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州盆景
- 格式:pdf
- 大小:7.15 KB
- 文档页数:1
论中州盆景的发展增刊河南林业科技第27卷适应本地气候,管理困难,不宜过冬,并且河南境内不生长此类树种,如果参加全国盆景展评,别人不认可是河南的盆景。
所以,中州盆景应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能单一。
如三春柳不能一味的搞松柏式造型,也不能单搞垂枝式造型,应根据桩形造势。
在造型上应博学众长,扬长避短,艺术造型与自然式造型相结合。
如悬崖式、临水式、大树式、单干式、双干式、丛林式、松柏式、垂枝式、风吹式、提根式、连根式、象形式、附石式、曲干式、卧干式、山水式、水旱式等。
包括观果型,如石榴、冬红果、梨、苹果等,全面发展。
中州盆景应规范化。
盆景源于自然,是大自然的缩写。
因势利导,对于树桩,不能仅凭个人喜好而定型,应在树桩自然形态基础上去匠心独创,去丑留美,不刻意造型和搭配。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观赏效果。
所谓盆景,就是指盆、景、架为一体者,无架者只能称之为盆栽。
因为盆景是雅俗共赏的高等艺术品,盆的配备不协调,会给观赏者不舒服的感觉,如果一盆好的盆景没有好的几架来搭配衬托,它的艺术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同时也有损于盆景作者的形象。
所以,平时应多收藏、收买不同形状的盆景盆和几架,无论参加各种类型展评,应配齐盆、景、架。
精诚团结求发展。
河南盆景事业发展了近30年,经历了风风雨雨、曲曲折折。
在广大盆景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基本形成了中州盆景风格,得到了全国盆景界权威人士和广大盆景爱好者的认可。
这些成绩,确实来之不易,我们还在摸索、努力。
首先应响应党中央建立和谐社会的号召,要扬长避短,各学所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对初学者看不起,对长者看不惯,有意见和建议当面不说,背后乱讲等。
这些都不利于中州盆景事业的发展。
我们应克服偏见,克服困难,精诚团结,在拓展品种上下功夫,在造诣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的中州盆景事业发扬光大。
学术活动应经常开展,因盆景是将自然美融为一体的一种基本形式,它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是有生命的艺术展现,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等美称。
河南中州盆景文化园
刘启华
【期刊名称】《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
【年(卷),期】2015(000)003
【摘要】河南中州盆景文化园,即河南中州盆景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盆景文化基地,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袁河社区,地处郑少高速、郑州西南绕城高速、郑登快速路三线交叉地带,交通便利;所在之处为郑州西南涵养林区腹地,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景色宜人。
该园利用当地长期废弃的百亩古老村寨,从中原自然村落传统形式出发,以"纳山为屏,拥林为景"为造园理念,突出"园与山相嵌,人与林相宜",通过"山水融会,盆景融入,文化融合",追寻并展现厚重中州盆景文化的回归。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刘启华
【作者单位】《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8.1
【相关文献】
1.河南省中州盆景学会工作会议在漯河召开 [J], 韩新华;
2.河南举办第十四届中州盆景大赛 [J], 刘启华;
3.河南省中州盆景学会2014年工作年会圆满召开 [J], 于文华;
4.第十二届河南省中州盆景大奖赛暨豫鄂皖粤四省盆景联谊活动成功举办 [J], 刘
军恩;刘启华;
5.河南中州盆景学会常务工作会议召开 [J], 刘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盆景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中国盆景是一种独特的造景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根据盆景的植物分类、造型方式和表现主题,可以将中国盆景分为传统盆景、吴山盆景、石山盆景、山水盆景和花卉盆景五大类。
