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doc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doc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doc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doc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是基于国内各高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而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简介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公益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技活动,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大学生竞赛项目,目的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开办此项竞赛,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专门成立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大连理工大学。每两年一届。经组委会研究,并报教育部高教司批准,决定启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活动。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秉承“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竞赛为教育质量助力,竞赛为创新教育引路”的宗旨。竞赛活动面向全国各类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实行校、省(或多省联合形成的区域)、全国三级竞赛制度。省级竞赛或区域竞赛的优胜者,经省或区域教育厅核准,报名推荐参加全国决赛。

英语名称

National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Training Integration Ability Competition

竞赛目的

开展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旨在促进各高校提高工程实践和工程训练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工程应用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养成良好的学风,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历届竞赛

第一届(2009)

首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于2009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大连理工大学隆重举行,分别来自全国58所高校的代表队参加了首届竞赛。

第二届(2011)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于2011年6月举行,大赛的主题为“无碳小车”,共有来自全国25个省份地区的79只大学代表队参加了全国总决赛,产生了20个一等奖。

第三届(2013)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总决赛将于2013年6月举行,大赛的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

竞赛性质

这是一项面向全国在校本科生开展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的全国性大赛。

指导思想

大赛的指导思想是“重在实践,鼓励创新,突出综合,强调能力”,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竞赛宗旨

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竞赛为教育质量助力,竞赛为创业就业引路。竞赛方针基于理论、注重创新,突出能力,强化实践。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及规则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及规则 1.竞赛主题 本届竞赛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 要求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后,在比赛现场完成一台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可运行的机械装置,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每个参赛作品需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个文件及长度为3分钟的关于参赛作品设计及制作过程的汇报视频。 2.竞赛命题 本届竞赛命题为“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 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该给定重力势能由竞赛时统一使用质量为1Kg的标准砝码(¢50×65 mm, 碳钢制作)来获得,要求砝码的可下降高度为400±2mm。标准砝码始终由小车承载,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图1为小车示意图。 图1 无碳小车示意图 要求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不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来源的能量。

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具体设计、材料选用及加工制作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3.竞赛安排 每个参赛队由3名在校本科大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及1名领队组成,参加校、省及全国竞赛。 3.1 本校制作 参赛队按本竞赛命题的要求,在各自所在的学校内,自主设计,独立制作出一台参赛小车。允许为参赛小车命名,并在参赛小车上制作标识。 3.2 集中参赛 1)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的小车作品参赛。 2)报到时提交参赛作品的结构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方案、加工工艺方案及成本 分析方案共4个文件(分别提交纸质版文件一式2份、电子版文件1份), 文件按本竞赛秘书处发布的统一格式编写。 3)提交1份3分钟的视频,(格式要求:MPEG文件,DVD-PAL 4:3,24位, 720 x576,25 fps,音频数据速率448 kbps杜比数码音频48KHz),视频的 内容是关于本队参赛作品赛前设计及制作过程的汇报及说明。 4)提交PPT文件1份,内容是阐述小车的设计、制作方案说明及体会。 3.3 方案文件要求 1)结构设计方案文件 完整性要求:小车装配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小车零件(A3纸1页); 装配爆炸图1幅(所用三维软件自行选用,A3纸1页); 传动机构展开图1幅(A3纸1页); 设计说明书1-2页(A4)。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实施方案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实施方案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公益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技活动,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大学生竞赛项目,目的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开办此项竞赛,经教育部高教司批准,专门成立了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大连理工大学。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已分别于2009年10月和2011年6月在大连理工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和第二届赛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绩,赢得了各方好评。 经组委会研究,并报教育部高教司批准,决定启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活动。 本届竞赛秉承“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竞赛为教育质量助力,竞赛为创新教育引路”的宗旨,竞赛活动面向全国各类本科院校在校大学生,实行校、省(或多省联合形成的区域)、全国三级竞赛制度。要求省级竞赛或区域竞赛在2013年3月20日之前完成。省级竞赛或区域竞赛的优胜者,经省或区域教育厅核准,报名推荐参加全国决赛。全国决赛初定在2013年6月份举行,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 本届竞赛基于高校的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开展,旨在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请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高校给予支持,精心组织在各省或区域进行的竞赛,及时将本赛区的竞赛时间、组委会名单及联系方式告知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委会秘书处。 一、竞赛规程 1、项目名称: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2、目的与意义: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面向 在校大学生的一项综合性工程能力竞赛,内容上与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相衔接,综合体现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制造工艺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工程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竞赛的目的在于激发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3、对象与要求:本届竞赛的参赛对象是全国高校在校全日制本专 科学生,无专业限制。要求以组队的形式通过所在学校报名参赛;每队由1名领队、1名指导教师及3名参赛学生组成。参赛作品的设计及制作统一按照本竞赛秘书处发布的命题及其规则进行。 4、竞赛主题:本届竞赛的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命题的详 细内容见“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 二、竞赛组织: 1、组织机构: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大连理工大学,成立“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该“评委会”与“竞赛组委会”并称为“两委会”)。 2、组织形式:

