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金流量折现法
- 格式:doc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22
现金流折现法估值公式
V=CF₁/(1+r)¹+CF₂/(1+r)²+CF₃/(1+r)³+...+CFₙ/(1+r)ⁿ
其中,V是资产或项目的估值;CF₁,CF₂,CF₃,...,CFₙ是未来每个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r表示贴现率,可以是其中一种债券的利率或其他投资项目的回报率。
在使用现金流折现法估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确定未来现金流量:首先需要进行预测,确定未来每个期间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可能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市场需求、成本结构和竞争环境等。
2.确定贴现率:贴现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到。
对于风险较低的资产,通常可以使用较低的贴现率,对于风险较高的资产,则需要使用较高的贴现率。
3.确定贴现期数:需要确定预测的现金流量将会延续的期数。
通常,投资的时间越长,预测的期数就越多。
有时,也需要根据资产或项目的特定特征来确定。
4.风险因素:现金流折现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考虑风险因素。
较高的风险通常会使得贴现率更高,从而降低资产或项目的估值。
5.特殊情况: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对现金流折现法的公式进行调整。
例如,在考虑税收、通货膨胀或其他特殊风险时,可能需要对现金流进行适当的调整。
总的来说,现金流折现法提供了一种基于未来现金流量的资产估值方法。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投资回报的潜力和风险。
然而,在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注意考虑估计的不确定性和合理选择贴现率的问题。
折现现金流量方法的三个公式折现现金流量方法是企业评估和投资决策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是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在,以确定企业的价值。
在折现现金流量方法中,有三个重要的公式,分别是现值公式、未来值公式和年金公式。
一、现值公式现值公式是折现现金流量方法中最基本的公式,它用于计算未来现金流量在当前时点的价值。
现值公式的计算公式如下:PV = FV / (1+r)^n其中,PV表示现值,FV表示未来值,r表示折现率(即投资回报率),n表示现在与未来所隔的时间。
现值公式的计算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算到现在的价值。
例如,假设某公司在未来三年内每年可以获得100万元的现金流入,而折现率为10%。
那么,这三年的现金流量在当前时点的价值就可以计算为:PV = 100 / (1+0.1)^1 + 100 / (1+0.1)^2 + 100 / (1+0.1)^3 = 248.69万元这就是未来三年现金流量在当前时点的价值。
二、未来值公式未来值公式是折现现金流量方法中另一个重要的公式,它用于计算当前投资在未来的价值。
未来值公式的计算公式如下:FV = PV x (1+r)^n其中,FV表示未来值,PV表示现值,r表示折现率(即投资回报率),n表示现在与未来所隔的时间。
未来值公式的计算过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将现在的投资按照一定的投资回报率增值到未来的价值。
例如,假设某公司在当前时点投资100万元,预计未来三年的投资回报率为10%。
那么,这笔投资在未来三年的价值就可以计算为: FV = 100 x (1+0.1)^3 = 133.10万元这就是当前投资在未来三年的价值。
三、年金公式年金公式是折现现金流量方法中最复杂的公式,它用于计算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现金流量总值。
年金公式的计算公式如下:PV = PMT x [(1 - (1+r)^-n) / r]其中,PV表示现值,PMT表示每期现金流量,r表示折现率(即投资回报率),n表示现在与未来所隔的时间。
企业价值评估——现金流量折现法的一些总结结合田明老师的课件,把有关现金流量折现的一下总结和大家共享一下:P一、几个指标的计算1、投资资本(这个投资资本与第8章剩余股利政策(有些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不同的)根据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静态的指标!)经营资产(经营流动资产+ 经营长期资产总值- 累计折旧和摊销)+ 金融资产= 经营负债(经营流动负债+ 经营长期负债)+ 金融负债+ 股东权益整理:(经营流动资产–经营流动负债)+(经营长期资产总值–经营长期负债)- 折旧摊销净经营资产=(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股东权益净负债+股东权益=投资资本=净资本净经营资产总计=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长期资产净值=净负债+股东权益=投资资本=净资本这个平衡关系只是在某一年年末的时候,所得到的,因此是静态公式!2、本期净投资(从以上的静态指标的两期对比中,找到一个动态的指标!)