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对面”活动主题调研工作参考资料

“面对面”活动主题调研工作参考资料

“面对面”活动主题调研工作参考资料
“面对面”活动主题调研工作参考资料

2012年“面对面”活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主题调研工作参考资料(31问答)

编者按:为推动全团2012年“面对面”活动主题“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各地开展调查研究的水平,团中央权益部编写了这本参考资料,以问答的形式就如何做好“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作了一些资料梳理和针对性的指导,供全团权益系统参考。资料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明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主要摘编自魏礼群同志的文章《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做好决策咨询工作》;第二部分介绍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基本方法,主要来自团中央权益部日常收集的有关资料;第三部分是权益部对“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调研主题的一些拓展性思考。

第一部分

1.怎样认识搞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重视和坚持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科学决策与实现正确领导的基本前提。党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回顾

历史,什么时候重视调查研究,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造成工作失误,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

只有以丰富的调研成果为基础,才能提出观点正确、分析深刻、切实可行的咨询建议,履行好职责。离开了调查研究这个关键和基础环节,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提高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水平,就必须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

2.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应把握哪些特点?

⑴政策性。政策和策略是党政的生命体征。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决策提供服务。与此相联系,衡量调查研究工作质量的高低,关键要看有多少调研成果进入了决策,变成了具体政策,以及这些决策和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可以说,政策性是调研工作的最基本特征。

⑵针对性。调查研究要围绕中心工作,考虑决策需要,关注重点热点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只有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才能富有成效,事半功倍。如果脱离中心工作,远离决策需要,其调研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⑶应用性。开展的调研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策性应用研究。调研选题必须紧扣现实工作需要,出发点是为工作提供急需、有效的对策建议;调研成果必须有实用价值,落脚点是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调研成果只

2

有被决策所采纳,直接或间接地用于现实工作的实践,才能真正称为上乘之作。

⑷超前性。调查研究必须有战略眼光,既立足当前又面向未来,注意瞻前顾后。这是为决策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把视野放得更宽一些,眼光看得更远一些,既能预见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又能看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才能提出有真知灼见的建议。

⑸操作性。提出的对策建议不能笼统含糊和空发议论,务必做到符合实际、思路正确、措施具体。一项好的建议必须兼顾需要和可能,应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⑹时效性。对急迫问题以及领导关注的重要问题,必须集中力量,及时调查,快速反应,适时提供情况和建议,才能适应和满足决策者的需要。

3.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水平应着力做到哪几点?

提高调研工作水平,涉及诸多因素,需要从多方面努力,特别要做到以下几点:

⑴努力提高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这是提高调研工作水平的根本前提。需要刻苦学习理论,熟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从而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提高调研成果的政策水平。缺乏基本的理论功底,不知晓党政的路线、方针、政策,没有创新思维能力,就难以搞好调查研究,也难以提出有分量、有重要价值的调研成果。

3

⑵紧紧围绕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调研工作是直接为领导的决策服务的,必须适应中心工作的需要和领导决策的需求,为此,一定要把握中心任务,了解工作部署,掌握领导同志和上级的工作意图。同时,还要敏于观察形势,勤于思考问题,善于见微知著。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地使调查研究同决策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把握好调研工作的重点任务,为决策多出主意、出好主意。

⑶务必在全面、深入、求实上下功夫。调查研究必须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一要全面把握。努力做到脚勤、眼勤、口勤、脑勤、手勤,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二要深入研究。在调查中,应本着求深、求细、求准的原则,深入到问题的所在地和矛盾的症结处,溯本求源,真正掌握第一手材料。要综合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以及比较、分类、统计、想象等手段,对调查中掌握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思考和研究,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找出规律性和普遍性的东西。三要注重求实。搞好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4

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不能预设框框,先入为主;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不能只总结经验,不反映教训。要敢于“较真”和“碰硬”,不粉饰太平,不掩盖矛盾,不怕得罪人。敢不敢把自己通过深入调研得到的但与领导者意见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观点秉笔直书,不仅是水平与胆量的问题,而且是品德与党性的问题。

⑷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不竭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因此,搞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拜群众为师,和群众交友,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集中他们的智慧。既要了解群众盼什么,也要了解群众怨什么;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只有这样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⑸创新调研工作方法。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研方法,如召开调查会、研讨会、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这些方法具有感受直接、体验深刻、互动性强、人情味重等优点,应继续坚持。与此同时,还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拓展调研渠道,创新调研方式。要积极使用统计调查、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网络调查以及新媒体技术等现代方法,提高调查的效率和质量;

5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调研乃至决策提供快捷、全面、翔实的信息资料;综合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规划与优选、预测与评价、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对已掌握的调查材料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研究。只有把传统调研方法和现代调研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提高调研工作的效率和调研成果的质量。此外,搞好调研工作,必须在实践中做有心人,不断积累经验、丰富技巧、提高能力。比如,调查的提问方式就有多种,或开门见山,直来直去;或投石问路,先做试探;或竹笋剥皮,层层深入;或枯井打水,一竿到底;或耐心开导,循循善诱;或旁敲侧击,弦外听音。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必须因情而定,随机应变。

⑹精心写好调研报告。撰写报告是调查研究的重要环节。调查再全面,研究再深入,文章写不好仍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会前功尽弃。一般说来,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把握主题,突出主线,抓住重点,画龙点睛,给人启迪。二是文字表达要准确、鲜明、生动。不应过多雕饰、过于华丽,不要用词生僻、晦涩难懂,也不能过于平淡或官话套话连篇。即使讲道理,也要寓理于事实之中,不能搞纯粹的理论推理。要让人看得懂、愿意看,引人入胜,看了以后还津津乐道、回味无穷。三是表现形式多样化。切忌公式化,不能千人一

6

面。有些文章,形式死板,毫无个性,如同“八股”,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领导见了烦,读者见了厌。四是从内容上讲,言之要有物,资料要翔实,论证要有力;从形式上讲,结构要严谨,条理要分明,布局要合理。五是要提倡写短文章。领导日理万机,很难有时间读长篇大作。调研报告应力求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意到言到、意尽言止,千万不要冗长乏味,动辄洋洋万言,让人到沙堆中淘金捡宝。

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练好基本功。调查研究是一项高度依赖调研人员素质的工作。要提高调研工作水平,就必须提高调研人员的思想、业务和写作素质。概括来说,就是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全面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本领,要有较高的政治洞察能力和鉴别能力,要有解放思想和敢于创新的意识,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要有较强的分析研究和文字表达功底,要有比较广博的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和科技等各种知识,要有较好的电脑、网络等现代化办公技能。调查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博学厚积、秉要执本、常勤精进,做到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写得好,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合格、业务精良、作风过硬、善打硬仗的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

4.调查研究工作的主要流程是什么?

