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赏析 (11页)
- 格式:docx
- 大小:29.44 KB
- 文档页数:11
2023年中考模拟试卷(一)语文―、(25分)班级开展“春风十里,与你共赏”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胜日寻芳一1.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春风送暖,梅花悄.然绽放,一时暗香mí散。
今年的南京国际梅花节推出“多维赏梅”“经典咏梅”“相约游梅”三大板块、九个系列共三十六项主题特色活动。
游客徜徉梅花山,()可以听风赏梅,()能够观看专题展览、参加生态研学等。
(1)给加点字注音:悄.()然(2)根据拼音写汉字:mí()散(3)下列和文段中“徜徉”意思最不接近的词语是()A.彷徨B.盘桓C.流连D.徘徊(4)填入文段括号中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A.要么要么B.虽然但是C.不仅还D.即使也(5【答案】(1)qiǎo(2)弥(3)A(4)C(5)让我们在梅花山的漫游中尽情地感受美、享受美、品味美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悄然:qiǎo rán,忧愁的样子;形容安静而无声。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弥散:mísàn,(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处扩散。
【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A.彷徨:徘徊不前的样子。
比喻犹疑不决;B.盘桓:意思是徘徊;逗留;C.流连:指耽于游乐而忘归;D.徘徊:表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或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句中“游客徜徉梅花山”一句中的“徜徉”可理解为:逗留观赏,留恋徘徊。
“彷徨”一词与其意思最不接近;故选A。
【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可以听风赏梅”与“能够观看专题展览、参加生态研学等”为表示递进关系的两句话,应用“不仅……还”衔接;故选C。
【小问5详解】考查拟写句子。
用“漫游”一词造句,激发同学们参加南京梅花节的热情,语句连贯自然即可。
示例:让我们在美丽的梅花山尽情漫游,体验大自然别样的魅力吧!【活动二】春色满园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观赏花灯,补写诗句。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含翻译及赏析)19观沧海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敞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似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似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非常激动,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个儿心里的志向。
赏析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个儿的雄心壮志非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很奔放,思想却非常含蓄。
别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因为它含蓄,因此更有启示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赞扬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个地方能够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大方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0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咨询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热闹。
要咨询我怎能这样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一辈子的真理,想要讲出却不记得了怎么表达。
赏析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
‘采菊’二句所表达的基本上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间或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故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
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别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别能道尽其中奥秘,因此只好“欲辨已忘言”别了了之。
《樊重树木》原文及译文赏析樊重树木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
引种植之不可已出。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
注解:樊(fán)重:人名,樊重,生卒年不详,字君云,西汉末年南阳湖阳(今南阳市唐河县湖阳镇)人。
樊姓发源于河南济源,在河南繁衍兴旺,其中有一支迁至今唐河湖阳,迅速繁衍成为南阳郡大姓。
湖阳樊姓至樊重,在西汉末、新莽初,成为全国有数的大庄园主。
樊重有子樊宏(参见《刘秀的舅舅寿张侯樊宏》)、樊丹,有女樊娴,嫁于舂陵宗室南顿令刘钦,生刘演、刘秀、刘仲三兄弟,其中刘演死于更始皇帝迫害,刘仲在征伐山东时死于战阵,刘秀于公元25年在河北高邑即皇帝位,被称作汉光武帝,创立东汉195年基业。
(2)尝:曾经。
(3)嗤:讥笑,嘲笑。
(4)皆得其用:都能让它们派上用场。
用:用处。
(5)向:从前的、旧的。
(6)咸:全,都。
(7)已:停止。
(8)谚:谚语。
(9)此之谓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0)假:借。
(11)然:然而。
(12)梓(zǐ)漆:梓树和漆树。
(13)作:制作。
(14)积:积累。
(15)欲:想要。
(16)器:器物;家具。
