、PowerPoint动画设置方法等。
2. 案例素材:优秀动画演示案例及制作素材。
3. 教学软件:PowerPoint或其他动画制作软件。
4.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如黑板、投影仪等。
教案目录:第一章:幻灯片动画的基本概念与作用1.1 幻灯片动画的定义1.2 幻灯片动画的作用1.3 动画效果的分类及应用第二章:PowerPoint动画设置的操作步骤2.1 添加动画效果2.2 调整动画顺序2.3 设置动画触发器2.4 动画播放控制第三章:动画演示案例分析3.1 优秀动画演示案例欣赏3.2 分析案例中的动画效果应用3.3 学习案例中的动画设计技巧第四章:创意动画设计的技巧与实践4.1 创意动画设计的基本原则4.2 动画创意设计的步骤4.3 实践:创作具有创意的动画演示第五章:作品展示与评价5.1 学生作品展示5.2 评价与讨论5.3 总结与提升六、幻灯片动画类型与效果6.1 动画类型概述6.2 进入动画6.3 强调动画6.4 退出动画6.5 路径动画七、动画触发器与动画序列7.1 动画触发器概念7.2 设置动画触发器7.3 动画序列的调整7.4 动画触发器的应用案例八、动画过渡与动画组合8.1 动画过渡效果8.2 设置动画过渡8.3 动画组合的概念8.4 运用动画组合提升演示效果九、PowerPoint动画设置高级技巧9.1 动画刷的运用9.2 动态图表动画设置9.3 动画变量与条件分支9.4 动画组合与触发器的综合应用十、动画制作案例解析与实践10.1 案例解析:复杂动画的制作过程10.2 案例实践:模拟真实场景的动画设计10.3 创意动画设计的思路拓展10.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十一、动画与音频、视频的结合11.1 动画与音频的结合应用11.2 动画与视频的结合应用11.3 多媒体元素同步动画设置11.4 案例分析:多媒体动画演示制作十二、动画优化与性能调整12.1 动画性能的影响因素12.2 优化动画性能的方法12.3 动画播放速度与延迟的设置12.4 案例实践:动画性能的调整与优化十三、动画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13.1 课堂演示动画的制作与使用13.2 动画在教学中的优势与挑战13.3 教学动画案例分析与应用13.4 学生实践:制作教学演示动画十四、动画在商业演示中的应用14.1 商业演示动画的特点与需求14.2 动画在产品展示中的应用14.3 动画在商业报告中的作用14.4 案例分析:商业演示动画的制作流程十五、综合实战与作品展示15.1 实战项目:综合动画演示制作15.2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15.3 优秀动画演示案例分析15.4 总结与展望:动画设置在演示中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幻灯片动画设置的相关内容,重点包括幻灯片动画的基本概念与作用、动画效果的分类及应用、PowerPoint动画设置的操作步骤、创意动画设计的技巧与实践等。
《动画制作教案》PPT课件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PPT课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工具,帮助学生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动画制作初学者,共包含十个章节。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3. 学会使用相关动画制作软件和工具;4.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5. 能够独立完成动画作品的制作。
三、教学内容1. 动画制作基本概念和分类;2. 动画制作基本流程和技巧;3. 动画制作软件和工具介绍;4. 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5. 动画剧本编写和分镜头脚本设计;6. 动画配音和音效制作;7. 动画剪辑和后期制作;8. 动画作品的展示和评价;9. 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10. 动画制作实战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工具;2. 演示法:展示动画制作的过程和实例;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动画作品;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制作经验和创意思路;5. 评价法:对学生的动画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工具等内容;2. 动画制作软件和工具:如Adobe After Effects、Premiere Pro、Maya等;3. 动画素材:如图片、音效、视频等;4. 投影仪和电脑等设备:用于展示PPT课件和动画作品;5. 评价表格:用于对学生的动画作品进行评价。
六、教学环境与材料准备教学环境:计算机房,每台电脑配备动画制作软件和必要的学习材料。
投影仪或大型显示屏,用于展示PPT和动画作品。
白板或黑板,用于书写关键概念和步骤。
材料准备:PPT课件的打印副本,供学生复习使用。
动画制作软件的安装包或激活码,确保学生能够同步操作。
动画制作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在线资源列表。
预先准备的动画素材库,如背景音乐、图片、视频片段等。
幻灯片动画教案教案标题:幻灯片动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幻灯片动画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2. 学会在幻灯片中添加动画效果,并能根据需要调整和修改。
3. 能够运用幻灯片动画功能创作出生动有趣的演示文稿。
教学内容:1. 幻灯片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幻灯片中添加和编辑动画效果的步骤和技巧。
3. 利用幻灯片动画功能制作生动有趣的演示文稿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计算机设备和幻灯片制作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2. 示例动画效果的演示材料;3. 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图片、文字等素材。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简要介绍幻灯片动画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展示使用幻灯片动画制作的精彩演示文稿,激发学生对幻灯片动画设计的探索欲望。
探究:3. 解释幻灯片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入场动画、退出动画、路径动画等,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动画效果有一定的了解。
4. 分步骤演示如何在幻灯片中添加动画效果,包括选择对象、应用动画效果和设置动画效果的属性等。
5. 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引导他们使用幻灯片制作软件添加不同类型的动画效果,并让他们尝试调整动画的速度、延迟和顺序等属性。
拓展:6.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幻灯片动画功能制作生动有趣的演示文稿。
提供一些创意和技巧,如使用适当的动画效果强调重点内容、控制动画的出现时间和频率等。
7. 让学生尝试自行设计一份演示文稿,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的幻灯片动画知识来增加表现力和吸引力。