七年级综合能力训练

1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式,不能说明b a ,互为相反数的有( ) A 、0=+b a B 、1-=b a C 、a b a 2=- D 、1=a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项式a -的次数是0 B 、mn 34 π的系数是34 C 、2009是整式 D 、54222643+-+b a ab b a 的最高次项是56 3.已知等式a b =,c 为任意有理数,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 .22a c b c +=+ B .0ac bc -= C .22a c b c -=- D .a b c c = 4.已知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AC=2BC ,在AB 的反向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DA=2AB ,那么线段AC 是线段DB 的( )倍。 ( ) A 、32 B 、23 C 、 21 D 、3 1 5.王芳自学习了有理数运算法则后,非常得意,她编了一个计算程序,当她输入任何一个有理数时,显示屏上出现的结果总等于所输入的有理数的平方与1的差,她第一次输入2-,然后又将所得的结果再次输入,你能猜出此时显示屏上出现的结果应是( ) A 、4 B 、6 C 、8 D 、10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0=+b ax ,若0=-b a ,则此方程的解一定是( ) A 、0 B 、1- C 、1 D 、1± 7.如图1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都不可能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8.如图2,图中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如果点B 、C 所表 B C D

2 示的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点A 表示的数是( ) A 、2- B 、4- C 、5- D 6- 9.如图3所示,O 为直线AB 上的一点,OM 平分AOC ∠,ON 平 分BOC ∠,则图中互余的角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 对 10.若645723-+-=a a a A ,523923-+--=a a a B ,则式子1221623+-+-a a a 等于( )A 、B A + B 、B A - C 、B A +2 D 、A B -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1.月球中午表面的温度是101℃,半夜的温度是153-℃,则中午比半夜高 ℃。 12.用度、分、秒表示=?12.54 度 分 秒。 13.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布满苍穹,你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几颗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宣布的数字是:7后跟上22个0(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天上的星星的颗数为 。 14.一个式子A 与多项式22y x -的和恰好等于多项式23y x +与它的差,则=A 。 15.同学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大家都知道乌龟最后战胜了小白兔,如果在第二次赛跑中,小白兔知耻而后勇,在落后乌龟1千米时,以101米/分的速度奋起直追,而乌龟仍然以1米/分的速度爬行,那么小白兔大概需要 分钟就能追上乌 龟。 16.一个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数值,其展开图如图4所示,如果 正方体相对的面上标注的数值互为倒数,那么b a = 。 17.如果一个角的余角与这个角的补角的和等于这个角的4倍,那么这个角的大小为 。 18.美尔雅制衣有限公司有工人200人,每人每天可织布30米或制衣6件,每件衣服用去布2米,若不直接出售,每米利润2元;若把衣服出售,每件利润为25元,现安排x 名工人 图4 M N O C B A 图3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及规则模板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命题及规则 -5-2

1.本届竞赛主题: 本届竞赛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 要求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后, 在比赛现场完成一套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可运行装置, 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每个参赛作品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项报告。 2.竞赛命题: 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 设计一种小车, 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 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来的。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 取g=10m/s2) , 竞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 ¢50×65 mm, 普通碳钢) 铅垂下降来获得, 落差400±2mm, 重块落下后, 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 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图1为小车示意图。 图1: 无碳小车示意图 要求小车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重力势能转换获得, 不可使用任何其它的能量来源。 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 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

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 具体设计、材料选用及加工制作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3.竞赛项目I: 竞赛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交错绕过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障碍物为直径20mm、高200mm的多个圆棒, 沿直线等距离摆放。以小车前行的距离和成功绕障数量来综合评定成绩。见图2。 图2: 无碳小车在重力势能作用下自动行走示意图 3.1 本校制作 参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按照竞赛命题的要求, 在各自所在的学校内, 自主设计, 独立制作出参赛小车。 3.2集中参赛 参赛队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并调试好的小车作品和关于作品的结构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方案、加工工艺方案及成本分析方案等4份报告( 纸质版+电子版) 参加竞赛。报告按竞赛秘书处发布的统一格式编写。 3.3报告的评分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北省预赛命题及规则模板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湖北省预赛 命题及规则 -9-18