(08年年末的净经营资产-07年年末的净经营资产)Δ净经营资产=Δ经营营运资本+ Δ净经营长期资产净额=Δ经营营运资本+ Δ经营长期资产总值–Δ折旧摊销–Δ经营长期负债=Δ经营营运资本 + (Δ经营长期资产总值–Δ经营长期负债)–Δ折旧摊销=Δ经营营运资本 + 资本支出–本期折旧与摊销Δ经营长期资产总值——为了扩大生产,企业全部用自有的资金购买了长期资产花1000万Δ折旧摊销——08年当年计提的累计折旧和摊销(可以抵减资本支出)Δ经营长期负债——企业发生的负债,属于资金的来源和流入,比如300万Δ(经营长期资产总值 - 经营长期负债) = 资本支出——长期资产的购置支出Δ经营营运资本——短期投资增加,导致了企业现金的流出=Δ净负债+ Δ股东权益=Δ投资资本= 净投资(增量概念)这个平衡关系,使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增量公式!税后的经营利润= 税前的经营利润*(1-所得税率)=EBIT*(1-T)①= [(EBIT–I)+I]*(1-T)=(EBIT–I)*(1-T)+ I*(1-T)=净利润+税后利息净利润来自于利润表!财务费用就是利息费用!财务费用*(1-所得税率)就是税后利息。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及其风险进行预期,然后选择合理的折现率,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合成现值。
使用此法的关键确定:第一,预期企业未来存续期各年度的现金流量;第二,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公允的折现率,折现率的大小取决于取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风险越大,要求的折现率就越高;反之亦反之。
目录其流动性完全或部分丧失,随着经营的进行或时间的延续,其流动性又趋于不断提高,并最终转化为现金。
因此,公司的经营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现金流动过程。
未来各个特定经营期间的现金流量的折现就是公司价值的衡量形式,即:(1)其中,FCF是税后经营现金流量的总额;WACC是资本成本。
在将(1)式展开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上是无限长,不可能对所有未来年份做出预测,因此,通常将展开式分成两部分,即:价值=明确的预测期间的现金流量现值+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的现金流量现值称为连续价值。
可以用简化模型公式估算连续价值,公式如下:连续价值=净现金流量/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假定明确的预测期后的现金流量为一恒定值,当未来现金流量按某一固定比率增长时,计算公式如下:(3)其中:NOP为明确的预测期后第一年中自由现金流量正常水平;g为自由现金流量预期增长率定值;r为新投资净额的预期回报率。
DCF应用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在有限的范围内即上述的明确的预测期内(通常5到10年)预测自由现金流量;第二步:根据是简化了的模型假设计算预测之后的自由现金流量水平;第三步:按照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WACC)法折现自由现金流量。
编辑本段在企业中的运用所谓价值评估,指买卖双方对标的做出的价值判断。
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对目标企业的估价是决定交易是否成交的价值基础。
目标企业估价主要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
其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判断,但并不是可以随意估价,而是有一定的科学方法可依据的。
企业一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对目标企业估值。
企业价值计算公式以下是常用的企业价值计算方法:1.市盈率法(P/E法):市盈率是公司市值与其净利润之比。
该指标可用于衡量企业的相对估值,越高的市盈率意味着投资者愿意为每份盈利额支付更高的价格,从而使得企业的价值更高。
2.市净率法(P/B法):市净率是公司市值与其净资产之比。
该指标可用于衡量企业的净资产和市值之间的关系,通常用于估计企业的风险和资产负债情况。
3.现金流折现法:现金流折现法将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现为现值,以反映时间价值。
该方法通常用于评估投资回报率或长期盈利能力。
它需要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并应用适当的贴现率。
4.企业估值方法:企业估值方法根据不同的财务指标和市场数据来计算企业的价值。
这包括经济附加值(EVA)、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等。
除了以上方法,以下是一些其他考虑因素和指标:5.相对估值:比较类似企业的估值指标,比如行业平均值、竞争对手的估值以及相似企业的交易情况。
通过将企业与行业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其价值。
6.市场份额和增长潜力:考虑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增长潜力也是估算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
市场份额和增长潜力可以通过市场调研、行业分析和竞争对手比较来确定。
7.资产负债表分析: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其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和风险。
这包括计算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利润率等指标。
8.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动性。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获得有关公司的净现金流量、运营现金流量和投资现金流量的信息。