总结:8.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幻灯片动画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
9.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发现更多幻灯片动画的应用场景,并提醒他们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运用动画效果。
扩展活动(可选):- 学生可以参考其他演示文稿或视频资料,寻找更多幻灯片动画的设计灵感。
- 学生可以与同学分享自己设计的演示文稿,互相评价和改进。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正确添加和调整动画效果的能力。
幻灯片中动画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幻灯片中动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效果提升幻灯片视觉效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3. 动画触发器的使用4. 动画序列的调整5. 动画与幻灯片切换的结合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动画的基本概念、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动画触发器的使用。
2. 难点:动画序列的调整、动画与幻灯片切换的结合。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2. 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
3. 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幻灯片制作软件。
3. 教学素材:动画效果示例、动画序列调整示例。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精美的幻灯片动画效果,引发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新课内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教师简要介绍动画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动画的类型,如进入动画、强调动画、退出动画等。
2. 动画效果的设置方法教师演示如何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包括选择动画类型、设置动画速度、选择动画触发器等。
3. 动画触发器的使用教师讲解如何使用动画触发器,使学生在触发条件下自动播放动画效果。
【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幻灯片对象,为其设置动画效果。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各自设置的动画效果,讨论如何优化动画效果。
【课后作业】1. 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含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展示个人创作成果。
六、教学过程【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个含有复杂动画序列的幻灯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动画的类型、触发条件和播放顺序。
【任务布置】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包含多种动画效果的幻灯片,要求动画序列流畅,符合演示内容。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设计稿,分组操作计算机,实际制作并调整幻灯片动画效果。
一、课程名称《XX主题》课件动画讲解二、适用年级XX年级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课件动画讲解,让学生掌握XX主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XX主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XX主题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XX主题的复杂问题解决和实际应用。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动画: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课件,以便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学生准备:预习XX主题的相关知识,做好课堂互动。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XX主题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展示与XX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二)新课讲解1. 利用课件动画,展示XX主题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2.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XX主题的应用场景。
3. 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答学生疑问。
(三)课堂互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XX主题的理解和看法。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XX主题的关键点和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反思自己的学习收获。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通过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XX主题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
【注意】1. 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ppt做动画教案教案标题:利用PPT制作动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使用PPT制作动画教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3.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促进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应用。
教学内容:1. 动画教案的定义和特点2. PPT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 利用PPT制作动画教案的实例和案例分析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PPT动画教案的主题,激发学生对动画教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相关知识,如PPT的基本操作和动画的概念。
