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西华大学共3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30 MB
- 文档页数:36
社会语言学期末重点总结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主要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涵盖了语言的结构、习得、变异以及语用等方面,旨在理解语言使用的社会背景和语言变化的社会条件。
本文将总结社会语言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和理论,以及一些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社会角色和语言使用:社会语言学认为,人们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使用。
例如,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都会对人们的语言选择和风格产生影响。
2. 语言变异和语言变化:语言变异是指语言系统内部的差异,而语言变化则指的是语言随着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
社会语言学研究这些变异和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例如社会因素、地理因素、历史因素等。
3. 社会网络和语言:社会网络是指由个体之间的联系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
社会语言学通过研究社会网络中的语言交互和信息传递,揭示语言使用的社会特点和规律。
4. 社会变量和语言变异:社会变量是指与个体的社会身份、背景和关系相关的因素。
社会语言学通过研究社会变量与语言变异的关系,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语言差异和变异现象。
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社会语言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向受访者提供一系列问题,了解他们的语言使用和态度等。
2. 语料库研究:语料库研究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真实语言数据,揭示语言使用的统计规律和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语言变异和变化的社会因素。
3. 访谈和观察:访谈和观察是社会语言学中直接获取语言数据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与受访者交谈和观察他们的语言使用来了解社会语言现象。
4. 社群参与:社群参与是指研究者深入社会群体中,与其共处一段时间,并参与其中的语言活动。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语言现象和背后的社会背景。
三、社会语言学的应用领域1. 语言教育:社会语言学在语言教育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研究者可以通过了解学习者的社会身份和背景,设计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材料。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研究者通过实地走访社会群体,进行面对面的采访和观察。
调查对象可以是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经济背景或不同年龄层的人群。
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或话题,通过与被调查者的互动和观察来收集语言数据。
田野调查的优点在于可以收集到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和细节,但是由于调查者的主观性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注意数据的客观性和解读的准确性。
问卷调查是另一种常用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
研究者会准备一份问卷,通过网络、邮件或面对面的方式发放给被调查者。
问卷中的问题通常与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语言变体等相关。
问卷调查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调查大量的被调查者,帮助研究者获得更全面的数据。
但是受访者可能对问卷内容有偏见或回答不准确,因此需要研究者在设计问卷时注意问题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语料库研究是社会语言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语料库是指系统地搜集和整理大量的语言样本,以供研究者进行分析。
语料库研究可以通过收集书面文本、语音录音、网络数据等方式建立。
通过分析语料库中的语言数据,可以揭示语言使用的规律和变异。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语言使用中发现相似和变异现象,帮助研究者了解语言的演变和变化。
但是语料库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要求高,因此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
社会网络分析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一种比较新的方法。
研究者通过构建社会网络图,分析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和信息传播等与语言使用相关的特征。
通过探究社会网络中的人际关系,可以了解语言传播和变异的特点。
社会网络分析的优点在于可以揭示语言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异和变体的影响。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对统计学和网络科学有一定的基础要求。
语言变异和变体研究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者关注不同人群和社会群体之间语言使用的差异和变化。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语言变体的特征,可以了解不同群体的社会地位、身份认同和文化背景等。
第六章社会语言学研究在不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语言变异。
•语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语言在社会中使用,社会的各种因素不能不对话言产生各种影响;而语言作为社会中交流信息的工具,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观察语言,可以发现语言因受不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即变异);而从语言上又能观察到社会的某些特点和变化。
•揭示语言结构变异和社会结构变异之间的系统对应关系。
一、具体研究内容一、社会因素(如民族、职业、阶层、语境)对语言结构的影响。
语言的分化、统一。
社会方言、亲属语言、地域方言。
“同语线”。
黑人英语、行话、俚语、语体。
共同语。
二、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文化、心理等对语言的影响。
女国音。
