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A6系列技术白皮书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A6系列技术白皮书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A6系列技术白皮书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A6系列技术白皮书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A6系列技术白皮书

1书生公文传输系统

公文(俗称红头文件)是我国行政机关实现上情下达的法定方式,印章则是文件有效性的表现形式。目前,越来越多的行政机关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时都选择公文无纸化传输作为突破口,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但普通的电子邮件是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力的,必须使用专门的公文传输系统才能搭建理想的“数字神经系统”,书生公文传输系统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公文传输系统利用数字文档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中间件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实现了红头文件的制作、盖章、分发、接收、阅读、打印、转发和归档等功能,以现代的电子公文传输模式取代了传统的邮路传递模式。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公文传输系统必须使用硬件加密设备,最好是采用经过国家有关部门鉴定的专用密码机。每个专用加密设备中都包含了一个硬件数字证书,可获得比普通数字签名更高的安全度。在使用前需要先进行电子公章的制作和授权使用,对电子公章的管理完全按照现有公章管理制度进行。

在制作公文时,首先进行公文排版,定稿后的文件保存成不可篡改的版式文件,再进行电子盖章(含加密),就生成了含有红头和公章的正式有效的电子公文文件,并自动生成用印纪录。接收方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到电子公文后,经过安全认证即可使用专用的公文阅读器来阅读内容和版面与发送方完全一样的公文文件,并可在权限允许范围内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具有正式效力的含有红头和公章的纸质公文,效果与传统通过邮路传递得到的文件相同。收文方亦可使用专门的公文转发功能将文件转发给其他单位,转发过程与现有公文转发方式完全吻合。电子公文在需要时可归当成归档文件,归档文件除了用于存档外,还可用于OA 等其它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使电子公文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整个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并且进行全程的安全与保密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公文传输的效率和公文的利用度,并有效保障了公文的安全性。

图1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流程示意图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正是针对这种应用需求而研发的采用数字化技术传输红头文件的电子政务软件,它将公文传输方式从传统的“先打印后传输”更改为“先传输后打印”,从而达到既能用计算机网络传输红头文件,又基本不改变现有工作流程的目的,并解决了相应带来的远程传版、电子公章管理、系统安全性、文件有效性等问题,利用该系统发送电子公文就像发送普通电子邮件一样快捷,同时又能保留红头和公章,符合国家现行公文和公章管理制度。它将传统的公文处理方式由冷兵器时代带进了信息化时代,解决了公文传递的时间效率问题,使得公文的制作、发送和接收都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提高了政府、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办公效率。

1.1书生公文传输系统定位

1.1.1电子政务的关键突破口

从信息交互对象来看,电子政务系统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行政机构内部的信息传递、行政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行政机构对公众的服务。在现阶段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完全实现无纸化办公对于绝大多数地区和单位来说都还有很多现实的困难,相比之下,公文传输系统既利用了电子网络传输的便捷性和电子文件管理的先进性,又遵从了公文的安全性、严肃性、规范性,与现行有纸办公方式兼容,且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大,尤其该系统的建设基本不改变现有流程,因而是各行政、企事业单位开展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的最佳突破口。

1.2公文传输系统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

1.2.1公文的安全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无疑是首先要满足的要求。一方面由于网络环境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文件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可能会被截取或者篡改,另一方面内部失密更是需要严加防范的,据

统计内部失密案件要超过信道失密的数量。对公文传输来说,还存在不能让下级单位从文件中盗用上级单位公章的问题。这就要求电子公文文件必须具有高度的保密性、严肃性、不可抵赖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篡改性,并对电子公章实施专门的保护,不允许出现安全漏洞。因此,尽管在网上传文件并非难事,但是要传输一个正式有效的公文,就必须在公文传输、处理、存储等过程中,保证:

1、印章不被非法盗用;

印章作为公文有效性的象征,在公文系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进行电子印章的安全保护?我们从印章的存放、使用、以及加盖到文件上的印章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印章的安全性要求:

印章存放安全

实物印章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锁在保险柜中有专人保管。电子印章是无形的,必须存放在移动存储介质(U盘、软盘)上,这样就可以和实物印章一样锁在保险柜中有专人保管,按照同样的印章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印章使用安全

实物印章是谁拿到谁就能用,在哪里都可以用。电子印章在使用上采取了更多的安全措施,有效防止了印章被非法盗用.

首先,我们可以对电子印章设置口令,在使用电子印章的时候必须要输入正确的口令,不知道口令即使拿到印章也用不成;

其次,我们可以限定电子印章只能在指定的计算机上才能使用,即使电子印章被盗,在其它任何一台计算机上都不能使用,哪怕是装备了同样一套系统的计算机都不行;

再次,每次用印后都会自动生成用章纪录,可供事后审计;

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还包含对盖章人的身份认证,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印章的使用安全。

加盖到公文上的印章安全

电子印章在加盖到电子公文上以后,在公文存储、传输、处理(包括电子公文的浏览、打印、归档、转发等)过程中都需要在安全上进行考虑。我们既要防止公文在受到外界非法攻击的时候,公文中的印章不被获取到;同时也需要防止有权限使用公文的人员,在进行公文处理的时候通过合法和非法手段获取到印章数据;最后,在公文存储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印章的安全。一旦电子印章被其所有者以外的人掌握(包括被其下级部门掌握),电子公文系统的可靠性就会受到致命的威胁。

需要特别着重指出的是,与一般的信息系统不同,公文传输系统对加密机制有着独特的要求。一般的信息加密都侧重于对信道加密,注重对接收方的身份识别,对合格的接收方并

不做防范。但由于电子公文中的公章是不允许被接收方所掌握的,因此即使是对合法接收方也要严加限定。为此必须采用全程加密技术,即电子公文从生成起就永久处于加密状态,不仅在信道上传输需要加密,就是在“落地”后也需要保持在加密状态,即使是合格的接收方在做合法操作时也不能出现明文,否则公文中的印章数据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证。

为了满足全程加密的要求,加密机制与公文传输系统必须是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如果是在公文传输系统之外再“套”一层通用的加密平台,如信道密码机或CA系统,中间结合部位就会出现安全缝隙,从而无法满足全程加密的要求。此外,还必须采用实时解密技术,这样才能保证合法使用者在做合法操作时不会出现能被截获的明文。需要指出的是,通常的加密机制都在加密强度上下功夫,并不具备实时解密的特性。

除了加密机制外,还需要防止在正常的浏览和打印操作时被截获公章数据,为此需要使用专用浏览软件,在浏览时先把公章做虚化处理再显示出来,这样即使浏览数据被截获也不会造成安全问题;但在打印时就不能如法炮制了,因为打印出来的正式公文是一定需要清晰完整的公章的,这是就必须采用另外一项技术:直接打印驱动。直接打印驱动是为了保证安全,不采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打印驱动(因为太容易被截获了),而是公文传输系统针对每款打印机自行编写驱动程序,直接控制打印机,使打印数据不被截获。

2、公文内容不被非法截取、篡改和伪造;

在公文传输的时候,首先我们需要防止公文被非法截取,这是网络安全的问题。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万一公文被非法截取的话,公文的安全如何得到保护,这就需要通过密码技术来解决。根据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正式公文必须采用硬件加密,含有国家机密的文件还必须采用国家指定的密码机。