1.本届竞赛主题: 本届竞赛主题为低成本、环境友好型动力机械的设计与制造 要求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后, 配合比赛现场加工调试, 完成一套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可运行装置, 并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每个参赛作品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项报告。 2.竞赛命题: 2.1 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 设计一种小车, 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 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来的。给定重力势能为4焦耳( 取g=10m/s2) , 竞赛时统一用质量为1Kg的重块( ¢50×65 mm, 普通碳钢) 铅垂下降来获得, 落差400±2mm, 重块落下后, 须被小车承载并同小车一起运动, 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图1为小车示意图。 图1: 无碳小车示意图 要求小车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重力势能转换获得, 不可使用任何其它的能量来源。

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 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 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 具体设计、材料选用及加工制作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2.1.1 竞赛项目I: 命题编号( HB -1) 竞赛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交错绕过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障碍物为直径20mm、高200mm的多个圆棒, 沿直线等距离摆放。以小车前行的距离和成功绕障数量来综合评定成绩。见图2。 图2: 无碳小车在重力势能作用下自动行走示意图 (1) 本校制作 参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按照竞赛命题的要求, 在各自所在的学校内, 自主设计, 独立制作出参赛小车。 (2)集中参赛 参赛队携带在本校制作完成并调试好的小车作品和关于作品的结构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方案、加工工艺方案及成本分析方案等4份报告( 纸质版+电子版) 参加竞赛。报告按组委会办公室发布的统一格式编写。 (3)报告的评分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 赛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远程幅频特性测试装置(H题) 2017年8月12日 摘要 本远程幅频特性测试装置是由信号源、放大器、幅频特性装置、电源模块等组成。本设置中信号源的输出频率范围为:1MHz~40MHz且具有自动扫描功能,步进: 1MHz;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峰值为1V,且波形无明显失真;远程幅频特性测试装置可用示波器显示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频特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信息与笔记本电脑连接起来时,笔记本电脑就可完成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频特性测试,并能以曲线的方式显现出来。用设计利DDS原理由FPGA经D/A转换产生扫频信号,再经待测网络实现峰值检测和相位检测,从而完成了待测网络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的测量和显示。经过调试,示波器显示待测网络频率范围1MHz~40 MHz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该系统工作稳定,操作方便。 关键词:频率特性测试仪、幅频特性、相频特性、FPGA

1.方案设计与论证 单片机的选择 方案一:普通的AT89S51从内部的硬件到软件有一套完整的按位操作系统,称作位处理器,处理对象不是字或字节而是位。不但能对片内某些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某位进行处理,如传送、置位、清零、测试等,还能进行位的逻辑运算,其功能十分完备,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但是运算速度过慢,保护能力很差,AD、EEPROM等功能需要靠扩展,增加了硬件和软件负担

方案二:STM32系列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还支持以太网、USB OTG和外设接口同时工作,因此,开发人员只需一颗芯片就能设计整合所有这些外设接口的网关设备。运算速度大约是51单片机的几十倍 方案三:采用以增强型80C51内核的STC系列单片机。AT89S51具有完整的输入输出、控制端口、以及内部程序存储空间。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类似,可以通过外接A/D,D/A转换电路及运放芯片实现对传感器传送信息的采集,且能够提供以点阵或LCD液晶及外接按键实现人机交互,能对内部众多连接对进行精确操控,具有强大的工控能力。其语法结构与我们常用的计算机C语言基本相同 方案选择:方案2运算速度较快,开发容易与相关设备兼容性高 整体方案设计 方案一:FFT法。这种频谱分析采用数字方法直接由模拟/数字转换器(ADC)对输入信号取样,再经FFT处理后获得频谱分布图。它的频率范围受到ADC采集速率和FFT运算速度的限制。为获得良好的仪器线性度和高分辨率,ADC的取样率最少等于输入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FFT运算时间与取样点数成对数关系,频谱分析需要高频率、高分辨率和高速运算时,要选用高速的FFT硬件,或者相应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可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硬件电路简单,主要依靠软件运算,可以提高分辨率。其缺点是频率越高,对ADC和DSP芯片的速度要求越高,相应价格也越昂贵。 方案二:分段FFT。这种方法将输入信号分段,逐段进行FFT的处理,这样分段取样降低了对ADC和FFT硬件的速度要求,又可以在相对窄的频段内得到更高的频谱分辨率。但是这种方法在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和测试上显然要复杂很多。

