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_唐子来
- 格式:pdf
- 大小:224.62 KB
- 文档页数:6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820025202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第一期工程景观设计构想收稿日期6225作者简介肖 云(682),男,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湖南长沙 肖 云摘 要:在以防洪堤为主体的风光带景观设计中,针对如何打破空间的单调与防洪设计限制的问题,从场所的肌理分析出发,通过“景观肌理”的揉曲、分质、重塑,期望能重构生态、艺术、人文的风光带,并试图从“肌理设计”的角度探讨了一种新的设计视角,以提升场所的人文意境。
关键词:风景园林,滨水风光带,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5.12文献标识码:A 人依水而生,文化伴水而蕴。
穿城而过的河流,往往流淌着城市的历史,孕育着时代的文明,而城市滨水区更组成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构建了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
目前,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营造城市滨水景观,既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同时又能传神“勾勒”出当地特有的文化风采,也自然地成为了景观规划设计界热衷探讨的一个课题。
在长沙市浏阳河风光带第一期工程景观规划设计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引入“肌理设计”的概念,试图恢复场所逝去的生机与活力,提升场所的人文意境。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曲《浏阳河》唱遍了大江南北,也唱出了一条“红色”河流———浏阳河。
这条“红色”河流,源浏阳,穿长沙,汇湘江。
其河道十曲九弯,两岸紫霞丹花,青山翠枝,名人故里,数不胜数。
它以清澈的河水滋润着周边土地,养育着两岸人民,培育出众多的志士与名人,是一条富有人文内涵的文化之河。
浏阳河风光带是长沙城市形象的构架之一,政府力图通过风光带的建设,为市民提供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类型多样的滨水开放空间,塑造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滨水区。
本次设计的风光带为浏阳河西岸中的一段,南北长约1400m ,东西宽约52m 。
风光带以防洪堤为主体,防洪堤的修建将浏阳河两岸原有自然肌理清理殆尽,形成生硬与模式化的“堤坡式”景观。
引言我国都市规划通过了相当长历史时期的开展,差不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都市规划体系,其构成要素包括都市规划法规、规划编制和规划行政治理三局部,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
现行的规划体系是在方案经济的根底上形成的,进进21世纪,我国的政治、经济、土地使用体制等,与都市规划体系休戚相关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体制从方案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土地使用制度由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
面对这种转变,都市规划体系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其内容涉及都市规划体系的各个组成局部,并要建立起一套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都市开展建设的高效的都市规划体系。
对改革的内容、方法在规划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争论,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运用所学治理学、经济学知识,盼瞧能为都市规划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路和对策。
第一章简述近代都市规划的开展研究都市规划理论的开展历史,对现今都市规划的开展有深刻、长远的妨碍。
对西方近代都市规划理论与中国近代都市规划的形成与开展历史过程与历史特点,做探究性的对比,可将中国的都市规划置于更加宽阔的空间,对现今的都市规划及开发建设无疑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都市规划理念伴随着不同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几经演变,充分表达了人类都市规划思想的精华。
第一节近代都市规划的思想开展从一百年多年都市规划开展的实践瞧,近代都市所发生的住房咨询题、交通咨询题、环境污染咨询题,是都市面临的共同性咨询题。
但在不同开展水平的国家里,这些咨询题的表现形式、严峻的程度、解决的途径等有非常大差异。
都市规划在西方已有百年的开展历史,出现了一系列的规划思想与理论,其中有许多理论对我国的都市规划开展具有指导作用。
一、都市规划理论的起源大多数研究都市规划理论的学者认为,都市规划理论的起源是多元和复杂的。
闻名的都市规划理论家坎贝儿〔Campbell〕认为,都市规划理论的起源与历史上几个闻名的都市规划运动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19世纪初,霍华德的“田园都市〞〔GardenCity,EHoward〕。
世界城市轴线比较研究何嘉宁1.城市轴线案例研究北京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km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
梁思成先生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中写到:“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的布局重心。
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面部署的。
但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
一根长达7.8km,全世界最长、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