单纯从技术角度讲,采用普通的数字签名技术即可防止公文被非法截取、篡改和伪造,但从应用角度看,建立CA中心做实时CA认证的方式要求每一台使用电子公文的电脑与CA中心都要保持实时在线的高速连接,还涉及到内外网分离、谁来负责CA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等很多非技术因素,在实践中不是很容易推广,因此离线式的数字签名技术就成了更佳的选择。由于公文传输系统本身的特性,离线式的数字签名技术不仅更易推广,而且也更加安全可靠。这一点在后面还会详加论述。

1.2.2远程传版要求

公文是具有国家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实施政府行政管理,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汇报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为了使公文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体现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必须保证公文在传输后版面不变形,与发文时的版面效果完全一致。包括标题、正文、红线、红头、公章、抄送等各部分的位置都一样,所有文字的字体、换行、换页的位置都一样,绝对保证不会有错行、错页、公章和日期错开等问题。

1.2.3符合国家关于公文、公章的制度和惯例

国家关于公文、公章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几十年来形成的传统惯例,公文传输系统必须

符合这些制度和惯例,这样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1.2.4公文传输系统其他要求

1、系统要求易维护、运行稳定可靠。

公文传输系统的用户具有明显的跨地域性,上下级之间的应用条件和应用环境往往也有较大差别,而公文传输系统又是用户几乎每天都要使用的关键性应用,这就要求系统必须运行稳定可靠,易于维护,否则无法满足应用需求。为此,不必盲目追求技术先进性,而应以成熟稳定为重。

2、操作高效性

由于公文传输系统基本上每天都要使用,必须注重操作的高效性。当效率和易用性产生矛盾时,应以效率为重,因为操作人员天天都在用,即使一下不容易上手,需要专门培训,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熟练后能达到比较高的效率,就比虽然易用性好上手快但即使熟练后也不能提高效率的方式好。

3、良好的开放性与集成能力:

优秀的公文传输系统一定是个开放的系统,必须能够提供有效的途径,与用户的其他相关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能够与各种电子邮件系统、信息交换平台、排版软件、主流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门户(Portal)系统、安全认证(CA)体系等进行很好的连接。

4、良好可扩展性:

在公文传输的基础应用上能延伸出更多的应用,使用户能进一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也是大量积累的公文数据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1.3书生公文传输系统介绍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完全满足上述各项基本要求。

1.3.1公文传输流程

流程示意图见图1。发文单位文件处理人员将审批后的文件生成标准版式文件,并将这个文件发送到指定的盖章人处进行盖章、加密。文件盖好公章后可以进行浏览,在确认无误后选择接收单位进行发送,。收文单位收到来文后,文件处理人员对来文进行浏览检查,确认无误后进行签收登记处理,同时系统自动给发文单位发送回执信息。对签收后的文件可以进行打印输出,生成正式有效的公文文件。发文和收文单位都可以对文件进行归档处理,将归档后的文件送入OA系统,在单位内部进行流转处理。

1.3.2主要功能

电子排版

用户可选用自己认可和习惯的排版软件进行公文排版,同时为保证公文的规范性,严肃性,通过版式文件生成软件将其转换成不可修改的版式文件。

电子印章制作

用来制作电子印章以及电子红头。保证红头印章与实物红头印章完全一致,确保公文的合法性。

电子盖章

将文件的正文、附件、电子印章及补字信息等一起打包加密压缩,保证了电子印章和正文内容不可拆分,同时确保远程传版,保证文件不走样。

打印控制

打印驱动控制:底层直接驱动打印机控制打印输出,防止打印数据被非法截取,保证红头红章不会打印到空白页上;

打印分色输出:确保红头红章的颜色不失真;

打印份数控制:确保收文方只能打印出来发文方指定的份数。

加密/归档模块

采用国家认可的加密设备,完成对公文的加/解密。

公文浏览器

提供专用的公文浏览器,直接浏览密文,在文件不需要解密成明文的情况下直接浏览红头红章的电子公文;浏览归档后的文件,方便文件的流转;浏览时对一些重要部分作模糊处理,以防屏幕拷贝。

书生补字功能

完成生僻字的补字功能,防止不同机器由于缺字打印造成错误,确保公文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SDK开发包

通过SDK开发包,可以将书生公文传输系统与用户的其他系统例如OA系统等进行无缝连接。充分实现公文系统的易用性和可扩展性。

1.4产品技术特性

1.4.1公文版式制作

公文是政府行政请示和命令传递的载体,对文件的版式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公文,其版式必须是严肃规范的。这样就需要一些专门的版式文件制作软件,来完成公文文件版式的制作。公文文件版式的制作就是通过这些版式文件制作软件,生成符合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对文件版式要求的公文文档。

同时,公文一旦成文(核稿完成之后),其内容不能再进行修改,所有的对公文内容的修改,都必须在公文核稿之前完成。

现阶段,书生公文传输系统支持以下编辑软件:

1.4.1.1方正书版系列

方正书版系列能够直接生成二扫文件(*.S2,*.S72,*.PS2,*.S92)等格式。目前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大多数省一级政府都在使用方正书版系列作为版式文件的生成工具。方正书版是一个专业的出版工具,其最大的优点是生成的文件版式完全能够达到国家行政文件对版式的要求,其缺点是专业性要求高,是属于批处理式的排版系统,学习和使用都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的排版人员,对于办公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工具。

1.4.1.2Office系列

包括书生Office—Sure.Doc,书生Office—Sure.Red, MS Office, RedOffice等,用户可以用以上软件编辑,定稿后生成SEP文件,即可用于盖章。其优点在于操作方便,大多数使用者都熟悉其基本操作,不需额外培训。其缺点在于Office软件毕竟不是专业的排版软件,对公文的版式的处理要求还不能完全达到行政公文版式的最高要求。

1.4.1.3文星2000排版软件

有个别用户还在沿用文星2000排版软件,该软件生成的S2文件是可以被书生公文传输系统所使用的。

1.4.1.4WPS2000公文版

WPS2000公文版通过专门的转换S2格式文件接口可以将当前打开的WPS文件转化成二扫文件,但WPS在其后的升级版本中不再有这个功能。

1.4.2电子印章制作和电子盖章

目前,有人对于电子印章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有人认为未作特殊处理的普通印章图像就可以当电子印章使用;二是有人认为可以用计算机重新排一个印章出来。从满足国家对公文和印章的管理要求来说,这两种想法是错误的。第一个想法没认识到同传统公章一样,

电子印章是公文有效性的外在表现,必须对电子印章作特殊的安全处理,确保电子印章只能用于合法有效的公文,可参见1.2.1的有关说明。第二种想法不符合国家对印章的管理规范,说严重点是一种制作假章的行为。国家要求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必须保持一致,电子公文打印出来后要相当于印刷厂套印公章的效果,因此不能抛开原有的实物印章而另外制作一个与之不同的公章。真正的符合规范的电子印章,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公章管理制度要求,同时还必须从根本上进行安全性考虑,有效防止伪造公文。

1.4.

