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0.17 KB
- 文档页数:4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求同存异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
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学校B.少年宫C.同学D.社会5.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
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罝6.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B.吃止痛消炎药C.冷敷受伤手指D.热敷受伤手指7.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的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方法是( )。
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8.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9.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0.“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C.气质对能力有影响11.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A.学习焦虑B.习得性无助C.自我估价降低D.认知功能障碍12.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 )。
山东省2015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重难点设计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2、Could you give me a hint without____ the answer?A:giving offB:giving awayC:giving upD:giving in3、人们常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材料,这种记忆方法是__ A.地点法B.韵律法C.记笔记法D.特征法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语速控制在()A:每分钟100字以下B:每分钟100~150字C:每分钟。
150~200字D:每分钟200字以上5、教师的使命是()。
A.教育B.教学C.教育教学D.教书育人6、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属于刺激____A:获得B:消退C:分化D:泛化7、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A:主动性B:活动C:兴趣D:创造力8、在学习中,()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
B:组识C:计划D:调节9、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称为__。
A.发现教学B.指导教学C.情境教学D.个别化教学10、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____ 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11、创造性与()无关。
A:智力B:发散性思维C:生活条件D:人格12、”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运用了。
A:全身松驰训练B:强化法C:肯定性训练D:系统脱敏法13、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的策略,这是__A.计划策略B.监视策略C.调节策略D.复述策略14、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__。
2015年上半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材简介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__。
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2、考试中因没有复习而答不出、想不起来问题,这种遗忘叫__A.暂时性遗忘B.永久性遗忘C.一般性遗忘D.特殊性遗忘3、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__。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识策略D.复述策略4、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基础型课程5、关于教育评价,下面所列举的现象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A:评价应以事实为准绳、为依据B:评价的方法应与被评价的对象相适应、相匹配C:评价的标准与被评价的对象可以不存在直接的、理性的联系D:各评价标准应是内在连贯的.并得到始终如一的执行6、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药可救,这违背了()的原则。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7、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____A:备课B:上课D:作好辅导8、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B:经典条件作用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E:重视个别差异9、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__。
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交往性C.认识的教育性D.有领导的认识10、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
”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
这说明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功能固着B.原型启发C.心理定势D.垂直迁移11、1~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A:阶段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12、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____A:获得规则B:理解概念C:创造性D:知识迁移13、”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体现的是__。
2015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个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答案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求同存异考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教师要根据儿童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
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答案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考点教育学概述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孔子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
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
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答案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考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的结束而消失,教师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打下的基础,往往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他们终身发展的财富。
4,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答案A,学校B,少年宫C,同学D,社会考点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学校教育在小学生品德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答案A,揉搓受伤手指B,吃止痛消炎药C,冷敷受伤手指D,热敷受伤手指考点小学生意外伤害的常见处理措施分值2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手指受伤应先冷敷,因为热敷会引起受伤组织细胞受热膨胀挤压周围的细胞,也会加速血液流动渗出。
一般先冷敷,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6,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的研究方法是指()。
答案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考点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本题是对教育叙事研究定义的考查。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个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求同存异2. “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
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3. 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
A.复杂性B.延续性C.创造性D.示范性4. 在小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学校B.少年宫C.同学D.社会5. 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
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教材6. 小学生的手指不小心被教室的门夹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B.吃止痛消炎药C.冷敷受伤手指D.热敷受伤手指7. 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分析是( )。
A.经验研究法B.调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8. 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B.教学内容应略高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C.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发展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水平9. 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0. “笨鸟先飞”、“勤能补拙”说明( )。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D.气质对能力有影响11.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山东省2015年上半年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2.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在()。
A.行使教师权利B.履行教师义务C.影响学校的秩序D.给学校出难题3.关于教学含义的正确表述为( )A传授知识B智育C上课D教与学的双边活动4.有位学生将几片纸屑随意扔在走廊上,王老师路过时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该学生满脸羞愧。
王老师的行为体现的职业道德是()。
A.廉洁奉公B.为人师表C.爱岗敬业D.热爱学生5.程序教学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布鲁纳C卢扎诺夫D瓦?根舍因6.建国初期,下列哪一位前苏联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产生的影响较大?()A.赞可夫B.巴班斯基C.凯洛夫D.阿莫纳什维利7.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A教科书B课程标准C参考书D教学计划8.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A、礼、乐、射、辞、书、数B、文法、修辞、辩证法、书数、射、御C、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D、礼、乐、射、御、书、数9.有利于大面积、高效率培养人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建立学生档案B操行评定C了解学生D组织培养班集体11.课程目标与几个相关概念正确的层次顺序是()。