7

⑴界定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确定研究对象;⑵文献综述研究;⑶确定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⑷开展实地调研,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⑸数据统计分析,撰写调研报告;⑹信息反馈,修改和完善调研报告。

5.调查研究工作应如何确定对象?

⑴根据调研的目的和内容确定调研对象

调查研究对象的确定是调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在调研方案的设计中,可以根据调研的目的和内容来确定调研对象。例如,“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研究”的调查对象的确定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界定“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和范围;二是界定“精神文化生活”的概念和范围。综合分析后,确定调查研究的对象就是:有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

⑵利用类型方法选择、确定调研对象

调查研究首要原则就是要根据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判断和决策,这就需要调查研究的准确性。在调查研究中,对调查对象逐个进行调查,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调查任务,因此要建立调查类型。基于调查对象属性和特征的分析,可以区出若干调查类型。从调查类型的角度分析,调查可以描述不同被调查群体的规模、分布和特征。

6.社会调查的方法包括哪两个方面?

确定要研究的问题以后,就需要针对问题确定具体的研

8

究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说,社会调查的方法包括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个方面。

7.定量研究的概念是什么?

定量研究是要寻求将数据定量表示的方法,并要采用一些统计分析的形式。在进行一项新的调研项目时,定量研究之前通常要开展适当的定性研究,以确定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8.定量调查包括哪些方法?

⑴入户访问,是指访问员到被访者的家中进行访问,直接与被访者接触,利用结构式问卷逐个问题地询问,并记录下对方的回答;或是将问卷交给被访者,说明填写要求,等待对方填写完毕稍后再收取问卷的调查方式。

⑵拦截访问,是指在一些固定范围内(例如商业区、商场、街道、医院、公园、报摊等)拦截行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

⑶电话访问,是指由访问员通过电话向被访者询问问题、搜集信息的方法。

⑷邮寄调查,是指将调查的问卷及相关资料寄给被访者,由被访者根据要求填写问卷并寄回的方法。

⑸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是指按照严格的抽样标准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抽样,由被调查对象自己填写问卷内容,关键环节是调查问卷和抽样标准。

9.定量分析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方法有哪些?

9

社会资料通过编码转变成数值格式后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进行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其中,单变量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方法包括:总体分布、平均数分布(几种趋势)、离散趋势(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双变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如:调查研究发现,女性上教堂比男性频繁,在这个分析中,“上教堂行为”是因变量,它部分地被自变量——“性别”所影响。多变量分析主要是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0.定性研究的概念是什么?

定性研究是确定事物属性的研究。调研者利用定性研究来定义问题或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在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时,定性研究常常用于制定假设或是确定研究中应包括的变量。

11.定性调查包括哪些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三种:

⑴深度个案访谈。个人深度访问一般是由经验丰富的采访员主持,并且只是部分地组织;内容包括对被访者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探索。深度个案访谈的时间长度一般为0.5-1.5小时。对于个人深度采访的结果,在研究报告中通常不采用统计方法,而是直接引用大量的被访者对问题的回答。典型的方法是,采访人员对受访者进行评估,通过一些特别的话题判断被访者的态度。因此,这种定性研

10

究在识别与定义问题非常有用。

⑵座谈会。座谈会是将一小群具有类似背景与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讨论一种特别的想法,或者是话题。座谈会通常由经过训练的采访员主持——这些人员在了解人们的思维过程方面有着娴熟的技巧。主持人鼓励所有的座谈会成员积极参与,大家相互之间非常活跃,并力图避免某个人的独占,设法使会谈按部就班地进行。小组座谈的标准时间长度为1.5小时,样本量为8-10人。

⑶参与观察法。是指调研者参与被调查对象的活动,通过观察,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12.定性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在分析个案时有六种方法寻找发现问题的模式:频次(多长时间发生一次);级别(程度如何);结构(类型);过程(要素之间有无次序);原因(何种群体中常见);结果。

13.什么是调查方法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和效度是影响调查研究质量的重要指标体系。所谓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测量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所谓效度,是指研究结果与现实的吻合程度。调查方法的选择和确定要考虑信度和效度。

14.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哪些部分?

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即说明信、调查内容、编码和结束语。其中调查内容是问卷的核心部分,

11

是每一份问卷都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其他部分则根据设计者需要可以有所取舍。

⑴说明信。说明信是调查者向被调查者写的封简短信,主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选择方法以及填答说明等,一般放在问卷的开头。至于指导语,也就是填答方法说明,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填答问题的各种解释和说明。

⑵调查内容。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各类问题,问题的回答方式,这是调查问卷的主体,也是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问卷中的问答题,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开放式、封闭式和混合型三大类。开放式问答题只提问题,不给具体答案,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作答。封闭式问答题则既提问题,又给出若干答案,被调查中只需在备选的答案中选择一项即可。混合型问答题,又称半封闭型问答题,是在采用封闭型问答题的同时,再附上一些开放式问题。

⑶编码。编码一般应用于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中。因为在大规模问卷调查中,调查资料的统计汇总工作十分繁重,借助于编码技术和计算机,则可大大简化这一工作。编码是将调查问卷中的调查项目以及备选答案给予统一设计的代码。编码既可以在问卷设计的同时就设计好,也可以等调查工作完成以后再进行。前者称为预编码,后者称为后编码。在实际调查中常采用预编码。

⑷结束语。结束语一般放在问卷的最后面,用来简短地

12

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感谢,也可征询一下被调查者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本身的看法和感受。

15. 设计调查问卷应满足什么要求?

从技术的角度说,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至少要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⑴问题具体、表述清楚、重点突出;

⑵确保问卷能完成调查任务与目的;

⑶便于统计整理。

16. 调查问卷中问题的类型有哪些?

