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2)
- 格式:ppt
- 大小:5.35 MB
- 文档页数:56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官方答案(新高考I、II、甲、乙卷)2023年高考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19分)1.(3分)C2.(3分)D3.(3分)A4.(4分)①从2006年到2013年,波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②波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五年间下降了34%;③藜麦种植区域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④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便宜的进口食物。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点1分,答案中出现类似“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等非真相的表述,不给分。
)5.(6分)①引用经济学家的调查数据及观点;②针对媒体提出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③进行实地调研,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16分)6.(3分)B7.(3分)C8.(4分)①体验下田劳作的辛苦;②意识到自我的局限;③认识到有些事物如工具、粮食是最根本也是最恒久的;④休憩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⑤体会大地的仁慈和生命的延续。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1分,给满4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6分)甲组: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评分参考:“未来”和“回忆”所指,1点1分;答出成长所指给2分;将三者联系起来构成清晰的思路,给2分。
乙组: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作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和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分参考:找出河流的重要性给2分;思考河流的意义给2分;构成清晰的思路给2分。
澄江:澄江县澄江话题:澄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儒家文化大事记澄江百科名片澄江旅游示意图澄江县位于云南省中部,昆明市东南面。
地理坐标为北纬24°29′~24°55′、东经102°47′~103°04′。
东隔南盘江与宜良、石林县相望,西与晋宁、呈贡县接壤,南跨抚仙湖与江川、华宁两县为邻,北衔阳宗海与宜良毗连。
南北长47.6千米,东西宽26千米。
凤麓镇海拔1750.5米,距省会昆明市东站52千米,距玉溪市区87千米。
中文名称:澄江县外文名称:Chengjiang别名:生命摇篮,山水澄江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中国西南下辖地区:凤麓、龙街、阳宗、右所等六镇政府驻地:凤麓镇电话区号:0877邮政区码:652500地理位置:云南省中部,昆明市东南面面积:773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2004年)方言:西南官话气候条件:冬暖夏凉著名景点:抚仙湖,帽天山、阳宗海车牌代码:云F行政区划代码:530422历史名人:李恢、赵士麟、罗佩金等目录澄江简介历史沿革名称由来地理概况乡镇简介自然资源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展开编辑本段澄江简介澄江县澄江县,素有“鱼米之乡”、“云烟之乡”的美誉。
改革开放后,澄江以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举世罕见的动物化石群、优质的磷系列产品、成效卓著的经济建设脱颖而出。
境内有抚仙湖、阳宗海两大高原湖泊,抚仙湖为国内第二深内陆淡水湖泊,是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旅游度假区。
帽天山陈列着世界闻名、距今5.3亿年的“稀世珍宝”——澄江动物化石群。
从滇中第一高峰梁王山到抚仙湖底,有生物物种2953个,形成多样性的生物种群。
磷矿资源已探明储量6.5亿吨,矿区面积48平方公里,品位高,易开采,黄磷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东南亚。
拥有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关索戏)这一独特的戏种。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澄江历史上为郡、路、府、县治地。
战国时,属滇国地,汉晋称俞元县,南诏时称河阳郡,大理国时称罗伽部。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出自南北朝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原文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
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
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
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
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
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
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
