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老鼠太太请客》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设计:《鼠太太请客》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能够运用词汇:“请客”、“高兴”、“忙碌”等。
3.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4.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和珍惜友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主题。
2. 能够参与角色扮演,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难点:1. 学会分享和珍惜友谊。
2. 运用词汇:“请客”、“高兴”、“忙碌”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角色头饰、相关图片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场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故事:a. 故事中有哪些角色?b. 鼠太太为什么要请客?c. 故事中的角色是怎样表达高兴和忙碌的?5.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运用词汇:“请客”、“高兴”、“忙碌”等。
五、作业:1. 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
2. 家长协助幼儿运用词汇:“请客”、“高兴”、“忙碌”等,进行家庭情景创设。
六、教学延伸:1. 美术活动:邀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或场景,并分享给大家。
2. 音乐活动:教师选取一首欢快的歌曲,让幼儿边听边舞蹈,感受故事中的欢乐氛围。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分享故事的情况,以及运用词汇的能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 组织同主题的班级活动,让幼儿互相交流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关注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以及词汇的掌握和应用。
补充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确保幼儿充分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运用相关词汇。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设计:《鼠太太请客》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 能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会分享和礼貌待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参与角色扮演。
难点:学会分享和礼貌待人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 课件:《鼠太太请客》2. 角色头饰:鼠太太、猫先生、鸡太太等3. 邀请卡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这是谁的家?今天鼠太太要请谁来喝水?”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鼠太太请客的过程及动物们的表现。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鼠太太要请客?鼠太太请客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4. 角色扮演: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表现故事情节。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鼠太太请客》,讲述故事情节及自己扮演的角色。
2. 家长协助幼儿制作邀请卡,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体验分享和礼貌待人的乐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分享故事情况和邀请客人做客的经历。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绘画活动:邀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分享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
2. 生活实践:组织幼儿进行模拟邀请客人做客的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确保幼儿充分理解故事。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九、教学资源推荐:1. 《鼠太太请客》相关图书,供家长和幼儿阅读。
2. 角色扮演游戏道具,如动物头饰、邀请卡等。
十、教学反馈与建议:1. 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老鼠太太请客的中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老鼠太太请客的情节。
2. 能够正确运用词汇:请客、高兴、忙碌、精心、打扮等。
3.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4. 教育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感知老鼠太太请客的过程。
能够正确运用相关词汇描述故事情节。
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交流能力。
2. 教学难点:教育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关爱他人。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增强感知。
2. 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兴趣。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角色头饰、相关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谜语导入:小小身体大眼睛,夜晚出来捉害虫,白天躲在洞里睡大觉,是什么动物?(老鼠)引导幼儿讨论:你们知道老鼠的生活习性吗?它们为什么会请客呢?2. 故事讲解:讲述故事《老鼠太太请客》,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感知老鼠太太请客的过程。
讲解故事中出现的词汇:请客、高兴、忙碌、精心、打扮等。
3. 角色扮演: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如老鼠太太、猫、狗等)。
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的词汇,进行角色扮演,增强表达能力。
4. 讨论与交流:引导幼儿讨论:老鼠太太为什么要请客?她是怎么准备的?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待客人的态度和做法。
5. 总结与拓展:教育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关爱他人。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客人?6. 作业布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并谈论对待客人的态度和做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倾听能力等。
2. 角色扮演评价: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词汇运用、情境应对等。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的情况,了解其对待客人的态度和做法。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
2. 学会正确使用动词“请”、“来”、“去”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喜爱。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请客的意义和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运用动词和名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动词“请”、“来”、“去”等。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主动参与故事创作。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故事内容。
2.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用于学生创作故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最喜欢的客人来访的经历,引导学生谈论请客的意义和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 故事讲述:通过课件或黑板,讲述故事《老鼠太太请客》。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理解请客的意义和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邀请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请客和接待客人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4. 故事创作: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故事主题、角色和情节,用彩色笔和画纸进行创作。