每一类盆景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首先,传统盆景是中国盆景的基础和核心,代表着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
传统盆景以山石为主要造型材料,通过巧妙地安排植物、山石和配件的摆放,形成一幅富有意境和表达主题的小型景观。
传统盆景注重自然、凝练、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常常以山水、江河、云雾、雨雪等自然景致为题材,具有追求自然之美、富有意境和深沉内涵的特点。
其次,吴山盆景是以吴派造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盆景。
吴山盆景注重山水画法的表现手法,追求立体效果和逼真的造景效果。
吴山盆景在山石的选材和组合上更加注重比例和平衡,追求巧妙、奇妙和完美的造型效果。
吴山盆景常常以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为主题,如水村、小桥、流水、人物等。
吴山盆景以其唯美、逼真、自然的表现方式而著名。
第三,石山盆景是以山石为主要材料,通过工艺手法雕刻而成的盆景。
石山的选择和布局是石山盆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石山盆景注重山石的质感、形态和色彩,追求山石与植物之间的和谐和统一、石山盆景常常以奇特、险峻的山峰和峭壁为主题,通过让观者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权威来达到艺术审美的目的。
另外,山水盆景是以仿生的方式再现大自然山水的景观,是盆景中的重要一类。
山水盆景注重对大自然山水景观的模拟和再现,通过精心布置植物、山石和配饰,再现山川、峰峦、水流、云雾等景观元素。
山水盆景以其浓缩、夸张、富有韵律感和想象空间的表现方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最后,花卉盆景是以盆栽花卉为主要元素的盆景形式。
花卉盆景注重花卉的种植和盆景的造型,通过精心搭配不同花卉的颜色、形态和开花时节,达到美化环境、增加生活气息的效果。
花卉盆景以其色彩丰富、美丽动人的视觉效果,受到许多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综上所述,中国盆景具有传统盆景、吴山盆景、石山盆景、山水盆景和花卉盆景五大类。
中州盆景风格中国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
她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雕塑品。
中国盆景艺术,随着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期发展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
中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是盆景艺术的创始国。
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时期,已有“囿”的营造。
秦汉时期,中国园林形式出现了“苑”、“别墅”、“王室灵台”,展现出园林之美。
东汉--隋朝时期,盆栽兴起,采用“掇山理木”的技术方法,人工山水园应运而生,讲求意境表现。
唐宋时期,由盆栽艺术加工而成的盆景与山水画互为影响。
诗人王维、杜甫、白居易、苏轼、王十朋、陆游等有咏山石的诗篇及《宣和石谱》、《渔阳石谱》、《梦梁录》等专著的相继问世,繁荣和发展了盆景艺术。
元、明、清时期,“些子景”(微型盆景)的出现,使盆景另辟蹊径。
画家饶自然所著《绘宗十二忌》从理论上阐述了制作山水盆景及用石方法,丰富了盆景制作。
《素园石谱》、《长物志》、《考槃余录》、《广群芳谱》、《花镜》等专著的相继出现,形成了研究盆景的学术空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培养盆景除了动脑力之外,它还必须要用些体力,提一桶水移动一次盆钵甚至换土施肥洒水剪枝修叶做神,都需要用些体力,这种体力的付出有大有小,都是一种筋骨的劳动也是一种运动,这种运动和散步慢跑打球一样,对身体有很大的益处。
尤其对老年人帮助更大。
我们在电视上,报章上常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尤甚在工商业老年人无事可做,整天坐在公园裡打瞌睡,那种无聊无奈寂苦没落的神情,使人同情也感到悲伤,如果他们能培养盆景的嗜好,心灵就会有所寄託,也增加了身体的活动机会,对他们的心身有莫大的助益。