⑴自由问答题。也称开放型问答题,只提问题,不给具体答案,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由作答。自由问答主要限于探索性调查,在实际的调查问卷中,这种问题不多。自由问答题的主要优点是被调查者的观点不受限制,便于深入了解被调查者的建设性意见、态度、需求问题等。主要缺点是难于编码和统计。

⑵两项选择题。是指问题只设两个选项,如“是”与“否”,“有”与“没有”等。两项选择题的特点是简单明了。缺点是所获信息量太小,两种极端的回答类型有时往往难以了解和分析被调查者群体中客观存在的不同态度层次。

⑶多项选择题。是从多个备选答案中择一或择几个选项。这是各种调查问卷中采用最多的一种问题类型。多项选择题的优点是便于回答,便于编码和统计,缺点主要是问题提供

13

答案的排列次序可能引起偏见。

⑷顺位式问答题。又称序列式问答题,是在多项选择的基础上,要求被调查者对询问的问题答案,按自己认为的重要程度和喜欢程度顺位排列。

17. 调查问卷的设计程序是什么?

问卷设计的好坏与前期的工作密切相关,只有做好问卷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才有可能设计出好的问卷。通常的问卷设计程序是:探索性工作-提出课题-研究假设-概念界定-变项设计-指标设计-具体问题。

18. 设计调查问卷应注意采用哪些方法和技巧?

⑴语言要规范。在问卷调查中,不能使用学术化语言或者专业词汇,语言要尽可能地贴近被调查者的生活。

问卷问题措辞要遵循下列法则:问题的陈述应尽量简洁,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避免提问有双重或多重含义的问题;不用反义疑问句,避免否定句;避免问题的倾向性、多义性;避免问题引起被调查者的焦虑。

⑵问题要按顺序排列。问卷的问题不应是杂乱排列的,应该有一定的顺序,一般把简单易懂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容易得到被调查者的配合,使被调查者感到问题好回答;把能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枯燥的问题放在后面;一般性问题放在前面,特殊性问题放在后面;先问行为方面的问题,再问态度、观念性问

14

题;同类问题放在一起,这样回答者容易回答;开放性问题,即完全由被调查者自己回答,没有备选答案的问题放在后面。

⑶选项的设计要坚持穷尽性、互斥性原则。题支可以设计成半封闭半开放式。即在备选题后再加一项“其他”并要求选这一项的回答者说出内容。这样可以弥补设计时的遗漏,而且我们在调查中往往会遇到我们预料不到的情况,所以半开放式问题给了我们空间。

⑷问卷要进行试测。问卷的初稿设计工作完毕之后,不要急于投入使用,特别是对于一些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最好的办法是先组织问卷的试测。通过试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测试通常选择20-100人,样本数不宜太多,也不要太少。如果第一次测试后有很大的改动,可以考虑是否有必要组织第二次测试。

⑸在问卷调查中,尽量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以保证获取真实的数据资料。

19. 什么是个案访谈?

个案研究是一种典型的定性研究,它是指对研究对象总体中的某个单一元素所进行的调查比如对某个个体,某个事件,某个单位、组织或集团,或者对某个社区进行的研究。个案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深刻揭示蕴涵在研究对象中丰富的个体特性和详细的事件发生过程,通过深入的观察或访谈来获得详细、具体和生动的研究资料。

15

20. 个案研究的基本逻辑是什么?

研究者在确定了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的进入到现象发生的场景中,参与研究对象的生活,去观察现象发生的过程,或者通过深入访谈收集各种定性的资料,并以此来进行分析和归纳,揭示和现象发生的原因,逐步归纳出理论命题。

21. 个案研究的实施一般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从研究的具体过程来看,个案研究的实施一般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确定研究主题;选择个案研究对象;初步接触研究对象;与研究对象建立友好关系;观察或访谈;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22. 个案研究一般采取什么方法?

在研究手段上,个案研究过程一般采用参与观察或个案访谈的方法进行。访谈的优点是它方法上的灵活性、实用性和深入性。

23. 个案访谈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⑴从访谈对象来看,个案访谈一般可以划分为个别访谈(individual interview)和群组访谈(focus group)。个别访谈就是访谈对象为单个的个体,而群组访谈就是将若干访谈对象集中起来同时进行访谈,这种方式我们通常也称“座谈会”。群组访谈不同于个别访谈,访谈过程既是研究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每个被访者的意见受到其他被访者的群体意见

16

的影响。个别访谈可以较为真实地获得个体的意见,而群组访谈则利于收集特定群体的共同意见。这两种形式的访谈可以分别运用于不同研究层次的个案研究。

⑵从访谈内容组织来看,个案访谈可以分为结构访谈和无结构访谈两种。结构访谈是一种标准化的访谈方式,问卷调查就是结构式访谈的一种特殊形式。结构式访谈要求在访谈程序、访谈内容、提问方式等方面尽可能标准化,减少访谈过程中人为因素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增加资料的客观性和可信赖程度,便于统计处理。但是,结构访谈往往因为这种标准化而缺乏弹性和灵活性,不利于深入了解被访者对访谈问题的多方面的思考和更深层次的思维。

与结构访谈不同,无结构访谈又称深度访谈或自由访谈,其过程不像结构访谈那样依据一定的程序和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而是围拢访谈主题或访谈范围,由访谈员深入地去理解访谈的主题及所牵涉到的各方面影响因素,研究者多倾向于采用无结构式访谈。无结构访谈也要求有更高的访谈技巧。

24. 访谈开始前应明确什么内容?

访谈前要明确访谈的目的和内容,列好访谈提纲。在访谈前,访谈员要了解访谈的目的和内容,确定访谈的重点,列好访谈提纲,明确访谈问题,详细了解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内容。访谈

17

时间、地点的确定要尽可能地方便被访者。

25. 怎样在访谈开始时营造良好的氛围?

访谈开始时,访谈员首先要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访谈目的、内容,希望他支持和合作。解释为什么要找他(而不是其他人)进行调查,以消除其顾虑和拘束感。访谈过程要尽量保持轻松的氛围。访谈从无关紧要的话题或者被访者熟悉、感兴趣的话题开始,以便融洽访谈气氛,比如先随便聊天等,然后逐渐自然地引人访谈的主题。

26. 访谈过程中应注意运用什么提问技巧?