5. 分享与讨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创作,鼓励他们讲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礼貌行为和请客的意义,强调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和故事创作,观察他们对于请客的意义和礼貌待人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方面的提升情况。
3. 收集学生对故事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喜爱程度。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请客活动,实践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创作自己的故事,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老鼠太太请客的中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老鼠太太请客的情节。
2.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表演故事,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朗读:老鼠太太请客2. 故事表演:老鼠太太请客3. 语言游戏:谁最受欢迎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表演故事,发展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2. 难点: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角色头饰、道具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具有互动性的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老鼠太太的趣味故事,引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故事朗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3. 故事解析: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老鼠太太请客的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
4. 故事表演: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故事表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发挥创意。
5. 语言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谁最受欢迎”的游戏,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故事朗读、故事表演和语言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故事阅读和表演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活动室布置老鼠太太请客的场景,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进行角色扮演,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2.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促进幼儿主动表达和交流。
3. 游戏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3. 注重安全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中班语言优秀教案设计:《鼠太太请客》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 能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
3. 学习生词:鼠太太、猫、牛、虎、兔。
4.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鼠太太请客》的阅读与理解。
2. 学习故事中的生词。
3. 角色扮演活动。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鼠太太请客》。
2. 生词卡片。
3. 角色头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故事主题,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鼠太太要请客。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或图书,讲述故事《鼠太太请客》,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学习生词:通过生词卡片,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如鼠太太、猫、牛、虎、兔。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5. 总结:通过讨论,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幼儿友好相处、分享的意识。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鼠太太请客》的内容。
2. 家长协助幼儿制作角色头饰,准备下次上课使用。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 评估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复述故事情节。
3. 检查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是否能灵活运用故事中的生词和句子。
七、家长沟通:1. 向家长介绍教案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复习故事和生词。
2. 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让幼儿练习使用故事中的句子和词汇。
3.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角色扮演活动,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关于动物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
2. 组织幼儿进行动物运动会,模仿故事中的动物特点,如鼠的快速、牛的力量等。
3. 结合音乐教育,教唱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增强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兴趣。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2.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将之应用于实际生活。
中班语言《老鼠太太请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2. 能够正确发音生字词,如“老鼠”、“太太”、“请客”等。
3. 培养幼儿倾听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老鼠太太请客》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生字词的认识和正确发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能够听懂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难点:能够正确发音生字词,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老鼠太太请客》。
2. 生字词卡片。
3. 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提问:“你们知道谁是老鼠太太吗?她今天要请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 故事讲述:播放故事课件或拿出故事图书,讲述故事《老鼠太太请客》。
3. 角色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如:“老鼠太太请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回答的?”等。
4. 生字词学习: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幼儿学习生字词,如“老鼠”、“太太”、“请客”等,并让幼儿正确发音。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故事、回答问题、复述故事等。
2. 评估幼儿对生字词的发音准确性以及能够正确使用这些词汇。
3. 评价幼儿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方面的表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七、家园共育:1. 建议家长在家庭中营造阅读的氛围,与幼儿一起阅读类似的故事书籍。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如一起讨论故事情节,练习生字词等。
