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 格式:pdf
- 大小:280.15 KB
- 文档页数:2
4种常用的【跟腱断裂】缝合修复方法,你都知道么?跟腱断裂常为突然以足为中心猛然转身后,造成跟腱断裂。
此类跟腱断裂因撕裂所致,断裂不整齐呈马尾状。
另一类常见跟腱断裂,为直接暴力作用于跟部所致的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有时不被患者本身注意,误以为小腿挫伤而延误处理。
诊断跟腱断裂后,应及时手术处理。
手术切开缝合是修复跟腱断裂目前标准术式,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切口感染、伤口裂开甚至跟腱外露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
跟腱经皮微创缝合方法的随访结果表明其损伤小、再断裂率低,最重要的是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接近保守治疗。
1治疗原则对于闭合性跟腱完全断裂是否手术修补缝合一直是一个争论的话题。
一部分学者认为跟腱断裂的修复方式都是瘢痕愈合,选择保守治疗,只要保持踝关节跖屈位,最终断裂的跟腱都能愈合,而手术切开有切口感染的风险;另一部分学者则坚持建议手术治疗,认为手术治疗后断裂跟腱经精确缝合,大大增加术后跟腱跖屈的力量,通过手术方案的优选可以大大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对于保守和手术治疗的复发和并发症情况,有研究报道跟腱再次断裂发生率保守治疗12.6%,手术治疗只有3.5%;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手术治疗为4%,而保守治疗为0。
经皮微创缝合跟腱手术方案再断裂率与传统手术接近,而感染的发生率更低,仅2.4%。
1.非手术治疗多选用跟腱靴、石膏或支具,即将足固定在跖屈位8~12周。
2.切开缝合修复方法选择:(1)新鲜跟腱断裂,断端不齐多呈马尾状,近端回缩断端缺损大约3cm,通过踝关节跖屈跟腱断端可以相互接触、进行端端缝合,如Krackow法、Bunnell法、端端改良Kessler缝合法加细丝线间断加强缝合;经皮微创缝合也可以修复急性跟腱断裂。
(2)亚急性损伤,跟腱断裂超过10天,跟腱挛缩往往达3~6cm,断端变性、坏死不重,单靠踝关节跖屈、不能实现跟腱断端的端端接触。
建议Abraham V-Y法缝合修复。
(3)陈旧性损伤,跟腱断裂时间超过3周,此时跟腱挛缩往往超过6cm。
掌长肌游离移植治疗8例陈旧性sterner病疗效分析
李勋;崔虎山
【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年(卷),期】2009(0)3
【摘要】[背景]回顾性分析掌长肌游离移植治疗陈旧性stener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病例报告]自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间给不能直接缝合的8例拇指掌指关节尺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行掌长肌游离移植修复尺侧副韧带,观察患者术后日常生活受限程度、疼痛、稳定性、握力及关节活动范围等情况.6例患者日常生活无受限,2例当举重物时存在不适感,术后无疼痛病例.7例患者术后掌指关节稳定,1例出现轻度的关节松弛;握力较健侧下降15%以下者为5例,15%~30%者为3例.所有患者关节活动范围较健侧均减少20°.[讨论]掌长肌游离移植修复术是治疗拇指掌指关节尺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2页(P200-201)
【关键词】移植;拇指;侧副韧带
【作者】李勋;崔虎山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上海我立德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7.2
【相关文献】
1.带线铆钉联合改良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疗效分析 [J], 郭龙;佘建华;陶德刚;于凤宾;黄飞
2.应用掌长肌腱移植经骨隧道套圈法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患者的疗效分析[J], 韩洪伟
3.股前外侧岛状皮瓣联合自体中厚皮片游离移植治疗阴茎阴囊广泛Paget病切除后大面积皮肤破损的疗效分析 [J], 徐衍盛;周宇;李峰永
4.Endobutton带袢钢板联合掌长肌移植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疗效观察 [J], 潘学文;李永斌;凌观汉
5.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陈旧性肛裂30例疗效观察 [J], 罗维民;赵永昌;李玉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手背复合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目的总结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手背皮肤、肌腱缺损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2003年5月~2010年1月临床应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13例,观察其成活率、外形和术后功能,运用临床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应用该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背皮肤、肌腱缺损的临床价值。
结果13例皮瓣全部成活,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2例,良5例,可5例,差1例。
