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操舵装置
- 格式:pptx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22
船体设备术语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船用装置、系船设备、舱面属具、救生设备的通用术语及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船体设备。
2 船用装置2.1 舵设备2.1.1 舵设备装置2.1.1.1操舵装置steering gear能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将舵转动至所需角度的装置,一般分为人力操舵装置和动力操舵装置。
2.1.1.2主操舵装置main steering gear在正常航行情况下为驾驶船舶而使舵产生动作所必需的机械、转舵机构、舵机动力装置(如设有)及其附属设备和向舵杆施加转矩的部件(如舵柄及舵扇)的总称。
2.1.1.3辅助操舵装置auxiliary steering gear在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为驾驶船舶所必需的设备,这些设备不属于主操舵装置的任何部分,但可共用其中的舵柄、舵扇或同样用途的部件。
2.1.1.4应急操舵装置emergency steering gear在主、辅操舵装置均发生故障时,能应急投入使用的操舵装置。
2.1.1.5电动操舵装置electric steering gear用电动机仅通过机械装置向舵杆施加转矩的操舵装置。
2.1.1.6电动液压操舵装置electro hydraulic steering gear用电动机传动的液压泵通过液压和机械装置向舵杆施加转矩的操舵装置。
2.1.1.7人力操舵装置manual steering gear用人力操纵舵轮,通过机械或液压传动带动舵柄使舵转动的装置。
包括舵链传动操舵装置、舵索传动操舵装置、螺杆传动操舵装置和操舵轴传动操舵装置。
2.1.1.8人力液压操舵装置hand-hydraulic steering gear以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用人力直接或间接进行操舵的装置。
2.1.2 舵部件2.1.2.1舵rudder利用船舶航行时水流在其水下表面上的反作用力而控制船舶航向的装置。
2.1.2.2中舵centerline rudder在设有多舵的船上位于中线面上的舵。
小型船舶的操舵装置1.前言船舶的自动化、省力化也渗透到了小型船舶。
最近受劳动力不足的影响,甚至连只有数吨的渔船也装备起最新的电子仪器和省力的渔捞机械。
最近以来渔场逐步变得越来越远,到渔场去的驾驶已是相当繁重的劳动。
特别是在一个人的时候,连吃饭时也得掌舵,真是够呛。
自动操舵装置(自动驾驶仪)却为我们一举解决了这些苦恼。
只要用小的标度盘拨正了航向,说得过份一点就是睡着了船也会朝着那个方向驶去。
由于自动驾驶仪能使船沿直线驶向目的地,所以在缩短航行时间、延长渔捞作业时间的同时,其最大优点还可节约燃料。
最近船上增加了这种自动驾驶仪,对主机的操作也可实行遥控,小型船舶的省力化更向前推进了一步。
但是这些装置并不能防止碰撞的危险,所以了望工作绝对不能松懈。
现将最近装备于小型渔船上的操舵装置举例说明如下。
2.操舵装置的种类小型船的操舵方法有下列六种:(1)棒舵;(2)机械式;(3)手动油压式;(4)机动油压式;(6)电动式;(6)电气——油压式。
2—1棒舵这是一种最古老而简单的装置,仅仅是把舵柄装在舵轴上直接用人力操纵。
因为用的是人力,转舵扭矩有限,逢恶劣夭气等情况甚为不便。
2—2机械式设有舵轮,通过链条、齿轮、连杆或钢丝绳等带动舵。
图1是典型的钢丝绳式舵机。
当然,舵轮是装在离舵很远的“操舵室”中,即使遇到恶劣夭气也不会淋湿。
另外,使用减速器后可提高扭矩,使舵变轻。
2—3手动油压式舵轮上安装油泵,使它回转产生油压动力。
舵轴与油压执行器连接,油压执行器与油泵间配以管路,由油泵产生的油压动力推动油压执行器操舵。
因油泵的驱动源是人力,所以产生的动力是有限的,不过可把舵轮放大,以得到较大的转舵扭矩。
如图2.。
手动油泵内装有为防止油箱和舵产生逆压的阀件等。
2—4机动油压式手动油压式是依靠人力产生油压动力的,与此相反,机动油压式是由主机、辅机或电动机等驱动油泵产生油压动力的。
图3是机动油压式舵机。
转向器是一种定量分配阀,当被舵轮回转时,它能把机动油泵所产生的油压动力按照舵轮的回转方向并且还能把与舵轮的回转成正比的油量送到油缸。
操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操舵装置能够使舵转动的装置称为操舵装置,通常指安装在舵机舱内的舵机和传动机构。
根据动力源的不同,操舵装置可分为电动操舵装置和液压操舵装置等;根据有关公约和规范,操舵装置又分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