提问是访问调查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环节,访谈技巧更多地是提问的技巧。访谈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实质性问题和功利问题的区分。实质性问题,是调查者为了了解真实的社会情况而提出的问题,如事实、行为、观念等。功利性问题,是指在访谈过程中,为了对被访问者施加某种影响而提出的问题。它的作用是拉近距离,融洽气氛,避免跑题。一个熟练的访谈者,不仅要善于提出各种实质性问题,而且要善于运用各种功利性问题,促进访谈过程的顺利进行。

27. 访谈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哪些访谈技巧?

在访谈技巧上,一方面访谈员要表现出诚恳、礼貌、谦虚和耐心的态度,尊重和关注被访者的谈话。被访者谈话时,访谈员要专心聆听,切忌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或者只顾记笔记而忽视被访者。在被访者谈话偏离了访谈主题时,也

18

不要生硬地打断被访者的谈话,而要采用一些策略性的语言引导,或者通过诸如递茶、递烟等动作来中止扯远的谈话。另一方面,要掌握好访谈的节奏,比如访谈内容转换的控制,对重要的重述的追问,以及在被访者谈话过程中插话、提问的时机与方式。提问时要注意,对比较尖锐、复杂、敏感的问题,应采取谨慎、迂回的方式提出;对思想上有顾虑,或者在被访者理解问题有困难时,应采取引导的方式提出问题,尤其是在刚接触被访者时,相互之间不太熟悉,提问要特别耐心、谨慎。

28. 个案访谈有哪些记录方式?

个案访谈的记录方式可以是笔记,也可以是录音、录像等音影记录。音影记录是一种很好的现场记录方式,它可以较完整地记录当时的访谈情形,并在事后整理出文字记录。但是,音影媒介记录容易给访谈对象造成一定的思想压力,尤其是在访谈敏感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会造成访谈效果的失真情况。笔记可以是当场记录,也可以是事后记录。当场可以较清楚地将访谈内容记录下来,但访谈员会因此而缺少思考被访者谈话内容的时间,进而影响到访谈的深入、细致程度。事后记录则要求在访谈结束后尽快将访谈内容回忆、记录下来,否则时过境迁,一些访谈细节回变得模糊,甚至会遗漏一些内容。

29、访谈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19

访谈前要明确访谈的重点问题,明确访谈提纲,了解访谈的对象,记载访谈的时间、地点、访谈对象。

⑴说明访谈的目的,告知对其个人信息等隐私权的保护,以诚动人,消除访谈对象的抵触心理,使访谈对象配合访谈的顺利进行。

⑵建议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提问,一人记录。

⑶建议采取半结构访谈,注意封闭式问句之后的追问。

30. 撰写调查报告有哪些要求?

⑴调查报告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一组事实资料和观点,并提供足够的细节。

⑵内容体例:

①前言(摘要、关键词、术语的界定);

②研究方法;

③调研结果(数据、访谈资料);

④讨论(问题或原因分析);

⑤结论或对策建议。

⑶写作要求:

①撰写报告前要确定以下重点内容:报告对象;报告形式和长度;报告目标(描述性的,反映情况;解释性的,解释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行动建议);

②报告的内容

A.研究目的和主要结果。

20

面对面活动方案

西团发〔2011〕第号 签发人: 关于开展城西区“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 主题调研和倾听日活动的通知 各镇、街道团(工)委: 为创新共青团组织联系服务青少年工作,增进团组织和团干部与青年的经常性沟通交流,进一步推进“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深入开展,按照团省、市委“面对面”活动的有关要求,团区委将于近期开展主题调研和倾听日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和婚恋问题”、“共青团如何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9日前完成 三、活动内容

团区委邀请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与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面,倾听呼声、了解诉求。重点围绕我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与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权利意识、文化自觉程度、基本文化需求、文化消费能力、文化娱乐生活情况以及心理卫生、婚恋交友等热点问题以及围绕促进青年创业就业(包括青年就业意愿、用工单位用人条件及用工需求、劳动力供需矛盾、适合青年需要的培训及引导方式)为活动内容。通过面对面交流沟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媒体采访等形式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收集新生代农民工和待业青年及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形式 1、选择在新生代农民工集中的行业、企业、聚居社区,通过召开会议、走访座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开展主题调研,并设计依托活动载体开展“倾听日”活动,进一步拓展青少年利益诉求渠道,引导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 2、利用团组织电子信箱、微博互动等新兴媒体拓宽诉求渠道,丰富活动手段。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区属各团(工)委要高度重视此次主题活动,把活动作为团组织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重要手段、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力载体,以及建立与新生代农民工

校长与年学生面对面交流会活动方案

校长与年学生面对面交流会活动方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活动背景 (一)为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搭建学校与学生沟通的平台,一方面使学校广泛听取广大同学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的相关政策,从而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理解、信任,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发展和建设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集思广益,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贯彻落实校学生会“一切为了同学,为了同学的一切”的宗旨,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校学生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二、时间 XX年10月17日(周三下午)

三、地点 旗山校区第九会议室。 四、出席领导 黄汉升校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办、学工部、研究生工作部、保卫处、校团委、教务处、财务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后勤服务集团、仓管办、图书馆、福建教育科研网(福建师范大学)网络运维保障部、校医院等。 五、活动流程 (一)前期工作 1.与校办协调。确定校长接待日的具体时间、地点、主题和参加有关职能部门。 2.宣传发动。通过海报、网站、微博等方式对本次校长面对面活动进行广泛宣传。 发布含有#福师大校长面对面#的微博+你想说的话@福建师范大学学生会,部分微博建议意见将整理汇总提交参会领导,部分微博提问由主持人在现场提问。 3.提案征集。各学院学生会征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相关意见经校学生会最终整理汇总后,分类别于活动前5天呈送校长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学院原则上可提交3—5份提案(如需多提交提案请与校学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例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研究课题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与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即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理解,而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数学的学习情感,学会与人交流,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与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这次课题的切入点和实施新课程的主旋律。 2、近几年来,学校近几年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等课题研究。在客观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为开展“自主、学习方法”研究的过渡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3、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逐步学会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索式学习;变静态学习为重视实践操作;变个体学习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验的方向与目标、内容 1、本课题试图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对实施本模式的教学观、学生观、活动观、评价观与实施策略形成一些规律性认识;改变本校参加试验班级课堂教学“高耗低能”的被动局面,使实验班的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乐园;提高实验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实验教师的精神成长。 2、研究目标: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3、研究内容 (1).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及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实施的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确立“转变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它过分强调和突出接受与掌握,泠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学生缺少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

