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中枢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1016.58 KB
- 文档页数:20
静脉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和功能人类免疫球蛋白(HumanImmunoglobulin,简称HIG)是一种由人类抗体产生的大分子蛋白质,它能有效地阻止外部微生物以及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内部,并有效地抵抗疾病及其他入侵性物质。
而静脉人免疫球蛋白(IVIG)是一种特殊的HIG,它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直接被释放到血液中,较普通的HIG具备更强的抗病效果,因此被广泛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免疫性疾病。
静脉人免疫球蛋白(IVIG)的作用主要由其具有的两个主要功能所决定:免疫抑制和免疫激活。
免疫抑制作用是指IVIG能够有效地抑制人类机体内的免疫系统,减少相应的机体反应,阻止炎症反应以及其他有害细胞的活动,以此达到抑制相应的疾病的发展。
而免疫激活功能是指IVIG能够有效地激活浆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此加强人体对外部病原体或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
此外,IVIG还具有一些其他特殊的功能,例如调节血小板凝集功能以及抗凝功能,以及有助于细胞修复和炎症反应的抑制等等。
静脉人免疫球蛋白(IVIG)的药理作用具有多方面的疗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免疫性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和重症急性缺氧综合征(Severe Acute Hypoxia Syndrome)等。
IVIG 也可以用于治疗婴幼儿免疫不足或被认为是因免疫功能减弱所致的其它疾病,IVIG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抗凝物质以及引起血小板凝集的物质的聚集。
此外,IVIG还可以用于治疗急性失血性休克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症,例如造血不全症和家族性免疫缺损症等。
总的来说,静脉人免疫球蛋白(IVIG)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有效地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和各种有害物质的防御,而且其药理作用也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和功效
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简称IVIG)是一种制备自人血浆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制剂。
它主
要由人的免疫球蛋白G(IgG)组成,是一种有抗体活性的蛋
白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和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并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抗体产生:免疫球蛋白中的抗体成分可以促进患者机体内自身抗体的产生,进一步增加患者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
2. 抑制自身免疫: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可以与异常激活的免疫细胞结合,从而抑制这些细胞对自身组织的攻击。
因此,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被用于治疗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 中和病原体毒性:免疫球蛋白中的抗体可以结合病原体,中和其产生的毒性物质,从而减少感染对机体造成的伤害。
这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具有以下主要的功效:
1. 免疫调节: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可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对感染的防御能力。
2. 抗炎作用:免疫球蛋白中含有一定量的抗体,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炎症损伤,从而缓解相关疾病的症状。
3. 免疫替代治疗: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可以补充体内免疫球蛋白的缺乏,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
请注意,以上所述仅为普遍情况下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和功效,并不代表特定疾病或个体的治疗效果。
具体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疾病、剂量以及疗程需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决定。
注射用人体免疫球蛋白说明书注射用人体免疫球蛋白说明书注射用人体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是一种由含有大量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它能够帮助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抵御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注射用人体免疫球蛋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治疗,很多遗传性疾病、风湿病、传染病以及血液器官移植等都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来预防和治疗。
一、使用范围:1、预防和治疗抗核抗体相关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肝炎:注射用免疫球蛋白能够抑制抗核抗体的功能,从而起到预防疾病发作的作用;2、防治传染病:由于免疫球蛋白中含有大量抗体,可以帮助人体对抗外来病原的入侵,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3、治疗免疫缺陷:由于免疫球蛋白含有大量抗体,可以帮助缺乏免疫力的人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免疫缺陷的作用;4、治疗血液器官移植:免疫球蛋白能够抑制移植物排斥反应,并促进新植入物的成活,有助于血液器官移植的治疗。
二、注射用人体免疫球蛋白的注入方法:1、清洁皮肤:在肌肉组织处清洁皮肤,以使用消毒剂冲洗皮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2、穿刺: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肌肉内穿刺,以确保药物注入效果;3、注射和检测:将药物放入针头,并慢慢注射到指定区域,注射完成后,用手检查穿刺部位,以确保安全和有效;4、纠正注射方法:如果发现注射方式有误,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重新按照正确的方法重新注射。