2.1电子印章制作

首先,对印模的特殊扫描(黑白二值无压缩),然后对扫描后的印章图样进行特殊处理,包括高效无损压缩(通常能压缩10倍)、硬件加密、限定使用场所等(参见1.2.1)。这样,既保证印章的几何特征唯一性,又结合印章的具体使用,从技术上对印章的安全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考虑,使得使用电子印章在安全上比使用实物印章有了质的提高。

电子印章安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口令保护使得电子印章不是谁拿到就可以直接使用的;

2、把电子印章存放到可移动介质上,这样就可以跟实物印章一样,存放在保险柜中,专人保管;

3、限制电子印章的使用范围。在制作电子印章的时候可以设定此电子印章只能在特定场所(某单位的某台专用计算机)使用;

4、印章记录为电子印章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审计手段;

5、加盖到公文上的电子印章在浏览公文的时候对印章的显示进行了模糊处理,从而防止了通过屏幕拷贝的方式获取到电子印章数据;

6、对电子公文的全程加密确保加盖到公文上的印章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从公文中“抠”出来;

7、在打印电子公文时,进行打印安全控制,确保不能通过打印驱动的方式获取到电子印章的物理特征。

8、有些型号的产品还增加了对盖章人的身份识别功能

1.4.

2.2电子盖章

书生公司结合我国政府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在国内首创性地提出了电子盖章,同时在技术将其实现。传统盖章的实质是以印泥为媒介把印章的信息复制到公文中,纸张的特性保证了公文中的印章不会与公文分离,更不会被剥离下来后再拼接到其他文件上。电子盖章也要达到同样的目的。

1.4.

2.3电子盖章主要工作

电子盖章所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在指定的位置加盖电子印章,同时完成正文和印章加密打包。对于在正文中需要嵌入图片的公文,同时可以完成图片的嵌入打包。如果正文中出现了补字或者需要把一些特殊的字符(可选)和正文一起打包的话,盖章时同时把这些信息与正文一起加密打包,最终形成电子公文文件(*.GW文件)。电子盖章在不改变政府现有公文处理流程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对公文的电子方式盖章,形成完全可以替代纸质文件的电子公文。

1.4.

2.4电子印章管理

电子章必须与橡皮章的图象一致,因此电子章必须用实物公章印模的扫描图象文件并使用专用电子印章制作软件来制作,而不能重新用排版软件做一个电子章。为了使电子章也能符合橡皮章的管理规范,本系统要求电子章必须存放在软盘或U盘上,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1.4.3安全控制

1.4.3.1与加密设备的结合

公文中的内容很多是国家机密,必须按照国家的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其中数据加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书生公文传输系统针对各种安全需求与多家国家有关定点研制单位建立了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加密机制与应用系统在底层就紧密地有机结合在一起,使电子公文、电子公章全程处于这些保密设备的保护之下,并通过了国家主管部门的权威鉴定,可满足不同安全级别的需求。

1.4.3.2全程加密

对电子公文来说,单是针对网络传输的信道进行加密,远不能解决安全问题。因为这种简单的加密方式对于文件“落地”之后所产生的明文,不能够进行“有效”的保护。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家涉密信息的泄密有70%以上来自“ 落地”之后的“明文”泄密。在书生公文传输系统中,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种安全保障主要就是通过“全程加密”的策略来实现的。全程加密是指公文文件从电子盖章形成电子公文开始,电子公文一直以密文形式存在,并严格处在加密卡的保护之下。全程加密不光实现了对公文内容的保护,同时对电子印章的保护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4.3.3印章安全处理

1.专有的硬件加密格式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中,电子印章不再是简单的图片,而是通过专门的电子印章制作技术,采用硬件加密的方式进行制作(请参见前面所描述的电子印章制作部分)。

2.限制使用范围

对每一个电子印章的使用范围进行限制,也就是每一个电子印章在制作时将电子印章与有权使用该印章的加密设备的唯一标识信息进行绑定,使该印章只能在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加密设备上使用,而不能在其它加密设备上使用。

3.电子印章口令保护

电子印章制作的时候,需要设置6位以上的密码。同时,在进行电子盖章的时候,为了防止密码被猜出来,书生公文传输系统进行了密码输入出错次数的处理,例如,如果连续输错密码6次,这个电子印章就会被锁定。

4.电子印章数据安全

对于已经加盖到文件上的电子印章,书生公文传输系统采用把印章与正文内容的二进制数据打乱并使用硬件加密的方式,生成一个完整的加密数据包。这样处理之后,首先,印章数据是加密数据。其次,印章数据不再是连续地占有存储空间。这样,有效地防止了印章被拆离的可能。

5.电子印章显示安全

书生电子公文浏览器在浏览电子公文的时候,采用了印章显示模糊处理技术,防止通过屏幕拷贝的方式得到印章图片数据的特征信息。

6.电子印章打印输出安全处理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跟有关打印机厂商在技术上进行底层合作,通过编写专门的打印驱动程序,还原电子公文到纸质文件。打印机在还原纸质文件的时候,杜绝了电子印章被打印到空白纸上的可能。

7.全程加密

全程加密确保加盖到电子公文上的电子印章,不会因为电子公文所在的形态、位置改变而被“抠”出来。

1.4.3.4打印安全策略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中,出于安全考虑,对公文系统中使用的每一个打印机,都提供专门的驱动程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非法打印机(包括虚拟打印机)获取公文打印数据,从而进行非法所用。系统同时通过打印机端口直接对所使用的打印机进行严密监视,以保证不会将公章打印到别的文件上,或将公章打印到空白页上。

1.4.3.5数字签名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专门针对电子公文传输的特殊应用环境精心设计了一套独特的数字签名体系。书生公文传输系统中所用到的硬件加密卡,每一块卡都相当于一个硬件数字证书,

在制作电子印章和进行电子盖章的时候用来对电子印章和电子公文进行数字签名。这种数字签名方式比用CA中心颁发数字证书的方式更加安全、可靠,而且省去了建设CA体系的繁复工作,更为简单有效。

1.4.4高速打印

在产生纸质文件的时候,现阶段的打印机与专业的印刷机相比,在速度上是无法相比拟的。如何切实提高办公打印机工作的效率,使得公文的打印效果完全达到办公的要求?书生公文传输系统通过高速打印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高速打印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在该系统中成功实现了RIP技术以及对White Dwarf技术等的支持。

1.4.4.1RIP技术

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光栅图像处理技术)是桌面出版系统(亦称激光照排系统)的核心,目前在全球能够掌握此项技术的公司也是寥寥无几,书生公司拥有与国际技术水平相当的RIP技术。在书生公文传输系统中,RIP技术使系统拥有了对版面的完全控制力,是实现远程传版的关键,同时RIP技术也是书生公文传输系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成版面时不需要依赖操作系统等外部环境,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对提高打印性能也有帮助(可以针对不同的打印机提供针对性的运行方式,实现性能的最优化)。

1.4.4.2White Dwarf技术支持

White Dwarf技术充分利用打印机的计算资源,把一部分版面生成工作交给打印机完成,既有效分解了工作负荷,又大幅降低了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的数据传输量,大大节约了数据传输时间,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打印速度。

