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拟好作文标题例谈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作文拟题技巧例谈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就是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前额和眼睛。
“题好文一半”,好的题目准确、简洁、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题目拟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影响到作文的艺术感染力。
在评分标准中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当扣1分。
实际上,由于前二者的原因,如果不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对不止一两分。
下面笔者就高考作文编拟标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存在问题从考试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在编拟题目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题文不符;二是过于宽泛,大而无当;三是落入俗套。
因此,我们要能编拟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标题。
二、作文拟题要求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不要太大太泛。
要合理出新,不要落入俗套。
万一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
2、标题不能过长,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
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
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
4、拟题时要善于联想。
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
联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1)相关联想,由桌子联想到椅子[空间关联]。
(2)相似联想,由春蚕联想到老师[奉献精神相似]。
(3)相反联想,由安乐想到忧患[实质上的相反]。
总之,联想要丰富,要融于广袤的时空中,联想合理,就要抓住事物间的联系点。
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体裁的实际出发,做到使题目的含义和风格都要与正文丝丝相扣,紧紧结合,既要注意题目的简明、准确、突出、醒目、新颖,又要注意使文题有诗意、生动活泼、寓意深刻。
三、好文题的标准1、准确、鲜明。
标题应紧扣文章内容,一目了然。
标题决不能作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应紧扣话题、有的放矢。
在给材料的作文中,文题须切合材料的内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
标题的准确与否,与审题正确与否密切相关。
一般说来,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有所反映。
高考作文标题如何拟写范文高考作文是考生展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的重要环节,而作文的标题就如同文章的门面,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兴趣。
那么,高考作文标题如何拟写范文呢?首先,高考作文标题要简洁明了。
标题不宜过长,最好在15个字以内,能够简洁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题内容,让读者一目了然。
例如,如果文章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标题可以简洁明了地写为“人与自然”。
其次,高考作文标题要有吸引力。
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标题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激发其阅读兴趣。
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反问等,让标题更具生动感和表现力。
比如,“无声的呐喊——孤独与沉默”,这样的标题就很有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要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此外,高考作文标题要与文章内容相符。
标题是文章的总纲,要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要脱离文章内容而独立存在。
标题应该是文章内容的“点睛之笔”,能够为文章增色添彩,全面展现文章的主旨。
因此,在拟写标题时,要充分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确保标题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
最后,高考作文标题要具有独特性。
众多考生都在写高考作文,而一个独特的标题能够让你的文章脱颖而出,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来构思标题,尽量避免使用老套的、陈词滥调的标题。
只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标题,才能引起他人的关注和好评。
综上所述,高考作文标题的拟写需要注意简洁明了、有吸引力、与文章内容相符、具有独特性这几个方面。
好的标题可以给文章增色添彩,吸引读者的眼球,让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希望考生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能够认真思考标题的拟写,用心创作,为自己的作文锦上添花。
开学作文的题目创设与写作思路指导一、引言开学作文是新学期开始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展示自我思考与表达能力的机会。
一个好的创意题目能够引导学生做到独立思考和全面分析,并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探讨如何创设开学作文的题目,以及给出一些写作思路指导,帮助学生在新学期中写出优秀的作文。