主操舵装置:系指在正常情况下为驾驶船舶而使舵产生动作所必需的机械、转舵机构、舵机装置动力设备(如设有)以及附属设备和向舵杆施加转矩的设施(如舵柄或舵扇)。
其中,转舵机构系指将液力转变为机械动作转动舵的部件。
舵机装置动力设备指:(1)如为电动舵机,系指电动机及辅助设备;(2)如为电动液压舵机,系指电动机及辅助的电气设备,以及与电动机相连的泵;(3)如为其他液压舵机,系指驱动机器及其相连的泵。
主操舵装置应在驾驶室和舵机室都设有控制器。
辅助操舵装置:系指在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为驾驶船舶所必需的设备。
这些设备不成属于主操舵装置的任何部分,但可共用其中的舵柄、舵扇或作同样用途的部件。
动力转舵系统:系指提供动力转动舵杆的液压设备,由1个或几个舵机装置动力设备及辅助管路和附件,以及转舵机构所组成。
各个动力转舵系统可共用一些机械部件,如舵柄、舵扇和舵杆或作同样用途的部件。
(一)电动操舵装置电动操舵装置主要是指电动舵机。
它由电动机、蜗轮、小齿轮、舵扇、缓冲弹簧和舵柄等组成。
当由驾驶室操舵装置控制系统遥控电动机转动时,通过蜗杆、蜗轮、小齿轮带动松套在舵杆的舵扇旋转,舵扇再通过缓冲弹簧推动键套在舵杆上的舵柄,从而使舵杆和舵偏转。
采用蜗杆蜗轮的传动方式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减速比,以增大转矩;同时,可以利用其机械传动中的自锁作用,防止舵叶在受外界冲击作用下发生逆转现象,从而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
缓冲弹簧的硬度较大,平时在正常的力作用下,弹簧不会变形,并能顺利地传递转舵力矩;当舵叶受到外界巨大的冲击力作用时,弹簧能吸引冲击能量,起保护舵机的作用。
电动舵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传动可靠,维修方便,所以广泛使用于中小型船舶。
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第一节舵设备的作用与组成舵设备的作用:1.舵设备是船舶在飞行中坚持和改动航向及旋回运动的主要工具。
2.影响舵效的主要要素是:舵角大小;流经舵面的流速;船的转动惯性及纵横倾;风流、浅水等海况;舵机的功用。
3.普通把等于32°~35°称为运用极限舵角。
船上对此运用了止舵器或限位器,能使舵角不超越35°。
舵设备的组成:1.舵设备由舵装置、舵机与转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控制装置及其他隶属装置组成。
2.舵手转动舵轮或扳动操舵手柄〔或应急装置〕,启动机械、液压或电力操舵装置即可控制舵机正转、反转及中止。
3.转舵装置又称传动装置,其作用是把舵机的动力传到舵轴,驱动舵叶转动。
舵机和转舵装置又统称为操舵装置,均装于船尾舵机舱内。
舵的种类、特点与作用:1.按舵杆的轴线位置分类:不平衡舵、平衡舵和半平衡舵。
2.按舵叶的支承状况分类:双支承舵、多支承舵、悬挂舵和半悬挂舵。
3.按舵叶的剖面外形分:平板舵、流线型舵:又称〔复合舵〕。
流线型舵的舵叶以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作为骨架,外覆钢板制成水密的空心体,水平剖面呈机翼形。
这种舵阻力小,升力大,舵效高,虽结构比拟复杂,但运用普遍。
4.特种舵:〔1〕整流帽舵:即在普通流线型舵的正对螺旋桨的轴线延伸部位,加一个流线型的圆锥体,俗称整流帽,它有利于改善螺旋桨后的水流形状。
〔2〕自动舵:在舵叶后端装有小螺旋桨或导管推进器,转舵时可收回推力,添加船舶的转向才干;另外,即使是在低速甚至停车时,操作小螺旋桨仍可失掉转头力,推船缓行,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这种舵适用于对操纵才干要求高、靠离码头比拟频繁的船舶,例如引航船、渡轮、迷信调查船等。
〔3〕襟翼舵:又称可变翼形舵。
可以横向移动。
因此,襟翼舵有助于船舶取得较大的转船力矩,从而提高舵效或减小舵杆扭矩,舵机功率也较小;另外,假设运用襟翼舵,航向改动可以用较小的舵角,使船舶改向时失速较小,从而增加了油耗。
600总吨以下应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
应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是指在船舶遇到紧急情况时,由自动操舵转换为手动操舵的系统。
600吨以下的船舶通常采用单螺旋桨和舵机操舵系统。
应急操
舵装置转换程序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 首先,船舶应急操舵装置应设有一个手动操舵的开关或按钮,通常位于操舵台上。
2. 当船舶遇到紧急情况时,船员应按下手动操舵开关,使舵机进入手动操舵模式。
3. 手动操舵模式下,舵机不再接收自动操舵系统的指令,而是由舵手通过舵轮手动控制舵机。
4. 当紧急情况解除时,船员可以再次按下手动操舵开关,使舵机恢复到自动操舵模式。
5. 在自动操舵模式下,舵机会根据自动操舵系统的指令调整舵角。