3.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情节,增强幼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故事情节。
2.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体验故事中的情感。
3. 制作故事书的手工品,如老鼠太太请客的邀请函,增强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老鼠太太请客的中班语言教案1、彩图、小图书若干、录音、大图书。
2、字卡“请客”,“青蛙”,“兔子”,“熊大哥”,“挤呀挤”,“里面”,“外面”,“大草地”,“这是一次多么欢乐的野餐!”等。
活动目标:①通过阅读,了解鼠妈妈原本想在家里请客人吃饭后来又搬到外面去吃的`故事情节。
②连续尝试自由阅读,大胆参加解决问题。
③体验和伴侣在一起的欢乐!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引起爱好.1、这是谁呀?穿着长裙子,那我们就叫她“老鼠太太”吧!(出示字卡)2、它想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观看老鼠手里拿着事物,让幼儿知道老鼠要请客。
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它是怎么说的(今日我预备了好多的饭菜,请了很多小动物来我家做客)。
二、自由阅读,老师让幼儿自己选好图书,自己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和小伴侣一起阅读。
三、老师提问,引导幼儿按动物消失的挨次将故事串联起来。
1、老鼠太太请了哪些伴侣来家里做客呢?2、青蛙有没有请人关心,怎么进去的啊?(引导幼儿观看青蛙的服饰运用青蛙先生这一词汇。
)3、那小兔子又是怎么进去的啊,它是不是很困难地进去了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啊?(挤呀挤,请小伴侣仿照)青蛙进去的时候为什么很简单,而小兔子却那么困难呢?4、后来熊大哥来了,发生了什么事?(进不去)为什么呀?你们能为它想个方法吗?老鼠太太请它在哪里进餐?熊大哥在外面吃而小兔子和青蛙在里面,你们觉得这样好不好啊?为什么?这样小动物觉得快乐吗?为什么?5、那你们能会为它们想个什么方法吗?(请幼儿争论)6、你们的方法真好!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不是和小伴侣想的一样?请幼儿打开最终一页,后来它们想了个什么方法呀?怎么做了?它们原来预备在哪里用餐的呢?后来又在哪里用餐了啊,为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你们觉得这个方法好吗?7、那你们能为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吗?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将《老鼠太太请客》这个题目告知幼儿。
三、完整观赏,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故事情节叙述出来。
四、请幼儿再一次完整地阅读故事。
幼儿园活动之《老鼠太太请客》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友谊、分享和礼貌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语言交流能力。
3. 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角色扮演活动。
4.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通过绘画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友谊、分享和礼貌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会表达和沟通。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引入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角色扮演法:让幼儿参与故事的角色扮演,提高其表达和交流能力。
3. 绘画表达法: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角色头饰、绘画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布置以营造故事氛围。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活跃气氛。
2. 故事导入(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故事《老鼠太太请客》,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3. 角色扮演(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培养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4. 绘画表达(10分钟):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感受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友谊、分享和礼貌的重要性。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故事倾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记录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表达、交流和合作能力。
3. 评估幼儿在绘画表达中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
2. 开展一次友谊运动会,让幼儿通过游戏体验友谊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共同欣赏幼儿的创作成果。
中班语言活动:鼠太太请客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愿意帮助鼠太太想办法,知道朋友们在一起最快乐。
2.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变化,理解词:请客、扫兴、热情。
活动准备:1.桌面教具:一桌饭菜、鼠太太、青蛙先生、兔子小姐和熊大哥。
2.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出示背景图,提问:这是谁的家?2.师:鼠太太有很多的好朋友,一天,鼠太太邀请这些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请了谁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
二、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前4段),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有一天,鼠太太在家里干什么?(出示一桌饭菜)理解词:请客。
2.提问:鼠太太的客人是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角色图片)鼠太太和客人在一起吃得开心吗?为什么?三、演示教具,再次欣赏故事前4段,感受鼠太太和客人的情绪变化。
1.提问:鼠太太看见客人来了,怎么说的?理解词:热情2.提问:客人到了鼠太太的家,发生了什么事情?鼠太太想了什么办法?大家开心吗?为什么?理解词:扫兴四、幼儿为鼠太太想办法,讲述故事结尾。
1.师:鼠太太热情地邀请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结果发生了意外的事情,大家都很扫兴。
鼠太太觉得对不起大家,非常着急,她该怎么办呢?2.幼儿积极为鼠太太想办法。
3.讲述故事结尾。
提问:鼠太太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大家开心吗?为什么开心?4.小结:朋友们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事情。
五、完整讲述故事(配乐),感受故事中人物情绪变化。
1.提问:鼠太太请客,主人和客人的心情怎么样?发生了意外的事情后,心情又怎样?最后呢?2.老师到幼儿的班级做客,鼓励幼儿象鼠太太一样做一个热情的主人。
附:故事《鼠太太请客》(根据故事《老鼠请客》改编)一天,鼠太太要请客啦!,她准备了好多好多的饭菜等客人们来。
一大早,青蛙先生来了,鼠太太热情地说:“欢迎欢迎,青蛙先生,请进吧!”,青蛙先生跟着鼠太太进了屋。
不一会儿,兔子小姐来了,鼠太太热情地说:“欢迎欢迎,兔子小姐,请进吧!”,鼠太太家的门太小了,她怎么也进不去。
幼儿园中班教案《老鼠太太请客》
中班教案《老鼠太太请客》适用于中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习自主阅读图书,培养安静有序,逐页翻阅的阅读基本习惯,了解老鼠太太原本在家请客人吃饭又搬到外面吃饭的故事情节,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熟练掌握主客之间的礼貌用语,体会和朋友一起吃饭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老鼠太太请客》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老鼠太太原本在家请客人吃饭又搬到外面吃饭的故事情节,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熟练掌握主客之间的礼貌用语。
2、学习自主阅读图书,培养幼儿安静有序,逐页翻阅的阅读基本习惯。
3、体会和朋友一起吃饭的快乐。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图书,故事PPT。
幼儿有请客人来家里吃饭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说说请客,直接导入
关键提问:孩子们,你们家请过客人吗?作为好客的主人,招待客人时你们要准备些什么呢?