二、激发学生思考的题目创设1. 目标与梦想:例如,你的梦想是什么?未来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例如,如何让我们的学校更环保?如果你是校长,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改善环境?3. 学习与兴趣:例如,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你是如何保持学习动力的?4. 人际关系与友谊:例如,你如何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友谊?你在班级中如何合作与相互帮助?5. 家庭与成长:例如,你觉得家庭对你的成长有何影响?你的家庭成员是你最好的朋友吗?三、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指导1. 积累素材:学生可以通过观察、阅读、思考等方式积累素材,如真实故事、经典文学作品、社会热点等,以便在写作时能够融入丰富的内容。
2. 设定清晰的结构:开头引入主题,中间展开思路,结尾总结观点。
在写作时,学生应设定清晰的结构框架,确保逻辑性和条理性。
3. 运用丰富的表达方式:学生可以运用诗歌、对话、比喻、夸张等多种表达方式,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4. 具体细节的描写:为了让作文更加具体和形象,学生可以通过描写细节,如人物特征、环境背景、情感交流等,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受。
5. 增加观点深度:学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通过适度引用经典名言或举例,进一步解释和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和深度。
四、目标与梦想的写作思路指导1. 分析梦想来源:学生可以回忆自己儿时的梦想,或者通过观察周围人的生活,寻找梦想的来源,并解释自己为何追求这个梦想。
2. 列举实现梦想的目标:学生可以列举实现梦想的目标,并进一步解释每个目标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
3. 思考梦想的困难与挑战:学生可以思考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写作指导:考场非常实用作文标题拟题技巧2 二、“让”字标题“让”字标题带有强烈的祈使语气,可以表达出鲜明的立场,是很棒的议论文标题。
如果表示反对,则加“莫”“别”字。
比如:1. 让教育如春风拂面教育孩子应该多一点温情,少一点霸道,这样,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要不然,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叛逆甚至对抗,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2. 让城市更有“温度”城市不能只有钢筋水泥,如果这样,会缺乏人文关怀,让身居其中的人充满隔阂。
让城市更有“温度”,人们才能更好地融入城市,进而感受到城市中的温情与美好。
3. 让“诚信”充盈生活的每个空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宁。
让“诚信”充盈生活的每个空间,极有必要!如果要表达否定之意,只需要加一个否定词,变成“别让”、“勿让”等方式。
4. 别让谣言污染了“朋友圈”如果任由谣言污染朋友圈,到最后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受害者,没有谁能置身事外,因此,拒绝谣言,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别让谣言污染了“朋友圈”。
5. 莫让浮躁侵染了文化“琅琊榜”唯有精雕细琢、慢慢沉淀,文化“琅琊榜”才能熠熠生辉。
反之,粗制滥造、一味求快,则只会让文化变得庸俗不堪,失去了原本的底蕴,成为一道味道寡淡的消费快餐。
三、“是”字标题“是”字标题其实就是判断句。
写议论文时,我们要表达肯定立场,就可以用“是”字句,表达否定立场,就可以用“不是”(非)字句。
比如:1. 美育是一种刚需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因此,美育是一种刚需。
2. “平衡”是一种大智慧平衡规律不能违,保持平衡的状态,是人生的大智慧,也是我们必须谨记的真理。
3. 巧诈不如拙诚宋代苏洵曾言:“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
为天下谋,实际上就是一种舍己为公的拙诚精神。
以拙诚立身,以笃行谋事,方能干出一番实绩,亦无愧于内心3 4. 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对于生命而言,我们需要的是保障,以最严的尺度,用最苛刻的标准。
写作时光【写作指导】自古至今,文人墨客对文题曾作过诸多的比喻与诠释,如“明眸善睐第一瞥”“文题善,佳作成一半”“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等。
中考作文除了全命题作文之外,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都需要考生自己命题。
好的标题,犹如美女姣容,让人顿生怜爱之情;犹如浩瀚之海,让人浮想联翩。
在考场上拟出一个亮丽的标题,无异于掌握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不仅能提升作文的品位,而且使题目与文章相得益彰,亮丽出彩,一见倾心。
文章题目的拟制,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与技巧。
1.引用、化用古典诗词、格言、意象等巧拟题。
诗文、格言、成语、俗语、歌词等由于语言凝练、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可以化解或引用之。
这样的引用、化用可以与主题完美契合,既显示了深度,又富有诗意,具有古色古香的特点。
例如2018年河南省中考一考生的作文题目“带秋风律己,携春风处世”,不仅在形式上别具一格,生动形象,而且“秋风”“春风”是中国古典诗词里的典型意象,所以富有诗意。
“秋风”会让人感到严肃而冷静,暗扣“严于律己”的主题;“春风”一词会给人春风拂面、温暖如春的感觉,暗扣“宽以待人”的主题。
采用对句的形式拟题,富有节奏,而且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也带给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还如以“课外阅读”和“读书”为话题,可用与此相关的诗文、格言拟题。
如“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有源头活水来”“‘破万卷’与‘如有神’”“读书百遍与其义自见”等。
⊙⊙李阳海(河北)亮丽出彩 一见倾心——例谈怎样才能拟出一个好的作文标题名师指路2.倚仗修辞巧拟题。
修辞手法的运用往往能使文题形象生动,摇曳多姿,含义隽永,有很强的感染力,增强了阅读的情趣,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下面仅以比喻、拟人、对比和反问为例简单谈谈。
用比喻拟题可以让题目变得更加具体形象,提高题目的文学色彩。
如“我渴望老师的‘阳光’”,用阳光来比喻暖人的关爱,生动而含蓄。
用拟人的手法会将题目变得更加灵动。
指导学生给话题作文拟题
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
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阅读的兴趣。
“题好一半文”,也说明了拟好题目的重要性。
近年来,话题作文因其十分利于学生发挥,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给话题作文拟题呢?
