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开采权期权价值形成机理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0.56 KB
- 文档页数:5
煤炭资源的价值链与产业链优化煤炭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价值链的构建对于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煤炭资源的价值链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分析煤炭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及优化煤炭产业链的措施和方法。
一、煤炭资源的价值链优化1. 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发煤炭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是构建煤炭资源的价值链的基础环节。
有效的勘探技术和设备能够帮助准确评估煤炭资源储量和质量,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同时,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合理的开采方式和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煤炭资源的加工与转化煤炭资源的加工与转化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环节。
通过高效的煤炭洗选、分级和精细加工技术,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品质和附加值。
此外,发展煤制油、煤制气等技术,实现煤炭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有助于降低对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性。
3. 煤炭资源的运输与储存煤炭资源的运输与储存是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建设高效、安全的煤炭运输网络,推广煤炭在线监测技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加强煤炭资源的储存管理,确保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4. 煤炭资源的销售与市场开发煤炭资源的销售与市场开发是构建煤炭资源的价值链的终端环节。
通过拓展煤炭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
此外,加强煤炭资源市场监管,规范价格形成机制,防范市场操纵,保护资源开发者的权益。
二、煤炭产业链的优化1. 产业链的整合与协同发展煤炭产业链的优化需要通过整合煤炭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实现多环节间的协同发展。
建立煤炭产业链的长效机制,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推动各环节间信息的共享与整合,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2. 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与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与升级,提高煤炭产业链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加大对煤炭资源勘探、洗选、高效燃烧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力度,推动煤炭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00个)随着现代化建设,工业化进程以及城市化的发展,煤矿作为我国重要动力能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为大家带来了100个“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在大家选题困难时提供一些帮助。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一: 1、价值工程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矿山露天开采工程竣工环境验收方法研究 3、矿业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 4、矿业类投资管理系统的领域分析设计和实现的研究及应用 5、黄陵矿业集团企业文化落地工程研究 6、矿业建设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 7、A矿业集团转型升级战略研究 8、首钢集团多元化战略研究 9、矿业权期权化交易实施相关理论及应用研究 10、兰营徐统一采场过渡衔接开拓运输方案研究 11、民营矿业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 12、在役尾矿库信息分析及危险性判定理论研究 13、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老区铁矿山改建流程优化研究 14、基于JEE的矿业公司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5、采矿权价值评估研究 16、矿业城市转型成本研究 17、项目风险管理及其在赵各庄矿业公司综采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18、法老金字塔工程的产业辐射效应 19、矿区生态环境评估及预警实现技术研究 20、HY矿业有限公司矿山改扩建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21、兰尖铁矿兰营徐采场中深部开采合理生产剥采比的研究 22、矿业集团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2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巷道围岩分类与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24、大采高超长工作面顶板灾害预警研究 25、山寨煤矿开采地质环境评价 26、煤炭资源开采沉陷地质环境响应研宄 27、岱庄煤矿承压水上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 28、坚硬顶板跨上山开采技术研究 29、榆神府矿区小煤矿长壁布置刚性隔离煤柱房柱式开采研究 30、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技术在吴四圪堵煤矿的可行性研究 31、煤矿机械装备知识资源集成服务平台设计 32、姚家山千万吨深井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 