结论采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一种修复手背皮肤、肌腱同时缺损的可靠手术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mposite anterolateral thigh-fascia lata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complex tissue defect of hand. Methods 13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composite anterolateral thigh-fascia lata flap between May 2003 and Juanary 2010. Review the rate of survive,appearance and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and evaluate with clinic standard. And assess the clinic evaluation of this flap combined with many literatures. Results The transplated flap survived in all cases. Only 1 case was difference in function according to total active move-ment. Conclusion It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reconstruct complex tissue defect of hand with composite anterolateral thigh-fascia lata flap.[Key words] Fascia lata;Flap;Tissue defect我院自2003年5月~2010年1月临床应用带阔筋膜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1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跟腱断裂原因、症状及治疗1.常见原因跟腱断裂是非常严重的损伤,它的发生通常与预先存在跟腱炎或运动开始前拉伸运动不足有关。
这种损伤通常发生在一些体育运动的旋转改变方向或扭转身体动作时,比如美式橄榄球、足球和篮球等。
2.识别方法运动员的踝关节背发出“噗”的一声响,在肌腱中出现断裂处,而且可以摸到。
肌腱功能丧失。
如果让受伤的运动员向下弯曲踝关节(“踩刹车板”),他们往往无法做到。
由于疼痛剧烈,运动员受伤的腿通常无法负重。
3.治疗方法同样地,即刻的治疗方法是PRICE(保护、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
然后由医生进行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只是部分撕裂或由缺乏经验的临床医生进行检查,很多跟腱断裂在受伤的时候都会被误诊。
跟腱断裂的两种基本治疗方法是: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
它们各有其优点和缺点,而且有趣的是,这两种方法有相同的并发症发生率(19%)。
非手术方法在脚跟部位打石膏固定,直到肌腱愈合,这需要6~8周。
这种疗法的好处是避免手术和所有相关的并发症,缺点是损失肌腱强度,而且在肌腱愈合期间再次发生断裂的可能性更高。
手术方法可以恢复肌腱的正常长度和强度,但是可引起静脉炎和伤口感染并发症。
哪种方法是最好应由运动员和医生决定。
无论哪种方式,康复训练在恢复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4.重返体育运动跟腱断裂后的恢复过程强调重建肌肉力量和恢复活动范围。
不管采取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在受伤之后2~3个月才可重返健身房。
在4个月之后才可以跑步,在6个月之后才可以参加旋转改变方向的运动。
完全恢复可能需要1年,建议运动员遵守。
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及康复指导谢松卿;劳宁生;梁向坚;刘学东;曹兴海;郭涛【期刊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年(卷),期】2004(12)12【摘要】目的 :探讨陈旧性跟踺断裂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指导。
方法 :对 3 8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 (其中误诊 2 0例 ,手术失败 18例 )分别采用V—Y缩短、水平重叠缩短、“Z”缩短、冠状纵劈缩短等成型 ,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腓肠肌腱瓣翻转或跖肌腱转移加固术。
术后按A—B—C—D—E顺序进行功能练习 ,同时辅以中药熏洗康复治疗。
平均随坊 4.3年 ,按Arner -Lindholm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结果 :优2 8例 ,良 7例、差 3例 ,优良率为 92 .1%。
结论 :陈旧性跟腱断裂多为运动伤 ,容易误 (漏 )诊。
手术方法主要应用各种缩短成型 +腱瓣加固术 ,同时采用带蒂筋膜包裹跟腱吻合处 ,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愈合 ,并减少与皮肤的粘连。
术后中药熏洗并按照A—B—C—D—E顺序进行功能练习是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再断裂的关键。