(17)树:种植。
(18)计:计划。
【译文】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
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
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
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
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4分)(1)向之笑者(2)咸来求假焉(3)然积以岁月2.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怅恨久之B、何陋之有C、亲戚畔之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2分)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专题20:七上诗歌鉴赏-备战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通关宝典一、(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赏析《观沧海》,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游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2.这首诗蕴含了丰富的想象,请你结合具体诗句赏析。
二、(2022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完成下面小题【甲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诗】于郡城送明卿①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②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明卿:作者的好友。
②楚:楚地。
③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3.乙诗“秋色遥看入楚迷”一句中哪个字最有意蕴?请简析。
4.甲、乙两诗的后两句在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三、(2022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完成下面小题【甲】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吟。
”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上面两首写秋天的诗歌,你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朗诵呢?请分别说明理由。
四.(2021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6.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乙】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
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赏写法】甲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乙诗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1.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实施打击式家教的父母总是以一种“挑剔”的目光求全责备孩子,无论孩子做什么,都难以得到认可与表扬。
B. 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 “书山有路勤为径”,勤奋是学有所成的保障,但并非唯一的路径。
学习者如果缺少良好的心态与科学的方法,最终只能是心劳日拙,难有收获。
D. 我跟着母亲走过这一个又一个濯濯童山,这里丝毫没有绿荫覆盖的葱茏,只有黄土一片,几只山羊在觅食,枯草在风中抖动。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今天,被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并没有因为现代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B. 优化营商环境十分关键,政府部门要文过饰非,知不足、明忧患、补短板,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更好的环境。
C.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侵权方式怎样千变万化,只要回到《著作权法》的原点,记住了法律的初衷,就不会歧路亡羊。
D. 在得知中国发生了地震后,一位巴基斯坦网友写下了这样的留言:“中国人曾把最好的东西送给我们,我们愿意捐助一切,与中国永结秦晋之好。
”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当了村官的大学生王强,一下子找到了用武之地,他平时就爱好文学,喜欢舞文弄墨,现在村里文件的起草、宣传栏的布置他全包了。
B. 最令我敬佩的是巴金老人的人品,他虽然年事已高,却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在今天这个年代实在难能可贵。
C. 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D. 近年来,文物修复获得了更多科技赋能,更多新技术、新方法被用于文物修复,这对于文物修复师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