9.利润能力分析:利润能力分析可以帮助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这包括计算毛利率、净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等指标。
总之,企业价值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指标,以便获得准确的评估结果。
在计算企业价值时,还需要考虑公司的特定情况、行业趋势和市场条件等因素。
【例题•讣算题】甲公司是一家投资公司,拟于2020年初对乙公司增资3000万元,获得乙公司30%的股权。
由于乙公司股权比较分散,甲公司可以获得控股权。
为分析增资方案可行性,收集相关资料如下:(1)乙公司是一家家电制造企业,增资前处于稳泄增长状态,增长率7%。
2019年净利润350万元,当年取得的利润在当年分配,股利支付率90紀2019年末(当年利润分配后)净经营资产2140万元,净负债1605万元©(2)增资后,甲公司拟通过改进乙公司管理和经营战略,增加乙公司收入和利润。
预计乙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8000万元,2021年营业收入比2020年增长12% 2022年进入稳左增长状态,增长率8觥(3)增资后,预计乙公司相关财务比率保持稳定,具体如下:(4)乙公司股票等风险投资必要报酬率增资前11%增资后10. 5%o(5)假设各年现金流量均发生在年末。
要求:(1)如果不增资,采用股利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估计2020年初乙公司股权价值。
(2)如果增资,采用股权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估计2020年初乙公司股权价值(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方表格中)O(3)计算该增资为乙公司原股东和甲公司分别带来的净现值。
(4)判断甲公司增资是否可行,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9年)【答案】(1)2020年初乙公司股权价值=350X90%X (1+7%) / (11%-7%) =8426. 25 (万元)(2)注:①税前经营利润二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和管理费用二营业收入x (1-60%-20%)二营业收入X20%②股东权益二净经营资产-净负债二营业收入X (70%-30%)二营业收入X40%③(P/F, 10. 5%, 1) =1/ (1+10. 5%) =0.9050(P/F, 10.5%, 2) =0. 9050X0. 9050=0. 8190后续期价值=[990. 62/ (10. 5%-8%) ]X (P/F, 10. 5%, 2) =39624. 8X0. 8190=32452. 71 (万元)(3)该增资为乙公司原股东带来的净现值=31650. 71 X70%+3000-8426. 25=16729. 25 (万元)该增资为甲公司带来的净现值=31650. 71X30%-3000二6495. 21 (万元)(4)增资可行,因为增资给甲公司和乙公司原股东都带来了正的净现值。
dcf现金流折现法DCF现金流折现法DCF现金流折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DCF)是一种用于估值的方法,它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到现在的价值。
通过使用DCF方法,投资者可以确定一个资产、项目或公司的内在价值,并与当前市场价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值得投资。
DCF方法的核心思想是现金流的时间价值。
根据时间价值的原理,未来的现金流量相较于现在的现金流量具有较低的价值。
这是因为未来的现金流量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同时,投资者可以利用现金流投资于其他收益项目,因此未来的现金流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折现率进行调整。
在应用DCF方法时,首先需要确定未来的现金流量。
通常情况下,未来的现金流量会进行预测,以便对资产或项目进行估值。
预测现金流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市场需求、竞争状况、经济环境等,以确保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旦确定了未来的现金流量,接下来需要确定折现率。
折现率是根据投资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率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风险越高,折现率就越高。
投资者可以根据资产或项目的特点和市场情况来确定折现率,以确保估值的准确性。
确定了未来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后,就可以进行现金流折现的计算。
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按照折现率进行折算,得到每个时间点的现金流量的现值,然后将这些现值加总,即可得到资产或项目的当前价值。
DCF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并且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估值结果。
然而,DCF方法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局限性。
首先,DCF方法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要求较高,一旦预测出现偏差,估值结果可能会产生较大误差。