【总页数】3页(P913-915)【关键词】跟腱断裂;手术;康复;指导【作者】谢松卿;劳宁生;梁向坚;刘学东;曹兴海;郭涛【作者单位】广东佛山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1【相关文献】1.跟腱断裂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J], 郭金惠;陈晚英;王媛媛2.改良Bosworth法联合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对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和康复护理[J], 谢爱群;陈雪;谢鸣3.跟腱断裂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J], 孙炉燕; 陈丽芬; 方伟娟; 陈震霞; 杨莉; 宋欢4.跟腱断裂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J], 孙炉燕; 陈丽芬; 方伟娟; 陈震霞; 杨莉; 宋欢5.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 [J], 武进华;冯志斌;张建河;刘勇;许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进展跟腱断裂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多见于体育爱好者。
其治疗大致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
目前跟腱断裂首选手术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就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1 经皮修复Ma&Griffith(1977年)设计了最早的一种经皮修复方法,即在肌腱中部和侧方纵行开6个小口,以缝线进行肌腱吻合。
术后伤口外观较好,皮肤坏死和延迟愈合相对较少。
但术后腓肠神经卡压发生率高,对此Majewski M提出术中充分暴露腓肠神经可较好解决此问题。
另外一般认为发生肌腱再次断裂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但近年来随着缝线材料及专用仪器的更新与发展,目前很多国外学者经过大量临床观察后认为这是一种较可靠的修复方法。
2 新鲜跟腱断裂开放手术治疗方法2.1新鲜损伤中的开放性断裂,创缘整齐,宜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锁扣缝合法(Tsuge)缝合或握持缝合法Kessler缝合。
Strauss EJ等对74名开放跟腱断裂患者术后随访2至4年,平均SOFAS评分为96分,其中9例伴刀口浅表感染,1例再断裂。
远期效果均属优良,切口局部接近正常,功能恢复正常。
对跟腱挤挫伤患者清除挫损肌腱至断端整齐,其间若约缺损较小(一般认为小于6cm),可采用V-Y腱成形术。
2.2闭合性断裂,如跟腱从止点撕脱,采用Bunnell钢丝缝合法,将跟腱固定于跟骨上;对撕裂型损伤,跟腱断裂犹如马尾,采用丝线做Bunnell缝合顺行整理断裂跟腱,使两断端马尾状断缘互相交叉呈瓣结样,此种缝合法较为稳妥,不易发生再断裂。
Uchiyama E等采用先调整肌腱至适当长度用Tsuge缝合后,再将每个纤维束纵向聚集成束并以Bunnell缝合固定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此外,Rippstein PF等提出微型开口技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此方式结合了经皮修复与开放手术两种修复方式。
由于愈合过程中没有形成中间疤痕组织,减少了制动时间,允许早期安全负重,减少了再次断裂的可能性。
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李文胜;郑承泽;宋建新【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02(008)004【摘要】目的:介绍并探讨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用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28例,其中新鲜骨折13例,陈旧性骨折12例,骨不连3例.结果:经3~5年随访,新鲜骨折13例中,出现骨不愈合1例,股骨头坏死1例,余病例均骨性愈合,患髋功能优良率84.6%(11/13);陈旧性骨折12例中,出现骨不愈合1例,股骨头坏死1例,余病例均骨性愈合,患髋功能优良率83.3%(10/12);骨不连3例中,出现骨不愈合1例,余2例骨性愈合,患髋优良率66.7%(2/3).结论: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显露层次浅,该肌骨瓣血供充足,可提高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改善患髋功能.但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毕竟是较大的手术创伤.【总页数】2页(P292-293)【作者】李文胜;郑承泽;宋建新【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汕头,51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相关文献】1.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J], 农明善;申国光;杨幸;陈凯宁;苏畅2.旋髂深血管蒂骨膜瓣与旋股外血管蒂阔筋膜张肌髂骨瓣复合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J], 王加宽;葛卫宝;李俊;肖夕凤3.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联合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J], 万新敏;王克;苟晓清4.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 [J], 沈世军;张荣洁;王海波;苏碧峰5.部分阔筋膜张肌及部分缝匠肌蒂骨瓣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莫捷华;罗春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拇长屈肌腱转移治疗陈旧跟腱断裂目的探讨拇长屈肌腱转移治疗陈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我院应用拇长屈肌腱转移治疗陈旧跟腱断裂12例。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8个月,采用Amer-Lint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优9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67%。