1.4.5远程传版

远程传版是为防止文件传输后变形而采用的一种专用技术,确保文件异地传输不走样、不变形、不错行、不乱行、不多页、不少页,更能保证红头红章大小、位置绝对定位,保持版式规范,是一个合格的公文传输系统所必须提供的一种技术。远程传版保证发文方发送的公文和收文方收到的公文不管从内容还是版式上都是完全一致的,避免了公文出现“一份两式”的情形,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公文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我们目前通常所使用的办公软件,其重点并没有放在解决电子文件的版式规范上面来,这些软件对文件版面的处理往往对设备环境尤其是操作系统环境的依赖性很大,所以它们并不具备远程传版的功能,也无法保证文件版式在传输前后的一致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所处理的文件中出现了生僻字,一般来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通过补字软件进行补字。通过补字软件完成生僻字的补字之后,那么可以在本机正确处理这个文件。但是,如果将该文件拿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在这台计算机上就完全有可能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补字,结果就可想而知,在这台计算机上就不能够正确处理这个文件。带远程传版功能的软件就需要对文件中所出现的补字情况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由于系统缺字而不能正确处理文件的情况,而办公软件往往由于其专业性和侧重点的不同,并不会去解决这类问题。

1.4.6打印控制

前面在描述安全控制的时候已经提到了一些打印控制方面的内容,这里主要阐述打印控制的实现和其他意义。为了实现打印控制,首先必须要求公文传输系统自身提供所用打印机的专有驱动程序,其次在这个专有的打印驱动程序中,必须对打印机进行有效灵活的控制。书生公文传输系统通过对所使用的打印机提供专门的驱动,使得系统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4.6.1安全控制

前面已经进行了阐述,这里不再累赘。

1.4.6.2打印份数控制

通过专有的打印驱动程序,监督每一次打印动作,并记录打印份数,来实现打印份数的控制。

1.4.6.3打印校色的实现

在计算机领域,存在两种常用的颜色模型,一种是RGB颜色处理模型,另一种是CMYK 颜色处理模型。在我们平时所用的显示器显像管所采用的颜色模型是RGB颜色处理模型,而打印机所提供的颜色模型是CMYK颜色处理模型。这是两种绝然不同的颜色模型,对同一种颜色也有不同的描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可逆的算法能够把RGB和CMYK 两种颜色进行精确地转换,实际上也不会存在这样的算法。这样对于彩色打印机厂商来说,为了实现良好的打印效果,往往会在选择彩色油墨的材料上,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要为既定的彩色油墨提供一套颜色转换算法(或者再配合颜色映射表),使得彩色打印机能够尽量精确地完成彩色打印任务。在公文领域中,绝大多数情况所用到的彩色是红色(红头红章),但是,即便是这样,不同的打印机处理红色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打印机在进行打印工作时,往往是在数据送往打印机之后,会对打印作业中的颜色进行相关的解释和处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逻辑颜色空间向打印机的物理颜色空间的转换并最终处理的一个过程。书生公文传输系统在打印公文的时候,能够控制颜色从逻辑颜色空间向打印机的物理颜色空间的转换,使得在该系统中打印出来的纸质公文在色彩上完全达到公文传输的要求。

1.4.7高效压缩

压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减轻网络传输的负荷,减轻数据存储的压力。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中采用了JBIG和小波两种最先进的压缩算法。对二值图采用JBIG 算法压缩,不失真压缩率通常在十倍以上;对灰度和彩图采用小波算法压缩,属于失真算法,失真度用户可以自己调控。所允许的失真度越大,则压缩率越高。

对于前面提到的对印章扫描后的图像处理,就是采用的JBIG无损压缩算法,以保证公章数据是完全正确的。而在其他的情况下,像图片等,用户可以自身的需要,选择压缩的效率。

1.4.8良好的开放性和可定制性

不同的客户在构建本单位的公文传输系统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同的要求。针对这种个性化的需求,书生公文传输系统经过多年的积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SDK开发包。通过该开发包,可以方便地把书生公文传输系统进行定制,以适应不同办公应用的需要,而所定制开发的工作量却非常的少。

这种定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现有的OA系统进行无缝衔接;

2.与即将要建设的OA系统进行无缝衔接;

3.与客户的其他办公应用系统进行无缝衔接。

由于良好的可定制性,加上与先进的XML技术相结合,使得系统具备了非常好的开放性。这种良好的开放性为客户的电子政务建设统一规划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目前系统已经支持以下的一些技术和应用架构:

支持B/S结构(多层架构)

支持XML

支持CA

支持各种电子邮件系统和公文交换平台

中间件技术

1.4.9稳定性要求

书生公文传输系统是一个标准、开放的系统,系统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不仅仅在公文传输领域里面功能完善。更为重要的是,系统用户已经超过10000家,经过了客户的千锤百炼,系统稳定性有了质的飞跃,从而进一步保证公文传输的畅通无阻。

丽水电子公文交换平台

丽水市电子公文交换平台用户手册

目录 1前言 (1) 2升级说明 (1) 2.1实现公文批量签收 (1) 2.2增加公文修改发布范围 (1) 2.3修改联合发文的工作模式 (2) 2.4增加与OA系统会议管理模块会议通知的对接 (3) 2.5增加与OA系统领导批示模块的对接 (3) 3操作指南 (4) 3.1准备工作 (4) 3.1.1 硬件配置 (4) 3.1.2 软件配置 (4) 3.2系统登录 (5) 3.3程序界面 (5) 3.4普通公文发布 (6) 3.5会议通知的发布 (11) 3.6联合发文 (12) 3.7公文接收 (18) 3.8会议通知的接收 (20) 3.9领导批示的接收 (21) 3.10消息反馈 (22) 3.11常见问题解答(FAQ) (23)

1 前言 电子公文交换平台以政务网为依托,实现丽水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市直各单位以及各县市区单位之间的电子公文交换。 本手册将为普通电子公文交换平台的用户提供操作指南,指导用户了解,并正确使用系统的操作方法。 2 升级说明 2.1 实现公文批量签收 用户可以在[待收公文]视图中,勾选要签收的公文,然后点击右上方的签收公文,实现公文的批量签收。 2.2 增加公文修改发布范围 用户可以在公文发布后,通过修改发布范围增加或取消其中的一些接收单位。

2.3 修改联合发文的工作模式 用户使用一般公文发布的模式分发联合盖章公文,实现多单位同时盖章。

2.4 增加与OA系统会议管理模块会议通知的对接 用户可以在OA系统会议管理模块中发布会议通知,当设定接收单位后,会议通知可以通过公文交换系统下发给各单位。 2.5 增加与OA系统领导批示模块的对接 用户可以在OA系统领导批示模块中操作【送各单位办理】,系统可以通过公文交换系统把批示件下发给各单位。