现以下面题目为例,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请以“风”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通过以上方法进行点拨指导,学生给话题作文拟题就会得心应手,且能拟出新颖独到的题目。
如以“明天”为话题,学生可拟出:《明天我在火星工作》(想像法),《明天我们有水喝吗?》(悬念法);以“爱”为话题,学生可拟出:《父爱绵绵无绝期》(引用法),《丈量母爱》(引申法);以“雪”为话题,学生可拟出:《一朵雪花告诉我》(拟人法),《雪中滑落的信件》(扩展法)……这样的题目不仅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而且还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标新立异,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作文拟题技巧例谈在考场上,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扣住读者的心弦,也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
所以,拟题,特别是话题作文拟题的好坏举足轻重。
正因为如此,一些省市中考作文命题要求中指出:如能拟出生动、形象、新颖的标题,可以适当加分。
怎样才能迅速提高自己拟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近几年一些中考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考生们提供一些容易借鉴和操作的方法,具体来说,要把握以下三点:一、围绕话题:文题必须概括文章内容,这是一般要求。
话题作文中,话题就是内容范围,因此,它的文题要围绕话题,扣住话题。
写作实践中,不能准确理解话题,自觉不自觉转移话题的现象还很普通。
如以“对与错”为话题写作,不少同学拟题为“谈错误”一下笔就将谈“对与错”的话题转变为谈“错误”的话题,又如“家——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用作以“家”为话题的作文题目就很不错,而用作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的题目就不甚妥当。
因为,这个标题中“家”处于中心地位,是谈话的中心,“交响曲”只是用以形容“家”的一种比喻说法,谁主谁从,分析便知道。
总之,保证文题和文章选材界定在话题范围之内,最为保险的基本方法是:文题中包含有紧扣话题的标志词,即让话题标志居于文章的显著位置。
以“感动”话题为例, 我们可以围绕“感动”,拟出这样一些标题:“就这样被你感动”、“妈,我为你感动”、“感动我的一个瞬间”、“心灵的感动”、“感动之后的思考”、“寻找感动”、“都是感动惹的祸”、“谁为谁感动”、“感动的力量”、“为平凡而感动”、“拒绝感动”、“学会感动”、“谈感动”、“今天,你感动了吗”等。
又如:以“发现”为话题,一些考生将话题标志巧妙融于文题中,拟出一些涵盖内容的优秀文题:“我发现了她的内心美”、“我发现这里别有洞天”、“瞬间的发现”、“创造才能发现”、“不寻常的发现”等。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标题可以是以话题为中心通过添加字词构成的一个短语,也可以是包含话题的一个句子。
如何拟好作文题目(精选)如何拟好作文题目作文题目是作文的灵魂,它可以决定作文的主题和篇章结构,直接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和读者的阅读兴趣。
因此,拟好一个恰当、吸引人的作文题目是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拟好作文题目。
一、引人入胜的情景描写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应该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描写,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作文题目可以通过生动的文字来描绘某个具体场景,让读者产生代入感,并渴望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
例如,假设我们要写一篇关于夏天的作文,一个生动有趣的题目可以是《弹指间的夏日乐章》。
这个题目中的“弹指间”表达了时间的短暂性,而“夏日乐章”则给人一种快乐愉悦的感觉,通过这个题目,读者能够立刻进入到夏天的氛围中,产生共鸣。
二、独特的观点或立场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通过独特的观点或立场来引起读者的兴趣。
这种题目能够展示作者对于话题的独特见解,使读者产生共鸣或者反思。
以写一篇关于压力的作文为例,一个有趣的题目可以是《压力:是敌人还是朋友?》。
这个题目通过“敌人还是朋友”的对比,引发读者思考压力本身并非完全负面的问题,而是要看个人如何应对。
这种题目具有争议性和探索性,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
三、简明扼要的概括主题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应该能够简明扼要地概括作文的主题,使读者一目了然。
这种题目具有明确性和精确性,能够准确传达作文的中心思想。
例如,假设我们要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一个简洁明了的题目可以是《爱护地球,从我做起》。
这个题目通过“爱护地球”和“从我做起”这两个短语来概括作文的主题,告诉读者这篇作文将强调个人责任和积极行动。
四、震撼人心的感叹句或问句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使用震撼人心的感叹句或问句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这种题目具有情感的张力和思考的深度,能够吸引读者主动思考问题,并与作者产生情感连接。
以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为例,一个激发思考的题目可以是《友谊:究竟是温暖还是遥远?》。
指导学生拟好作文标题例谈
作者:董秋健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2年第07期
【关键词】指导学生拟定作文标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A-0044-01
拟一个好的标题,将是文章成功的一半。
学生在写作文时,自主选材、自己命题,往往写得真实、生动、感人。
但所拟题目却不尽如人意,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拟好作文题目呢?