综合能力训练(三)_题型归纳

综合能力训练(三)_题型归纳 一、填空 (1)0.5平方千米=公顷。 (2)2.5公顷=平方米。 (3)7200m2=公顷。 (4)8450000m2=公顷=平方千米。 (5)正方形的边长8m,它的面积是m2。 (6)李明的平均步长65cm,他从家门口到学校门口要走450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约有m。 (7)只有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8)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dm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dm2。 (9)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cm,下底是12cm,面积是45cm2,这个梯形的高是cm。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长25cm,高8cm,面积是 A.100cm2 B.200cm2 C.200cm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dm2,底是6dm,高是 A.3dm B.6dm C.6cm2 (3)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40cm,高2dm,面积是

A.40cm2 B.400cm2 C.8dm2 (4)一块边长是85m的正方形油菜地,平均每平方米收油菜籽0.05kg,这块地共收油菜籽A.4.25 B.17 C.361.25 (5)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完全一样 C.面积相等 三、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四、应用题 (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草块,底是35.6m,高是25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一块梯形菜地,下底长18m,上底和高都是12m,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块三角形钢板,底长70cm,是高的2.8倍,这块钢板的面积是多少? (4)有一块平行四边形塑料板,底长12.8m,高2.5m,如果每平方米塑料板重10kg,这块塑

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题目(全)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A 题) 【本科组】 一、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用直流稳压电源U S 和电阻R S 模拟光伏电池,U S =60V ,R S =30Ω~36Ω;u REF 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 ,频率f REF 为45Hz~55Hz ;T 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 2:n 1=2:1、n 3:n 1=1:10,将u F 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阻R L =30Ω~36Ω。 R L U S 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 二、要求 1.基本要求 (1)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功能:R S 和R L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时, 使d S 1 2 U U =,相对偏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 (2)具有频率跟踪功能:当f REF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时,使u F 的频率f F =f REF , 相对偏差绝对值不大于1%。 (3)当R S =R L =30Ω时,DC-AC 变换器的效率η≥60%。 (4)当R S =R L =30Ω时,输出电压u o 的失真度THD ≤5%。 (5)具有输入欠压保护功能,动作电压U d (th )=(25±0.5)V 。 (6)具有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I o (th )=(1.5±0.2)A 。 2.发挥部分 (1)提高DC-AC 变换器的效率,使η≥80%(R S =R L =30Ω时)。 (2)降低输出电压失真度,使THD ≤1%(R S =R L =30Ω时)。 (3)实现相位跟踪功能:当f REF 在给定范围内变化以及加非阻性负载时,

均能保证u F 与u REF 同相,相位偏差的绝对值≤5°。 (4)过流、欠压故障排除后,装置能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5)其他。 三、说明 1.本题中所有交流量除特别说明外均为有效值。 2.U S 采用实验室可调直流稳压电源,不需自制。 3.控制电路允许另加辅助电源,但应尽量减少路数和损耗。 4.DC-AC 变换器效率o d P P η= ,其中o o1o1P U I =?,d d d P U I =?。 5.基本要求(1)、(2)和发挥部分(3)要求从给定或条件发生变化到电路 达到稳态的时间不大于1s 。 6.装置应能连续安全工作足够长时间,测试期间不能出现过热等故障。 7.制作时应合理设置测试点(参考图1),以方便测试。 8.设计报告正文中应包括系统总体框图、核心电路原理图、主要流程图、 主要的测试结果。完整的电路原理图、重要的源程序和完整的测试结果用附件给出。