中国盆景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地因取材和造型手法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流派。
依历史习俗来分。
世人称为“苏、杭、沪、宁、徽、榕、穗、扬”八大家。
综观我国盆景的源流,著名有扬派、苏派、川派、岭南派和海派五大流派。
盘点中国各地盆景风格特色及其代表性盆景园林中国各地盆景风格特色及其代表性盆景园林盆景,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将景观缩小成为微缩的景观艺术。
它通过精心布置的奇石、盆土、植物等元素,展示自然界的美景和人文情怀。
中国各地的盆景风格多种多样,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代表性盆景园林。
首先是南方的水景盆景。
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形成了独特的水景文化。
南方水景盆景以山水、水乡为主题,水面上扬起的轻柔浪花、倒映在水面上的枝叶、倒挂的奇石,构成了富有生活气息的水景盆景。
代表性盆景园林有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及天目山石窟等。
苏州古典园林以拙草、叠石、花木、泉池等元素为特色,如拙草秀丽、石头叠砌的留园;而杭州的西湖则以水面辽阔、杨柳依依、临湖亭台、山水连绵起伏等特点,如断桥残雪和雷峰塔等;天目山石窟则以山水风光和石窟艺术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山光水色。
其次是北方的古典盆景。
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土地广阔,呈现出辽阔大气的特点。
北方古典盆景以山石为主要元素,追求简约、大气、宽容的表现方式。
代表性盆景园林有北京颐和园、山西乔家大院等。
北京颐和园以大自然山石群峰、琉璃瓦亭台楼阁为特点,形成了富丽堂皇的古典园林风格;山西乔家大院则以豪华大气、雕梁画栋、精美的盆景布局、奇石摆设等为特点,代表了北方古典盆景的风格。
再次是西南的山地盆景。
西南地区的地势多为山地,山峦叠嶂,风景秀丽。
西南山地盆景追求山水一体、采用颇具挑战性的盆石,以展示山水的壮丽和神秘。
代表性盆景园林有四川青城山、云南石林等。
青城山以山峦起伏、林木苍翠、溪流飞瀑为特点,其中的盆景艺术巧妙地将自然山水文化融入到园林艺术中;云南石林则是一片奇石遍地、奇峰突兀、奇景如画的天然盆景,是世界上最宏伟、最美丽的石林之一,展示了西南山地盆景的特色。
最后是东北的雪景盆景。
东北地区的气候寒冷,地势多为山地和高原,冬季常年积雪。
东北雪景盆景以雪、冰、石为主要元素,追求冷峻宁静、幽深神秘的表现方式。
增刊河南林业科技第27卷切实去做,也出了几本有关中州盆景的书籍,像周口市的于文华就写了不少论文在国内发表。
站在省级学会的高度看总觉得有点遗憾,做盆景者少有论作,写书者又没有亲身去做盆景,这就使我们中州盆景的发展存在着一个理论瓶颈。
今后我们应该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构建中州盆景理论体系,以此来推动中州盆景的发展。
为此,我建议先成立几个研讨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座谈会,经常在国内、国际刊物上发表一些论述,逐步形成中州盆景理论体系。
总之,艺术是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阶段、一个水平上,让我省中州盆景学会的全体会员们,同心协力,再接再厉,开动脑筋,维护特色,创新风格,发展个性,为我省中州盆景事业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自己积极的努力和无私的贡献。
试论中州盆景学术理论体系的构建韩新华(郑州市黄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河南450043)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中州盆景学术理论体系的分析,结合河南中州盆景现状,提出了在构建其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的几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中州盆景;学术理论体系;构建中州盆景在河南省盆景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并得到了国内盆景学术界的认可。
中州盆景学会组织的展览交流工作也取得了蓬勃发展,频繁活动和广泛交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州盆景学术的发展和提高。