禁忌语。
三、由社会因素引起的语言关系,如语言接触、语言影响、语言融合。
语言成分的借用。
“表层”、“底层”。
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
四、语言因素对社会因素的影响。
五、与语言使用有关的问题,包括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双语现象、双语教育等;1语言和族群之间的关系:社会方言•语言在本质上是一个永远在变动的动态传讯系统。
我们如果从时间的角度切入,我们会观察到语言在历史上的变化; 如果我们是从空间的层面去看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到同一个语言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上所呈现的差异,这就是方言的差异。
•黑人英语,一)语音方面:元音后面r音的消失,guard, god; sore, saw 及辅音串(consonant cluster)的简化, passed, past [pæs ]。
二)句法方面:现在式的be动词消失,增加一个不变形式的be用来表示习惯john be happy, john happy 。
黑人英语除了现在完成式之外,还用done表示事情的完成,及been表示过去。
2语言与社会情境•社会情境包括1. 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2. 谈话时的情境3.谈话的题材4. 运用的媒体,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比重关系只有在某一个特定的语言小区里才能决定。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科,其研究重点在于语言使用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背景、语境、语言交际目的等方面的研究,社会语言学可以揭示出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定义、研究范围以及社会语言学的实践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社会语言学的定义社会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使用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起到的作用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的学科。
其中,语言使用者的社会背景、语境、语言交际目的等因素都是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重点。
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了社会语言学的多个领域,如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
社会语言学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1、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语言变异是指同一语言系统中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显示,语言变异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语音、词汇使用等方面会存在差异。
如同一词汇的不同语音发音,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
2、社会语言学与文化文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通过语言,人们传递着文化信息。
社会语言学和文化密切相关,通过对语言的潜在意义、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究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3、语言与社会身份语言是人们社会身份的重要标志。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语音、衣着、身体语言等方面的使用,往往会受到社会身份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身份,不同的群体,会在语言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反映出其所处的社会位置。
4、语言与社会互动语言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不仅表达信息,还通过语言来建立社会关系。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在社会互动中具有巨大的力量,可以促进社会合作、数据交流、实现社会目标等。
三、社会语言学的实践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语言教学、语言规划、语音识别等。
第三章社会语言学1.1 语言与交际1.1.1“交际”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那么什么是“交际”?所谓交际,就是用某种已经建立的符号体系有意识地传递信息。
1.1.2交际手段①语言交际手段:在人们日常交往中语言就是一种符号体系,是某个社会群体中已经存在的一种符号体系。
人们用语言来交流思想,相互交往,到达彼此了解。
②非语言交际手段:身势、手势、面部表情等。
社会语言学不仅研究语言交际手段,也常常研究这些非语言的交际手段。
这些语言的交际手段和非语言交际一样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1.1.3“信息”传递模式:说话人是“发信者”,听话人是“收信者”。
“信道”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电话、电视、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电脑网络等。
归根结底传递是还是声音、图像和文字符号。
图中重叠的部分表示两者交际手段的吻合部分,剩余部分就成为噪声。
注:这里的“噪声”不单指说话时外界的物理噪声,各种语言变异都会造成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语言手段不吻合,从而产生系统性“噪声”。
例如:(P3)1.1.4 反馈(feedback)1、什么是反馈?接受者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向发射这发出一些信息,表示他是否接受到发射者发出的信息。
2、反馈的类型①语言②面部表情1.1.5 信道和内容语言通过信道起作用。
语言符号承载的是信息内容。
因此信道和内容是交际过程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交际信道的分类:①独立的与非独立的:语言是独立的信道,但是姿势、表情、身势都是非独立的信道。
②静态的与非静态的:静态的信道指文字等,动态是说话、手势、嗓音等特征。
③听觉的和视觉的:听觉信道传递有声语言,视觉信道传递文字信息、图像等。
2、交际内容的分类:①认知信息:指语言实际传递的内容,即说话的意义。
②特征信息:传达出说话人的心理状况,使人了解到谈话者本人及对方的态度,在谈话中非常重要。
对于充分理解说话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③调节信息:用于交流的开始、继续和结束。
因为要顺利进行交流,双方必须掌握一定的空间位置,改变身姿,提供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得到反馈,一步一步传递信息,直至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