二、讲解动画教案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1. 解释动画教案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其能够增强学习效果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分析动画教案的特点,如生动形象、多媒体展示、互动性强等。
三、介绍PPT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15分钟)1. 分步讲解PPT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选择动画效果、设置动画顺序、调整动画速度等。
2. 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如合理运用动画效果、注意动画的连贯性和适度运用声音效果等。
四、展示利用PPT制作动画教案的实例和案例分析(20分钟)1. 展示一个精心制作的PPT动画教案,向学生展示其优点和特色。
2. 分析该教案的制作过程和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PPT制作动画教案。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PPT动画教案,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PPT制作动画教案提高其他科目的教学效果。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PPT动画制作的技巧,拓展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PPT动画制作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制作的PPT动画教案,评估其创意和技术运用的水平。
3. 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PPT动画制作的能力。
教学授课教案(二)选中需要设置动画的对象—>右键菜单—>自定义动画在此,主要使用方法(一)二、边学边练动画设置任务要求:完成“边学边练”的动画设置要求一:将圆角形标注的动画设置成”进入“动作的“飞入”。
卡通人物的动画设置成“进入”动作的”出现“和“强调”动作中的“陀螺旋”,并设定两个动作一前一后,接连启动。
云形标注的动画设置成适当的“进入”动画。
要求二:根据动画的播放效果,调整播放顺序。
要求三:为上题设置的动画添加合适的音效。
(一)动作设置选中要进行设置的对象,然后“添加效果”注意,效果属性的调整摆出任务,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要求一教师边操作边讲解,学生实践“单击时”表示放映时,单击鼠标即可启动该对象的动画“之前”表示该对象的动画与前一对象动画同时启动“之后”表示前一对象动画结束后才启动该对象的动画“方向”可以设置对象从哪个方向进入有时候在“方向”这个位置上不是显示“方向”,根据不同的动作显示不同的属性,如“字号”等“速度”可以设置对象动作的速度,如“中速”“快速”等(二)播放顺序调整在动画列表中显示的每一个动作前面都有一个序号,表示的是动画播放的顺序。
如果需要调整动画播放顺序,可以选中需要调整的动画动作,然后通过右下角的“重新排序”调整,也可以用鼠标直接拖拽。
(三)声音设置在“动画列表”中选中某一个动作,在右侧会出现一个下拉列表的标志并演示加强学习,完成要求二深入学习,完成要求三学生思考探究问题,【技能强化】:打开ppt素材中的“提高”文件夹,完成•请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完成练习•(注:可对内容、格式等稍作修改)•要求:•1、给各个对象(包括图片、标注等)添加合适的动画效果•2、给动画效果添加音效•3、给这张漫画添加合适的标题,可以选择使用文本框或艺术字等形式,也可适当添加动画效果•4、保存作品,并以自己的名字为文件名,然后提交作业**可能遇到的问题:1、动画的顺序。
2、标题。
【课堂小结】:1、自定义动画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答:进入、强调、退出、动作路径2、动画的播放顺序如何调整呢?答:序号“重新排序”3、自定义动画是怎样进行设置的?音效如何设置呢?强化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回顾本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在PowerPoint中插入动画效果。
2. 学习如何设置动画效果的播放顺序和时间。
3. 学习如何为幻灯片中的对象添加动画路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的方法。
2. 设置动画效果的播放顺序和时间。
难点:1. 为对象添加动画路径。
2. 调整动画效果的播放速度和触发条件。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演示文稿。
2. 学生每组准备一台计算机,安装有PowerPoint软件。
3. 网络连接,以便查找相关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含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文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教学演示:教师操作计算机,展示如何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包括插入动画、设置动画顺序和时间、添加动画路径等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并设置播放顺序和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5. 拓展练习: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某个主题制作一个含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文稿。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画效果的添加方法和技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作品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效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效果丰富PPT演示文稿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动画效果的概念和作用2. PPT中动画效果的添加和设置3. 动画效果的种类和应用4. 动画效果的组合与删除5. 动画效果的演示与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PPT中动画效果的添加、设置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动画效果的组合与删除,以及动画效果的演示与分享。
四、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动画效果的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动画效果案例,让学生体会动画效果在PPT演示文稿中的作用。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具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文稿,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动画效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简要介绍动画效果的定义、作用和种类。