《校本研修面对面》培训讲稿

《校本研修面对面》培训讲稿 后山完小陆安福 话题一: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 对话1:校本与教师专业发展 对话2、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 对话3、运用信息技术是实施校本研修 概念 1、校本培训、校本研修 校本,即“以校为本”、“以学校为主体”“通过学校”。“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为决策、实施、管理的主体,进行的培训与研修。 2、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有规定的学历要求,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业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专门机构的认定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包括“组织专业化”和“个体专业化”。 问题讨论: 一、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1、21世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取向: (1)、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 观点:教师专业的基础知识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点,是教师坚实的理智基础,强调教师最基本的两类知识:“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强调“学高为师”;以教师的“教育知识”突出教师专业的特殊性。 局限: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的转换,许多教师知识渊博但教育水平欠佳。 (2)、教师专业发展的技术取向 观点:强调教师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传授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 局限: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能满足教师的实践需求,教育教学过程不断生成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所谓“教无定法”。 (3)、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 观点:教师专业发展重在“内部构建”,教师对自己的实践进行不断地反思,更多地通过主动探究和改进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局限:忽视专业引领的作用。 (4)、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 观点:教师发展依赖于“教学文化”“教师文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在合作互助中促进教师的发展。 局限:忽视个体性,不利于形成教师个人风格文化。 总结:任何单独的取向都不可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问题,应针对教师发展的实际、校本实际、时空差异选择实施。 1、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关于开展“干部群众面对面”活动的实施方案_1

关于开展“干部群众面对面”活动的实施方 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根据霍组字〔20XX〕4号文件要求,经研究在全乡开展“干部群众面对面”活动,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干部群众面对面”活动,是指村级党组织固定时间和地点,采取干部群众面对面的形式,集中办理群众事项、收集群众建议、答复群众关心的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等。 开展“干部群众面对面”活动,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作风、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为重点,拓展干部联系群众的途径,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创新便民服务的平台,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具体任务 1、活动时间:活动每月开展一次,由各村根据实际,选取固定日期。 2、活动方式:活动以在村部进行为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流动地点听取群众意见。

3、参加人员:乡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自愿参加或有困难、厂有疑问需要村里帮助解决、答复的党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及一般村民。也可就某一问题,有重点地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征求意见。 三、方法步骤 1、前期准备 每月活动前,各村党组织必须召开村支委会议,安排专人负责,研究在“干部群众面对面”活动中需要通报和解决的事项。 2、活动开展 通报上月“面对面”活动中群众提出问题或建议落实情况; 参加“干部群众面对面”活动群众必须在充分讨论和酝酿的基础上,有秩序地发表意见和建议,或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 对参加活动人员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能当场答复的,必须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作出限期答复的承诺; 组织参加活动的群众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科普知识、实用技术等,通报乡、村有关工作。 3、会后落实 召开村党组织会议,听取“干部群众面对面”活动开

关于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doc

关于创建生命化教育特色学校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常熟市报慈小学王剑忠执笔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江苏省《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规范化建设的进程,也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需求的这一愿望,注重“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特色发展”成为当今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每一所学校都是独特的”,创建学校自身的教育特色,是深化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然需要,是提升学校竞争力、塑造学校品牌形象的需要,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由于教育的主体是人,是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为其创设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经过自身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消化吸收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必须首先尊重人,尊重个性,必须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人的关切心,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现状分析 我校建于1989年,当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于1998年撤走初中部而成为一所完全小学,又在2000年合并虞山镇菱北小学。学校通过不断地融合、提升、发展,于2002年通过验收成功创建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于2007年通过验收成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随着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目前的规模:34个班级,1700名学生和96名教职工(其中90名专任教师)。多年来,学校注重教育研究与发展,在“十五”期间,学校开展了“以人为本,开发潜能”的研究,努力激发教师潜能,进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提升,确立了“十一五”的办学理念:“为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以“开展生命教育,构建和谐学校”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师资建设为保证,朝着努力把学校建成“管理科学化,硬件现代化,师资通才化,质量素质化,办学特色化”的一流知名学校的目标不断迈进。在刚刚进入“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了秉承学校多年来的研究方向,丰富和发展学校的研究成果,

《校本研修面对面》学习心得体会

《校本研修面对面》学习心得体会 一年的研修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一名现代的好老师,尤其是当前课改下的好老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没有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论没法教;没有扎实的德才学识和广博无私的胸怀教不了;没有勤钻研,善反思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进取精神,绝对教不好。因此,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勤学理论,不断地敢于否定自我,推陈出新,敢于丢弃我们以前长期积累下来认为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进行再创造再探索。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促使我们老师具备更全面更扎实的基本功。伴随课改的进程,我感到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一不留神就会被学生胜出,一不留神在课堂上就会捉襟见肘。越是开放式的教学就越需要我们的精心设计,就越需要我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调控能力和教育机智,因为开放式不是放羊式,是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和学科学习规律的,教师没有相应的能力和机智,教学很容易失控、走样,就很难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最难的是在课堂教学行进中,如何发挥即时即地的教学资源,调控教学策略,去实现教学中的生成目标。它是我们备课时料想不到的,但又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一年的研修活动,促使我成长起来。首先,是在反思中成长起来。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我国特级教师袁蓉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我校要求我们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反思中去,把反思

作为自己成长的阶梯。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这堂课所采用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想一想这样的方法是否可行,能否适合学生特点,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后,教师再一次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思考,用几句话在这堂课的教案后写下来,并写出学生在这样的方式下学习的情绪,知识掌握情况等等,还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反思,在博客上和大家一起交流。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这样的研修,有利于教师对教学从感性认识递升到理性认识。通过反思教学,我对自己教育教学进行“内省”,在反思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开展教学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其次,在同伴互助中共进。校本研修,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平台。每周的小组共研课后,大家相互切磋,讨论交流,群策群力,不仅解决了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各年级之间的沟通,促进教学的系统化。在听课中,我们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以及每个人的教学特色,便于在自己的教学中取长补短。再次,在学习中成长。以前,我不注重理论学习,而且不爱在教研活动中发言。现在,校本研修迫使我多学习,多发言。我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学习是校本研修发展的动力。没有学习,教研就会失去方向,对自己的教学反思也会失去方向。因此,校本研修促进了我在学习中成长。当然,在校本研修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的困惑:一是新的理念与教师传统教育观念的矛盾。教师