公文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出处: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日期: 保存本文 2006-8-18 1、系统简介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是无纸化办公的核心,它包括公文传输、发文审批、收文传阅办理、公文档案库等重要模块。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的规范化设计,对政府、机关、部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电子办公、电子政务、电子业务等将起关键作用。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的标准化程度、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系统结构搭建的严谨度、功能的清晰与合理性、模块间的科学关联,以及系统在运行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流畅性、负载能力、易操作和易维护等,是衡量系统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实践证明,智元公文审批系统能有效解决电子办公中的核心问题,成为构架可扩展式电子办公体系的强大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网络办公平台。 2 主要功能 2.1 发文管理 发文管理可实现以下功能:发文拟稿、核稿、领导审批、承办等;可做公文状态查询、收回、签收、修改、提交、会签、传阅、归档、删除等操作。转发公文,实时追踪,监督发文处理流程,并可及时追回公文。系统中流程允许用户自定义,使系统可以适应各种公文流程需求。系统支持全文批注和批注痕迹保留,方便发文稿件修改。 发文管理包括对下列环节的自动化处理: 发文拟稿:填写发文拟稿纸和发文正文以及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相关领导审核。 发文审核:审核者收到文件,需要时可对正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系统可保留所有的修改痕迹;签署审核意见,根据文件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由谁签批,并发送给相关的责任人。 会签:所有收到签批请求的领导或各部门办公主管对文件进行批示,需要时可对正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系统可上载修改后的文件;完成后送办公室编号。 清稿:起草人清除领导对正文的修改痕迹,接收领导新增和删除的内容,对正文进行重新排版整理。 发文编号:会签完成后的文件,由办公室根据编号规则生成文号。 套打盖章:对已经清稿的文件进行套红头、盖电子公章。 发文归档:将办理后的文件进行归档处理,发文自动进入档案管理系统,可在公文归档库中分类查阅等处理。 发文打印:在公文流转的任意环节,均可将登记的发文封面和正文进行打印输出。 应用图例

公文传输系统

公文传输系统 一、概述 长期以来,传送红头文件一直是我国党政各级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实现上情下达的唯一正式渠道,各类公文的发送基本上采用了传统的邮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慢,一般城市都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而偏远城市则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邮寄方式还存在环节多,保密性差,容易丢失等问题。 公文传输系统正是在这个的要求下开发研制出来的,它独立于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单独使用,同时又可以为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更强有力的安全性保证,其强大的接口能力能够为不同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之间传递公文提供保障。 二、特点或达到的效果 本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是新一代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典范,它采用了目前流行的B/S结构,集灵活性、安全性、实用性、经济性于一身,让客户轻松实现公文网络化安全传输,在鼠标点击中就可以将公文传递至远方,一天乃至十天才能完成的工作一秒钟之内就可以搞定。其具体特点如下: B/S结构,使用维护简单:公文传输系统的用户一般都会分布很远,如果采用传统的C/S结构,客户端如果出现问题(比如:机器重新安装、客户端软件重装),系统管理员就要到现场去维护,这样不仅管理员工作复杂度高,而且维护起来也不及时,甚至会延误工作。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采用B/S客户端,用户通过IE浏览器就可以进入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进行公文的发送和接受,不需要安装客户端,系统维护工作在服务器端就可以轻松完成,可以实现客户端零维护。 灵活性强:系统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OA系统做无缝链接,同时公章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定制。 安全性强:满足国密办的安全性要求,采用国产加密算法和硬件加密卡满足商密级要求,客户端采用硬件设备USB KEY存储证书和私钥,确保证书和私钥的安全。 经济、实用:公文进入系统后无需重新排版,操作更方便,系统不用采用多块硬件加密卡,CA中心可采用微软的证书颁发机构,并对其进行优化,减少客户资金投入。 三、方案图解 电子公文安全交换过程图解

电子公文管理系统电子公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子公文管理系统电子公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子公文管理系统电子公文管理系统 设计与实现 电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引言 是政府军队等各类部门请示汇报、命令下达等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传统的归档以纸质原件为主,存放在档案局等部门,当归档数目逐渐增多时,的查找就存在效率较低等缺点。尤其是当用户记不清楚的具体年份、标题等内容时,在纸质归档中进行基于内容的模糊查询几乎无法实现。另外,纸质的管理、维护、防腐等,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 随着计算机硬件、局域网设施的普及以及用户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的撰写基本都是先完成电子版本,然后再打印传达。因此,将的电子版进行归档成为可能。实施电子的归档管理,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可以在几乎不增加额外劳动量的前提下,对的管理、查找、维护工作起到大大的改善效果。 2系统设计 《电子管理系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其目的是在不改变用户撰写流程的前提下,完成电子的归档、查询等功能。此外,对历史的充分借鉴,还可以提高用户撰写格式的规范以及内容风格的一致性等。 系统采用标准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s模式),由oracle数据库服务器对电子的存储、查询提供支持。客户端软件由delphi实现, 包括模板管理、归档、撰写、临时管理、查询和系统设置六大模块,如图1所示。 “模板管理”可以将常用的空白模板存储到数据库中,用户可以据此撰写新的。“撰写”模块可以依据模板或已经归档的历史,撰写新的。用户只需修改其中

的内容即可,而不用再过多关心其格式等内容,提高撰写的效率。“临时管理”对新撰写的以及尚未定稿的进行管理,支持同一的多个不同版本,并可以将临时及时上传备份到服务器以防丢失,同时能够方便地从其它机器阅读修改。“归档”对于已经完成的,可以归档录入数据库,以方便将来查阅。系统提供单个归档、批量归档等多种归档方式,并能够通过“自动分析”功能解析出中的项目,如标题、关键字等,减少归档的工作量,提高系统可用性和效率;同时还可以将领导签字照片等附件一同录入,以提高归档的完整性可用性。“查询”模块能够对所有已归档的进行高效查询。除了支持灵活的按照各种项目自定义条件查询外,还支持基于内容的查询,即可以查找内容中包含指定文字的所有。最后,“系统设置”模块包括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用户的用户管理及权限控制功能,灵活的数据库连接参数配置功能等。3关键技术系统实现的主要难点和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存取控制;2)内容的自动解析和批量归档;3)基于内容的全文检索查询;4)本地文档与数据库备份文档的比较及版本控制。 在数据库中的存取 一个由很多元素组成,如标题、发文机关、种类、年份、主题词、引发说明、承办说明、正文等等。在数据库中的存取有两个方案:一是将各种元素分开存储,用户预览全文时再按照格式要求合并成一个文档。该方案的好处是分开存储便于用户的查询;不足是当合成新文档是需要考虑的格式要求。因为类型繁多,因此恢复新文档的操作复杂,而且往往难以完全恢复原样。第二个方案是将整个文档采用二进制方式存储在数据库中。这样的好处是文档的恢复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各个元素没有分离,因此在的查询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解析文档内容并逐个分离出元素信息,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快速、灵活的查询需求。电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相关内容:秘书如何面对工作挫折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在秘书这个职位上,技术性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测试题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测试题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1分) 1、2012年4月16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2、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的区别:会议记录是事务文书,会议纪要是()。 3、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应使用的文种是()。 4、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时使用的公文是()。 5、行文关系是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系在公文运行中的体现。一般可分为相互()。 6、给不相隶属的机关发文,从行文方向上说,只能够是()。 7、“意见”根据《条例》适用于()。 8、行文规则指()的规则。 9.《条例》中所规定的文种“议案”,其制作主体是()。 10.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二、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 1、《条例》)共分______。 A、八章四十二条 B、六章四十条 C、六章四十二条 D、八章四十条 2、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应使用的文种是______。 A.通知 B.报告 C.通报 D.函 3、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抄送______。 A.直接上级机关 B.其他下级机关 C.同级机关 D.业务主管机关 4、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以______ 为准。 A.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B.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C.发出的日期 D.会商的日期 5、抄送机关指______。 A.收文机关 B.办理或答复收文的机关 C.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 D.必须送达的机关 6、发文机关代字指______。 A.发文机关名称的号码 B.发文机关名称的缩写 C.发文机关名称的简称 D.发文机关名称的别称 7、引用公文应当______。 A.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 B.仅引文件标题 C.先引文件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D.仅引发文字号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法规类别】音像制品与电子出版物 【发布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与辖内各金融机构公文运转效率,中国人民银行 上海分行建成了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为切实保证该系统安全、高 效、畅通,并规范电子文件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是人民银行与各金融机构之间上报、下发各类公文、会议通 知及各类主题信息报送的主要交换方式。 第三条电子公文与印制公文具有相同效力,对电子公文的收发、签批、归档等均按正 式公文办理。