但是纵观全局,河南中州盆景学术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急待加强。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推动中州盆景学派壮大诚然,一个学派的创立和壮大需要从事人员的众多来显示,但仅仅只是众多人员身体力行去创作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人从事理论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坚持实践操作的人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升华理论,使我们中州盆景流派在繁荣壮大的同时,有着庞大的创作队伍,也有着较高的理论建树。
到我们中州盆景学术理论建立起理论体系之时,将是中州盆景流派真正壮大之日。
2理论与创新齐头并进,繁荣中州盆景事业理论是构筑一个学派的支撑点,创新是促进一个学派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
国内盆景界已给我们中州盆景达成了“古朴飘逸、刚柔相济”的定论。
中国盆景的流派分类中国盆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地域特色的流派,目前主要流派主要有苏派、扬派、海派、川派、岭南派等五大流派。
在此基础上,加上徽派、通(南通)派、浙派为之八大流派,还有人将如皋盆景称之为“如派”,也有人将南京盆景称之为“金陵风格”,河南盆景称之为“中州风格”等等。
一、扬派扬派是以扬州为中心的流派,其特点是以松、柏、瓜子黄杨为主的树种,采用棕丝精扎细剪的造型方法,如国画工笔细描,特别讲究功力深厚和自幼培养,这就是桩比较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
传统的造型有:一寸三弯、云片、弯、疙瘩、提根等。
具有延展,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等艺术特点。
二、川派川派是以四川为中心命名的流派,其树木盆景展示虬曲多姿,苍古雄奇等特点,同时体现悬根露爪、壮如大树的精神内涵。
造型以掉拐、对拐、方拐、滚龙拐等规则式为主,同时也有自然式。
树种有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提根海棠、梅花等。
三、海派海派是以上海为中心命名的流派,其特点是不拘格局、层次,讲究自然如画,精巧雄建,明快流畅,以自然界千姿百态的古木为摹本,参考中国山水画的技法进行艺术加工,使作品更加自然,因此有虽有人作,宛如天成的效果。
常采用金属丝缠绕杆之后进行弯曲造型。
以粗扎,细剪,剪扎并用的特点进行造型。
树种有黑松、五针松、马尾松、真柏、榔榆、雀梅、三角枫、六月雪、黄杨等。
另外,海派中微型盆景言简意赅,玲珑精巧。
四、岭南派岭南派是以广东为中心,遍及珠三角地区的流派,突出枝干技巧,整体布局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力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有机结合。
造型方法以修剪为主,主要技术是截干蓄枝。
注重景的造型和盆的选择,注重盆与景,力求盆与景的协调。
有活的中国画之美誉。
主要树种有九里香、榕树、朴树、三角梅等。
五、苏派苏派是以苏州为中心命名的流派,其特点是古雅苍劲,制作精细,讲究意境。
传统造型有顺风、垂枝、劈干、一顶、六台、三托等。
主要树种有迎春、海棠、石榴、梅花、火棘、三角枫、红枫、黑松等。
访名园:盆景天下走进中州盆景文化园盆景这东西,是活着的收藏品、艺术品。
一旦喜欢上,找出门道,喜欢上这种野趣生身边,山河藏一盆后,就会上瘾。
俗世凡尘生活,总归有些痴雅癖,才算得大自在。
一盆之景,“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咫尺”,显天然野趣,妙趣横生,实在是一种大雅。
这种大雅,其实在郑州周边就能找到同类,寻觅到一处佳境。
郑州南环就藏着一个以盆景文化交流为核心的园区。
这个盆景园藏的高,位于郑州市二七区樱桃沟景区袁河社区,是郑少高速、郑州绕城高速、郑登快速路三线交叉之处,交通十分便利。
三面悬崖环绕,山头占地50亩,在盆景这个行业来说,算是比较大的一个所在。
盆景、密林、奇花、异草,老宅、池塘、林荫、古树。
“纳山为屏、拥林为景”。
中州盆景文化园的游氏父子,穷七年之功,终成规模,颇有创建的打造成国内少有的,没有围栏的盆景园。
2000多盆(株)精品盆景与森林和谐共生。
这里成为郑州首家涵养林下生态盆景园。
中国的盆景文化源远流长,说中国盆景文化发端于中原,也没有人有异议。
注重文化性,关注中原盆景文化的发展,这一点,是中州盆景文化园与其他盆景最大的区别。