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创作背景: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登高》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登高》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不单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式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
在前面学过《秋兴八首(其一)》和《咏怀古迹》(其三)》的基础上,再加上初中的《望岳》《春望》《登岳阳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歌的学习,学生对杜甫的人生经历与诗歌风格已有大致了解,那么杜甫流浪夔州重阳登高而写的《登高》一诗,就要继续在单元教学目标“理解诗意,进入诗歌意境"的基础上,在朗读吟诵中提高对不同时期杜甫诗歌的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感悟能力,从而进一步体味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和对“急风"哀猿”“落木"长江”等意象的理解,疏通诗意,把握诗歌悲壮的情感基调。
2.通过深入吟诵和小组合作交流,体味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揣摩诗歌意象,疏通诗意,把握情感基调,体味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难点是理解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概括分析法教学课时:40分钟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秋兴八首(其一)》和《咏怀古迹》(其三)》的基础上,我们知道杜甫晚年几乎跑遍了唐朝所有的“不毛"之地。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本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诗歌《登高》。
明代学者胡应麟说,《登高》当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清代学者和杨伦也曾评价说《登高》是“杜集七言律诗第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登高》。
二、初读文本, 共同感知1.初读:要求学生自由诵读本诗。
2.悟读:学生带着情感体悟个读。
3.尝试为本诗划分节奏,再读。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澄江抚仙湖体育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澄江抚仙湖体育旅游资源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
很大的开发潜力。
下面是对澄江抚仙湖体育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
一、自然资源
澄江抚仙湖坐落于云南省东北部,是云南省半崇山地区的典型
代表,景色优美、自然资源丰富。
湖周环状,水域面积53平方公里,湖水清澈,水质优良。
周围山峰环绕,山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达80%以上,在这里可欣赏到绝美的自然风光。
二、人文资源
澄江历史悠久,是一个文化名城。
这里有古代驿道和古村落,
古旧的建筑和古老的民俗文化,历史名人和历史故事。
这里还有古
老神秘的苗族文化,可以欣赏到苗族的歌舞和服饰表演,品尝美味
的苗族特色美食。
三、体育资源
澄江抚仙湖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
在这里可以开展多项水
上运动,如游泳、划艇、帆船、水上摩托等。
还可以进行徒步旅游、自行车旅游、攀岩等户外运动,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四、旅游开发现状
澄江抚仙湖旅游开发相对滞后,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需要
加强和改善。
同时,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总之,澄江抚仙湖体育旅游资源是非常宝贵的,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需要加强旅游开发和推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争取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和体验。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一课一练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bú duàn gū fān yín pán zhì yúqīng chǔ()()()()()二、我能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1.两岸青山...。
....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湖光..无风镜未磨...。
..秋月两.相和.,潭面三、请按下列提示从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句子:2.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句子:四、阅读古诗《望天门山》,回答问题。
望天门山 (李白),。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人用、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
3.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象,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
第二课时一、根据古诗内容完成填空。
1.《望天门山》是代诗人所作,人称,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
2.这首诗通过、、、、、六个动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的美景。
3.本诗第一句中一词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二、三句中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二、根据诗意写诗句1.《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描写西湖在阳光照耀下,波光闪闪,十分美丽的诗句是:“。