第四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统一负责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管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文档处和各金融机构办公室负责电子文件的日常操作和管理。 第五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科技处统一组织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应用软件的升级工作,各单位科技部门负责相关网络、电子设备的配置、调试及技术支持等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第二章工作机制及职责分工 第六条各单位均设立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工作点,配备人员具体负责电子文件的接收、传送工作。该项操作人员要求保持相对稳定,以确保此项工作的连续性,如遇人员变动,及时填写《电子公文交换系统金融机构联系人表》(附表一)报备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第七条各金融机构工作点要依照规定的操作流程,按时收、发电子文件,并按要求回执,不得延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反映。 第三章电子文件交换范围及要求 第八条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下发不含密级的各类公文、会议通知及开设报送主题;各金融机构上报不含密级的各类公文、会议报名及相关主题信息报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暂行管理办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公文运转,提高工作质量,经行领导批准,总行开发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以下简称”公文传输系统”)。”公文传输系统”的运行将使我行公文运转从传统的邮寄方式改为网上传输。为确保公文传输系统高效、安全、畅通运行,充分体现公文网上传输快捷、准确的优越性,同时为了对”公文传输系统”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特制定本暂行管理办法。 第二条电子公文传输是公文传输中对邮寄收发方式的一种替代形式,因此带红头和印章发出的电子公文具有与纸质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三条为了保证”公文传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各行办公室要有一名领导分管此项工作。信息电脑部门要有专人负责技术保障,办公室负责”公文传输系统”的管理使用,并设专人具体负责和操作。 第二章公文传输范围 第四条总行、分行不涉及密级的行发文件、总行各部(室)、分行各处(室)文件、信息、简报,紧急事件的情况报告、资料等均可通过电子公文系统传输。 第五条带密级的文件资料、报表等原则上一律不得传输。如确需传输带密级的文件必须经办公室领导批准。 第三章电子公文的制作流程 第六条电子公文的签发手续按照同级纸质公文的签发手续办理。 第七条各部(处)拟稿人在将文件内容打印后,按要求逐项登录电子发文稿纸,并将文件格式转换成纯文本(TXT)格式,附加在发文稿纸中”阅览文件信息”区段的”正文文件”位置上,按”发送到发文登记库”按钮发送到”收发文管理员”处,同时将纸质公文送交”收发文管理员”。 第八条打字人员负责用方正或书生排版系统制作电子红头、编辑排版和定义盖章等工作。电子红头为一次制作,长期使用。打字人员在文件编辑排版时,必须按不同的办文单位和公文种类嵌套相应的电子红头,并将电子印章设定在能够嵌压在签发日期的位置上,排版生成二扫文件(PS2或S2)。 第九条对于没有附件的公文或正文与附件可同时排版生成二扫文件(PS2或S2),收发文管理员用书生软件对其盖章打包加密后生成电子公文(GW格式),不能将小样文件直接传输。 第十条对于转发纸质文件作为正文附件的,一律用扫描仪扫描成TIF文件格式,同正文一起盖章打包生成电子公文(GW格式)。具体操作如下: (一)如正文与附件纸张大小相同,可直接链接到正文后,随正文用”添加文件”按钮在电子发文稿纸的”阅览文件信息”区段中的”正文文件”域内。 (二)如正文与附件纸张大小不同时,用上述方法将正文添加在”阅览文件信息”区段的”正文文件”域内,附件添加在”附件”域内。 (三)如附件是表格,可用上述方法直接将其添加在”阅览文件信息”区段的”附件”域内。 (四)凡添加在”阅览文件信息”区段的”附件”域内的附件,必须在”备注”域中输入文件格式和纸型等提示信息,以便接收方打印。 第十一条附件扫描时,扫描仪统一采用180DPI分辨率设置扫描成TIF格式。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附件不能扫描传输,必须与正文一并采用邮寄方式进行:(一)扫描原件过长,页数超过20页的。 (二)原件的文字或表格字号小于小4号的。 (三)原件的图像清晰度差的。

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

党政机关公文的格式区别及常见错误 一、党政机关公文种类和格式的区别 党的机关依照《中国共产党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公文主题词表》,国家行政机关依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以下简称《国标》)和《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进行公文处理工作 (一)文种的区别。党的机关有14个主要文种,行政机关只有13个文种,其中“决定、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9个文种相同,党的机关有“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等5个独特文种,行政机关有“命令、公告、通告、议案”等4个独特文种(注1)。 “意见”和“会议纪要”等文种使用的区别。一般情况下,行政机关公文独立使用“意见”和“会议纪要”文种,党的机关公文有时独立使用“意见”和“会议纪要”,有时将其文种与“通知”文种合并使用(注2)。 (二)秘密等级标识位置的区别。《办法》规定: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条例》规定:公文序号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公文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公文序号下方(版心左上角第2行)。两者所处的位置截然不同。 (注3)。 (三)紧急程度级别的区别。对紧急公文的标识,《条例》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而《办法》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急件”,略有区别;对紧急电报的标识,《条例》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而《办法》规定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平急”,行政公文的紧急程度 无“特提”级别(注4)。 (四)版头和发文机关标识称谓和格式的区别。公文的红色反线以上部分,党的机关称为“版头”,行政机关称为“发文机关标识”。《条例》规定党的机关及其组成部门的公文版头格式,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的规定与《办法》的规定基本一致;《条例》中规定的《中国共产党xx委员会(xx)》版头格式,用括号内打印文种名称代替“文件”二字,例如“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员会文件”、“中国共产党xx厅党组(报告)”,而行政机关的公文无此规定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白 皮 书 湖南科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五月

目录 第 1 章方案简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建设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2 章整体方案设计 . (5) 2.1设计思想 (5) 2.2引用规范 (5) 2.3技术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技术路线 (6) 2.4.1基于J2EE三层次技术路线 (6) 2.4.2XML技术 (6) 2.4.3DRM技术 (6) 2.4.4CEB格式 (7) 2.5系统构架 (8) 第 3 章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设计 (11) 3.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总体框图 (8) 3.1.2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的业务流程 (9) 3.1.3应用流程详细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二维条码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引用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应用支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基于公文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集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电子公章系统设计 (78) 3.3.1电子公章系统功能设计 (78) 3.3.2电子公章制作与发放设计 (80) 3.3.3电子公章系统用户管理 (81) 3.4短信收发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工作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接入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 4 章系统安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电子公章系统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电子公文版式文件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安市电子公文传输系统需求说明书