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但北京的传统轴线与西方城市轴线不同,巨大尺度的轴线在空间上存在,但被紫禁城和景山隔断,南北难以穿越,除非从空中鸟瞰,否则不易为人所感知。
解放后,由于城墙和永定门等城门的拆除,北京轴线在前门以南和景山以北的轴线逐渐模糊,但故宫前的中段轴线由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而得到加强,并使原先封闭的轴线具有了开敞特性的新的空间特点。
与此同时,东西向的长安街逐渐成为北京城的又一主要轴线,首都重要机关和建筑沿此轴线布置,阅兵式等重要政治仪式亦沿长安街行进。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成功申奥后的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以及即将动工的永定门复建工程将又一次强化北京原有南北轴线。
巴黎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渐扩大形成的。
公元888年,法兰西王国成立,以巴黎为首都。
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经历了大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香榭丽舍大道构成的主轴线初步形成。
到19世纪中叶拿破仑第三执政时,由奥斯曼主持对巴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
除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条环路的建设外,出于整顿市容、开发市区和便于军事行动以镇压人民起义等目的,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和绿地,许多新的轴线形成,这基本奠定了巴黎市区的骨架。
内部参考资料外事与港澳台工作通讯2003年1-2月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与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编本期要目●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董事会顾问Joachim Lorenz博士来访我校●吴启迪校长会见美国大西雅图区贸易发展联盟总裁●彼德罗教授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李永盛副校长会见泰王国国会上议院克拉运河评审委员会荣誉顾问黄锡辉先生●杨东援副校长会见英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吴启迪校长参加英国驻沪总领馆招待会●我校世博研究中心和外办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代表举行会谈●吴启迪校长会见德国外交部东亚处处长Burbach先生●周祖翼副书记会见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大学代表团●韩国庆熙大学与我校签订合作协议●2003年膜结构技术亚洲论坛在我校召开●李国强副校长会见著名钢琴家李名强教授并授予其同济大学顾问教授称号●杨东援副校长出席格拉茨工业大学举办的“地质技术与隧道工程”课程开幕式●吴启迪校长、李国强副校长分别会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拉森教授●德国经济基金会代表团一行二人来我校访问●李永盛副校长会见法国巴黎高科Edmond LISLE教授及夫人●吴启迪校长会见卡耐基梅伦大学来宾●杨东援副校长会见法国斯特拉斯堡Robert Schuman大学Guy SIAT副校长●吴启迪校长会见朝鲜驻华大使●吴启迪校长会见奥地利教育部大学国际合作联络人萨尔茨堡大学副校长●我校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召开院务委员会会议●吴启迪校长会见都柏林理工大学(DIT)校长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董事会顾问Joachim Lorenz博士来访我校1月2日上午,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董事会顾问Joachim Lorenz博士访问同济大学。
Joachim Lorenz博士是随德国总理施罗德一行一起到中国访问的,他陪同施罗德总理参加了12月31日在上海举行的磁悬浮列车的首发仪式。
吴启迪校长会见了Joachim Lorenz博士并首先祝贺蒂森克虏伯集团在磁悬浮列车方面取得的成功。
Joachim Lorenz博士感谢同济大学授予施罗德总理名誉博士学位,同时希望中国能够继续利用磁悬浮技术。
1980年代以来我国战略规划研究的总体进展罗震东王兴平张京祥提要战略研究一直是城市规划的研究重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规划界自1980年代以来关于城市战略规划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加强,在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积极与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然而我国城市战略规划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的问题与领域有待探究。
本文在对大量资料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综述了这一时期我国战略规划研究的总体进展,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战略规划80年代以来进展中国文章编号1000-3363(2002)03-0049-05中图分类号TU981文献标识码Am w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辜胜阻,非农化及城镇化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m x陈颐,中国城市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汝信,城市化:苏南现代化的新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m y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m z林玲,城市与经济发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成德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0m{王振亮,城市空间融合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8~10m|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3~34.