33、余吾煤业综放开采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 34、露天矿生产剥采比的优化与控制 35、承德启星矿业公司矿山及尾矿库生态环境恢复的研究 36、两淮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模式及其工程技术研究 37、科学采矿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方法 38、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方法及其围岩移动机理研究 39、汾西新柳煤矿小煤窑破坏区复采技术研究 40、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及能力评价研究 41、坚硬顶板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42、纳林河复合水体下厚煤层安全可采性研究 43、浅埋煤层采场矿压规律及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研究 44、煤矿开采沉陷对四合木的影响与保护对策研究 45、资源整合矿山开发模式与露采关键技术研究 46、建筑物下急倾斜煤层群矸石充填开采研究 47、国投大同塔山煤矿近距离特厚煤层的开采方法研究 48、邻近层对开采层工作面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研究 49、贺家圪台铝土矿长壁松动爆破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 50、大同矿区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强矿压显现机理及顶板控制研究 采矿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二: 51、膏体充填开采遗留条带煤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52、忻州窑矿压缩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 53、新阳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输送特性研究 54、煤矿区采动覆岩离层分布规律与地表沉陷控制研究 55、资源与环境约束下中国煤炭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 56、采煤技术创新对井工开采煤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研究 57、阳城井田煤炭资源开发技术经济分析 58、邢东矿充填巷式开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研究 59、煤矿开采沉陷的环境效应和生态修复技术 60、孙村煤矿呆滞煤炭资源开采可行性评价与开采技术研究 61、东滩煤矿六采区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62、煤矿区井下矸石回填与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63、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采场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64、朱村矿承压水上膏体充填开采底板破坏规律研究 65、露天矿抛掷爆破-单斗卡车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66、乌兰煤矿双保护层开采地面钻井抽采瓦斯技术研究 67、破碎顶板条件下回采巷道围岩破坏机理及锚注支护技术研究 68、柔模似膏体充填开采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 69、大埋深厚煤层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 70、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适用性研究 71、宝积山煤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72、潘一东矿底抽巷采动稳定性研究 73、石泉煤矿下保护层开采及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74、恒大煤矿复合厚煤层分层开采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75、平煤十二矿上保护层开采技术研究 76、板石煤矿综采工作面上行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77、近距离易自燃煤层群开采上层采空区气体分布规律研究 78、煤矿瓦斯涌出量实时预报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79、煤矿膏体充填开采上覆岩层变形移动规律及地表沉陷控制研究 80、基于关键层理论的采空区残余沉降研究及工程实例分析 81、新安煤矿深部构造煤采动区煤层气开发方案对比研究 82、深部巷道变形数值分析及合理锚杆支护参数选择 83、HHT算法在EFPI光纤瓦斯监测系统中的研究 84、综放窄煤柱巷道稳定性及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85、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的设计及位置优化的研究 86、地应力实测及其在预测巷道变形中的应用 87、八宝煤矿大倾角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 88、地下气化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与地下水流场数值分析 89、五阳煤矿综放开采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90、露天矿拉斗铲倒堆工艺系统优化理论及应用研究 91、煤矿胶结充填开采覆岩移动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92、厚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规律及粘土隔水层采动失稳机理研究 93、厚层坚硬煤系地层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治研究 94、煤矿长距离斜井TBM(盾构)施工风险特性与评估研究 95、带状充填开采岩层移动机理研究 96、基于并行计算的矿井通风能力动态核定及优化调节研究 97、基于思想教育的民营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98、腐蚀环境中水泥基富水充填材料劣化机理研究 99、义能煤矿超高水材料“采-充-留”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 100、黑岱沟露天煤矿与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协调开釆方案研究。