3. 演示动画效果的添加和设置:教师示范如何在PPT中添加和设置动画效果。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添加和设置动画效果。
5.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动画效果案例,让学生体会动画效果在PPT演示文稿中的作用。
6.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完成更具创意的动画效果设计。
7. 动画效果的组合与删除:教师讲解如何组合和删除动画效果。
9.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个具有动画效果的PPT演示文稿,下节课进行展示。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完成动画效果设计任务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对动画效果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学生对PPT中动画效果添加和设置的熟练程度。
七、教学资源1. PPT软件:用于制作和展示演示文稿。
2.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和分析优秀动画效果案例。
阅读材料用幻灯片制作简单的动画教学目标1、利用幻灯片切换方式,制作简单的动画。
2、利用幻灯片中的“自定义动画”制作简单的动画。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初步了解PPT软件的基础操作,掌握了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插入方法,尤其是在为PowerPoint演示文稿设置了切换效果后再学习自定义动画效果设置,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简单,所以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上机尝试操作完成任务,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
难点在第二课时,但是只要学生能掌握操作方法,相信一定能以不变应万变。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幻灯片切换方式,制作简单的动画。
教学难点:利用幻灯片中的“自定义动画”制作简单的动画。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powerpoint软件中幻灯片切换中效果、速度、声音及切片方式的设置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按照样张要求完成幻灯片切换的设置实现powerpoint软件制作动态效果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样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体会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就感。
4.1.2学时重点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按照样张要求完成幻灯片切换的设置实现powerpoint软件制作动态效果。
4.1.3学时难点学生按照样图用幻灯片切换制作动画效果时,注意调整切换时切片时间的设置。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对比不同,引出新课。
教师出示两组幻灯片,一组是普通的幻灯片,另一组是通过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了动画的幻灯片。
师问:同学们,这两组幻灯片有什么不同?生:一组中的小圆球在斜面顶端静止不动。
另一组的小圆球沿着斜面下滑。
师:你真是火眼金睛啊!师:你更喜欢哪一组呢?为什么?生:第二组。
因为第二组给人动态效果,使人眼前一亮。
师:说的真好,想制作的同学,请打开书89页的“阅读材料”,看看它的制作过程。
幻灯片中动画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幻灯片中动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技术,提升幻灯片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动画制作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动画制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动画在幻灯片中的应用和实例展示4. 动画制作工具的使用和技巧5. 团队协作和动画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动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方法。
2. 难点:动画制作工具的使用和团队协作动画作品的创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原则。
2. 演示法:展示动画制作过程和实例。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动画。
4. 小组合作法:团队协作完成动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动画幻灯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原则。
3. 演示与讲解:展示动画制作过程和实例,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动画,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团队协作完成动画作品。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准备1. 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幕布等。
2. 软件准备:动画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Adobe After Effects等)。
3. 教学资源:动画制作教程、实例素材、动画素材库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动画幻灯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原则。
3. 演示与讲解:展示动画制作过程和实例,讲解制作方法和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动画,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团队协作完成动画作品。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在Power Print中,使用控制工具箱置入「Shockwave Flash Object」的方式,播放動畫。
步驟1:開啟Power Print後,將「控制工具箱」的工具列叫出來。
(檢視-工具列-控制工具箱)
步驟2:在「控制工具箱」的右下角,點選「其他控制項」,
步驟3:選擇「Shockwave Flash Object」。
步驟4:再以拖曳的方式拉出您動畫要播放大小
步驟5:接下來選擇「控制工具箱」左上角的「屬性」。
Object」的對話框,並在「影片」的地方輸入檔案的位置(含副檔名)。
步驟7:輸入完成後,即可。
說明1:副檔名必需是「swf」才能使用控制工具箱的方式插入動畫,若是一般執行檔的「exe」檔,只能用連結的方式使用哦!
說明2:連結的影片必需和投影片存放在同一個資料夾,並且要加註副檔名,這樣才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