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设备与操舵第四节 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1
操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操舵装置能够使舵转动的装置称为操舵装置,通常指安装在舵机舱内的舵机和传动机构。
根据动力源的不同,操舵装置可分为电动操舵装置和液压操舵装置等;根据有关公约和规范,操舵装置又分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
主操舵装置:系指在正常情况下为驾驶船舶而使舵产生动作所必需的机械、转舵机构、舵机装置动力设备(如设有)以及附属设备和向舵杆施加转矩的设施(如舵柄或舵扇)。
其中,转舵机构系指将液力转变为机械动作转动舵的部件。
舵机装置动力设备指:(1)如为电动舵机,系指电动机及辅助设备;(2)如为电动液压舵机,系指电动机及辅助的电气设备,以及与电动机相连的泵;(3)如为其他液压舵机,系指驱动机器及其相连的泵。
主操舵装置应在驾驶室和舵机室都设有控制器。
辅助操舵装置:系指在主操舵装置失效时,为驾驶船舶所必需的设备。
这些设备不成属于主操舵装置的任何部分,但可共用其中的舵柄、舵扇或作同样用途的部件。
动力转舵系统:系指提供动力转动舵杆的液压设备,由1个或几个舵机装置动力设备及辅助管路和附件,以及转舵机构所组成。
各个动力转舵系统可共用一些机械部件,如舵柄、舵扇和舵杆或作同样用途的部件。
(一)电动操舵装置电动操舵装置主要是指电动舵机。
它由电动机、蜗轮、小齿轮、舵扇、缓冲弹簧和舵柄等组成。
当由驾驶室操舵装置控制系统遥控电动机转动时,通过蜗杆、蜗轮、小齿轮带动松套在舵杆的舵扇旋转,舵扇再通过缓冲弹簧推动键套在舵杆上的舵柄,从而使舵杆和舵偏转。
采用蜗杆蜗轮的传动方式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大的减速比,以增大转矩;同时,可以利用其机械传动中的自锁作用,防止舵叶在受外界冲击作用下发生逆转现象,从而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
缓冲弹簧的硬度较大,平时在正常的力作用下,弹簧不会变形,并能顺利地传递转舵力矩;当舵叶受到外界巨大的冲击力作用时,弹簧能吸引冲击能量,起保护舵机的作用。
电动舵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传动可靠,维修方便,所以广泛使用于中小型船舶。
§4 系离浮筒作业二、锚链系离浮筒作业(台风季节或系泊时间较长,为安全起见用锚链代替缆绳)1.系浮筒作业1)准备工作①将锚悬挂在舷外。
②备大卸扣一只;带卸扣的钢丝绳两根。
2船接近浮筒带缆艇将锚链侧钢丝缆系牢浮筒3)送锚链引缆带缆艇将另一舷钢丝缆穿过浮筒环后,用卸扣连在锚链的第二或第三个链环上。
见图2-2-204)锚链系浮筒船上绞锚链引缆;松锚链;链接近浮筒环后用大卸扣连接;绞锚链两钢丝缆松弛。
5用卸扣连接两缆6①系单浮筒(1)松出锚链适当长度;合上制链器;锚机不受力。
(2)回头揽松出处于松弛状态。
图2-2-21②系双浮筒(1)同时松回头缆和锚链至尾浮筒。
(2)船尾系缆带好后,调整泊位,锚链受力,合上制链器。
2.离浮筒作业1)准备工作①备妥锚机、绞缆机。
②准备一根带卸扣的钢丝缆,并将其从导缆孔松至水面。
2)送引缆(接到解锚链命令后)①绞收回头缆,放松锚链。
使回头缆吃力,链稍松弛。
②带缆艇将引缆穿过浮筒环后与锚链的第2或3个链环相连。
图2-2-223解下大卸扣绞锚链至悬挂水面上45)单绑:解掉首、尾所有单头缆,只留回头缆。
§5系泊设备的维护保养与安全使用一、维护保养1.缆绳(1~7)2.导缆装置与缆桩3.绞缆机(1~5)4.缆车与系泊属具二、带缆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1~8)第三章: 舵设备(掌握舵设备的组成,舵的结构类型及适用的船舶。
掌握随动与手柄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操作特点及相互转换的程序,熟练掌握人工舵与自动舵的转换过程并检验其有效性,在不同情况下对自动舵面板旋钮的最佳调整,达到熟练操舵的过程。
熟练掌握应急舵操作程序,并检验其可靠性。
)§1 舵设备的作用及组成一、作用:能使船舶在航行中保持和改变航向,使其旋回运动。
二、组成:1.舵装置(包括:舵、支承部件。
)2.转舵装置(传动装置)(将舵机的动力传到舵杆并驱动舵叶转动。
)3.舵机通称为操舵装置(舵设备的动力部分)4.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由驾驶台到舵机间之间的一系列设备。
第一节第五章舵设备舵设备的作用:1.舵设备是船舶在飞行中坚持和改动航向及旋回运动的主要工具。
2.影响舵效的主要要素是:舵角大小;流经舵面的流速;船的转动惯性及纵横倾;风流、浅水等海况;舵机的功用。
3.普通把 等于32°~35°称为运用极限舵角。
船上对此运用了止舵器或限位器,能使舵角不超越35°。
舵设备的组成:1.舵设备由舵装置、舵机与转舵装置、操舵装置的控制装置及其他隶属装置组成。
2.舵手转动舵轮或扳动操舵手柄〔或应急装置〕,启动机械、液压或电力操舵装置即可控制舵机正转、反转及中止。
3.转舵装置又称传动装置,其作用是把舵机的动力传到舵轴,驱动舵叶转动。
舵机和转舵装置又统称为操舵装置,均装于船尾舵机舱内。
舵的种类、特点与作用:1.按舵杆的轴线位置分类:不平衡舵、平衡舵和半平衡舵。
2.按舵叶的支承状况分类:双支承舵、多支承舵、悬挂舵和半悬挂舵。
3.按舵叶的剖面外形分:平板舵、流线型舵:又称〔复合舵〕。
流线型舵的舵叶以水平隔板和垂直隔板作为骨架,外覆钢板制成水密的空心体,水平剖面呈机翼形。
这种舵阻力小,升力大,舵效高,虽结构比拟复杂,但运用普遍。
4.特种舵:〔1〕整流帽舵:即在普通流线型舵的正对螺旋桨的轴线延伸部位,加一个流线型的圆锥体,俗称整流帽,它有利于改善螺旋桨后的水流形状。
〔2〕自动舵:在舵叶后端装有小螺旋桨或导管推进器,转舵时可收回推力,添加船舶的转向才干;另外,即使是在低速甚至停车时,操作小螺旋桨仍可失掉转头力,推船缓行,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操纵性,这种舵适用于对操纵才干要求高、靠离码头比拟频繁的船舶,例如引航船、渡轮、迷信调查船等。
〔3〕襟翼舵:又称可变翼形舵。
可以横向移动。
因此,襟翼舵有助于船舶取得较大的转船力矩,从而提高舵效或减小舵杆扭矩,舵机功率也较小;另外,假设运用襟翼舵,航向改动可以用较小的舵角,使船舶改向时失速较小,从而增加了油耗。
襟翼舵的普遍运用说明了它深受船东与船员的欢迎,但其价钱偏高,维护保养要求也比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