其次,DCF方法对折现率的确定较为主观,不同的投资者可能会得出不同的估值结果。
此外,DCF方法还假设投资者可以利用现金流投资于其他收益项目,但实际上并非总是如此。
总的来说,DCF现金流折现法是一种常用的估值方法,通过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现到现在的价值,可以帮助投资者确定资产、项目或公司的内在价值。
第一部分收益法模型及方法介绍收益法目前常用的估值模型主要为现金流折现模型(DCF)、股利贴现模型(DDM)。
(一)现金流折现模型(DiscountedCashFlow),简称DCF模型。
现金流量折现法通常包括FCFF(企业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和FCFE(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1、FCFF模型(FreeCashFlowfortheFirm)(1)公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税后利息支出+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增加额注意:企业整体价值=经营性资产价值+溢余资产价值+非经营性资产负债价值企业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企业整体价值-付息债务价值(2)折现率折现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计算公式如下:WACC=[E/(E+D)]Re+[D/(E+D)]X(1—T)Rd其中:Re:权益资本报酬率;Rd:债务资本收益率;E:权益的市场价值;D:付息债务的市场价值;T:所得税率。
注:系统性风险(不可分散风险)——不可分散,存在于市场或者行业,每个企业、资产自身都具有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可分散风险)——可分散,是某一企业或行业特有的风险,其他行业没有或行业内其他企业没有。
1)Re股权收益率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italAssetPricingModel)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Re=Rf+BX ERP+RsRf:无风险收益率一般以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选择国债剩余年限与标的资产经营年限(预测期限)匹配。
10年期及以上,4%左右。
B:(UnleveredBeta)剔除财务杠杆的行业Beta,可选取沪深300、上证综指、深成指同行业Beta值。
(注意与ERP所采用的的市场指数相互匹配)ERP:市场风险溢价(市场风险超额回报率),系股票市场回报率与无风险报酬率的差额。
《中国资产评估》(2015年1期)中企华,2012-2014年选取200个样本,涉及47家评估机构。
市场风险溢价(ERP)确定方式统计情况如表:每种方法各有利弊,暂无相对完美的方法。
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概念
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Free Cash Flow Discounted Cash Flow, FCF DCF)是一种用于评估投资项目或公司的价值的财务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基于未来现金流量的概念,它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现到
当前价值,以确定投资的合理价值。
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净现金流入,它
表示了企业在没有受到资本支出和债务偿还的限制下所能够产生的
现金流量。
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核心思想是,未来的现金流量价
值比未来的现金流量本身更有意义,因为现金流量会随着时间的推
移而减少,而且未来的现金流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应用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时,首先需要预测未来几年的自由
现金流量。
然后,利用一个适当的折现率将这些未来的现金流量折
现到当前价值。
折现率通常是根据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和市场利率
来确定的。
最后,将折现后的现金流量相加,就可以得到投资项目
或公司的总价值。
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考虑到投资项目或公司
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和风险,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客观的估值结
果。
然而,这种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
测需要较高的准确性,而且折现率的选择也可能会对估值结果产生
较大影响。
总的来说,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一种重要的财务分析方法,
它能够帮助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更好地评估投资项目或公司的价值,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是2004年教材新增加的一章,从2004年的考试来看本章分数占22.5分,可见新增内容,在考试中是出题重点。