4. 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全部正确的一项()①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②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负:背③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阴:山南面④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缕:细丝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或:有时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凌:凌驾⑦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限:界限⑧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绛:大红⑨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劝请⑩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倚:循、依⑪戊申晦,五鼓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⑪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乘:冒A. ①③⑤⑦B. ②④⑥⑧C. ③⑥⑨⑪D. ④⑦⑩⑪5. 请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介词,被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于:介词,从③托遗响于悲风于:介词,对于④不知东方之既白之:动词,去,往⑤越长城之限之:结构助词,的⑥耳得之而为声之:代词,它⑦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句末语气助词,吗⑧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乎:助词,啊⑨相与枕藉乎舟中乎:介词,在A. ①⑤⑦B. ②④⑥C. ③⑦⑨D. ①⑥⑧6. 请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归类全部正确的一项()①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③舞幽壑之潜蛟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⑤其阴,济水东流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⑦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⑧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⑨苍山负雪,明烛天南⑩侣鱼虾而友麋鹿⑪道少半,越中岭⑪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A. ①⑥⑪B. ②④⑪C. ③⑨⑩D. ⑤⑦⑧7.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光武以此多之多:赞扬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克:克服B.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耶令:美好的姊适于氏,住在市西适:去,往C. 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短:批评、指责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稍:渐渐地D. 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谀:奉承千里之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审:认真8.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曾子衣敝衣以耕听君向言多与吾同,今当尽以所注与君B.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C. 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蛟或沉或没,行数千里D. 时帝亦为假山未成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9. 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例句: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四川省达州市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本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共10页。
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
待监考老师粘贴好条形码后,再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信息与自己准考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规范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对应的框内,超出答题区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不要折叠、弄破、弄皱答题卡,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等影响答题卡整洁。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熬过了这个严冬,爷爷翘(qiào)首以盼,想再看看日出。
燕子在呢喃(nán),大地在歌唱,春色里满是精神抖擞(shǒu)的人。
在这个春天,爷爷不再踌躇(chù),沿山路向山顶进发。
细密的汗珠浸湿了他的衣衫,瘦削(xuē)的他伫(chù)立在山顶,阳光映射在他充满褶(zhě)皱的脸上,他不由地吟唱:“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一霎(shà)时,爷爷露出久违的笑容。
A.翘qiào 喃nán B.擞shǒu躇chùC.削xuē伫chùD.褶zhě霎shà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
B.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C.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顷,就是索崩。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含赏析)(海子街育才中学 姜松柏 编辑整理)七年级(上)观沧海曹操东临碣ji é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d àn 澹d àn ,山岛竦s ǒn ɡ峙zh 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赏析:《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