第四课综合能力训练

第四课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水北调东线起点工程——江都站改造工程计划于2008年12月竣工。江都站改造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机组运行效率,增加抽汇水量,以满足东线一期工程供水要求。人类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实现跨地区调水,优化水资源配置,但水的存在以及水的各种属性,水的流动规律,都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B.人类活动决定着自然界的发展方向 c.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没有影响 2.生物进化论指出,现代生存的各种生物有着共同的祖先;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也由少到多;人类是由古猿进化来的。这说明 ( )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各种各样的神创论是极其荒谬的 c.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 D.物质世界具有多样性 3.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地发展到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上述材料中的事实充分说明 ( ) ①物种不变的观点是错误的②上帝创造生物的说法具有荒谬性 ③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体现出 ( )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 c.人的主观意识伴随着人类社会一起产生 D.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人口因素 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从赫拉克利特的说法可以看出他 ( ) ①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揭示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⑧承认了事物的运动,但却否认了运动的主体是物质④揭示了静止是绝对的、永恒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如此葱郁茂盛。而今,曾经丰茂的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草低见沙梁”说明了() 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 D.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7.我国唐代著名和尚慧能认为,一切运动都不过是人们主观意识的变化。这一观点() A.正确肯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B.承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c.否认了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对静止 D.没有看到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8.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D.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9.依据上题材料,“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 )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 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10.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为此,有人得出结论:自然界原本是一团乱麻,毫无规律,是“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样自然界才有了规律。上述结论的观点从根本上说 ( )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章程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章程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财政部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竞赛之一,是基于国内各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面向全国在校本科生开展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活动。 第二条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以“重在实践,鼓励创新”为指导思想,旨在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激发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与智慧,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竞赛活动加强教育与产业、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创业之间的联系。 第三条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实行校、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国三级竞赛制度,以校级竞赛为基础,逐级选拔进入上一级竞赛。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由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竞赛组委会”)组织实施。全国竞赛组委会下设全国竞赛专家委员会和竞赛秘书处。 专家委员会负责比赛命题设计、比赛成绩评定标准制定等工作。专家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若干名。 秘书处负责处理竞赛的日常工作和具体的竞赛组织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及秘书若干人。 第五条全国竞赛组委会职责 1. 审议和修改竞赛章程; 2.制定命题原则和评审规则; 3. 组建全国竞赛专家委员会和竞赛秘书处; 4. 筹集竞赛所需经费; 5. 确定全国竞赛的具体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

6. 确定比赛各阶段的进程; 7. 确定应由组委会决议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全国竞赛设立评审组。评审组由专家委员会的部分成员组成。竞赛评审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组员若干名。竞赛评审组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范围内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七条竞赛评审组的主要职责 1. 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比赛成绩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评审工作实施细则; 2. 负责竞赛成绩评定; 3. 确定获奖参赛队的名单及其获奖等级。 第三章竞赛命题 第八条竞赛题目采用命题方式,由专家委员会负责组织比赛命题设计。 第四章参赛资格及申报 第九条凡在全国竞赛举办当年为正式注册的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报名参赛。参赛者的资格确认由其所在学校学籍管理部门负责。 第十条参赛者以小组形式申报。每组学生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2人,具体人数以每届竞赛组委会发布的报名通知为准。 第十一条参赛小组应统一按照全国竞赛组委会发布的命题及其规则,在参加竞赛前向秘书处提交所要求的设计报告以及实物等材料。 第五章竞赛规则 第十二条为保证全国竞赛工作顺利进行,使竞赛运作程序化、规范化,全国竞赛组委会制定《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参赛者严格遵照执行。 第六章奖项设置 第十三条全国竞赛设特等、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每届全国竞赛设特等奖一项,此奖项可以空缺;其余奖项的数量和比例由全国竞赛组委会根据每届竞赛实际情况确定,并在赛前公布。 第十四条全国竞赛组委会向获奖的参赛队、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 第七章异议制度 第十五条为保证全国竞赛评奖工作的公正性,对全国竞赛的评奖初步结果执行异议制度,“异议期”自评审初步结果公示之日起为期10天。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命题二说明 1 竞赛命题 本项竞赛题目为“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竞赛”。 自主设计并制作一款能执行物料搬运任务的智能移动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在规定场地内自主行走,通过扫描阅读二维码领取任务,自主寻找、识别任务指定的物料,按任务要求的顺序将其搬运至指定的存放地点,并按照要求的位置和方向摆放。 根据现场抽签决定抓取物料的类型,现场设计机器人末端抓取装置(手爪),使用3D打印或激光切割设备完成制造,安装于参赛机器人手臂末端后进行现场运行比赛。 本项目参赛所要求的实物和文件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2 题目要求 2.1 参赛机器人的功能要求 应具有场地目标位置识别、自主路径规划、自主移动、二维码读取、物料颜色识别或形状识别、物料抓取和搬运等功能;全部竞赛过程由机器人自主运行,不允许使用遥控等人工交互手段及除机器人本体之外的任何辅助装置。 2.2 参赛机器人的电控及驱动要求 主控电路采用嵌入式解决方案(包括嵌入式微控制器等),实现二维码读取、自主定位、物料识别、以及路径规划及运动控制等功能,所用传感器和电机的种类及数量不限。自行设计制作主控电路版,其上须带有电机驱动电路及任务内容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持续显示二维码任务信息直至比赛结束。机器人驱动电源供电电压限制在12V以下(含12V),电池随车装载,场内赛程中不能更换。 2.3 参赛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要求 自主设计并制造机器人的机械部分,该部分允许采用标准紧固件、标准结构零件及各类商品轴承。机器人的行走方式、机械手臂的结构形式均不限制。机器人腕部与末端抓取装置(手爪)的连接界面结构自行确定。