”2.《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中描写雨中的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的诗句是:“。
”三、根据诗意写出相应的诗句。
1.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晴天,西湖水波荡漾,波光艳丽,美极了。
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云雾迷茫,显得非常奇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洞庭湖的湖水清澈,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澄江县第二中学异地搬迁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目录总则 (8)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8)第1节、工程总体简介 (8)第2节、建筑设计概况 (9)第3节、结构设计概况 (12)第4节、水电设计概况 (15)第5节、编制依据 (19)第二章施工主要工序 (23)第1节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23)第2节、施工程序 (23)第3节、主要施工方法 (25)第4节各工序间配合保证措施 (26)第三章关键技术及工艺 (27)第1节、关键技术的组织措施 (27)第2节、工程施工特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分析 (27)第3节、绿色施工 (27)第4节、主要施工对策及措施 (27)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 (28)第1节、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28)第2节、组织机构设置 (29)第3节、管理部门职责 (30)第4节、保障措施 (36)第五章施工技术方案 (36)第1节、施工组织 (37)第2节、施工部署 (37)第3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38)第4节施工准备 (40)第5节、施工现场准备 (40)第6节、材料准备 (41)1第7节、机械设备准备 (42)第8节、物资材料准备 (42)第9节、技术准备 (44)第六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48)第1节、工程测量控制方案 (48)第2节、施工测量放线准备 (48)第3节、测量器具 (48)第4节、测量人员 (48)第5节、施工测量基本要求 (49)第6节、场区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49)第7节、建筑物平面轴线及高程测量 (51)第8节、具体施工测量 (54)第9节、变形监测 (55)第七章、人工挖孔桩 (57)第1节、施工程序: (57)第2节、操作过程: (59)第3节、孔内爆破施工 (66)第4节、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67)第八章、土方工程施工 (71)第1节、土方开挖 (71)第2节、土方回填 (71)第3节、垫层施工 (72)第九章、隔震层施工方案 (72)第1节、施工工序 (72)第2节、隔震层施工方案: (72)第3节、隔震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 (74)第4节、橡胶隔震支座安装注意事项 (78)第5节、质量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78)第6节.工程验收 (79)第7节、成品保护措施 (79)第8节、搬运、储存注意事项 (81)2第9节、隔震层维护 (81)第10节、安全措施 (81)第11节、隔震缝的安装处理 (82)第十章、独立基础、地梁施工 (86)第1节、施工工序 (86)第2节、钢筋工程 (87)第3节、模板工程 (87)第4节、混凝土工程 (93)第十一章、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94)第1节、钢筋工程 (94)第2节、模板工程 (101)第3节、混凝土工程 (109)第4节、砌体工程 (114)第5节、构造柱施工 (121)第6节、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 (122)第十二章、钢结构工程 (124)第1节、施工部署: (124)第2节、工艺流程: (124)第3节、制作方法: (127)第4节、防腐: (128)第5节、验收: (130)第6节、加工质量保证措施: (130)第7节、钢构件的堆放: (131)第8节、钢结构安装方案: (132)第9节、防火涂料施工: (134)第十三章、脚手架工程 (135)第1节、脚手架的选用及材料 (135)第2节、外脚手架搭设 (136)第3节、内脚手架搭设 (140)第4节、装修架搭设 (140)第5节、外脚手架的拆除 (140)3第十四章、防水工程 (142)第十五章、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143)第1节、装饰装修施工总则 (143)第2节、主要工序交叉施工原则及措施 (143)第3节、主要分部工程施工顺序 (144)第4节、抹灰工程 (145)第5节、内墙面喷刷涂料 (149)第6节、花岗岩石材墙面 (150)第7节、外墙涂料 (152)第8节、楼地面工程 (157)第9节、门窗工程 (161)第10节、吊顶工程 (164)第十六章、水电安装工程预留预埋 (167)第1节、安装工程施工与土建工程的配合 (168)第2节、给排水管道预埋 (168)第3节、电气管道预埋 (168)第4节、质量管理 (169)第5节、技术准备 (169)第6节、预留预埋施工程序 (171)第十七章、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172)第1节、给排水、消防工序流程图 (172)第2节、给水管道系统施工 (174)第3节、排水管系统施工 (184)第4节、消火栓系统施工 (191)第5节、喷淋系统施工 (194)第6节、电气工程施工 (205)第7节、火灾报警系统 (217)第8节、防雷接地系统施工 (220)第9节、等电位联结施工 (221)第10节、太阳能系统 (224)第十八章、室外水电工程 (226)4第1节、施工测量 (226)第2节、水电安装 (227)第十九章、绿色建筑设计 (227)第1节、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227)第2节、绿色建筑施工措施 (228)第3节、减少扰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技术措施 (232)第二十章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240)第1节、质量目标 (240)第2节、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42)第3节、质量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243)第4节、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及管理程序 (244)第5节工程质量管理策划 (249)第二十一章、安全文明与绿色施工策划 (256)第1节、安全生产策划 (256)第2节、现场文明施工策划 (259)第3节、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推广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262)第4节、资源整合管理 (263)第5节、过程控制、持续改进 (264)第6节、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 (265)第7节、工程保修与回访 (266)第8节、媒体形象宣传 (266)第9节质量管理措施 (267)第10节施工管理措施 (273)第11节质量保证措施 (273)第二十二章、工程验收交付 (306)第二十三章、工程保修服务 (308)第二十四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309)第1节、安全施工目标承诺 (309)第2节、安全管理措施 (314)第二十五章、紧急情况及处理措施及救援预案 (339)第1节、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339)5第2节、紧急事件报告程序 (341)第3节、抢救程序 (342)第4节、应急救援 (344)第5节、应急处理方案 (344)第二十六章、环境管理体系 (346)第1节、管理办法 (346)第2节、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348)第二十七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53)第1节、文明施工目标承诺 (353)第2节、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354)第3节、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58)第4节、现场文明施工具体措施 (359)第5节、文明施工考核 (361)第6节、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362)第7节、传染病预防措施 (362)第8节、员工安全环保防护手册 (363)第二十八章劳动力安排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363)第1节、劳动力安排计划 (363)第2节、材料投入计划 (364)第3节、材料管理 (365)第4节、保证措施 (366)第二十九章工期承诺和保证措施 (367)第1节、工期承诺 (368)第2节、组织保证措施 (368)第3节、施工组织措施 (369)第4节、人、材、物保证措施 (370)第5节、夜间施工措施 (373)第三十章施工进度计划 (373)第1节、施工总体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373)第2节、总工期控制及工期安排 (374)第3节、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74)6第4节、其他保证措施 (377)第5节施工机械投入及其保证措施 (377)第三十一章施工总平面图 (379)第三十二章施工现场其他保证措施 (380)第1节成本管理措施 (380)第2节、组织保证 (380)第3节、具体措施 (380)第4节、加强项目成本的分析、核实、考核和监督 (381)第5节成品保护措施 (381)第三十三章附图、附表 (403)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404)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406)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407)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408)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409)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410)7总则根据《澄江县第二中学异地搬迁建设项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及答疑文件等相关招标文件内容及要求,本着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及企业精神,综合考虑我公司承包管理能力及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等各级政府规定的前提下,编制完成本工程投标技术文件。
云南抚仙湖导游词范文抚仙湖位于澄江县以南____公里处,距离昆明____多公里,是我国有名的淡水湖。
这里的水质极佳,湖水清澈见底。
抚仙湖景区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禄充村、界鱼石、明星景区、孤山岛等。
游客可以在湖畔露营,在湖中泛舟、游泳。
湖畔也有众多的度假村、宾馆,每逢夏季,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避暑度假。
沿湖山川秀丽,胜景很多。
西面的尖山平地拔起,状如玉笋,雄伟峻峭,被称为“玉笋擎天”;东部有温泉,当地叫热水塘,热水塘位于澄江县海口镇,泉口甚多,从山脚一直延伸到湖底,涌水量大,水温一般在40℃左右,水质含硫,是沐浴、疗养的理想之地。
由于湖周围自然环境没有受到大的破坏,至今,抚仙湖仍然是云南省未受到污染的湖泊。
诗人们形容为“琉璃万顷”。
抚仙湖南面山间的海门河,仅长一公里多,隔山连江川的星云湖,河中段有一堵伸到水面的赧色石壁,称“界鱼石”,其旁还有一块石碑。
碑上有诗:星云湖栖息之大头鱼,抚仙湖生长的糠蒗鱼,以石为界,不相往来。
古往今来,“界鱼石”曾吸引无数游人,现已辟为公园,供人们游览。
