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村水利工作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就2006年中央1号文件答记者问
- 格式:pdf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5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新农村建设水利大有可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华社2月21日播发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服务“三农”始终是水利工作的重点所在,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农村水利保障体系更是水利工作必须着力加强的重点。
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三年锁定“三农”问题。
今年这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清晰地透露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延伸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农村水利工作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农田水利投入力度加大文件提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灌区改造依然是重点文件提出,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田间工程。
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
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逐步把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水利建设现代化还需要30年水利建设现代化还需要30年王尔德林嘉希北京报道 2011-03-10“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缺口很大,但急不得。
”这是翟浩辉反复强调的一点。
翟浩辉已经在水利系统工作了41年之久。
他1970年大学一毕业,就进入这个系统,从基层水电局技术员做起,一直做到水利部副部长。
他对农田水利建设,无论从宏观,还是技术,都了然于心。
他认为,2011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这是中国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历史上重要的一步,但要实现农田水利现代化至少还有30年。
同时他透露,中央将从地方配套的土地出让金收益的10%中提出30%,以统筹东西部地区水利建设投资与配套能力的不平衡。
水利建设欠账详解《21世纪》:你在水利部任职的时候,农田水利的投资状况是怎么样的?前后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翟浩辉: 2010年,国家对农田水利的投资相对较多,大约900多亿,之前的几年,相对较少,平均只有600多亿。
整体来看,这几年投入在逐年增长,但增长的幅度还是无法满足水利建设的需求。
我估算,每年农田水利的资金欠账大概有2万亿左右。
农田水利投入比较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临时抱佛脚,不是说弄个三五年就可以搞好,必须坚持不懈地投入。
《21世纪》:一号文件提出,要求地方将土地出让金收益的10%拿出来,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配套。
媒体对此解读很多,有人认为是2700亿元,这笔钱到底有多大?翟浩辉:这里需要强调的不是土地出让金,而是其收益。
去年全国土地出让金为27000亿元左右,不能直接乘以10%,而必须考虑到土地出让金的成本,扣除各种成本之后的10%大概有七八百亿元。
《21世纪》:就10%的土地出让收益这部分资金筹集的问题,目前地方普遍反映,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因为地皮值钱而出钱太多,而中西部地区由于没有太多的土地出让收益导致这部分资金太小,这个问题该如何平衡?翟浩辉:这就需要中央从10%的土地出让收益中进行统筹。
接下来,中央政府将从中取出30%用来统筹各地发展,用东部的资金来支持西部地区的水利发展。
翟浩辉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2007年1月7日)各位领导、同志们:经过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结束了。
这次会议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水利赋予重要职责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在"十一五"水利开局良好、可持续发展水利深入推进的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关键的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这次会议作了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2006年水利工作,对做好2007年的水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希望。
会议期间,汪恕诚部长代表部党组作了工作报告,总结了2006年的工作,分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水利的要求,部署了今年的各项水利工作任务。
规计司、建管司、农水司、防办、监察局、长江委、黄委会以及河北、江苏、福建、湖北、重庆、甘肃、新疆等14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还进行了分组讨论,刚才各小组已就讨论情况作了汇报。
大家普遍反映,这次会议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形式紧凑,开得很好。
汪部长在工作报告中,对去年水利工作的四个突出特点概括准确,总结六大重要进展实事求是,四点体会阐述精辟;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要任务,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主线;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明确提出了当前要着力抓好的四件大事,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对水利工作的迫切要求;对做好今年水利工作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强调,对全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具体部署。
汪部长的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符合水利发展与改革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
有关单位的汇报和交流发言各有特色,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分组讨论中,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对这些建议,我们将认真整理研究,尽可能予以吸收和采纳。
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要从讲政治高度确保今年黄河不断流佚名
【期刊名称】《治黄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3(000)003
【总页数】2页(P13-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82.1
【相关文献】
1.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考察长江防洪模型 [J],
2.做好农村水利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就2006年中央1号文件答记者问 [J], 翟浩辉
3.实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访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 [J],
4.从讲政治高度确保今年黄河不断流--关于宁蒙引黄灌区抗旱节水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 [J], 翟浩辉
5.从讲政治高度确保今年黄河不断流——关于宁蒙引黄灌区抗旱节水有关情况的调查报告 [J], 翟洁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利部关于加强农村水电建设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06.08.24•【文号】水电[2006]338号•【施行日期】2006.08.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水利部关于加强农村水电建设管理的意见(水电[2006]338号2006年8月24日)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农村水电事业蓬勃发展,不仅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推动力,而且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农村水电在快速发展和体制转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无序开发和影响公共安全及社会稳定的问题。
对此,我部从2003年开始对"四无"水电站进行了拉网式的全面清查和整治。
各地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一些地方在管理上仍存在职责不清、违反规划、越权审批、以批代审、违规建设、无证从业等问题。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水电开发规划和管理的指示,建立科学有序的农村水电开发建设秩序,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维护河流健康,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切实加强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工作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是河流水能开发利用的依据。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水法》要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切实加强规划工作。
在流域综合规划指导下,抓紧编制或修编水能资源开发规划。
统筹考虑河流水能资源开发与防洪、用水、生态和环境保护等关系,科学有序开发水能资源,维护河流健康。
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或核准;对违反规划擅自建设的项目,要责令立即停工并予以处罚。
二、严格项目技术审查和行政审批各种所有制投资建设的农村水电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水工程规划同意书制度、工程建设方案审批制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及取水许可制度、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和前期技术文件审查审批制度。
推动农村水利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者:王一袁旭东来源:《人民黄河》2020年第02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一书围绕农村水利工程开展研究,根据我国农村水利发展新形势的需要,针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从农村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评价及水土保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除传统的农田水利工程外,还增加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水环境治理及保护等内容。
全书共八章,分别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水环境保护与坑塘治理、水资源管理、农村水土保持技术、防汛抗旱、农村水利信息技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人居环境、精神文明、民主政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水利建设与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水土保持、水力发电、水环境建设有着密切关系,推动农村水利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水利建设是提升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设施。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一书提到,农业生产能力与农田灌溉排水工程建设有着密切关系。
我国疆域辽阔,人多地少,水资源十分短缺,降水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频繁。
农村水利建设能够提高农村灌溉排水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一定程度避免农业生产遭受旱涝灾害。
第二,农村水利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
种植养殖收入是大多数农村地區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是保障农民群众收入的基础条件。
农村水利建设能够实现节水改造,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同时,农村水利建设还能够提供充足的生活用水,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捷卫生的饮用水,节约农户的取水成本,降低劳动强度,也可以实现自来水入户,让农民群众用上洗衣机、热水器等现代生活设备,显著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
第三,农村水利建设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民群众生存的自然基础,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必备条件,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严重影响农民生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