本章与2004年的教材内容相比的变化主要是:一是将第二节现金流量法重新编写,修改了原有的错误,并且将"营运资本"改称为营业流动资产,从内容看比去年要精练、清晰,但实质未变;二是将第三节中原有计算各年经济利润时投资资本可以有三种选择,统一为一种方法,用期初投资资本来计算;三是在第四节中强调了本期市盈率与内含市盈率的区别。
第一节企业价值评估概述一、企业价值评估的含义企业价值评估简称价值评估,是一种经济评估方法,目的是分析和衡量企业(或者企业内部的一个经营单位、分支机构)的公平市场价值并提供有关信息,以帮助投资人和管理当局改善决策。
需要注意的问题:1.价值评估使用的方法价值评估是一种经济"评估"方法。
"评估"一词不同于"计算",评估是一种定量分析,但它并不是完全客观和科学的。
价值评估既然带有主观估计的成分,其结论必然会存在一定误差,不可能绝对正确。
2.价值评估提供的信息价值评估提供的是有关"公平市场价值"的信息。
价值评估不否认市场的有效性,但是不承认市场的完善性。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对象是企业整体的经济价值。
企业整体的经济价值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平市场价值。
(一)企业的整体价值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体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企业整体能够具有价值,在于它可以为投资人带来现金流量。
这些现金流量是所有资产联合起来运用的结果,而不是资产分别出售获得的现金流量。
2.整体价值来源于要素的结合方式3.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4.整体价值只有在运行中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企业停止运营,那么这个时候的价值是指清算价值,而不是我们的作为整体的运营价值。
(二)企业的经济价值经济价值是指一项资产的公平市场价值,通常用该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计量。
需要注意的问题:1.区分会计价值与经济价值会计价值一般都是按照历史成本计价,是账面价值。
而经济价值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两个概念是两回事。
2.区分现时市场价值与公平市场价值经济价值是一个公平的市场价值,它和现时市场价值是两回事。
现时市场价值是指按现行市场价格计量的资产价值,它可能是公平的,也可能是不公平的。
(三)企业整体经济价值的类别1.实体价值与股权价值。
企业实体价值=股权价值+债务价值股权价值在这里不是所有者权益的会计价值(账面价值),而是股权的公平市场价值。
债务价值也不是它们的会计价值(账面价值),而是债务的公平市场价值。
2.继续经营价值与清算价值企业能够给所有者提供价值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营业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称之为持续经营价值(简称续营价值);另一种是停止经营,出售资产产生的现金流,称之为清算价值。
一个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应当是续营价值与清算价值中较高的一个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已经低于其清算价值,本应当进行清算。
但是,也有例外,就是控制企业的人拒绝清算,企业得以持续经营。
这种持续经营,摧毁了股东本来可以通过清算得到的价值。
3.少数股权价值与控股权价值少数股权价值是现有管理和战略条件下企业能够给股票投资人带来的现金流量现值。
而控股权价值是企业进行重组,改进管理和经营战略后可以为投资人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三、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注意的问题企业价值评估与项目价值评估的比较相同之处(1)无论是企业还是项目,都可以给投资主体带来现金流量,现金流越大则经济价值越大;(2)它们的现金流都具有不确定性,其价值计量都要使用风险概念;(3)它们的现金流都是陆续产生的,其价值计量都要使用现值概念。
区别(1)投资项目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企业的寿命是无限的:(2)典型的项目投资有稳定的或下降的现金流,而企业通常将收益再投资并产生增长的现金流,它们的现金流分布有不同特征;(3)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属于投资人,而企业产生的现金流仅在管理层决定分配它们时才流向所有者。
第二节现金流量折现法一、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种类(一)股利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股权现金流量的含义:是一定期间企业可以提供给股权投资人的现金流量,它等于企业实体现金流量扣除对债权人支付后剩余的部分。
(二)实体现金流量折现模型1.公式股权价值=企业实体价值-债务价值实体现金流量的含义:是企业全部现金流入扣除成本费用和必要的投资后的剩余部分,它是企业一定期间可能提供给所有投资人(包括股权投资人和债权投资人)的税后现金流量。
2.企业总价值企业总价值=营业价值+非营业价值=自由现金流量现值+非营业现金流量现值注意的问题:价值评估主要关心企业的营业价值。
多数情况下,非营业现金流量数额很小,或者不具有持续性,因此可以将其忽略。
二、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参数的估计(一)折现率:第九章已经解决(二)预测期:大部分估价将预测的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有限的、明确的预测期,称为"详细预测期"或简称"预测期",在此期间需要对每年的现金流量进行详细预测。