精选采矿工程专业论文题目采矿工程专业承担推进采矿技术的发展,使采矿工程符合安全、经济、高效的高质量水平的理论研究。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关采矿工程的论文题目。
1、稀土采矿治理地土壤和植被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价2、三维可视化环境下采矿设计与生产规划关键技术研究3、采矿岩石压力拱演化规律及其应用的研究4、金川二矿区下向分层采矿充填体力学行为及其作用的研究5、杜家村矿大倾角松软煤层综放开采矿压特征与围岩控制6、科学采矿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评价方法7、煤炭资源采矿权价值评估及风险分析8、深海采矿装置智能升沉补偿系统的研究9、可视化集成采矿CAD系统研究10、深海底采矿机器车运动建模与控制研究11、浅埋煤层长壁开采矿压特点及其安全开采界限研究12、软煤孤岛面大倾角仰采矿压显现规律及煤壁加固技术研究13、大兴安岭典型采矿迹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与生态恢复研究14、铁矿矿山充填采矿用胶结充填料研究15、金厂峪金矿难采矿体采矿过程中的顶板稳定性研究16、基于期权的煤炭资源采矿权估价方法研究17、数字采矿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究18、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19、复杂多金属矿床可视化模拟及其三维采矿设计技术研究20、川口钨矿半风化矿脉群难采矿体采矿方法研究21、房柱式采矿地压动态控制及人工智能应用研究22、单泵与储料罐组合的深海采矿软管输送系统研究23、复杂条件下地下采矿稳定性研究24、地下采矿与地质环境互馈机理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研究25、深井开采矿柱稳定性分析与可视化验证26、深海采矿被动升沉补偿系统参数设计与仿真研究27、大倾角煤层开采矿压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28、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29、基于三维离散元管线模型的深海采矿1000m海试系统整体联动动力学研究30、高分段大间距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贫化损失预测与结构参数优化研究31、露天转地下开采境界顶柱稳定性分析及采矿技术研究32、采矿巷道围岩变形机理与支护效果数值模拟研究33、复杂多金属矿床可视化模拟及其三维采矿设计技术研究34、1000米采矿船动力定位的推力系统研究35、上向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36、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充填体合理强度分布规律研究37、基于GIS的吉林市采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38、采矿权抵押法律制度研究39、矿产资源价值观及采矿权评估方法研究40、基于PLC采矿厂生产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41、江苏省露采矿山岩质边坡生态恢复技术研究42、采矿权研究43、深海采矿装置升沉补偿系统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研究44、阿勒泰某金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与采矿方法优化研究45、新型尾砂胶结剂在某铜矿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中的应用研究46、深井开采矿压特征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47、康家湾矿深部难采矿体采场稳定性及安全开采技术研究48、缓倾斜薄至中厚磷矿体地下开采矿压显现及覆岩活动规律研究49、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关键技术研究50、动力吸振式深海采矿主动升沉补偿系统设计及控制研究51、采矿权性质及制度完善研究52、深海采矿作业过程扬矿管线系统空间构形与动态特性研究53、基于我国采矿及安全防护技术变革的安全观的形成与发展研究54、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采矿环境影响及综合治理研究55、深海采矿扬矿管道工作特性的流固耦合分析与综合评价研究56、深海采矿扬矿管道系统力学行为模拟试验系统研究57、缓倾斜薄矿脉铝土矿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58、矿井深部开采矿压与支护技术研究59、基于复杂系统模型的地下采矿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优化混合神经网络60、膏体充填采矿关键安全问题研究61、石屑混凝土的性能及环境效益62、基于GIS的煤矿采掘生产状态可视化管理系统研究63、山寨煤矿开采地质环境评价64、白登磷矿台阶爆破参数的合理选择及爆破块度分布规律研究65、井筒受采空区塌落影响的破坏机理及治理研究66、金川二矿区废石全尾砂高浓度料浆泵压管输充填系统研究67、大红山铁矿上部露天开采与下部地下开采的安全影响研究68、云南某铁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69、金川矿山废石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料浆管输阻力模型研究70、黄金行业分析报告71、铰接式自卸汽车悬架纵向传力机构的有限元分析72、3DGIS构模与FLAC-3D建模网格数据融合技术研究73、井筒保护煤柱开采设计与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74、深井巷道失稳分析及锚杆支护参数优化75、基于Surpac的钨矿床三维建模及储量可视化计算76、深部矿岩工程条件与开挖稳定性分析77、全尾砂胶结充填自流输送管路改造及优化78、深部矿柱失稳三维探查及数值分析79、硬岩层状顶板失稳规律与支护技术研究80、缓倾斜中厚磷矿床地下开采采场矿压显现及上覆岩层变形破坏规律81、抗滑桩支护效果分析与工程应用82、大同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研究83、程潮铁矿东区地表及构筑物变形规律研究84、大冶铁矿地下开采爆破震动效应研究85、紫金山金铜矿露采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坡角优化86、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拱肩槽边坡稳定性研究87、基于离散单元法的节理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88、南水北调工程芳芝段开挖渠道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89、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0、