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译文 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赏析开头交代观海的地点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竦峙的山岛,后二句则是具体写“水何澹澹”,这里写了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气象。
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这是实写,同时对下文起了衬托的作用。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这首诗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小松》原文及翻译赏析《小松》原文及翻译赏析《小松》原文及翻译赏析1五粒小松歌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翻译前些时候谢秀才与杜云卿叫我写《五粒小松歌》,我因为选编书集事情较多,没有时间写诗,经过十天,勉强写出八句,算是完成友人的意旨。
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
小松树的主人壁上高挂着州邑地图,主人堂前进进出出的多是俗儒。
月明露白的秋夜,小松树似在流着泪滴:“山石和溪云,你们是否还肯写信来对我眷顾?”注释选书:按一定标准,选辑某人的作品,编集成书。
曲辞:这里指诗歌。
蛇子蛇孙:比喻小松枝干。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龙髯:龙须,比喻松树的针叶。
州图:州县的地图。
溪云:山涧的云霭。
书:书信。
创作背景据诗序可知,此诗为友人所作,当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以后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之职时期。
赏析此诗前半首咏小松树,形容小松的姿态。
五粒小松,即华山松,生长在深山中,石笋相伴,溪云回护,迎风挺立,经霜常绿,舒展自在而富有生机。
但是,五粒小松一旦进入主人的深院,移栽如盆子,细丝捆束,铰刀修剪,失去了自由生长的可能。
诗人在小松树的姿态描写中,已经将自己备受压抑拘束的生活感受注入,意含象中,寄托遥深。
后半首写小松树不得其所,它被摆在主人堂前当点缀品,主人壁上挂着粗俗的州县地图,主人交游的多是志趣不高的朋友。
小松树在孤独、凄凉的环境里,只能对月坠泪,感伤自己的遭遇,遥想深山里曾经相依相伴的石笋和溪云,不知它们还忆念它否。
诗人借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不满现实的束缚压抑,渴望自由的心绪,蕴含于姿态奇特的小松树形象中,思致婉曲,别具情趣,思想和艺术绾合得非常巧妙自然。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树木赏析篇一:园林树木赏析论文园林树木赏析论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化工系201X级2班姓名:刘洋学号:201X507299时间:201X年10月15日浅谈雪松及其园林用途摘要:雪松属松科常绿乔木。
它主干通直,侧枝舒展,新枝柔软,向四面垂披,层层叠叠,形似宝塔,树姿优美。
雪松的老叶深绿,新叶翠绿及至银白色,好似积雪,故称雪松。
它四季翠绿常青,生气盎然,每当夏季,露珠凝集叶上,晶莹透澈,十分俏丽,具极高的观赏价值,被誉为世界五大庭园树木之一,世界各地的广场、公园、重要建筑物周围均广为栽植。
一、雪松的综合阐述雪松别名:香柏、喜马拉雅雪松、喜马拉雅杉,松科,雪松属植物,黎巴嫩的国树,也是我国青岛市的市树。
雪松,又称香柏,是松科雪松属植物的统称。
该属种类球果形状相似,与杉树最为接近。
原产于喜玛拉雅山脉海拔1500-3200米的地带和地中海沿岸1,000-2,200米的地带。
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
叶针形,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
10-11月开花。
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
雪松原产喜马拉雅山,中国西藏南部及印度、阿富汗均有分布。
二、雪松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松科雪松属的针叶乔木有4种,其中3种原产地中海地区山地,另一种原产西喜马拉雅地区。
一些木材芳香、红色或淡红色,能防腐和抗虫的常绿针叶树。
大西洋雪松、短叶雪松、喜马拉雅雪松、和黎巴嫩雪松等4种是真正的雪松,均为高大乔木,枝条开展,树冠不规则。
幼树树皮深灰色较平滑,成熟後呈棕色,龟裂成鳞片状。
叶针状三稜形,坚韧,沿长枝散生,在短枝顶端则成密丛。
叶宿存3~6年,每叶内有2条树脂道,雌球花绿色或带紫色,桶状,具树脂,著生在短梗上;被宽而薄的重叠覆盖的木质鳞片,每个鳞片有一个爪状突起。
雪松木材轻软,具树脂,不易受潮。
在原产地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用材。
经蒸馏还可得芳香油。
喜马拉雅雪松和大西洋雪松许多变种在北美,尤其沿太平洋和临墨西哥湾海岸,为常见的观赏植物。
雪松属的4个种很难区别,而且能发生种间杂交,因此,一些专家认为四者均可能是黎巴嫩雪松的地理变种。
雪松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西部自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间,属温带树种,但适应性很强,可植于暖热地区,也能生长于温带北端及寒带南部,能耐短期-25℃.要求雨量充沛,但年雨量500~600毫米也能适应。
喜阳,不耐荫蔽,需肥沃疏松土壤,也耐瘠薄,在南京周围山地砾石土地上也能生长。
喜中性与微酸性土壤,是速生树种,1年生苗可达30厘米高,2年生苗即50~70厘米高,以后第年可递增50~80厘米。
胸径生长,年平均为1厘米以上,孤立栽植可达1.5厘米,40年龄后生长著渐趋缓慢。
中国自1920年起引种,现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多有栽培。
青岛、西安、昆明、北京、郑州、上海、南京等地之雪松均能生长良好。
我国所引种雪松形态特征为常绿乔木,大枝一般平展,为不规则轮生,小枝略下垂。
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老时剥落。
叶在长枝上为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簇生。
叶针状,质硬,先端尖细,叶色淡绿至蓝绿。
雌雄异株,稀同珠,花单生枝顶。