A、培养目标→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B、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C、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D、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12.划分课的类型的主要标准是( )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任务D教学目的13.课程论侧重研究()的问题。
山东省2015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教师课程2.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3.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4.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教学B管理C课外活动D社会实践5.学生应以()为主要任务。
A、智育B、德育C、体育D、学习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7.教师对解除收容教育、劳动教养后回校复学的未成年学生,应当()。
A.限制其与其他同学接触B.限制其使用学校的设施C.按其以往表现评价品行D.允许参加学校各项活动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规律A多因素结构性B反复性C长期性D内部矛盾转化9.课程改革从实质上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综合化B、系统化C、理论化D、现代化10.综合课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组织教学B检查复习C讲授新教材D巩固新教材11.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12.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卢姆B、布卢纳C、皮亚杰D、舒尔茨13.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14.”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2015年上半年山东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方法考试试卷本卷共分为2大题6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20分,8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60分。
)1、通过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
A.作品分析 B.文献分析 C.行为分析 D.调查分析2、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第一项活动是()A:早操B:进餐C:接待幼儿入园D:自由游戏活动3、一头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盐溶化了。
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
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
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倒在水中。
可是棉花吸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最适合作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过河的驴子B:盐与棉花C:愚蠢的驴子D:驴子的经验4、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的是。
A:安徒生B:卡洛尔C:巴里D:普希金5、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__。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6、由于缺铁,40%到60%的婴儿面临着大脑发育迟缓的威胁.每年大约10万名婴儿在围产期面临死亡的威胁。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适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专家们提出了铁强化酱油的办法。
只要食用“铁酱油”,就能基本改善缺铁的现状。
政府接纳了专家的意见,启动了铁强化酱油的全国性营养改善项目。
并采取措施保证“铁酱油”的价格与普通酱油相当。
可惜。
公益性的营养改善计划无人知晓,铁酱油至今大都在货架上睡觉。
这段话的主旨是____A:由于缺铁.我国初生婴儿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B:铁强化酱油的全国性营养改善项目无法迅速有效地传递给大众.并为大众接受C:政府启动“铁酱油”项目前缺乏充分的市场调查.其做法值得商榷D:食用铁强化酱油不能解决婴儿缺铁的问题7、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水平。
2015 上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课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小孩身心发展拥有显然的差别性,这特色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
A.顺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课相长D.求同存异2.“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
初次提出这一教育看法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3.法国文学家加缪获取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时间给他的小学老师写了一封信表示感谢。
这反应了教师劳动拥有 () 。
A.复杂性B.持续性C.创建性D.示范性4.在小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
A.学校B.少年宫C.同学D.社会5.以下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 。
A.修业年限B.教课纲领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罝6.小学生的手指不当心被教师的门夹伤,教师第一应采纳的举措是给学生() 。
A.揉搓受伤手指B.吃止痛消炎药C.冷敷受伤手指D.热敷受伤手指7. 教育研究主体经过对存心义的教育教课事件的描绘与剖析觉察() 。
A.经验研究法B.检查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叙事研究法8.对于小孩“近来发展区”的看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发展要先于教课,以更好的进行教课B.教课内容应略高于小孩的现有发展水平C.教课要走在发展的前方,以更好的促使发展D.教课应同时考虑小孩现有发展水平易所能达到的水平9.小学生喜爱亲密老师,盼望获取夸耀,这类需要属于() 。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0.“笨鸟先飞”、“熟能生巧”说明 () 。
A.需要对能力有影响B.动机对能力有影响C.性格对能力有影响D.气质对能力有影响11.小明学习特别努力,但是成绩老是不理想,渐渐出现了被动、退却、无动力的状态,这类心理反响属于 () 。
A.学习忧虑B.习得性无助C.自我估价降低D.认知功能阻碍12.依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 7×8=56”这个问题的小孩属于 () 。
山东省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课外辅导C上课D检查作业
2.德育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教的活动B学的活动C认识活动D课堂活动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德育的()规律
A多因素结构性B反复性C长期性D内部矛盾转化
5.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
6.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了()。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的好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对中小学教师实行()。
A.每两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B.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C.每七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D.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8.下列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B、课程就是教材
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D、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语文课程
9.”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
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
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
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
10.现代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为()
A班级授课制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群体教学
11.课程论侧重研究()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12.下列选项中,以“孔雀舞”著称的少数民族是()。
A.土家族
B.傣族
C.藏族
D.蒙古族
13.如果一个测验反复使用或以不同方式使用都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果,那么这个测验()。
A.信度较好
B.效度较好
C.区分度较好
D.难度适中
14.课程改革从实质上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综合化
B、系统化
C、理论化
D、现代化
15.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
1.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2.是依据划分的课的种类。
3.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是_____。
4.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这说明教育目的具有的性质。
5.是指课的基本环节及各环节展开的顺序、时限及相互关系。
6.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是最重要的概念。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8.课时教学方案的格式可分为、、三种。
9.分组教学一般有两大类、。
10.良好的和一定的。
11.教学以为根本目的。
1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普遍与的关系。
1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为、、。
14.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四阶段构成。
15.是我国现在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
1.发现教学包括哪几个环节?
2.简述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异同。
3.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4.简述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5.缺点。
6.简述贯彻正面教育、知行统一、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为什么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和导之以行?
2.试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