除末端抓取装置(手爪)在竞赛现场设计制作外,其他均在校内完成,所用材料自定。 2.4 参赛机器人的外形尺寸要求 进入场地参赛的机器人(含末端抓取装置(手爪))应能够通过一个尺寸与一张A4纸相当的门框方可参加比赛。“A4门框”横向或竖向放置均可。允许机器人结构设计为可折叠形式,但通过“A4门框”后应能自行展开。 2.5 搬运物料 待搬运物料的形状为简单机械零件的抽象几何体,包括圆柱体、方形体、球体及其组合体,物料的各边长或直径尺寸限制在30~80mm范围,重量范围为40~80g,以上形状和参数的具体选择将通过现场抽签决定。物料的材料为塑料或铝合金,表面粗糙度Ra≥3.2。物料有颜色区别:颜色为红(RGB值为255,0,0)、绿(RGB值为0,255, 0)、蓝(RGB值为0, 0,255)三种颜色。 在比赛场地内固定位置设有物料提取区和物料存放区。物料提取区长×宽×高为500×100×80(mm),木质或塑木材料,浅色亚光表面。物料存放区为长×宽×高为800×300× 0(mm)区域,由三组不同颜色的同心圆和十字线构成,每组同心圆和十字线为同一种颜色。 2.6 竞赛场地 赛场尺寸为2400mm×2400mm方形平面区域,周围设有高度为100mm的白色或其他浅色围挡板,并以高度和宽度均为20mm的挡板将场地一分为二,机器人只能在挡板所围区域内活动。赛道地面为亚光人造板或合成革铺就而成,基色为浅黄色或其它非红、非绿、非蓝色;地面施划有间隔为300mm的黑色方格线,经线为线宽20mm的单线,纬线线宽为15+10(间隔)+15mm的双线,可用于机器人行走的地面坐标位置判断。见图5、图6所示。 竞赛时,2台机器人同时进入上述场地并在各自区域内定位和运行。如果出现越界并发生妨碍对方机器人移动或工作的情况,将被人工提起回退至上一工作地点重新运行,所用时间不会从竞赛计时中减除。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管道内钢珠运动测量装置(M题) 【高职高专】

摘要: 系统以STC15W4K61S4单片机为主控器,设计一款管道内钢珠运动测量装置。该装置可以获取管道内钢珠滚动的方向,以及倒入管道内钢珠的个数和管道的倾斜角度。并通过LCD12864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钢珠滚动方向、个数以及管道的倾斜角度。系统包括单片机主控模块、角度信号采集模块、磁力传感器模块、显

示模块、电源模块、采用稳压输出电源为系统提供工作电源。系统制作成本较低、工作性能稳定,能很好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角度传感器、磁性接近开关、LCD12864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 1.1设计任务 (1) 1.2技术指标 (1) 1.3题目评析 (1)

2方案比较与选择 (2) 2.1单片机选择 (2) 2.2角度测量选择 (2) 2.3 钢珠运动检测选择 (2) 2.4显示选择 (2) 2.5电源选择 (2) 3电路系统与程序结构设计 (3) 3.1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3) 3.2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设计 (3) 3.3角度传感器模块设计 (3) 3.4 磁性传感器模块设计 (4) 3.5显示模块设计 (4) 3.6电源模块设计 (4) 3.7程序结构与设计 (5) 4系统测试 (5) 5总结 (6) 参考文献及附录 (6)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1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管道内钢珠运动测量装置,钢珠运动部分的结构如图1.1所示。 1.2技术指标 1.基本要求 规定传感器宽度 w≤20mm,传感器1和2之间的距离l 任意选择。 (1)按照图1.1所示放置管道,由A 端放入2~10粒钢珠,每粒钢珠放入的时 间间隔≤2s,要求装置能够显示放入钢珠的个数。 (2)分别将管道放置为A 端高于B 端或B 端高于A 端,从高端放入1粒钢 珠,要求能够显示钢珠的运动方向。 (3)按照图1.1所示放置管道,倾斜角ɑ为10o~80o之间的某一角度,由A 端放入1粒钢珠,要求装置能够显示倾斜角ɑ的角度值,测量误差的绝对≤3o。 2.发挥部分 设定传感器1和2之间的距离l 为20mm ,传感器1和2在管道外表面上安放的位置不限。 (1)将1粒钢珠放入管道内,堵住两端的管口,摆动管道,摆动周期≤1s , 摆动方式如图1.2所示,要求能够显示管道摆动的周期个数。 (2)按照图1.1所示放置管道,由A 端一次连续倒入2~10粒钢珠,要求装置 能够显示倒入钢珠的个数。 (4)其他。 3.设计报告。 1.3题目评析 根据设计要求,对题目评析如下: 本题的重点: ① 传感器灵敏度的选择。 ② 用于钢珠运动检测的传感器选择 图1.1:管道内钢珠运动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图1.2:管道摆动方式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综合能力训练(附答案)