离“界鱼石”西侧____多米处,还有一座始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____年)的海门桥,无桅杆的木船可从桥下过往于星云湖、抚仙湖间,桥身精雕细刻,美观大方。
云南抚仙湖导游词范文(2)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美丽的云南抚仙湖!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抚仙湖的历史、风景和特色。
座位让我们开始愉快的旅程吧!一、抚仙湖的概况抚仙湖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南70公里的东川区,是一座以洱海为水源、集兴寿、东川、富民三县水源的天然淡水湖泊。
抚仙湖水面积达到56平方公里,是云南省最大的人工湖。
湖中有37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如珠峰、天龙、红娘、鸳鸯、白龙和抚仙等岛,远远看去,就像一颗颗宝石点缀在湖上,美不胜收。
二、抚仙湖的历史抚仙湖是因得名于唐代的诗人李白的《抚仙湖赋》而得名。
李白曾游历云南,他远远望见湖泊,感叹湖的美丽,便写下了《抚仙湖赋》。
这篇赋以其地理环境的广阔辽远之美,被誉为“史上最美不为人知的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1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4)题。
(8分)汉语谐音艺术的出现,除了跟汉语语音特点有关以外,还与汉族的民俗传统和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比如中国人春节喜欢挂葫芦,不仅因其藤长子多,象征多子多孙,还因为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年画中通常会画一只喜鹊__________(zhù)立于梅枝之上,谐音为“喜上眉梢”;过年时,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碗,大人,会说一句“碎(岁)碎(岁)平安”……这些都体现出:做事说话要多和好事好词关联,即使不同字,也要争取是谐音,希冀.能幸福成功、快乐平安。
又如,在中国文化里,有以虚为美、文贵曲折的传统,而谐音正好可以起到化直露为含蓄、避粗俗成__①__的效果。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金圣叹含冤被斩,临终时对他的儿子说“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闻者皆为之落泪,知其用“莲”表示“怜”,用“梨”表示“离”,在内______(liǎn)委婉地表达对儿子未来__②__命运的怜惜和对黑暗社会害其骨肉分离的愤慨.。
这正是谐音与文化传统紧密相关的佐证。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愤慨.(gài) 希冀.(yì) B.愤慨.(kǎi) 希冀.(jì)C.愤慨.(kǎi) 希冀.(yì) D.愤慨.(gài) 希冀.(jì)(2)依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音填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伫敛B.贮敛C.伫潋D.贮潋(3)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①含蓄②惊慌失措B.①含蓄②孤苦伶仃C.①典雅②惊慌失措D.①典雅②孤苦伶仃(4)借助文段中学到的知识判断,以下表述中不包含谐音文化的一项是( )(2分)A.三味书屋中挂着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暗指书中自有“福禄”。
B.中国人年夜饭一定要有鱼,预示“年年有余”;喜欢数字“8”,而尽力回避数字“4”。
高中语文考试诗词鉴赏经典题目《水槛遣心二首》及满分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唐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交待草堂环境,离城郭远,庭园开阔,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
B.颔联诗人凭槛远望,远近结合,写出江水碧澄浩荡,树林葱郁花朵盛开的景象。
C.尾联呼应起首两句,以“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反衬,更显繁荣热闹。
D.全诗八句对仗,句句写景,句句有“遣心”之意,蕴含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
16.叶梦得《石林诗话》评价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诗句“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
”请你就诗句中形容词和动词的使用简要分析其妙处。
(6分)【答案解析】15.C16.①雨是细雨,唯其雨细,鱼儿才欢腾地游到上面;风是微风,唯其风微,燕子才轻捷地掠过天空;②“出”写出了鱼的欢欣,极其自然;“斜”写出了燕子的轻盈,逼肖生动。
③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动态,表达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
【评分说明】“细”“微”分析2分,“出”“斜”分析2分,主题分析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解析:15.考查读懂诗歌、鉴赏诗歌、品评诗歌的综合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答案是C。
A项对应首联,理解赏析判断无误。
B项承接上联,写眺望的景色。
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
这是写远景。
树林葱郁,花朵盛开,是四周所见,这是写近景。
理解分析无误。
C项理解赏析尾联,“城中十万户”与“此地两三家”,通过对比,显得闲适幽静。
繁荣热闹有误。
D项综合理解赏析整首诗。
无误。
16.考查体察诗歌语言、结构的能力;体味诗人情感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叶梦得认为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本题则要求考生就诗句中的形容词和动词进行赏析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