结论应用拇长屈肌腱转移治疗陈旧跟腱断裂能够较好地恢复跟腱功能,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
标签:陈旧性跟腱断裂拇长屈肌腱转移术跟腱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由小腿三头肌(比目鱼肌、腓肠肌内外侧头)肌腱在足跟上方约15cm处融合形成,主要功能是屈小腿和足跖屈。
在日常生活如走路、跑跳、提踵等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
跟腱断裂是常见的运动性损伤,常因运动不当、意外受伤或病理因素致跟腱断裂。
开放性跟腱断裂容易确诊;闭合性、病理性跟腱断裂常因就诊较晚、误诊、漏诊或保守治疗失败导致陈旧性损伤,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治疗不当会遗留终生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闭合性、陈旧性KuwadaⅣ型跟腱断裂患者12例,应用拇长屈肌腱转移治疗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17~47岁,平均28.6岁,病程28~147d,平均78d。
受伤原因:运动伤11例,重物砸伤1例。
4例经手术修复后再断裂,伤后未处理1例,保守治疗2例。
临床表现:12例均述踝跖屈提踵无力,其中9例足跟痛、跛行。
体检:跟腱断裂处凹陷,Thompson试验8例阳性,3例可疑,1例阴性。
术前均行MRI检查。
2手术方法仰卧位,硬膜外麻醉,术中驱血并使用止血带,入路均采用跟腱内侧0.5cm纵行切口,显露跟腱断端。
术中见残段均为陈旧疤痕组织充填,清理疤痕组织,直至正常跟腱组织。
再在足第1跖骨内侧下方做一纵行切口,长约5cm,获取拇长屈肌腱,远端缝合至趾长屈肌腱上,近端自纵行切口拉出。
跟腱断裂临床诊疗规范样本[定义]是指小腿三头肌猛力收缩或锐气切割造成跟腱的连续性中断。
[诊断依据]一、病史:有明显外伤史,运动时小腿三头肌收缩牵拉力,或其他锐器切割。
二、症状:跟腱部疼痛、肿胀,皮下淤斑,压痛明显。
可在跟腱处摸到凹陷,活动受限,跛行。
三、体征:足跖屈无力,提踵试验阳性。
四、辅助检查:超声波检查可显示腱纤维连续中断或有囊肿梯变。
X线片可见跟腱阴影不连续或阴影模糊。
跟骨上脂肪垫三角阴影边缘模糊、变形,甚至消失,称为Kaget征阳性。
MR更能显示跟腱断裂的异常变化。
[证候分型]一、开放性跟腱损伤大多数系在跟腱有张力的情况下由锐器造成的切割伤。
二、闭合性跟腱损伤运动致跟腱处于紧张状变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暴力打击,或由于肌肉突然猛力的收缩所致。
[治疗]一、石膏固定使用于确诊为不完全跟腱损伤的患者。
石膏固定环指于屈膝30度,踝跖骨30度位4-6周。
二、手术治疗1、直接缝合适应于跟腱新鲜断裂。
手术采用跟腱旁纵切口,将断裂的跟腱对端缝合。
儿童跟腱损伤,由于腓肠肌张力不大,组织修复和再生能力强,可采用简易“8”字缝合;成人跟腱断裂可行Ma修复发,行双“8”字缝合。
跟腱从其止点撕脱者,可通过钢丝牵引至复位,而后通过跟骨固定。
开放性跟腱断裂,彻底清创后照以上方法缝合跟腱。
2、跟腱修补术适用于陈旧性的跟腱断裂,断端间距离较大者。
①筋膜修补术:从大腿外侧取下0.5×12~15cm的阔筋膜条,在跟腱的断端之间作交叉缝合。
术后石膏固定。
②腱膜瓣修补术(Boswrth法):行后正中切口,从小腿中上1/3到足跟,显露跟腱断端,切除瘢痕组织,从近到远游离宽2mm,长7-9mm的腓肠肌腱直到断端,将其横穿跟腱近端及远端,随后用肌腱缝合线或可吸收线缝合,再缝合取腱处,缝合切口,术后处理同新鲜损伤。
③牵引法加手术手术分两期进行。
仪器松解粘连,清除断端间瘢痕,并用钢丝缝合于上断端,术后以2-3kg重量牵引,待牵引至两端基本对和后(一般2周以内),行二期断端吻合术。
跟腱断裂手术后注意事项跟腱断裂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跟腱断裂的方法。
手术后的恢复期需要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和康复措施,以促进跟腱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以下是一些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1. 手术后接受适当的康复措施:手术后,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康复计划,并参与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这些措施有助于恢复跟腱的强度和灵活性,并减少肌肉萎缩。
2. 穿戴石膏或夹板: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穿戴石膏或夹板来保护修复的跟腱。
一般来说,石膏或夹板需要保持4-8周,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3. 避免浸泡和过度湿润:在戴石膏或夹板期间,应避免在水中浸泡脚部,以免引起感染。
同时,应避免过度湿润,尽量保持石膏或夹板的干燥。
4. 行走和负重限制:手术后,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建议患者在何时开始行走和负重。
最初,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助行器,随着康复的进展,逐渐减轻负重,并最终回到正常行走。
5. 控制疼痛和肿胀:手术后,患者可能会遇到一定程度的疼痛和肿胀。
医生可能会开具止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这些症状。
此外,患者可以使用冰袋冷敷跟腱区域,每次15-20分钟,多次进行。
6. 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锻炼:在手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锻炼来恢复跟腱的功能。
这些锻炼可能包括拉伸、强化和平衡训练。