三、注意事项:1、不适用范围:孕妇、婴儿、血糖异常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使用;2、使用时间:尽量在上午使用,以防止夜间睡眠出现过敏现象;3、规律用药:遵循药物的使用时间,按照医嘱规律用药,以免影响疗效;4、避免过度使用:过度使用免疫球蛋白可能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应避免过度使用。
本说明书旨在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预防服务,在使用免疫球蛋白时,必须遵循医嘱,确保安全有效使用;同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作者:孔志军来源:《特别健康·下半月》2013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91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043-01免疫球蛋白的主要成分是IgG,约占机体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后者不仅具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征,还有固定补体、调理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生物学特性,而且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为胎儿提供免疫保护作用的免疫球蛋白。
一 IVIg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目前,IVIg对GBS的研究较为充分。
较早的临床观察结果提示,IVIg对急性GBS患者的疗效优于血浆交换。
因为接受IVIg的患者其临床神经功能每提高一度的平均时间为27d,短于血浆交换组(41d),并且较少发生并发症。
随机将379例GBS患者分为3组,分别实施血浆交换、IVIg和两者结合治疗。
4周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发现前2组间并无明显不同(分别为0.9和0.8),结合治疗组也无明显优势。
48周后各组患者在出院和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方面也无明显差别,表明IVIg和血浆交换一样,均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线措施。
有文献报道,联合使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的疗效优于单用IVIg。
但是疗效的肯定与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曾有1位GBS患者2次复发后相继接受血浆交换、甲基泼尼松冲击和IVIg治疗,病情控制仍不满意。
由于患者同时患有活动性乙型肝炎,考虑病情变化可能与乙型肝炎活动有关。
对慢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对比治疗,其效果类似急性患者,但也有不理想者。
在IVIg治疗效果不佳时,进行血浆交换疗法仍是可取的。
因为血浆交换疗法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所以有作者认为,在农村、儿童、静脉穿刺不便、败血症、血液动力学障碍以及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患者,应首选IVIg。
2.多发性硬化(MS):MS是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神经功能障碍的复发和缓解交替发生。
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森林脑炎的临床进展摘要:森林脑炎,也叫蜱传脑炎(TBE),是一种以蜱虫为媒介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起病急、症状重、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颈强、肌肉瘫痪、精神状态改变等。
目前尚无特异疗法,主要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治疗上以抗炎、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为主。
本文对森林脑炎病人应用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并对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森林脑炎;注射用人免疫球蛋;重症;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森林脑炎是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其症状包括突起高热、脑膜刺激征、瘫痪、意识障碍等,严重时可致人死亡,病死率高。
该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东北、西北等重点区域流行。
因为重症森林脑炎可引起颈肌呼吸肌麻痹等,因此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机械通气和静脉给药为主。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免疫球蛋白疗法在重症森林脑炎中的应用效果[1]。
一、森林脑炎的治疗现状森林脑炎病毒是RNA病毒,按其系统发生特征可划分为欧洲、远东和西伯利亚三种类型。
目前,针对森林脑炎病毒没有已知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急性期死亡率约为20%-30%,在恢复期后期,仍有10%~20%的患者存在后遗症,极少数丧失劳动能力。
目前,森林脑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炎、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等,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可以注射特异血清和丙种球蛋白。
并且针对叮咬的部位进行治疗;蜱虫叮咬部位会出现一段较长的发炎反应,随后会出现溃疡。
如果蜱虫没有被拔除,在处理过程中不要用力拉动,避免将假头、螯肢留在体内或撕裂皮肤。
临床上可用乙醚或氯仿对昆虫进行麻醉,再用钳子将其完全清除。
抗病毒治疗:森林脑炎病毒能诱导人体产生 IgM、 IgG,激活 T淋巴细胞,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和脱髓鞘的破坏。
目前临床上最常应用的抗病毒药物是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是单磷酸次黄嘌呤核苷脱氧酶抑制剂,进入细胞后会迅速磷酸化,其产物能够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酶的合成,从而达到阻断病毒RNA和蛋白质合成的目的,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药品标准
一、药品名称
药品名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二、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人免疫球蛋白。
三、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含适量稳定剂,不含防腐剂。
四、适应症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适用于:
1.预防和治疗各种免疫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重症川崎病等。
2.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
等。
3.用于治疗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如晚期癌症患者免疫力低下等。
五、用法用量
本品只能由医生指导使用,以下为一般使用方法:
1.静脉注射:将本品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稀释1-2倍后,缓慢静脉注
射,注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注射时应避免血液返流。
2.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一般为每日20-
40mg/kg体重。
六、规格
本品的规格为2.5g/瓶、5g/瓶、10g/瓶。
七、贮藏
本品应贮藏在2-8℃的暗处,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
八、有效期
本品的效期为2年。
九、生产商
本品的生产商为XXXX制药有限公司。
十、进口/国产
本品为国产药品。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用法用量】用法:静脉滴注或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1~2倍作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分(约20滴/分)持续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滴注速度不得超过3.0ml/分(约60滴/分)。
用量:遵医嘱。
推荐剂量: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或低下症:首次剂量:400mg/kg体重;维持剂量:200~400mg/kg 体重,给药间隔时间视病人血清IgG水平和病情而定,一般每月一次。
2.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每日400mg/kg体重,连续5日。
维持剂量每次400mg/kg体重,间隔时间视血小板计数和病情而定,一般每周一次。
3.重症感染:每日200~300mg/kg体重,连续2~3日。
4.川崎病:发病10日内应用,儿童治疗剂量2.0g/kg体重,一次输注。
【注意事项】1.本品专供静脉输注用。
2.如需要,可以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本品,但糖尿病患者应慎用。
3.重溶后的药液呈现混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过期失效,不得使用。
4.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5.有严重酸碱代谢紊乱的病人应慎用。
【不良反应】一般无,极个别病人在输注时出现一过性头痛、心慌、恶心等,可能与输注速度过快或个体差异有关。
上述反应大多轻微且常发生在输液开始一小时内,因此建议在输注的全过程定期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和生命特征,必要时减慢或暂停输注,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恢复。
个别病人可在输注结束后发生上述反应,一般在24小时内均可自行恢复。
【禁忌】1.对免疫球蛋白过敏或有其他严重过敏史者。
2.有IgA 抗体的选择性IgA缺乏者。
【适应症】1.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如X联锁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常见变异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亚型缺陷病等。
2.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川崎病。
【药物相互作用】应单独使用。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1:介绍1.1:概述1.2:研究目的1.3:研究背景2: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2.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2.3: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调节作用3: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3.1:主要适应症3.2:用药方案和剂量3.3:治疗效果评估3.4:不良反应与风险预防3.5:特殊人群的使用考虑4:免疫球蛋白的供应与质量控制4.1:免疫球蛋白的制备与纯化4.2:贮存与运输条件4.3:质量控制与监测5:临床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5.1:目前的临床研究进展5.2: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6:结束语附件:附件1: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用药指南附件2:相关研究论文法律名词及注释:1:免疫球蛋白:抗体分子,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的能力。
2:临床应用:指医学和药学领域中,将特定疾病的治疗方法实际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3:静注:通过静脉注射途径给药,将药物以液体形式注射入体内。
4:适应症:指药物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的特定疾病或症状。
5:剂量:药物应用的数量或剂量大小。
6:治疗效果评估: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估,通常包括临床症状的改善、病情的缓解、体征的改变等方面。
7:不良反应:使用药物可能引起的不利效应或副作用。
8:风险预防:对使用药物时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防和管理,以确保安全使用。
9:相关研究论文: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即在该领域进行的相关研究成果。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功效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IVIG)是一种无毒、无免疫抑制性、多种免疫球蛋白的抗体混合物,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用于治疗某些免疫性病症。
它由提供者的血清中分离出的各类抗体组成,其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它
拥有很重要的治疗意义。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功效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它可以增
强抗体的活性以抵抗细菌及其他外源性致病因子;其次,它可以调节
某些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各类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症、细胞外血清病毒病等。