不但,有实物展示,盆景欣赏、盆景种植,而且还有盆景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盆景园里赤松和黑松盆景较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主人偏爱松柏。
除了松柏耐寒,四季常青,能体现文人高雅的情操这类原因,还因为松柏长寿,松柏盆景如果养护好,可以做到世代相传。
在日本,一盆超过百年的盆景往往都是家族传承的记忆,价值相当不菲。
在我国,西冷印社的盆景拍卖,几百万一盆的也不罕见。
除了松柏外,石榴、腊梅、金雀、黄荆、侧柏等也是盆景常用树桩。
近些年,因河南的地理位置决定,太行崖柏也有做盆景的。
养护盆景虽然繁琐,但是看着盆景在自己手里成型。
再经过风雨日晒,岁月沉淀,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品。
这种创作的幸福感,其实,已经超越了很多等待的辛苦。
从找树桩开始,盆栽,养护,上盆、定型,整个流程五十多道工序。
即便如此,也有可能因主人的照顾不周,半途而废。
增刊河南林业科技第27卷参展是提高自己水平的一个大好机会,一定要争取参加。
展会上的作品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作品,通过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
参展时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只为交流,不为评奖,否则你将找不到快乐。
以上是自己在盆景制作中的一点体会,很肤浅,水平有限,不能尽意,仅抛砖引玉而已。
浅论中州盆景艺术的发展与美学内涵李成端1,李会云2(1.商丘市盆景协会,河南476000;2.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450002)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州盆景悠久的历史。
在其制作空前繁荣、队伍日益扩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中州盆景艺术的美学内涵应突出表现在追求“源于自然”、突出“主次分明”、形态“疏密相间”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关键词:中州盆景艺术;发展;美学内涵中州盆景作为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素以各种树木盆景造型见长。
经过多年的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在盆中集中典型地再现了大自然的神貌。
它源于夏商,发展于汉代,盛行于宋朝,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州盆景以其鲜明的自身特色,古雅的艺术风格享誉全国盆景界,被誉为“无声之诗,立体之画”。
1中州盆景艺术的历史沿革中州盆景具有悠久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中州园林和盆景艺术的发展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汉时中州园林、盆景已初具规模。
宋朝时期则达到鼎盛期,赵佶建园林,绘《祥龙石》盆景图,题诗《水润清辉更不同》即是真实的佐证。
中州籍诗人杜甫、韩愈等曾对中州盆景艺术多有赞颂,白居易在洛阳育盆景与其诗文同垂青史,张择端画幅中的盆景与《清明上河图》一样被视为一代绝唱。
隋唐时期洛阳名园和盆景甲天下,鄢陵古桩腊梅造型其间也已辉映神州。
千百年来,中州盆景人士在发掘传统、借鉴异地盆景艺术流派的同时,不断发展中州盆景艺术,突出树木盆景创作特色。
以中州盛产的柽柳、黄荆、石榴及腊梅、迎春、枸杞、金雀、枫树、小叶女贞、柏树、白皮松等为主要树种,创作出大批造型各异的中州盆景艺术精品。
造型上主要有用于柽柳的“垂枝式”、“朵云式”,用于黄荆等树种的“朵云式”及用于石榴等树种的“自然式”。
增刊河南林业科技第27卷
浅谈中州盆景
管志涛,毛瑞丽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
摘要:中州盆景造型奇特,寓意深远。
本文主要从盆景材料的选择、造型技法和盆景的构思三个方面来体现中州盆景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材料选择;造型技法;盆景构思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地理因素不同,文化风情有异,盆景流派也异彩纷呈。
就树木盆景而言,《中国盆景艺术的研究》一书中,其中,中州盆景独树一帜,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在全国各流派间崭露头角。