第二阶段是预测期以后的无限时期,称为"后续期"或"永续期",在此期间假设企业进入稳定状态,有一个稳定的增长率,可以用简便方法直接估计后续期价值。
后续期价值称为"永续价值"或"残值"。
企业价值=预测期价值+后续期价值例题1:DBX公司目前正处在高速增长的时期,2000年报销售增长了12%。
预计2001年可以维持12%的增长率,2002年开始逐步下降,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2005年下降1个百分点,即增长率为5%,2006年及以后各年按5%的比率持续增长。
本题中,2005年之前属于预测期,从2006年开始进入后续期。
判断企业进入稳定状态的标志:(1)具有稳定的销售增长率,它大约等于宏观经济的名义增长率;(2)具有稳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它与资本成本接近。
投资资本回报率是指息前税后营业利润与投资资本的比率。
投资资本=所有者权益+有息负债流动资产-无息流动负债=营业流动资产(三)现金流量的确定1.预测方法:一个是单项预测,一个是全面预测,不过,一般来说,都用全面预测,它是通过编制预计的财务报表来帮我们预计现金流量。
2.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1)预计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分配给股东,如果当期利润小于需要筹集的权益资本,在"应付股利"项目中显示为负值,表明要增发股票。
净利润-股利=△留存收益△投资=358.4-320=38.4投资需要的权益资金=38.4×70%三、预计现金流量表(一)企业实体现金流量方法1.剩余现金流量法(从现金流量形成角度来确定)实体自由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营业流动资产增加-资本支出1.息前税后营业利润的确定(1)平均税率法:息税前营业利润所得税=息税前营业利润×平均所得税率以教材01年的数据为例:息税前营业利润=52.3264(利润总额)+6.8096(财务费用)=59.1360息前税后营业利润=59.1360×(1-30%)=41.3952缺点:虽然简便,但不精确(2)所得税调整法息税前营业利润所得税=所得税额+利息支出抵税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息税前营业利润-息税前营业利润所得税以01年的数据为例: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净利润+税后利息=36.6285+6.8096×(1-30%)税后利息=利息×(1-适用的所得税率)2.折旧与摊销3.营业流动资产增加的确定营业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无息流动负债营业流动资产增加=流动资产增加-无息流动负债的增加4.资本支出的确定资本支出指的是用于购置各种长期资产的支出减去无息长期负债的增加。
资本支出=购置各种长期资产的支出-无息长期负债增加=长期资产净值变动+折旧摊销-无息长期负债增加假如2004年的固定资产净值是200万元,2005年计提折旧50万元,到2005年时的固定资产净值应变为150万。
假如2004年的固定资产净值是200万元,2005年计提折旧50万元,到2005年时的固定资产净值仍是200万元,则购置固定资产花费了50万元。
同理,假如无形资产04年时100万,05年摊销10万,05年无形资产变为130万,问购买无形资产花费了40(130-100+10)万元。
5.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6.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流动资产增加7.实体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方法2:融资现金流量法(加总全部投资人的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普通股权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优先股现金流量1.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若公司不保留多余现金: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股利-股票发行(或+股票回购)教材P256以2001年数据为例:股利为9.7485,股本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股利=9.74852.债权人现金流量=债务利息-利息抵税+偿还债务本金-新借债务本金=税后利息-有息债务净增加(或+有息债务净减少)教材P256以2001年数据为例:利息为6.8096,2001年有息负债是107.52,基期有息负债是96,所以债权人现金流量=6.8096×(1-30%)-(107.52-96)=-6.7533方法3:净投资扣除法1.基本概念:企业在发生投资支出的同时,还通过"折旧与摊销"收回一部分现金,因此"净"的投资现金流出是总投资减去"折旧与摊销"后的剩余部分,称为"净投资"。
总投资=资本支出+营业流动资产增加净投资=资本支出+营业流动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净投资来源:新增加的所有者权益+增加的有息负债净投资占用:营业流动资产的增加+资本支出-折旧与摊销净投资(发生额)=本年的投资资本-上年的投资资本2.基本公式:企业实体流量=息前税后营业利润+折旧与摊销-营业流动资产增加-资本支出=息前税后营业利润-净投资教材P275例5:D企业刚刚收购了另一个企业,由于收购借人巨额资金,使得财务杠杆很高,2000年年底投资资本总额6500万元,其中有息债务4650万元,股东权益1850万元,投资资本的负债率超过70%,目前发行在外的股票有1000万股,每股市价12元,固定资产净值4000万元,营业流动资产2500万元,本年销售额10 000万元,息税前营业利润1500万元,税后借款利息2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