静脉使用这种混合物,不但可以改
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抑制机体的变态反应,抑制机体的某些情绪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发作的目的。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它的准确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被临床
证实,使更多的患者能得到科学、安全的治疗。
第三代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沈慕昌张岷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 610023)20世纪4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Cohn领导的研究组连续报道采用低温乙醇工艺从血浆蛋白中成功地分离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纯品的血液制品,以供临床应用。
但后者不能作静脉输注,否则会产生严重副反应。
一直到70年代初获得诺贝尔奖的Edelman , Orter报告抗体分子结构才搞清楚由于免疫球蛋白在提制过程中,有一部分产生聚合体,输入机体内有可)。
为解决ACA问题,而采用能激活补体,产生类过敏样的副反应,关键是抗补体活性(ACA酶解法切除免疫球蛋白的恒区(Fc)或采用化学修饰的办法,所以,有静丙的第一代、第二代之称。
以后经过工艺技术不断改进,可以从血浆中制备出天然分子结构的单体,不存在ACA问题。
按照WHO血液制品专家委员会的规定特性,可以完全符合要求,故称为第三代静丙,其功效安全性等均有明显的提高。
大规模临床使用静丙,国际上要比我国早一点,国产的静丙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投放市场。
笔者从90年代中期连续3年征文活动中收到临床应用的论文、报告263篇。
本文准备将应用的情况归纳一下,供临床专家和血液制品工作者参考。
一(药理学,免疫学作用机理:第三代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病种广泛,疗效显著,与制品内包含各种特异效应7×10分子发挥药理学和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每克分子静丙内含10效应分子。
替代治疗提高血清中抗体水平:1(增强调理作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具有与IgG高亲和力的受体(FcRI),尤其是IgG、IgG亚类起主要的调理作用。
多形核白细胞发挥作用,也需要正常水平的抗体。
132(阻断传染的病毒,细菌与靶细胞结合;中和传染性抗原、病毒和超抗原。
Rich、Takei等报告,IVIG含高滴度的抗链球菌性超抗原的抗体,能抑制T-细胞的反应。
3(竞争性结合网状内皮细胞Fc受体(FcR),阻断自身抗体包被的红细胞、血小板被吞噬、廓清。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适应症杨向有(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046011)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是由至少1000个健康供血者所献血浆混合后提取而来的。
从人血浆中提取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已经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随着医学的发展,又确认了新的适应证,重要的是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症性疾病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目前在国外已被公认为最要的血浆蛋白制品之一,由美国FDA批准使用IVIG治疗的疾病有原发性免疫缺陷。
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其良好的临床效果已得到广大医师认可,现将其各科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一、已经批准的6种疾病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1、原发性免疫缺陷2、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3、川崎病4、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年龄超过20年5、慢性B -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6、小儿感染艾滋病毒1型二、下列疾病可以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1、再生障碍性贫血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3、贫血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5、新生儿溶血病6、获得第八因子抑制剂7、后天疾病是血管性血友病8、免疫介导的中性粒细胞9、难治性血小板输血10、新生儿同种免疫/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1、输血后紫癜1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症13、用于器官移植,手术,创伤,烧伤,感染艾滋病毒。
14、癫痫15、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和格林巴利综合征16、重症肌无力17、兰伯特肌无力综合征18、多灶性运动神经病19、多发性硬化症20、韦格纳肉芽肿21、经常性流产。
22、哮喘23、类风湿关节炎24、系统性红斑狼疮25、带状疱疹26、皮肌炎,多发性肌炎27、包涵体肌炎28、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29、白塞综合征30、急性心肌病31、慢性疲劳综合征32、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33、囊性纤维化34、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起泡35、糖尿病36、急性特发性自律神经失调37、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38、内毒素血症39、溶血性输血反应40、噬血细胞综合征4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2、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43、多发性骨髓瘤44、人类T细胞病毒相关性脊髓病45、肾病综合症46、膜性肾病47、肾病综合症48、甲状腺功能正常性眼病49、肌阵挛50、复发性中耳炎51、副肿瘤性小脑变性52、神经病53、细小病毒感染54、多发性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诗)综合征55、腰骶丛病变56、莱姆综合征57、拉斯穆森综合征58、瑞特综合征59、急性肾功能衰竭60、治疗血小板减少M蛋白和皮肤改61、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62、葡萄膜炎63、小柳原田综合征随着我国临床医生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临床应用上会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