西安市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西安市电子政务网络中心 2009年8月

目录 西安市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录 (2) 第一章系统概述 (4) 1.1、系统简介 (4) 1.2、系统特点 (5) 1.3、术语说明 (7) 1.4、运行环境 (8) 第二章相关程序驱动下载安装 (9) 2.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客户端的安装 (9) 2.1、Key驱动的下载与安装 (11) 2.2、书生套件安装程序的下载与安装 (14) 第三章电子公文传输系统使用 (24) 3.1、系统登录 (24) 3.2、系统首页 (26) 3.2.1、标题区 (26) 3.2.2、功能导航区 (27) 3.2.3、操作区 (28) 3.3、收文管理 (29) 3.3.1、“待办”文件的操作 (29) 3.3.2、“已签收”文件的操作 (34) 3.3.3、“已拒收”文件的操作 (43) 3.3.4、“已归档”文件的操作 (47) 3.4、发文管理 (52) 3.4.1、撰写发文 (52) 3.4.2、发文清单操作 (56) 3.4.2.1、“草稿”文件操作 (56) 3.4.2.2、“已登记”文件操作 (58) 3.4.2.3、“已盖章”文件操作 (61) 3.4.2.4、“已发送”文件操作 (68) 3.4.2.5、“已作废”文件操作 (71) 3.4.2.6、“被拒收”文件操作 (72) 3.5、联合盖章 (74) 3.6、统计分析 (75) 3.6.1、回复率统计 (75) 3.6.2、本单位用印统计 (76) 3.6.3、两办回复统计 (78)

企事业单位参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执行

企事业单位参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执行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公文格式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第十条公文的版式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执行。 第十二条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A4型。特殊形式的公文用纸幅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第四章行文规则 第十四条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局电子公文交换与协同办公系统升级改造建设方案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局电子公文交换与协同办公系统升 级改造建设方案

目录 第1章. 项目概述 (22) 1.1. 项目名称 (22) 1.2. 建设单位 (22) 1.3. 编制依据 (22) 1.4. 项目概况 (24) 1.4.1. 建设背景 (24) 1.4.2. 建设目标 (25) 1.4.3. 建设内容 (28) 1.4.4. 开发周期 (29) 1.5. 投资来源 (29) 第2章. 建设必要性 (30) 2.1. 现状分析 (30) 2.1.1. 协同办公系统现状 (31) 2.1.2. 公文交换系统现状 (34) 2.2. 存在问题 (36) 2.2.1. 现有功能无法满足办公新需求 (36) 2.2.2. 现有功能无法满足考核需求 (36)

2.2.3. 移动办公及扩展应用水平还比较落后 (36) 2.3. 必要性分析 (37) 第3章. 需求分析 (39) 3.1. 总体需求分析 (39) 3.1.1. 是实施市、区两级政府信息化推进工程的需求 (39) 3.1.2. 是跨时间、跨空间和部门限制,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需求.39 3.1.3. 围绕协同办公系统建设统一电子信息化平台的需求 (39) 3.1.4. 是推进与上级部门进行电子公文交换的需求。 (40) 3.2. 功能需求分析 (40) 3.2.1. 协同办公升级需求 (40) 3.2.2. 公文交换升级需求 (41) 3.2.3. 移动办公系统需求 (41) 3.2.4. 绩效考核系统需求 (41) 3.2.5. 后台管理升级需求 (42) 3.2.6. 与其它系统接口需求 (43) 3.2.7. 统计分析系统的需求 (43) 3.2.8. 协同办公标准规范需求 (43) 3.3. 性能需求分析 (44)

方正电子公文交换系统解决方案

公文传输一直是保证政务正常运转,信息互传的法定方式。传统的公文传输,以纸质文件的邮递来实现,传统的纸质文件传输时间长、成本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电子公文传输”以其传输速度快、易于存档、方便交流等技术特点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必然要求。 方正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用于 远程电子公文传输。整个系统采用B/S架构,支持灵活的"集中-分布式"配置模式。采用国家相关资质单位的加密设备,文档经过加密后交换,可与办公自动化(OA)系统、其他交换平台无缝连接,使数据流安全畅通。兼容多种公文格式,保证电子与纸质公文的一致性,打印份数可控。采用安全的电子公章管理技术,与传统公章使用流程保持一致。采用可视化盖章流程控制,达到"所见即所得"的效果。 系统主要功能图 本系统实现远程的公文传输,主要功能包括: 发文管理 是指发文单位将一份要发给其他单位的电子公文,进行签发、盖章等操作,最后将CEB公文发送出去。具体是: 1、登记公文:将OA系统审批通过的公文转换为CEB格式并上载到系统中。

2、公文盖章/协办盖章:通过公章服务器,对公文加盖电子公章;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时,系统提供协办盖章功能。 收文管理 是指接收到此公文的单位,对收文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1、来文提醒:当有未签收公文时,系统提供手机短信提醒功能。 2、公文打印:控制该单位是否有打印权限,并且只能按发文单位设定的打印份数打印公文。 系统管理 是指系统级的一系列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打印机管理、日志管理、公文统计、用章监控等。 1、打印机管理:系统可与指定打印机绑定,做到精细打印控制,实现对打印机的开、关、缺纸、缺墨、卡纸等状况的判断识别,有效避免在空白纸上打出红章。 2、日志管理:详细的操作日志,记录公文、公章的操作使用情况,为系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任何时候都可以对系统中发生的操纵进行回溯。 系统特点 1、基于CEB版式文件 公文信息的不可篡改性是许多安全措施的基本保证。方正CEB版式文件能有效防止黑客、内部人员对电子公文伪造、篡改、抵赖等问题,远程传输电子公文的传输前后不改变版式结构,有效地保障电子公文的权威性、严肃性、安全性。 2、系统架构可扩展 方正电子公文系统具备良好扩展性,能够与外部系统进行集成,满足客户对电子公文的不同应用要求。与电子公文系统进行集成的外部系统,主要包括: 1) OA系统:实现应用整合。 2) 加密卡:提供高级别安全保障。 3) CA系统:提供高级别安全保障。

安全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目录 摘要 (1) 1.前言 (1) 2需求分析 (1) 2.1功能需求 (1) 2.2性能需求 (2) 2.3数据需求 (3) 3 概要设计 (6) 3.1概要设计 (6) 3.2总体设计 (7) 3.3数据结构设计 (8) 3.4安全保密设计 (10) 3.5设计技术及开发环境 (10) 4 详细设计 (13) 4.1详细设计目的 (13) 4.2详细设计 (13) 5 用户操作使用手册 (24) 5.1运行环境 (24) 5.2使用说明 (24) 6 性能测试与分析 (25) 6.1测试环境 (25) 6.2测试方法 (25) 6.3具体测试 (25) 结论 (27) 总结与体会 (28)

总结与体会 (28) 致谢词 (29) 【参考文献】 (30)