1中州盆景材料的选择
1.1树桩盆景材料的选择
树桩盆景的选取,一种方法是到山野采集树桩,选取当地的树种,有利于成活,并且易于培养成型,可大大缩短培育时间。
此法取材方便,大、中、小型均可得到。
但因成长地域和采集方式的差异,有些树种不易得到。
另一种方法是从其他地方采购树种,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需要采购到成品或半成品材料。
运回来后,需要在小枝上进行精心培育,从而形成更加完美的艺术形状。
第三种方法为自己繁殖育苗,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从根到干、枝、叶进行人为处理,从而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中州盆景材料种类很多,主要树种有三春柳、黄荆、石榴、榆、腊梅、雀梅、红枫、迎春、杜鹃、二花、黄栌、红叶小檗、松、柏、冬青等,多达几十种。
1.2山水盆景的选择
山水盆景是中国独特的盆景艺术品种,国外很少有山水盆景。
山水盆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自己的分类,即水石盆景、旱石盆景、水旱盆景、挂壁盆景,近年来又新出现了砚式盆景,逐渐成熟定型。
在上述分类当中,以水石盆景和水旱盆景为中国山水盆景的两大类型。
但在国内山水盆景的发展中,各省市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因此,我们必须走好我国山水盆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之路,打造出一张独具中州特色的盆景名牌、山水名片。
让中州的山水盆景艺术在世界盆景艺术的大花园中成为一丛异常耀眼夺目的奇葩。
1.3盆景几架的选择
中州盆景过去使用的花盆、几座、盆架等大部分是从外省购来的。
为了突出地方特色,最近几年已较为普遍地采用钧瓷、汝瓷、唐三彩等。
这些陶器虽产在中州,却早已闻名世界。
宝丰紫砂,虽是近期发展起来的陶瓷工业,但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在平顶山的展品中,所用的盆架、几座全为树根造型,特别表现出地方特色。
中州山区有许多植物的虬枝盘根,自然造型奇特,用来制作盆架、几座并配以优雅的地方陶瓷花盆,更显古色古香。
2中州盆景造型技法
2.1造型
中州盆景在造型风格上以自然式、朵云式、垂枝式为主,并对之进行探求和创新,不仅仅是对规范化的S型的抗逆,更重要的是适合河南树种优势。
黄荆、迎春等树材的“自然式”造型;黄荆、小叶女贞等树材的“朵云式”造型;三春柳的“垂枝式”造型,都突出了地方风格,更为典型地概括了黄河流域、中州大地的风物人情、田园风光,适应黄土地的人们的心态和审美观。
中州盆景以其圆转流畅的垂线,密集细叶的圆片,大小相宜的果实,虬曲刚健的枝条,表达出其特有的意境美,耐人寻味。
中州盆景艺术在造型上重视层次感,讲究浑然一体,既追究线条美,又讲究疏朗、明快的节奏。
如三春柳的“垂枝式”造型,填补了中国盆景造型艺术中无垂枝叶的空白。
2.2技法
中州盆景技法除传统技法(金属丝缚扎、蓄枝截干、粗扎细剪、粗扎粗剪等)中各流派所互用的外,还采用了压顶法、牵拉法、折枝法和利用植物的极性将盆钵体倒悬的方法等。
鄢陵在植物造型上所用的滚刀法、龙刀法,新乡和安阳市的嫁接法,都有悠久的历史,至今在腊梅、石榴古桩等植物造型上还广泛应用。
3中州盆景的构思
中州盆景的特点既重视特写式的单干、双干、卧干、斜干等树桩盆景,又致力于创新画意盆景。
运用绘画原理,将树、石、船、桥、亭、人物配件合理安排,从而使之成为一幅内容丰富、思想性强,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立体画幅。
4结语
中州盆景应主张自然式造型,因材而异。
发扬地方风格,充分利用我省现有的资源各方面的优势,凝炼出中州大地的风姿神采,相材立意,寓情于景,制造出气韵生动、意境深远的艺术珍品。
浅谈中州盆景风格
朱瑞琪1,闫进晓2,朱素平3
(1.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洛阳471002;
2.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管理处,河南471000;
3.洛阳市洛浦公园管理处,河南471000)
摘要:中州盆景是中国盆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选材优势、造型风格、艺术品位等方面都自成风格,成为对中国盆景界有重要影响的一个流派。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州树木盆景的选材、造型艺术风格。
关键词:中州盆景;树材;风格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