“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活动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员工在基层” 活动实施方案 各基层工会: 根据《市总工会关于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现就公司工会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员工在基层”活动(以下简称“服务员工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公司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在开展服务员工活动中要切实发挥表率作用,要通过开展“服务员工活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服务意识,要把工作重心下移,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把服务基层员工群众,解决基层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基层积极性,激发基层工会工作活力,进一步密切与员工的联系,充分发挥工会联系员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面对面地与员工交流,倾听员工心声,反映员工诉求,增强工作主动性和针对性;心贴心地做员工思想工作,了解实情,释疑解惑,与员工谈心交友,增进感情;实打实地为员工和公司服务,出实招、办实事,促进公司发展,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二、总体要求 1、确保“五个结合”,实现“五个一线”。活动的开展要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劳动竞赛和“安康杯”竞赛相结合,与作风整顿、员工文化阵地建设和“基层工会工作提升年”活动相结合,与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推动解决实际困难,体现公司对员工群众的关怀相结合,努力实现“员工队伍状况在一线掌握,工会维权帮扶在一线实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一线推进,工会工作在一线落实,创先争优活动在一线开展”。 2、强调效果,不走过场。开展“服务员工活动”,是加强和创新

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要把员工的满意度、公司的认可度、为员工办好事实事等作为活动成效的主要依据,避免运动化和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走过场,不给员工增负担、添麻烦,切实保证活动的顺利推进和扎实有效。 三、组织领导 成立公司工会“服务员工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司各级工会开展活动的指导、督查和考核工作,同时负责对公司工会开展活动的具体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顾问: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任务。 办公室主任: 办公室成员: 四、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召开公司开展“服务员工活动”会,进行动员部署,进一步对各基层工会提出明确要求,各基层工会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工作方案,提出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安排(方案请于4月5日前报工会办)。 (二)分组联系单位。 (三)集中开展活动。从2012年3月开始至6月集中开展走访调研,4月至9月为实施推进,10月至12月为总结推广。活动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听取各基层单位开展活动的有关情况汇报;二是召开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和员工代表座谈会;三是进行员工个别访谈;四是深入员工家中走访慰问困难员工;五是发放宣传材料,开展法律援助和政策法规的咨询。办公室三个小组要深入基层、班组和员工生产、生活场所,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生活情况,为他们解疑释惑,推动解决员工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

课题实施方案

“校本研究在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中的 实践探索”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以校为本,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以校为本,就必须树立校本研究思想,建立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形式,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校本研究”是一种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实践证明它能够较好地做到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对于解决教师教学实际问题有较大的帮助。本课题立足于主课题《普及校本研究,科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探索》的研究目标,寻求促进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校本研究”工作。校本研究是“基于学校的研究”,是最贴近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是对学校和教师最有实际帮助的研究。校本教研,对教师而言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校而言是保持和创新办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对学生而言是引导学生健康和正向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课题的理论基础: 1、“教师即研究者”理论:英国课程理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育,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1996

年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的建议中指出,“在一个变化迅速的世界中,在职培训已成为从事所有活动和专业至关重要的工作。因此,教师不仅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培养其学生在整个生活过程中创造知识所需的态度和技能”。 2、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研究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教师研究演化成直指学校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校本教研。斯皮克“校本教师发展理论”提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师素质提高的重心应定位在学校本位的发展、教师职业本位的发展上。 3、“校本教研”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基于学校”,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二是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三是在学校中,即教师要置身教育教学之中,参与学校发展与改革问题的研究,围绕学校自身问题所形成的各种解决方案要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由学校中人来解决。 三、课题的界定: 校本教研,是新课改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

个人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读《校本研修面对面》有感 ―――――个人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国家的发展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课上的生动了,才能真正的吸引住学生眼球,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我要求自己不仅要教好,更要做好自我学习,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和教研水平。 一年来,我充分体验到了网络学习的便捷与高效,比如上网观看优质课,研读优秀著作与论文,积极与同事交流讨论,在线提问、发表评论。通过这一系列的专业化学习,我感觉受益非浅,可以说是一次心灵成长的历炼。期间,为自己充电,吸收新知识、新观点,新的教学方式。为了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我积极参加镇级、区级一系列公开课,理论指导实践,从中我得到了研修中获得了不少启发。另外,我还积极反思实践,积极撰写论文和案例。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我应加快步伐,跟随时代的脚步,让自己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以上是我加入研修以来想法体会的总结,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研修茶座的指点下,取长补短,更新教学理念,累积教学经验,争取在科学教学领域可以有更长足的进步。 我对“校本研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校本研修”的精髓所在,有以下收获: 一、提高了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明确了“校本研修”的目的。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

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善的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 二、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是迫在眉捷的任务。 目前,有一部分教师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现有的知识足已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轻视学习,对教师的继续教育持抵制态度,因此,提高教师对学习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不断学习之人,来完善和提高自我。 三、为教师提供最合适的培训管理模式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1)培训管理模式改革的具体目标。教师继续教育要在每一个教师需要的时候、方便的地点,以最好的方式方法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教师不失时机地获得所需要的东西。 (2)采取协商式培训形式。这是指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训结果的分析与评估等方面由教学双方共同参与、协商进行、合作完成。协商式培训的基础在于: ①不同的人由于内在素质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区别于他人的个人和专业发展需要,最适合一个人专业发展的环境可能完全不适合另一个人的发展。为此,继续教育应鼓励教师采用自己偏爱的学习形式,来实现自我选择的目标。当教师