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围岩控制技术研究91、长壁工作面采场顶板压力三维动态分布规律研究92、大采高超长工作面顶板灾害预警研究93、地下铁矿床灰岩顶板突水机理及注浆堵水效果实验与模拟研究94、急倾斜中厚煤层软底综采采场矿压规律及其控制研究95、地下铁矿开采三维SURPAC建模与采矿过程稳定性数值分析96、煤矿塌陷区耕地生产力损害组件式GIS可视化评价系统研究与实现97、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三维可视化仿真模型及稳定性分析98、风化型土质金矿尾矿植被恢复研究99、自控变频式同步电动机锁相并网技术研究100、江西省七宝山铅锌矿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101、降雨入渗条件下新邱区中南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102、露天采矿的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与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对策研究103、大采深条件下采煤活动引起的覆岩移动变形及破坏规律研究104、基于ADRC的水面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及仿真研究105、影响小秦岭金矿区矿渣型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106、超长工作面综采放顶煤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的研究107、大红山铁矿通风系统单元化抽出式改造效果测定及分析108、大冶铁矿露天采场高陡岩质边坡破坏机理及稳定性研究109、大红山铁矿Ⅰ号铜矿带分段空场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110、大红山铜矿矿柱回采技术研究111、近浅埋煤层大采高开采矿压控制技术研究112、永平铜矿厚大矿体采矿方案优选及采场充填工艺研究113、罗河铁矿富水厚大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择研究114、综采矿压显现规律与巷道支护效果数值模拟研究115、内蒙古安泰采矿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优化116、房柱交替上升式充填采矿法及其工业应用117、工业环境深凹露天采矿飏尘防治用风障技术的研究118、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海底采矿车路径跟踪行走控制研究119、水压支柱护顶大进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工艺技术研究120、云南大姚铜矿多层缓倾斜薄矿体采矿方法研究121、极薄矿脉采矿方法研究122、1000m海试采矿系统升沉补偿系统控制方法探讨及虚拟样机研究123、集成化采矿CAD的知识协同性研究124、基于套利定价理论的采矿权估价模型构建研究125、大洋采矿补偿平台串并联机构的运动学研究126、新兴测量技术在嵩县庙岭金矿探采矿中的应用127、采矿权法律属性研究128、金川二矿区深部采矿回采进路布置与回采顺序优化研究129、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铜矿资源采矿权价值评估130、大冶铜绿山矿地下开采充填采矿法系统安全性分析及评价采矿业本身是工业的龙头行业,承担为工业企业提供能源及动力的重任,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地位重要。
矿产资源价值与定价调控机制研究矿产资源作为地球上有限的天然财富,其在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价值与定价调控机制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矿产资源价值与定价调控机制,以期为优化全球矿产资源配置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关于矿产资源价值与定价调控机制的研究,已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在理论方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矿产资源的价值构成、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等。
其中,折现现金流法、重估法等评估方法在确定矿产资源价值方面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另外,不少学者运用博弈论、机制设计等理论,分析了矿产资源定价调控机制中的利益关系和决策行为。
在实践方面,各国结合自身国情和市场经济环境,探索了不同的定价调控机制。
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采用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机制,而中国则实行了“双轨制”定价模式。
这些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球矿产资源价值与定价调控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借鉴。
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对矿产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和选择缺乏系统研究;对定价调控机制内部的动态博弈关系分析不够深入;缺乏对不同国家定价调控机制的比较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系统探讨矿产资源价值与定价调控机制。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
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企业、政府和学术界对矿产资源价值与定价调控机制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深度访谈法对政府部门、矿企和专家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挖掘矿产资源价值与定价调控机制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数据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矿产资源价值主要受市场需求、品质、开采成本等因素影响,而在评估方法选择方面,折现现金流法更为适用。
定价调控机制在平衡各方利益、保障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实际运行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政策干预、市场垄断等,导致定价机制的有效性受到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