初中英语学习材料 madeofjingetieji 新版初中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综合能力训练(附答案) I. 补全对话 A) 看图完成对话 (A) A: Nice to meet you, Bill! B: Me, too. A: What’s that ________(1) ________(2)? B: Oh, it’s a baseball. A: Do you like a baseball? B: Yes, ________(3) ________(4). I have one at home. It’s ________(5) my bed. A: I don’t ________(6) it. It’s ________(7). 图1:一男孩拿着一个 足球,和另一个男孩谈 话。 (B) A: What’s this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8) ________(9). A: And what are these? B: They are ________(10). 图2:有一本单独放的书, 还有四本堆放在一起的 书。 (C)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11) ________(12). A: And what are those? Are those buses?

B: No, ________(13) __________(14). They are ________(15). 图3:一辆吉普车。 另外有三辆在一 起,距离稍微远一 点。 (D)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16) ________(17). A: And what are those? B: ________(18) ________(19) oranges. 图4:一个桔子。 另外三个桔子在一 起,距离稍微远点。 (E) A: What’s that in English? B: It’s ________(20) ________(21). A: Are those eggs? B: Yes, ________(22) ________(23). 图5:一个鸡蛋。 另外三个鸡蛋在 一起,距离远一 点。 B)阅读对话,补出所缺单词 A: Kate!_________(1)that in the schoolbag? B: Oh, ________(2) a baseball bat. A: _________(3) you like baseball? B: Yes, very _________(4)! A: But I think it’s very _________(5). I ________(6) play it well. B: I can help you, don’t worry(着急). A: Great! Oh, look at the photo. Is that _________(7)? B: Yes, it’s me. A: ___________(8) you in your school Sports Center? I really want to _________(9) you. B: __________(10) you can if you work hard. II. 完形填空 A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竞赛规则及评分标准 1 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 1.1小车常规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 常规赛将根据小车运行轨迹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即避障型和“S”型轨迹组,每组分别计分。各组比赛项目及分值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常规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表 1.2 挑战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 挑战赛将根据小车运行轨迹挑战距离确定名次。比赛项目及分值构成如表2所示。 表2 挑战赛竞赛项目及分值构成表 2 各项比赛要求及规则 2.1 小车设计文件 此阶段的比赛目的,是考察参赛学生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工艺设计、成本分析及工程管理知识,对给定的工程问题做出全面、系统、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参赛队针对命题所提供的要求,独立完成无碳小车的设计。每个参赛队需要提交相关的设计、工艺、成本分析和工程管理4个文件。(1)结构设计文件