作者简介:姜爱林,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政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博士后1总体状况我国关于空间发展战略的研究最早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层次,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则起步于1980年代,在介绍国外战略规划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重点和焦点。
对于国外城市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介绍主要集中于以英联邦国家为主的规划体系的评介。
这其中包括英国的结构规划(王丽萍1993;汤黎明1993;于立1995;唐子来1999;陈秉钊2000)、战略规划指引(许瑞生,赖惠芳1999;罗震东2001)、大都市战略规划(Dave shaw,王红扬2001)、新加坡概念规划(薛普文1995;唐子来2000)、加拿大的大都市战略规划(曾法龄1992;和田喜彦1995)、香港全港发展策略(普赖#EG,于泽1996;李庚1997;侯丽,栾峰2000)等。
1英国的规划体系1、1英国的规划行政体系英国的规划体系主要由国家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和地方规划四级组成,具体由中央和城市两级政府编制。
区域性规划机构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不直接负责规划的编制工作,而主要作为编制区域规划的组织者。
1、2英国的规划法规体系1987年的《(土地)利用分类令》、1988年的《总开发令》、1990年的《城乡规划法》和1990年的《登记建筑物法》等。
除规划法特别准予以外,包括规划许可在内的一切土地开发都要获准规划同意,“开发”即成为规划法和开发管制的重心。
3、英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容特点英国土地规划城乡土地利用的一体化,规划主要目的是控制和管理土地开发,保护自然环境。
不同层次的规划详略程度各有不同。
高层次规划较为简略,比如中央规划和大的区域规划主要提供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基层规划内容非常详细,作为实施性规划,更加强调管理操作的便捷性。
英国的城市规划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的框架编制,下一层次规划主要是由大城市中心区规划、小城镇规划和郊区发展区规划组成的较小区域的规划。
4、英国的规划管理制度英国的规划编制由政府部门负责,其规划程序是:首先编制规划草案,然后公开征求意见,专业小组或监察员根据公众意见向政府提交报告,根据提交的报告修改规划并再次征求意见,再次根据各方意见进行规划修改后,提交政府批准规划并付诸实施。
在规划实施和管理制度上,英国建立了完善的规划许可证制度。
政府批准实施的规划具有权威性,未经规划许可,不准一切形式的土地开发利用。
4.1.2德国的规划体系1、德国的规划行政体系根据行政级别或空间大小的不同,德国空间规划体系一般划分为联邦、州、地区和市(县)四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有一个综合性战略性规划与之对应,下层规划必须遵循上层规划的指导。
各级规划均有明确的分工,其任务重点各不相同。
德国类似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建筑法制定的,与城市规划十分,但外延较小。
德国的规划体系中只有发展规划,而没有独立的宏观层面上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其联邦区域规划纲要和州市发展规划也都是国土概念规划。
第五章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论第一节国外(地区)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一、英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城市规划立法的国家,也是城市规划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其许多方面对众多国家、地区的城市规划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1909年英国通过了第一部涉及城市规划的法律《Housing,Town Planning etc.Act》,标志着城市规划作为一项政府法定职能的开端。
1947年通过了城乡规划法(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ct),同时颁布了工业分布法、新城法、国家公园和乡村通道法、城镇发展法等一系列法规。
英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地方详细规划(Local Plan)、一体发展规划(Unitary Development Plan)。
1990年代后期以来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变化,英国的规划体系也正处于调整、转变之中,由于尚未稳定,所以这里不再做介绍。
(1)结构规划:由郡规划局编制,但必须提交英国环境事务大臣批准方能生效。
结构规划是为未来15年或更长时期的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框架,并作为地方规划的依据。
结构规划主要是解决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平衡,确保地区发展与国家和区域政策相符合,结构规划仅仅对土地开发提出相应的政策。
(2)地方详细规划:是为地区(市镇)未来10年的发展制定详细政策,包括土地、交通和环境等方面,为开发控制提供主要依据。
地方详细规划包括总体规划(General Plan)、近期发展的地区行动规划(Action Area Plan)和专项规划(Subject Plan)。
地方详细规划由区规划局编制,无须环境事务大臣批准,但环境事务大臣有权干预地方详细规划。