球果椭圆至椭圆状卵形,成熟后种鳞与种子同时散落,种子具翅。
花期为10——11月份,雄球花比雌球花花期早10天左右。
球果翌年10月份成熟。
三、雪松的生态习性雪松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广泛分布于不丹、尼泊尔、印度及阿富汗等国家,垂直分布高度为海拔1300—3300米。
喜年降水量600—1000毫米的暖温带至中亚热带气候,目前,引种的雪松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最好。
抗寒性较强,大苗可耐-25℃的短期低温,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往往生长不良。
较喜光,幼年稍耐庇荫。
大树要求充足的上方光照,否则生长不良或枯萎。
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适宜其生长,亦可适应黏重的黄土和瘠薄干旱地。
耐干旱,不耐水湿。
浅根性,抗风力差。
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弱,空气中的高浓度二氧化硫往往会造成植株死亡,尤其是4—5月间发新叶时更易造成伤害。
四、雪松的盆景制作雪松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釉陶盆。
大型盆景可用深圆形盆,亦可用各种凿石盆,但须用金属丝固定根底。
中型盆景宜用海棠形、马槽形盆,小苗合栽丛林式可用白矾石或大理石等凿石浅盆。
雪松可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
盆栽常用熟化的田园土或腐叶土掺沙使用。
栽种以春季3-4月为宜,秋后亦可。
从地上挖取的雪松苗木须带宿土,以利于成活。
并疏剪枯根,将须根舒展开来,覆以细土,轻轻摇动盆钵,用竹签揿实,使盆土与根系贴实。
雪松盆景的加工造型以攀扎为主,结合修剪为辅。
攀扎以冬春为宜,多采用棕丝进行攀扎。
雪松主干耸立,侧枝平展,故多将侧枝做弯成S形状,主干一般不做弯,自然向上成大树型,姿态极为朴实美观。
也可取当年生小苗5-7棵,高低错落,合栽成丛林式,枝叶婆娑,别具韵味。
雪松树体高大耸直,侧枝平垂舒展。
制作盆景须利用其自然形态,树形以直干式、双干式、斜干式、丛林式为好。
枝叶通过扎剪,可作成层片状或云片状,养护多年,即可成刚柔兼蓄,姿态优雅的盆景佳品。
六、雪松的文化内涵雪松树语:高洁,寄予人生积极向上,不屈不挠。
雪松是黎巴嫩的国树。
意指精神的力量,它还是闪族恒久信仰的象征。
人类最早使用的芳香物质之一,常被用为寺庙中的焚香,因而使人对它存有神秘的印象。
古埃及人广泛使用雪松精油,特别是在制作木乃伊时。
埃及人拿雪松的木材做棺木及船桅。
雪松还曾被用来建造寺庙等的大型建筑物,但现在多用以制作小件物品,像盒子、铅笔等。
七、雪松的园林用途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的能够得到具体体现,现代植物配置求群落景观,“师法自然”植物造景利用乔、灌、草形成树丛,树群时更注意深浅兼有,若隐若现,虚实相生,疏落有至,开朗中有封闭,封闭中辟开朗,从无形之虚造有形之实,体现自然环境美。
雪松作为园林绿化常用树种,现在已经被人们所喜爱,无论在公园、生活小区还是绿化带等,都可以看到雪松的身影,雪松树形的美丽也给人们留下了更深的印象,植物生态美首先要保证植物生长良好,因此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
雪松是常绿大乔木,树形为主干挺直、具有明显的中心领导干,生长旺盛,挺拔向上;大侧枝不规则轮生,向外平伸,四周均衡、丰满,叶针状,通常呈三棱形,篇二:园林树木赏析石河子大学选修课园林树木赏析题目:园林植物规划姓名:黎邦锋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结课论文 201X509324园林植物规划【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大。
在城市中充斥着由钢筋水泥等组成的人工构筑物,造成了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的隔离,使人感到视觉上的枯燥、心理上的紧张、情绪上的压抑。
同时,由於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种污染不断产生,侵袭人们,因此,人们不由想起回归大自然,陶醉於山、水、林木的自然环境……因此园林树木的规划也是十分重要的艺术。
【关键词】生命之物;绿;形美;视觉;精神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还应该应该考虑到近远期规划。
园林植物的植株大小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都发生不同的变化。
设计初始园林植物的种植密度也许会大一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 应该进行有效的间苗或补充。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仅能在最初的几年里表达设计意图, 还应该预见十几年后或者几十年后各种不同园林植物所将表现出来的效果。
在山水、植物和建筑这三大造林要素中,唯有花草树木是生命之物。
它们既是园林风景的主角,又是其他景致不可缺少的陪衬和烘托,他那样多变的风姿能引起游赏者多方面的审美感受。
人们常说,绿是生命之色,园林要是没有植物带来的绿色,变成了一块没有生气的山水建筑模型。
园林的植物的绿,不是单一的,有松柏的浓绿,竹子的翠绿,新叶绽出的嫩绿,这些自然而多变的绿能使游览者赏心悦目,它构成了园林色彩的主色调,增加了风景的自然天真。
“餐翠腹可饱,饮绿身须轻”,有植物构成的绿色空间,为园林生活起居、学习工作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绿之外,树木花草还给园林添上了许多绚丽的色彩,曾加了园景的观赏价值。
有位园林家说:“园林无花则无生气,盖四时之景不同,欣赏游观,怡情育物,多有赖于东篱庭砌,三径盆栽,卑自春至冬常有不谢之花。
”现在苏州古典名园中,就有许多以观四时花卉为主题的景点,如春天看山茶花的有拙政园西部的十八曼陀花馆,看海棠花的有海棠春坞;夏天赏荷的有荷风四面亭、远香堂;秋天赏桂的有留园闻木樨香亭、狮子林的暗香疏影楼;而怡园的梅林、狮子林的问梅阁,更是冬日赏梅花闻冷香的好地方。
花卉之外,一些乔木也具有多样的叶色,如春夏两季郁郁葱葱的青枫入秋会变得红似二月花,古拙的银杏叶经秋风一吹,也会出现迷人的黄杏色等。
如此之多的色彩变化为园林赏景提供了重要的内容。
赏色离不开赏形,两者是互相关联的。
园林风景中,植物的形美更是人美不胜收。
大乔木的形体有锥形、伞形、卵形等。
叶有单叶、复叶、针叶、圆叶等。
花有各种花型,如小朵的桃花、垂丝的海棠、状似绣球的绣球花等,还有雍容华贵的牡丹花,细密如金粒银珠的桂花,清秀的菊花??就是山脚边的牵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