我与学长学姐面对面交流活动策划书

我与学长学姐面对面交流活动周策划书 策划部门: 商学院学生会学研部2013年11月24日

一.活动主题:迷茫啊迷茫,不在迷茫中爆发,就在迷茫中失望;试问路在何方?且听学长学姐指点迷津。 二.活动背景:从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大一的新生就开始 了大学生活,他们将要在大学将度过人生中又一段美好的岁月。然而,几天后,许多新生有了许多烦恼,开始迷茫。发觉大学生活一点也不像高中那样,有的同学甚至感到严重的不适应大学生活,不知所措,生活一团糟。可大学是我们将生活四年的地方啊,如果不能走出迷茫,找不到正确的方向,那么我们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我们未来将是怎样?怎样去解除新同学的这些忧虑和问题呢?向学长学姐咨询和交流可以说是最有效和最好的途径了。 三.活动目的:向在迷茫中的新生提供一个咨询和交流的平台, 通过这个活动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方法,让他们尽快从迷茫中走出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四.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 五. 活动计划与步骤 1.邀请大二或者大三的对快速适应大学生活有经验和方法的学姐学长,让他们回答和解决参与活动的同学的问题,提出好的建议和方法。 2.向全校宣传本次活动,鼓励大家参与,并向将要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发一张问卷,让他们反馈他们的问题。 3.将问题的情况统计出来,然后将结果提交给邀请到学姐学长,由他们对出现的

问题进行分析,之后能够针对性的对问题对症下药,逐一解决。 4.每天由有空闲时间的学长或者学姐在逸夫楼507与参与活动的大一新生面对面交流,时间在中午12:00—14:00,下午17:00—19:00. 5.并将每个参与活动的同学做记录存档,以便后面跟踪和记录,了解到活动的效果。. 6.从参与的同学中挑出几个代表,让他们把从学长学姐那了解到的经验和方法传播给身边的同学。 7.总结活动中的问题和成果,改进活动的缺陷,完善活动内容。决定活动在每年的新生入学之际举行至少两次。 六.撰写活动报告 1.把在交流中学长学姐收集到的问题和同学们反馈的意见进行整理 和综合以便下一次活动是作为参考资料,并将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调研课题实施方案_1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调研课题实施方 案 调研目的: 为积极响应团区委创新年度工作思路的号召,结合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积极推进文教局团委的工作,就感恩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形成工作思路,以更好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 调研内容: 对我区中小学感恩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调研提纲: 1.全区中小学感恩意识、感恩认知现状调查 2.全区中小学感恩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实施水平 3.感恩教育的效果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联系 4.感恩教育在促进中小学教育三位一体工作中的作用 5.感恩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联系 6.感恩教育在我区中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特色与品牌性趋势研究 具体做法: 要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主要以主题活动、学科渗透、课外延伸(家庭、社会活动等)为载体,以角色换位、实践体验为行动策

略,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学校德育和学科教育相互结合,创设感恩教育的平台与氛围。感恩教育不能少,整体的德育教育更应该改革。学者刘金铎在他的《道德体验论》中写道:如今的学校德育未能达到引导者预期的效果,理论界称之为“德育失效”。目前约束性道德教育无法使道德教育本身与体验者之间发生有效的情感关联,也不能使体验者个体把有关的道德知识与一定的实际道德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发生实际的体验,因而无法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所以我们首先要创设一个感恩教育的和谐环境。学校德育还可以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利用学科教材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全体教师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课题目标。 (二)努力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纽带,争取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共同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校共同实现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孩子是一面镜子,照着我们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的表现便是我们家长教育的回应。许多时候孩子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多时候则更需要我们去引导感悟。所以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爱心、榜样、机会,更需要学会珍惜、欣赏、肯定孩子的示爱和感恩的表现,我们的孩子才会不仅有爱的意识,更会有那些感恩的行为。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电话联系、广

校本研修面对面辅导讲座

校本研修面对面辅导讲座 怀来县老师进修学校兼职教师、沙城第六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刘玉红 (2013年4月20日) 话题一: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 对话1:校本与教师专业发展 对话2、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 对话3、运用信息技术是实施校本研修 概念: 1、校本培训、校本研修 校本,即“以校为本”、“以学校为主体”“通过学校”。“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是指以学校为决策、实施、管理的主体,进行的培训与研修。 2、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有规定的学历要求,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业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专门机构的认定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包括“组织专业化”和“个体专业化”。 问题讨论: 一、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1、21世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取向: (1)、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

观点:教师专业的基础知识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点,是教师坚实的理智基础,强调教师最基本的两类知识:“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强调“学高为师”;以教师的“教育知识”突出教师专业的特殊性。 局限: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的转换,许多教师知识渊博但教育水平欠佳。 (2)、教师专业发展的技术取向 观点:强调教师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传授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 局限: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能满足教师的实践需求,教育教学过程不断生成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所谓“教无定法”。 (3)、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 观点:教师专业发展重在“内部构建”,教师对自己的实践进行不断地反思,更多地通过主动探究和改进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局限:忽视专业引领的作用。 (4)、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 观点:教师发展依赖于“教学文化”“教师文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理想的方式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构建合作的教师文化,在合作互助中促进教师的发展。 局限:忽视个体性,不利于形成教师个人风格文化。 总结:任何单独的取向都不可能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部问题,应针对教师发展的实际、校本实际、时空差异选择实施。 3、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观点:教师的成长进步主要表现为实践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通过教学机智反映出来),教师的策略性知识(运用理论知识的策略)。 实践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情景认知、实践活动、反思对话。 二、有效实施校本研修 1、实现教师学习行为自组织 (1)自组织:组织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即能自主

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香格里拉县妇联、卫生局关于开展第二轮 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对妇女 “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和《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确定的目标和要求,积极探索艾滋病综合防治有效机制和措施,在我县开展对妇女“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取得显著的效果,为持续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县创建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活动目标和任务 在妇女中宣传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帮助妇女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减少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和性病发病率,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最大限度降低或减少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家庭树立信心,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生活;继续开展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资助工作。 二、活动时间和范围 时间: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期4年。 范围:香格里拉县11个乡镇,重点是15—49岁的妇女、受艾滋病影响的妇女儿童。

三、活动内容 1、提高妇女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增强妇女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使妇联干部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到100%,使广大妇女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县城达90%以上,农村达到85%以上。 2、动员、组织妇女参与艾滋病的综合防治,为妇女防治艾滋病提供信息与教育。 3、结合妇联工作组织开展反歧视活动,扎实做好骨干培训和对志愿者的招募及其工作指导。 四、活动步骤 1、2010年,组织骨干培训班,由县级各妇女小组长、乡镇妇联主席、村级妇代会主任、村干部、村医进行各种形式的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讲座培训。做好招募志愿者工作,建立宣传小分队。再由接受过培训的骨干,走村进社进行宣传。 2、2011年,继续提高15-49岁妇女宣教覆盖率(全县28000人次)。对边远乡村和外出流动务工多的乡镇村进一步重点宣传。建立流动人口自助互助组织和“外来务工妇女之家”,主要对象是东旺乡、金江镇、上江乡和城区部分外来人口。