摘要 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公文通过传统的方式流转于全国各地,协调和维持着各级行政部门的正常运转。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推广应用,原有的公文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党政各级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了更加方便的管理和传输公文,开发了安全电子公文传输系统。 该系统是在windows XP下使用J2EE开发的,系统使用了DAO技术连接数据库,数据库采用MYSQL5.0。通过本系统管理员可以方便的进行公文的在线编辑和传输。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本系统采用的开发工具为NetBeans 6.5 。其优点在于可以方便的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能够安全,简便,快速的访问数据库。 【关键词】公文、信息化、在线 Abstract Today is the information age,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every day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way of circulation in the country, to coordinate and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With the office automation application, the original document management can not meet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nd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eds. In order to more easily manage and transfer docu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secure electronic document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system is used in J2EE development under windows XP, the system uses the DAO technology to connect the database, the database used MYSQL5.0. Through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can easily conduct online document editing and transmission.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work efficiency. The system uses the development tools for the NetBeans 6.5. The advantage is that the database can easily operate, safe, easy, quick access to the database. 【Key words】: Documents;information;online 1

关于电子公文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1、登录系统后出现以下现象怎么解决? 答:1、检查客户端是否安装。 2、安装根证书。 2、中石油总部技术支持帮助热线电话多少? 答: 4008800114 3、登陆OA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页面显示“无法显示该页面” 怎么解决? 答:检查用户机器上有没有安装PPLive之类的网络电视,如果有,将这个程序退出或者卸载掉,然后再登陆系统就可以了。 4、电子公文打开正文后,点击“进入编辑状态”没有反映,怎么 解决? 答:解决办法: 1 )打开一个新的word文档,点击“工具”菜单,选择“模版和加载项”,选择xml架构,点击“架构库”,选中该架构,点“删除架构”。

2)右击IE属性,进入internet选项,点击“常规”—“设置”—“查看对象”,删除msdol和mssignature控件。

3)删除C:\Documents and Settings\mary\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Templates下的normal模版。 4)打开空的word文档,进入“帮助”菜单,点击“检测并修复office”。 5)运行OA 帮助中产品下载的OA客户端安装软件中的Setpolicy.bat。 6)如果上述方法操作过后,进入编辑状态按钮没有了,打开一个word文档,点击帮助-关于Microsoft Office Word,选择“禁用项目”,在“禁用项目”里面选择被禁用了的项目,然后点击启用。

5、电子公文打开正文后,点击“进入编辑状态”右边出现了文档 操作区,但操作区里没内容,怎么解决? 答:检查顺序:检查XML的位置是否正确(XML结构中添加alldoc/command 元素)。 解决办法: 1) 如果在盖章时出现此问题,而且“停止保护”也不可用了,那么必须把此文下载到服务器修改(联系OA系统管理员处理)。 2) 在 WORD中把XML扩展包删除,然后手工添加进去: 扩展包地址:http://oa.petrochina/sdxml/managedmanifest_signed.xml。

最新党政公文范文

最新党政公文范文 党政公文它的格式、种类、行文规则、办理等都是全国统一的。以下是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新党政公文范文3篇,一起来学习一下党政公文的格式吧。 最新党政公文范文一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乡党委及时组织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对“五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进行认真学习,进一步提高乡领导干部对党政正职“五不直接分管”工作的认识,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上级工作部署上来,坚决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理清职责,细化分工。通过召开乡党政班子联席会,对班子成员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明确规定乡党政正职在领导班子分工中“五个不直接分管”事项由班子其他成员具体分管,从而有效地形成了“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工作机制,从根本上预防“一把手”腐败行为事件发生。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根据人事、财务、工程招标、物资采购和行政审批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现行《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党委议事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切实规范了人事、财务、工程建设招标和物资采购等各项工作的管理。 四、强化责任,加强监督。在确立党政正职“五不直接分管”基

础上,加强了对分管副职行使权力情况的监督。确定每季度都召开乡党政班子联席会,各负责人事、财务、工程招标等工作副职领导都要向班子会成员集体汇报,并在乡党务、政务公开栏上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有力地推进了阳光政务开展。 最新党政公文范文二 例(国务院令第658号)、《财政部18号令》、《党政机关会议定点管理办法》(财行〔2015〕1号)的规定和《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5-2016年全省党政机关会议定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经批准,永德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永德县财政局的委托,对2015-2016年度永德县党政机关会议定点场所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具有相应能力的合格供应商参加投标。 (2)会议定点场所以三星级(含三星级)以下以及具备相当条件的宾馆、酒店为主,并提供90%以上客房作为会议定点场所的协议客房;四星以上(含四星级)级别场所能够接受本次定点场所政府采购的价格要求,并提供不低于饭店总客房数70%以上的协议客房,也可以参加本项目投标。 5.1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15年6月8日起至2015年6月12日(法定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日上午8:30~11:30时,下午14:30~17:30时(北京时间),永德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理大厅政府采购交易服务股索取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只有电子版,请自带U盘)。 本项目要求提供2万元的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不接受现金,

公文交换平台

公文交换平台 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是一个跨地区、跨单位、跨部门交换型的公文应用平台,支持安全可靠的政府型、集团型电子公文信息交换,可有效提高政府及集团办公效率,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作为长江数据电子政务解决方案的核心应用平台,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具有良好的系统兼容性和伸缩性,可灵活挂接其它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是一个实用、安全、高效的政务应用平台。 产品功能 电子公文交换平台主要由发文管理、收文管理、文种与红头制作、电子印章管理、收发文监控、收文提醒、检索与统计、系统日志、组织机构管理、公文模板库、权限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 发文管理 将已制作好的公文草稿以附件方式导入到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或通过公文编辑工具在线套用公文模板来制作公文草稿,经过套印红头、电子签名后,将公文草稿转成真正的“电子公文”文件。 公文盖章 对导入公文交换平台的电子公文,进行电子印章的加盖。加盖电子印章的文件,其公章和公文内容均不能再进行任何修改。

公文分发 选择收文单位,设置公文原件打印份数,再将公文分发给各收文单位。 公文签收 新收到的电子公文在首次打开阅读时,系统会自动发送签收回执。,对文件接收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公文签收人、签收时间、签收状态等信息。 收文提醒 系统拥有收文提醒功能,可自动提示用户查看最新收到的电子公文。 公文打印 发文部门及单位可以设定待发文件的打印次数,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文件接收部门及单位的打印次数,并通知发文单位;当文件超过限定的打印次数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和提示。 公文归档 用户可在“公文归档”窗口中选择对应的信息进行归类,实现公文归档。产品架构

产品特点 可伸缩性强,适用任何规模 平台适用于各种级别的政府机关或大型集团,充分考虑纵向网、横向网及混合网络模式下的文流转特性,为政府和集团单位构筑不同应用规模的安全、高效、实用的电子公文交换平台,实现跨不同网络、不同网段下的公文交换。 无缝整合,支持异构系统 用户不仅可以直接使用平台进行公文报送、接收,也可以将长江数据电子公文交换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6918361143.html,/qqqun/1w60w381w0w0wwid.html与 现有的、分散的多个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紧密集成,实现异构系统收发文交换管理。 实时集中管理模式 平台采用先进的实时集中管理模式,各级单位的公文文件、政务信息都可以在此平台中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和有序地进行交换。 可扩展、可集成 平台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各个模块独立实现,并具有标准接口,可在现有平台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同时还可以与第三方应用程序、各类 WEB 应用集成,使信息交换更加快捷、方便。 印章锁定 平台上加盖电子印章的文件将被锁定,不能随意复制、修改、移动,防止文件盗用滥用。 报表统计 平台可以对各级单位、部门的公文交换情况进行统计查询,如年度公文汇总、公文上报统计、公文收发统计等,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客户价值 资源有效利用和整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