(3)一体发展规划:在都市化地区(Metropolitan District)编制的规划,既包括土地开发的政策,又含有具体的开发控制导则。
它包含了结构规划和地方地方详细规划的内容,其中结构规划部分要呈报中央政府批准。
国内外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概述作者:任春羽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11期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我国已经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借鉴美国的区划法,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完善的,经过30余年的发展,国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的梳理了西方主要国家和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入研究提供文献综述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借鉴作用1 国外控制性详细规划概述1.1 美国的区划法美国现存的城市规划体系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综合规划层面,它是对城市中长期空间发展准则和空间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的分区进行的指导性规划,不能作为直接控制城市开发的依据;它相当于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另一个层面就是区划条例,区划就是将其所管辖的地区,在地图上划分成不同地块,然后对每个地块进行规划管理;进而确定用地的使用性质或土地的兼容性等。
在新开发的土地方面,也确定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标准或控制指标;这些控制指标还扩展到:建筑物四周的最小后退距离,建筑的最大高度,建筑的体量,地块的尺寸和覆盖面积或,最小的汽车停车标准等[1] 。
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就是借鉴美国的区划法,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完善的。
1.2 英国的地方规划英国1968年的《城乡规划法》确定了二级法定发展规划体系,即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
结构规划是一种战略性规划,是对地区未来15年或以上时间的发展提供战略性框架,确保地区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相吻合,解决地区发展与保护的平衡,其任务是制定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和计划,包括土地使用、环境保护和交通管理等方面,为地方政府做决策提供指导性框架[2]。
地方规划在英国的城乡规划体系中相当于我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作用是为地方开发控制提供依据。
在规划体系中属于结构规划下面的一个层次,并以结构规划为指导。
地方规划作为实施性规划,其任务是制定未来10年的详细发展策略,细化结构规划在开发政策和计划中的内容。
英国法定规划编制研究及借鉴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英国法定规划编制研究及其借鉴姓名:张莹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人文地理学指导教师:吴晓松200806101中山曩掣国键盘凑国籀强嘲峨掏螨碉缝疆孵鲻羹冀囊冀瑟谋堕耋耋奏:萋:耋一鲷薹叁二卜辎雕;髟毳蒌葡我餐硼影砸膏??薹警副副整‖釜臀甾彰崭蹦鹜塑;垲墨翁暨霉耋耋姜,薹雪雾一雾蓁霍氢匦同矧;引暇走酮铺嘲荔落静影鬟藓靴,镯搜轾堞沼,裂塞莉量霎霎耋罢蓁蓁一耋霪麦蓬峨疆淘:雾势矬塑蓄落蝥些蔫誊畚羹鳢錾币规剑面;硼坶淫疆;圈戮堇英讨英国法定规划的发展历程以及法定规划编制的特点,并着重对英国现行法定规划的编制进行研究。
论文核心部采用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英国法定规划编制层面、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定规划编制的成功借鉴。
通过研究,2展公众参与和可持续评估的程序后越来越完善;法定规划编制受到了城市发展、得到的结论是:英国法定规划分为发展规划、“二级体系、“双轨制规划的编制层面、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两国法定规划编制进序的特点,分析影响法定规划编制演变的因素;采用比较研究法,对中英法定历史研究法,对英国法定规划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展的新动态,研究英国法定规划及其编制与城市规划体系的关系;采用分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如下: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英国城市规划体系要变革。
论文以规划编制为切入点,对英国法定规划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中山大学硕士论文英国法定规划编制研究及其借鉴有层次清晰、编制内容体现为政策性和实施性结合、编制过程更加透明等特点。
中英两国法定规划的编制具有不同的特点,前者编制内容具有明显的技术性特征,编制程序简单,后者具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编制程序较复杂。
英国法定规划的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对中国法定规划的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法定规划规划编制比较与借鉴3中山大学硕士论文英国法定规划编制研究及其借鉴...;: ∞掣氇:Ⅷ瓶鲫舯Ⅺ慨向证. ,恤∞豁.嬲矗. 代,的 ,∞丘锄硫璐、Ⅳ【 . 雕趾, 巧玛血Ⅷ砬弘觚执朗烈岫冲丘雒觚印∞ . ∞№血雠玎:珥.蛐击巧孤砌盯鹏 . 观硒.扣吡加巧肌锄巧∞.驴锄趾恤 .鼬影‰血锄 .咖伽.眦蝴巧印盯.南凳岛 ..∞蝴巧锄劬∞勰南、Ⅳ.,巧坞觚.,盯锄 .趾蛐 ..锄觚4中山大学硕士论文英国法定规划编制研究及其借鉴. 嬲妒.,锄:,. 腓,巧培危向逸巧觚’锄.. №.批雒旬.’印 ..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