“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中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如何有效的落实素质教育和课改要求,如何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如何走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提升之路等,将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教师心中的困惑也不断增多。校本小课题研究无疑顺应了课程改革推进的需要,将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以课题化的形式呈现并予以探讨实践。通过针对性强、具体而又可操作性的小课题研究实践,达到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实施的目的。 2.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制约各学科教学质量效果提高的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际,是从教情、学情、校情出发,由教师个人或教研组教师共同确立、研究的,研究成果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性课题,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科课题的研究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同时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在教中研,在研中用,这种教、研、用一体化、系统性的行动研究,对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具有较大的作用。 二、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秩序的认真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要纳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之中,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与新课程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与降低教学基点和学科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指导学习方法开展校本学习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提出与实施,不断推动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从而形成“本校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的教育科研工作新思路、新途径。 1.本校化行动。强调课题研究立足本校、本班,通过最大限度地整合研究力量和教育资源,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开展行动研究,全力解决本校、本班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2.低重心运转。降低教育科研工作重心,倡导以教研组为依托,以教师个人为主体,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 3.小步子发展。每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为一个周期,学期(年)初确定研究课题,校内申报立项;通过一个周期的研究实践,基本能够完成课题实验,解决所确立的研究解决的问题;学期(年)末汇总整理并进行结题鉴定。以达到“小步子、快节奏、高效益”的目的。 4.实效性评价。教研处从过程性资料、终结性成果和实质性效果三个方面对各个小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评定;过程性资料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终结性成果指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以及会议交流的典型材料等;实质性效果指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改进提高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和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小步子。因为是小课题,就更有能力和精力去做。我们倡导“小题大做”,“小题”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小”:切入点小,范围小,内容单一、具体,以此来逐一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做”就是要以科研的方式进行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研究,把一些相关、相近的重要问题“串连”起来,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研究中讲究科学、探索规律、

校本研修面对面心得

《校本研修面对面》学习心得 当我们置身课改,用校本研修的理论回顾我们以往走过的教研之路,更加感受到,建立和规范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以适应课改的需要,确实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校本并不遥远,校本就在我们身边。走向“校本”,也就是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更加关注教师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如何更大地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使教育的理想成为教育的现实?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研是突破口 以校为本的研究,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以校为本的教研,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学校要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积极主动地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虚心向教师学习,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的观念正在更新,角色正在转变,许多教师很想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但往往是理想和现实有着一段距离,真实的课堂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是学校推进新课程的重要而紧迫 的任务,我们应该努力寻找突破口。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校本培训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际,用实际证明理论.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总之,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反思:如何将校本教研与教师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连在一起,校本教研的使命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更新教学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传授教学理念,组织教师之间研究等技能层面,而应将校本教研作为教师责任与教师的教学创新,教学反思、教学研究相融合,最终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沟通教师间的心灵世界,创造出合作、交往、互信的新的学校文化的精神层面,使校本学习在促进教师成为新型的教育者的同时成为具有崇高的

面对面活动方案

面对面活动方案 篇一:面对面活动方案 20XX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 方案 按照团市委、市青教办的《关于开展20XX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团区委、区青教办将积极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按照法定路径反映青少年普遍性诉求,履行好团的基本职能,引导广大青少年有序政治参与,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 二、活动时间 20XX年9月-20XX年1月 三、活动目的 通过渗入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调查研究、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需求,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文化、体育、技能培训等活动,对其进行人文关怀,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加强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畅通信息和诉求反映渠道,形成高质量、富有价值的提案、议案或建议。

四、活动内容 1、20XX年9月中旬,召开“面对面”活动动员部署工作会 议,下发《沙河口区20XX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方案》。 2、20XX年9月下旬至10月底,围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主题,有针对性开展问卷调查和网上意见征寻,召开座谈会,进行专题调研,最终形成调研成果。 3、20XX年11月上旬,组织协调团干部、青教专干、青少年事务联络员、青少年权益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等,召开专题研讨会。 4、20XX年11月下旬,邀请青联界别委员和关心青少年成长、熟悉相关领域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座谈,介绍、交流专题研讨会的意见,研究提案、议案和参会交流题目,积极做好提案、议案的前期准备工作。 6、20XX年12月,积极向区人大人代委、区政协提案委,了解有关议案、提案上报情况,推动工作建议成为重点提案、议案,力争以团体、界别名义或联名、大会发言等方式,在“两会”上发出集中权威的呼吁。 7、“两会”之后,做好提案、议案答复和跟踪落实工作,推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为主题的“面对面”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五、具体要求 1、确定活动方案。各街道团工委要紧密结合活动主题和本活动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优化育人环境,构建生态环境,注重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做到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主动发展、个性和谐、享有完整愉悦的人生。由此可见,在青少年中实施生态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价值取向。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校园是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的学校环境存在一种冰冷、僵硬、不和谐、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因素。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教师是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之一。教师职业在辛苦之余,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据一所学校对68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34%的教师感到“工作让我厌烦”,42%以上的教师诉说“工作让我感到困惑”,59%以上的教师表示“工作让我疲惫”。南京某报对教师有过调查,教师有“七怕”:一怕考试,二怕出事,三怕家长,四怕学生,五怕投诉,六怕评比,七怕耽误孩子。怕考试排在第一位。很多教师比学生还怕考试,因为学生一考完,评价教师的时候就到了。这种压力长期累积下来,就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容易缺少教师工作的幸福感,所以要努力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 本课题的研究,是借鉴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立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三个基点,从校园生态环境(包括物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加强生态德育,追求生态课堂教学三方面入手,依托本土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校园育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向着生态与和谐不断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幸福健康成长”的乐园,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课题的界定 “生态”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它关注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扩展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 “生态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整体视野和系统思维,其核心价值取向强调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有机统一。生态校园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为教育要义,以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 生态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是内容和方法的统一,是主导和主体的统一,是严与爱的统一,是导与牵的统一。它关注的是学生有益知识的获取、综合能力的提高、个性特长的培养和情感意志良好习惯的养成。 生态德育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德育体验为特征的一种教育策略。它强调以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使受教育者在体验内省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幸福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的教育。这样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