完整性要求:小车装配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小车零件(A2或A3纸1页); 装配爆炸图1幅(所用三维软件自行选用, A3纸1页); 传动机构展开图1幅(A3纸1页); 转向控制电路图1幅(A4纸1页); 设计说明书1-2页(A4)。 规范性要求:图纸表达完整,标注规范;文字描述准确、清晰。 (2)工艺设计文件 按照中批量(500台/年)的生产纲领,自选作品小车中某个较复杂的零 件,完成并提交工艺设计方案报告(A4,2-3页)。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案 文件格式。 (3)成本分析文件 分别按照单台小批量和中批量(500台/年)生产纲领对作品小车中某个 复杂零件做成本分析。内容应包含材料成本、加工制造成本两方面(A4,2-3页)。要求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 (4)工程管理文件 按照中批量(500台/年)对作品小车中某个复杂零件做生产工程管理方 案设计(A4,2-3页内)。要求目标明确,文件完整,计划合理,表达清 楚。采用统一的方案文件格式。 2.2 小车确定间距障碍穿越行走 此项目比赛的目的是检验和确认各参赛队所设计制作的小车运行效果,比赛根据小车运行轨迹分为两个小组,即避障型和“S”型轨迹组。 2.2.1 小车避障竞赛: (1)参赛小车:小车由各队预先调试并装配完好,小车应满足组委会在竞赛通知中的要求,不满足要求者不能参加比赛。 (2)加载砝码: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50×65 mm普通碳钢,质量为1Kg),除砝码外小车不得具有其他任何形式能量供给前行,否则取 消参数资格。 (3)赛道:赛道上第一个障碍距出发端线及障碍与障碍之间的间距不等。 每个间距在700--1000mm之间的组合(由开始时的抽签产生,裁判按 抽签结果要求安放障碍物)。障碍物为边长40mm、高200mm的方形棒, 沿赛道指定的范围内(中间0.4m)摆放,如图1所示,赛道宽度为 1m。

2015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F题一等奖--数字频率计

201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一等奖作品 设计报告部分错误未修正,软 件部分未添加 竞赛选题:数字频率计(F 题)

摘要 本设计选用FPGA 作为数据处理与系统控制的核心,制作了一款超高精度的数字频率计,其优点在于采用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和等精度测量法,全部电路使用P CB 制版,进一步减小误差。 AGC 电路可将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待测信号,放大至基本相同的幅度,且高于后级滞回比较器的窗口电压,有效解决了待测信号输入电压变化大、频率范围广的问题。频率等参数的测量采用闸门时间为1s 的等精度测量法。闸门时间与待测信号同步,避免了对被测信号计数所产生±1 个字的误差,有效提高了系统精度。 经过实测,本设计达到了赛题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的全部指标,并在部分指标上远超赛题发挥部分要求。 关键词:FPGA 自动增益控制等精度测量法

目录 摘要 (1) 目录 (2) 1. 系统方案 (3) 1.1. 方案比较与选择 (3) 1.1.1. 宽带通道放大器 (3) 1.1.2. 正弦波整形电路 (3) 1.1.3. 主控电路 (3) 1.1.4. 参数测量方案 (4) 1.2. 方案描述 (4) 2. 电路设计 (4) 2.1. 宽带通道放大器分析 (4) 2.2. 正弦波整形电路 (5) 3. 软件设计 (6) 4.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6) 4.1. 测试仪器 (6) 4.2. 测试方案及数据 (7) 4.2.1. 频率测试 (7) 4.2.2. 时间间隔测量 (7) 4.2.3. 占空比测量 (8) 4.3. 测试结论 (9) 参考文献 (9)

八年级物理上册综合能力训练人教版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综合能力训练人教版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基础练习 1.C 2.D 3.B 4.A 5.D 6.D 7.B 8.B 9.C 10.C 能力提高 11.D 12.B 13.口口腔肠口肛门 14.人吸血扁形寄生钉螺人 15(1)口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食物残渣也由口排出体外(2)触手捕食(3)刺细胞射出刺丝,注射毒液(4)芽体新的水螅 拓展练习 16.(1)不是珊瑚不是珊瑚虫,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2)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能排出废物、能生长繁殖 (3)温度、光照、水分、空气、珊瑚虫、鱼等 (4)因为珊瑚和藻类共同生活,而藻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基础练习 1.B 2.A 3.C 4.A 5.D 6.C 7.A 8.B 9.D 10.D 能力提高 11.B 12.B 13.肌肉刚毛体壁 14.(1)雄虫雌虫(2)人体小肠内(3)受精卵(4)受精卵蛔虫卵感染性(5)饮食卫生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和管理好粪便 15.(1)口体节环带刚毛(2)前此端有口和环带(3)不灵敏灵敏拓展练习 16.(1)使蚯蚓能正常呼吸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 (2)粗糙的纸板上在粗糙表面,刚毛能起到支撑作用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基础练习 1.A 2.C 3.C 4.B 5.A 6.B 7.C 8.D 9.A 10.C 能力提高 11.B 12.A 13.A—e B—c C—d D—a E—b 14.(1)翅上有网状翅脉,加强了翅的坚固性;此外还有翅斑,增加了翅的强度(2)肌肉(3)神经系统 15.B 贝壳钝圆的一端是河蚌身体的前端 A 环带靠近身体的前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