患者应该遵循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具体指导,并注意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范围。
7. 避免剧烈运动和活动:在康复期间,患者应避免从事剧烈运动和高冲击活动,例如跑步、跳跃和运动。
这些活动可能会给跟腱施加过大的压力,延缓愈合过程,甚至导致复发的危险。
8. 保持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生活方式: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对于跟腱的愈合和恢复至关重要。
患者应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帮助跟腱的修复。
此外,适度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和避免烟酒等不良习惯也是重要的。
9. 定期复诊和随访:手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诊和随访。
医生会评估跟腱的愈合情况和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调整康复计划。
跟腱断裂(撕裂)的康复方案一、跟腱断裂简介:跟腱是人体里最强大的肌腱之一。
切割伤可以造成跟腱损伤,在跑跳的运动中,跟腱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容易造成跟腱断裂。
二、跟腱断裂的治疗:1. 保守治疗:使用长腿石膏后托将下肢固定在膝关节屈曲30°,踝关节跖屈的位置6-8周,使其在无张力状态下断端生长愈合。
2. 手术治疗需切开缝合后再行石膏固定。
三、跟腱断裂缝合术后康复方案:1.术后0-4周根据损伤及手术特点,为使跟腱可以愈合牢固,石膏托一般需戴4周左右。
固定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上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手术当天: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
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大于500次/每日。
术后1天:(1)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
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活动!5次/组,1组/小时。
(2)继续并加强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术后2天:(1)继续以上练习。
(2)可扶双拐患脚不着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3)开始直抬腿练习此练习包括向上的,向内收的侧抬腿以及外展的侧抬腿,向后的后抬腿练习,以强化大腿前后内外侧的肌肉,避免过分萎缩无力。
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
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
2. 术后4—12周必须经过复查,根据情况由专业医生于4周时将石膏托去短至膝关节以下。
注意:除练习时取下石膏托,其余时间仍然需要佩带以保护跟腱!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
)(1)踝关节被动活动度练习被动地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缓慢、用力、最大限度。
但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10-15分/次,2次/日。
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
(2)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15-20分/次,1-2次/日。
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发表时间:2014-05-22T16:20:07.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8期供稿作者:唐正亮
[导读]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
唐正亮(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坪上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 276624)
【摘要】目的讨论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1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阔筋膜移植治疗并随访。
结果 16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按Arner—Lindhohm评定标准判定:优11例,占68.75%,良4例,占25%,差1例,占6.25%,临床优良率达93.75%。
结论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属于自体移植,无排斥反应,且手术方法简单,切除的阔筋膜位置较浅,对下肢的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效果较好的方法,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阔筋膜移植陈旧性跟腱断裂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096-02 跟健断裂有较高的发生率,多为体育运动损伤所致,在临床上跟腱断裂极易误诊、漏诊,有报道误诊率高达20%-30%,如不能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4-8周后则转为陈旧性跟健断裂,影响了患者的行走功能。