一、简练
文章的题目不宜过长,尽可能力求简练。
可以用一个短句或词组来拟题目,这样重点突出,干脆利索。
比如引导学生写一件心中的秘密,大部分学生都是以《x×和××的秘密》为题,这样的题目,虽然能让读者明了,但太直接,没有悬念。
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去寻找题目的关键词,学生都知道是“秘密”,再追问:“如果你是读者,你已经从题目中知道这个秘密跟谁有关系了,你还会急着往下读吗?该如何起题目?”经过讨论,学生知道了题目要抓住关键内容来命题,应该去掉那些修饰作用的词语,让题目变得更简练些。
后来经过修改,学生所拟的题目有《秘密》、《风筝》、《一支钢笔》、《蛋糕》等。
这些题目既简练又醒目,同时也表达出文章的意蕴,富有吸引力。
二、新颖
作文题目新颖,不落俗套,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要求写事的习作中,学生往往根据习作要求的提示,直接以“一件令人难忘的事”、“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一件令人后悔的事”等开头,千篇一律,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笔者以一位学生写自己在老师的教育下,改掉毛病,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进步了的习作内容为例,拟出三个题目,分别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我终于进步了》、《老师笑了》,让学生进行比较、品味。
最终的讨论结果是,前两个题目很普通,尤其是第二个题目,它令读者没有读文章就先知道大概的内容。
而第三个题目却富有悬念:老师为什么笑了?它让读者急于往下一读。
这样的题目新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从而让学生明白,拟作文题目,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为题,也可以自己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题,关键是避免千篇一律,避免落人俗套,尽可能与众不同,突出新颖的特点。
三、紧扣内容
在学生的习作中,往往能读到一些文题不符的习作。
这当中,有可能是学生审题方面的原因。
有的是题目符合要求了,但内容却不符合,这是选材的问题。
有的是内容符合习作要求了,题目却不对,这就是拟题出差错的原因,题目没有紧扣内容。
比如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专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习作要求描写田园风光或介绍自己所了解的、体验过的乡村生
活。
有个学生写的是自己体验过的田园生活:捉鱼、摘果子。
这明显就是以写事为主的文章,可他的作文却拟成《家乡的美景》。
这样一来,文题不符,没有紧扣内容来拟题。
而另一个学生所选的材料是看舅妈喂蚕宝宝,跟舅妈去摘桑叶,看到的桑田景色以及小孩摘桑葚的情景,他以《蚕之乡》为题,既包含了蚕乡的美景又概括出了蚕乡生活的乐趣,是一个绝妙的题目。
在汶川大地震后,学校几次组织捐款捐物,同学们也踊跃参加,积极支援灾区。
笔者及时抓住这个契机,以捐款为主题,让学生写一篇记事的习作。
当时有个学生把积攒了几年的四十多元的硬币捐了出来。
白花花、沉甸甸的硬币,“哗啦啦”地倒在讲台上。
这个镜头,对学生触动很大,有好几个学生就抓住这件事来写。
他们所拟的题目各不相同,如《捐款》、《捐钱救灾》、《可贵的精神》、《一个值得表扬的同学》、《我要向他学习》等。
这些题目都很大,显得很空泛,与所记叙的事情相距太远。
而有个学生所拟的题目是《珍藏的硬币》,这个题目好就好在它抓住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来拟。
我们所学的课文里,也有很多类似的题目。
如《全神贯注》一课,课文写的是罗丹全神贯注修改塑像,甚至忘记了客人一事。
课文就以“全神贯注”为题,紧扣内容。
因此,在每次自命题习作训练中,教师都要给学生强调,一定要确定好自己的写作内容是什么,紧扣内容,提炼关键词为题,就不容易偏题。
当然要尽可能地考虑简练和力求新颖这些因素。
四、富有深意
我们的习作,有些题目拟得简单明了,有些拟得含意深刻,令人回味。
如一篇课文,题目叫《梅花魂》,就有双重含义。
一是指梅花那种“愈是寒冷,愈是风雪欺压,开得愈是精神”的品性;二是指我们中华民族具有的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
又如《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讲的是台湾同胞用爱心挽救了大陆青年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指的就是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当然,这样的拟题,要挖掘出这些题目背后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难度,不必强求,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