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硒对岢岚绒山羊妊娠母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373.21 KB
- 文档页数:4
温度变化对肉羊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研究王建东;赵正伟;郭亚男;梁小军【期刊名称】《饲料工业》【年(卷),期】2024(45)7【摘要】为研究环境温度变化对不同性别和年龄肉羊采食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试验选取银川市某肉羊养殖场健康同龄公羊、同期产羔母羊、同期断奶育肥羔羊和同期出生哺乳羔羊各10只,分为公羊组、母羊组、育肥羊组和羔羊组。
除哺乳羔羊外,各组试验羊采食饲料营养成分均完全一致。
试验期28 d,平均分为4个阶段,试验第1、8、15、22天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采用常规测量、ELISA等方法对试验羊采食量、生理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
结果表明:与第1、8天相比,第22天母羊采食量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羊生理指标温度由试验开始时的31.6℃降至试验结束的29.11℃,与第1、15天相比,第22天母羊呼吸频率极显著降低(P<0.01);与第1、8天相比,第15、22天母羊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第15、22天母羊体温极显著降低(P<0.01);第8、15、22天羔羊呼吸频率极显著降低(P<0.01),第8、15、22天羔羊体温极显著升高(P<0.01),与第1天相比,第15、22天母羊反刍频率显著降低(P<0.05),第1天相比,第15天母羊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第22天育肥羊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第1天相比,第22天公羊血清皮质醇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
说明环境温度的持续降低,可改变不同年龄和性别肉羊的生理及血液生化指标,进而影响肉羊养殖效益及健康水平。
【总页数】6页(P62-67)【作者】王建东;赵正伟;郭亚男;梁小军【作者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5.9【相关文献】1.热应激对肉牛和肉羊生理生化指标及外周血miRNA表达水平的影响2.饲喂大蒜皮对肉羊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3.环境温度对肉羊有害气体排放、环境微生物和\r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4.热应激对肉羊生理行为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5.甜高粱青贮替代玉米青贮对肉羊血液生理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硒对山羊血硒水平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侯江文;赵献军;董庆爱
【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用陕西省紫阳县双安产富硒玉米饲喂山羊引起中毒后,测定了全血硒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结果表明,全血硒含量变化与临床症状相致,可作为硒中毒病的诊断指标;血硒含量与RBC,Hb呈弱负相关,与GSH-Px活性有试验前30d呈正相关,试验40d后呈负相关,GSH-Px活性变化与临床症状出现时间不一致,仅可作为山羊硒中毒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总页数】1页(P73)
【作者】侯江文;赵献军;董庆爱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66.9
【相关文献】
1.未经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并直肠腺癌患者的血清硒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血清氧化还原电位水平 [J], 李桂影;李泂
2.硒对高等植物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 [J], 郭静成;尹顺平
3.不同硒源及水平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浆和组织硒含量及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活性的影响 [J], 郭军蕊;刘国华;郑爱娟;常文环;张姝;蔡辉益
4.两种来源硒对肉仔鸡体内硒沉积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J], 袁缨;郝智慧;郭东新
5.乳牛的血硒水平及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 [J], 黄克和;王小龙;陈振旅;贺平清;徐魁梧;林全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硒在羊生产上的运用摘要:硒作为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不仅可以预防动物的某些疾病, 还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对维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综述了羊生产中常用的硒源, 补硒对羊生长性能、繁殖性能、抗氧化性能、免疫功能、肉品质的影响, 缺硒对羊的危害, 以期为缺硒地区羊的生产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硒; 羊生产; 应用; 白肌病;微量元素硒是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对于动物生产和繁殖都有重要意义。
在动物生产实践中, 硒作为功能性添加剂, 在提高生长性能、改善繁殖性能、提高抗氧化功能、增强免疫力、缓解应激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
刘金旭等[1]测定分析了我国饲料、牧草中的硒含量, 结果显示我国71.6%的县区为缺硒地区, 其中陕西省饲料、牧草严重缺硒, 饲料、牧草中硒含量小于0.02 mg/kg的县区占29%, 硒含量在0.03~0.05 mg/kg的县区占49%, 硒含量在0.06~0.09 mg/kg的县区占11%, 硒含量大于0.10 mg/kg的县区仅占1%, 而国际一般认为0.05 mg/kg为饲料、饲草含硒量的临界点, 若硒含量低于0.02 mg/kg, 则可能引起家畜、家禽硒缺乏症。
世界各地土壤硒含量差异很大, 从贫瘠到非常丰富, 可能会出现硒缺乏和中毒, 富硒地区的家畜补硒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 而在缺硒地区的家畜因缺硒可能出现消瘦、蹄变形, 脱发、关节侵蚀等[2]。
饲料、牧草中硒含量低于0.05 mg/kg就属于缺硒地区, 而我国有2/3的地区属于缺硒地区, 用缺硒地区生产的饲料、饲草经加工而成的配合饲料中硒含量自然偏低, 因此补硒在我国动物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羊生产中常用的硒源, 补硒对羊生长性能、繁殖性能、抗氧化性能、免疫功能、肉品质的影响, 缺硒对羊的危害进行综述, 以期为缺硒地区羊的生产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羊生产中常用硒源动物营养中常用的硒有无机硒和有机硒2种形式。
山东畜牧兽医2019年第40卷58硒在羊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张永翠程光民何孟莲徐相亭*(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261061)中图分类号:S81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4-0058-02 硒是动物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动物营养、代谢、繁殖、免疫功能的发挥。
但我国约有2/3 以上地区饲料原料和牧草中硒的含量小于0.05mg/kg,不能满足动物的正常生理需求[1]。
导致动物不能从饲料中获取到足量的硒,引发羊的白肌病等。
因此,饲料中补硒成为一种必要的措施。
硒的化合物分为有机硒和无机硒两大类,长期以来,作为饲料中硒源的补充剂主要是以无机硒( 亚硒酸钠) 为主,无机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易氧化、毒性大、吸收利用率低、氧化其他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污染环境等缺点,但是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有机硒与无机硒相比,具有吸收率高、生物活性强、毒性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有机硒的常见形态主要有硒代蛋氨酸、酵母硒,由于硒蛋氨酸的人工合成工艺复杂、成本高,不适用于批量生产实践,所以现在词料生产中应用的有机硒主要是酵母硒。
酵母硒是以酵母作为载体,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的发酵产品,酵母细胞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将无机硒转化到细胞内的有机分子上,形成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和较低毒性的有机硒。
两种形态的硒在动物生产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硒在羊生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硒与羊的抗氧化作用(1)硒作为动物体内各种过氧化物酶的辅助因子,对细胞抗氧化作用有活化作用。
例如,硒是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烟酸羟化酶的成分,参与辅酶Q和辅酶A的合成,同时又是一种与电子传递有关的细胞色素的成分。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通过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来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加强维生素 E 的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
Osame等[2]研究表明,缺硒和维生素E可导致羔羊患白肌病,使羔羊血液GPxs活性和血硒浓度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