目前对陈旧性跟健断裂只能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很多,V-Y肌健延长修补术、胖肠肌健瓣膜翻转修补术、微创修复或内窥镜辅助治疗等,各有优缺点,本文采用自体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健断裂16例,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67岁,平均年龄47.34±4.62岁;致伤原因:体育运动伤12例,摔伤3例,锐器损伤1例。
受伤至手术治疗时间30-200天,平均102.4±15.2天。
1.2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以跟腱止点外侧至小腿中下部作“S”型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注意要避开腓肠神经,并注意保护肌腱外膜的完整性,清除跟腱断端的疤痕组织,暴露正常跟腱组织,使膝关节保持屈曲30度,踝关节跖屈20度,然后测量跟健缺损长度。
取同侧或对侧大腿外侧纵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出阔筋膜,切取阔筋膜宽度约为5cm,长度比缺损长度长约2-3cm,将切取的阔筋膜用无损伤线缝合成卷烟状,光面朝外,将管状阔筋膜两端套在断裂跟健的两端上,用无损伤线“8”字缝合,再间断缝合加固,若吻合困难,可在跟腱近侧断端打空,将阔筋膜穿过再用无损伤线捆扎,以防撕裂,远端可用带锚钉线固定。
吻合成功后,再用无损伤线缝合跟健外膜,最后冲洗,跟腱表面涂医用透明质酸,依次吻合各层。
1.3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用石膏固定患肢踝关节于功能位,膝关节屈曲15-20度,术后16天拆线,长腿石膏托固定6周,改用短腿石膏托功能位制动2周,并锻炼膝关节功能。
术后第2天行股四头腿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肌肉舒缩锻炼并活动足趾,术后6~8周膝关节进行60度-90度范围的屈曲活动,术后3个月内均不负重锻炼。
术后12周拆除石膏后,扶拐锻炼,并逐渐负重活动,直至弃拐负重行走。
1.4疗效标准
采用Arner—Lindhohm评定标准,优:患者无不适,行走正常,提踵有力,小腿围度减少小于1厘米,肌力无明显异常,踝背屈或跖屈角度减少小于5度;良:有轻度不适,行走稍有不正常,小腿肌力、提踵力度均较健侧弱,小腿围度减少小于3厘米,踝背屈角度减少5-10度,跖屈角度减少5-15度;差:小腿肌力明显减弱,小腿围度减少大于3厘米,踝背屈角度减少10度以上,跖屈角度减少大于15度。
2 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本组16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按Arner—Lind hohm评定标准判定:优11例,占68.75%,良4例,占25%,差1例,占6.25%,临床优良率达93.75%。
见表1。
表1 28例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临床疗效
效果优良差优良
例数(n) 11 4 1 15
比例(%) 68.75 25.00 6.25 93.75
2.2不良反应
本组16例无术后感染及跟腱再断裂的并发症发生。
表明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
3 讨论
跟腱是人体内最粗、最强大的肌腱,由腓肠肌腱和比目鱼肌腱混合而成,长度约为15cm,起于小腿中三分之一处,止于跟骨结节中点,负责踝关节的跖屈,对于行走、跑步、跳跃等动作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跟腱断裂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
跟腱断裂多为急性发生,多发生于运动中做弹跳或蹬踏动作时,表现为局部疼痛,提踵无力,行走困难及推进无力,无法完成蹬地、跳跃等动作。
查体可见跟腱后方凹陷,踝关节后方出现瘀斑和肿胀,局部可触及缺损,Thompson征阳性。
本病早期容易延误治疗,使急性断裂转为陈旧性跟腱断裂,究其原因主要是跟腱断裂后,因胫骨后肌、胖骨肌及趾屈肌的协同作用,踝关节仍有30度的跖屈功能,由于疼痛的掩盖,患者未重视以上症状,并未及时就诊;再者就是医生误诊所致,由于跟腱断裂早期出血及肿胀较为严重,触诊不清,患者由于疼痛,拒绝配合,未做Thanpson实验,再就是未做相应的影像学检查。
这些误诊大多发生在缺乏专业知识的小诊所内。
陈旧性跟健断裂很难自行愈合,虽然长时间后可形成一定程度的纤维瘫痕连接,但肌张力和肌力均差,难以完成正常的跟健功能,并遗留疼痛及行走功能障碍,所以陈旧性跟腱断裂必须行手术治疗,其目的就是为了恢复跟腱的完整及功能。
但目前手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无统一的标准,一般是按照Myerson分类法,以缺损的长度作为选择手术方式的依据。
手术方式及选用材料的不同,疗效各亦不相同。
本文介绍的阔筋膜移植陈旧性跟腱断裂,在临床上疗效较为肯定,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材料取自体阔筋膜,与肌腱组织特征相
近,且无排异反应,保证了修复后跟腱的功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通过研究发现,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方法简单、安全,并且疗效肯定,术后通过及时、规范的康复锻炼,可进一步的巩固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肖德茂,黄炯,雷树彬,等.陈旧性跟腱断裂的外科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6):466.
[2]周洪翔.宁涛陈旧性跟腱断裂的诊治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2):1149-1150.
[3]杨柏,姜恒,马岩,等.关节镜辅助下经皮牵引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J].局部手术学杂志,2010,19(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