需要注意的是,应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具体实现方式可能会因船舶类型和制造商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应急操舵装置前,船员应熟悉船舶操作手册中的相关程序和流程。
同时,船员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操作技巧。
应急操舵步骤
当操舵装置失灵时(随动与非随动系统均不能正常工作)需使用应急操舵,具体步骤如下:
1.立即通知船长上驾驶台,通知机舱派值班机匠立即到舵机间
将操舵控制面板的开关扳到“1”位,并通知驾驶台已处于应急操舵工作状态,待命.
2.命令驾驶台二名值班水手携带手提高频以最快速度到达船尾
舵机间,接替上述机匠,并保持与驾驶台通信联络.
3.值班水手接到驾驶台的操作指令后用手压电磁阀控制操舵
(红色为左舵、绿色为右舵),二名水手分别操控左右二台舵机.
4.在舵机故障排除恢复正常使用时需将操舵控制面板的开关恢
复到“0”位.
5.值班水手返回驾驶台工作.
新海龙轮船长: 张伟明
2003-01-01。
600总吨以下应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重要性三、600 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四、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实际应用效果五、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船舶的操纵性能,特别是急操舵装置的转换程序,对于保障船舶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 600 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进行探讨。
二、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重要性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是指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当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进行急转弯时,船舶的操舵装置需要迅速从正常操纵状态转换到应急操纵状态。
这一程序的顺利进行,对于保障船舶的行驶安全,防止船舶碰撞、倾覆等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三、600 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1.在船舶设计阶段,应根据船舶的性能参数和操纵特性,确定合适的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
2.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急操舵装置,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3.在船舶投入使用后,应定期对急操舵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应急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4.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如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进行急转弯,船长应根据实际情况,果断下令进行急操舵装置的转换。
四、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实际应用效果600 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能,使得船舶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进行急转弯。
2.增强了船舶的行驶安全性,有效防止了船舶碰撞、倾覆等事故的发生。
3.为船长和船员提供了更多的应对突发情况的选择,提高了船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结论600 总吨以下小型船舶急操舵装置转换程序对于保障船舶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从设计和建造阶段开始,就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急操舵装置的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