目标指向:幼儿是否能够用完整的语句表述有关家中请客的事情。
总结导入:看来请客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啊!今天尊敬的老鼠太太也要请客了。
二、集体阅读,理解画面
1、出示图1
关键提问:老鼠太太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食物,有些什么美味佳肴呢?
目标指向:丰富好词好句:好词:美味佳肴、垂涎欲滴……;好句: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
教法学法:个别表述,集体分享
2、出示图2:
声效引出:青蛙先生
关键提问:主人和客人是怎样打招呼的?
目标指向:引导幼儿根据“请客作客”线索想象老鼠太太和青蛙先生之间的对话。
教法学法:角色扮演、集体练习(师幼对话、男女对话)
(老鼠太太:你好,亲爱的青蛙先生,欢迎你来我家作客,快请进。
青蛙先生:你好,尊敬老鼠太太,谢谢你邀请我来你家做客,这是我送你的礼物,希望你喜欢。
)
3、出示图3:
猜谜导入:引出第二个客人兔子小姐
目标指向:复习主客对话
教法学法:直接对话(强调礼貌)
关键提问:可是兔子小姐遇到了一个麻烦,门太小,挤也挤不进,只好向老鼠太太求助。
目标指向:幼儿学说求助对话
(兔子小姐:“你好,尊敬的老鼠太太,你家的门太小了,请你帮我推一推。
”
老鼠太太:“好的,亲爱的兔子小姐,我来帮助你,请你用力挤一挤。
”)
教法学法:动态表现。
幼儿用表情和肢体模仿“挤”和“推”动作。
4、出示图4,5
音乐引出:肥硕的熊大哥来了。
关键提问:它能顺利进门吗?聪明的中4班小朋友谁能为他想个吃到美味佳肴的好办法?
目标指向:想象力的培养和生活经验的拓展
重点关注:老鼠太太第一次是怎么做的?(自问自答:老鼠太太只能请青蛙先生和兔子小姐在里面先吃,请熊大哥在门外吃。
关键提问:熊大哥一个人孤独地在外面吃心情如何?
目标指向:孤独、不开心的心理体验
教法学法:画面的细节观察
三、自主阅读,发现秘密
出示图(6)
关键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大家在一起快乐的吃饭呢?聪明的老鼠太太想到了一个什么好办法呢?这个秘密就藏在我们的这本书里。
目标指向:激发阅读兴趣,寻找解决办法,关注阅读习惯(安静有序,逐页翻阅)。
教法学法:阅读重点明确,幼儿自主阅读、个别叙述集体分享
(出示图7、8)
四、完整欣赏,体验快乐
师:“现在跟着录音我们一起轻轻的读一遍。
”
目标指向:倾听习惯培养,幼儿轻声跟读,体会故事情节中的快乐和阅读的快乐。
教学教法:跟着录音轻声读
总结:原来和朋友在一起吃饭时最开心的事情啊。
那下次让我们也邀请好朋友一起吃饭好吗!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
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