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 格式:ppt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25
艾滋病一、概念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内脏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的内衰竭。
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
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从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各种复合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二、临床表现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
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
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
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
1. 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 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 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
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 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 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 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艾滋病潜伏期与艾滋病潜伏期症状艾滋病潜伏期:艾滋病潜伏期就是指从人体感染艾滋病毒到艾滋病病毒将人体免疫系统的T4淋巴细胞破坏到不足以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发病的时间。
其标志就是CD4+细胞计数大量减少。
按照中国疾控中心的《HIV/AIDS抗病毒治疗手册》的解释为无症状期CD4 T细胞记数>200/mm3,但< 350/mm3的情况下的建议治疗,而CD4 T细胞记数≦200/mm3的情况下要求立即开始治疗。
可见,所谓艾滋病潜伏期的时间判断是以血液中CD4 T细胞记数是否下降到足以导致免疫缺陷的程度为标准。
感染艾滋病2--6周后,此时少数人(约2%)呈现一过性急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僵直、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肌痛、斑丘疹、荨麻疹、腹痛、腹泄及个别病人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查白细胞正常,但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轻度降低,血小板轻度减少。
其后持续呈无症状期,即艾滋病潜伏期。
艾滋病潜伏期的症状:全身症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低热(约占72%),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可达5~22公斤),继之极度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
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十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
并且常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原因。
根据38例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分析,以上症状及体征均占总病例数的80%以上。
艾滋病潜伏期的症状: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55%~100%,当高危人群患者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
肿大的淋巴结虽然是全身性的,但是多见于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
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面皮肤无改变。
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内艾滋病抗体滴度高低相关。
此外,艾滋病伴发有淋巴瘤,包括Burkitts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及何杰金氏病等亦可发生淋巴结肿大。
艾滋病潜伏期的症状:皮肤损害: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
艾滋病毒究竟是如何影响大脑的HIV感染的首发症状常为不明原因性发热、鹅口疮、肺部感染等由于HIV对免疫系统的破坏而造成的机会性感染。
尽管HIV主要影响免疫系统,但中枢神经系统也能受到影响。
云南一项回顾性研究对500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80/500的患者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等。
HIV如何进入大脑人的大脑中存在着由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以及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就是所谓的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的存在可以阻止某些物质(大部分都是有害物质)进入脑组织,发挥重要的免疫功能,但同时,大多数药物也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只有脂溶性强、分子量较小的水溶性药物可以通过该屏障进入脑组织。
在病理条件下,如发生血管性脑水肿、脑肿瘤等会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不仅如此,部分病毒也能透过血脑屏障,比如HIV病毒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等。
HIV 病毒可以通过巨噬细胞或白细胞跨越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难以清除的病毒储存库。
不仅如此,由于部分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受血脑屏障限制,难以进入脑组织,可能导致“CNS逃逸”现象,即在ART的作用下,病毒不能在血中复制,却能在大脑中复制。
耶鲁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在接受长期ART治疗的个体中,感染HIV病毒的细胞持续存在于超过半数患者的脑脊液中,且与较差的神经认知能力有关。
HIV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会形成难以清除的病毒储存库,也是HIV难以根除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由于HIV病毒自身或间接造成的某些癌症、机会性感染或药物毒性作用,都有可能引起HIV相关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常见的有:❖艾滋病痴呆综合征(ADC):主要发生在HIV感染严重的个体中。
有研究发现,>25%的艾滋病人有神经认知障碍(HAND),其中2%被诊断为HIV相关性痴呆。
我国HAND患病率于12%-46%之间。
主要表现为脑炎、行为改变、认知功能逐渐下降等。
艾滋病20例并发神经系统疾病分析发表时间:2014-08-14T15:25:58.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8期供稿作者:潘祥奋黄永红[导读] 艾滋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难度很大,死亡率很高,临床应加强重视。
潘祥奋黄永红(广西田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31500)【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并发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并发神经系统疾病情况。
结果:112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20例,发病率为17.86%;并发疾病类型包括隐球菌脑膜炎、HIV相关脑病、弓形虫脑病、结核性脑膜炎、脑白质脱髓鞘等,同时合并两种以上神经系统病变者3例,住院期间死亡11例。
结论:艾滋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早期诊断与临床治疗难度很大,死亡率很高,临床应加强重视。
【关键词】艾滋病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157-02 艾滋病(AIDS)属于人类二十世纪末的一大噩耗,堪称新瘟疫,至今无完全治愈方法。
艾滋病容易伴发各类机会性感染,而这也是大部分艾滋病人死亡的原因之一[1]。
近几年相关研究发现,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的神经系统疾病,往往是艾滋病患者晚期常见机会性感染疾病[2],因此,我院针对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12例,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县200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11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75例、女性患者有37例;年龄9~75岁,均值38.4±10.2岁;HIV感染途径包括血液传染80例、性传播23例、不明原因9例。
导致艾滋病死亡的常见原因导致艾滋病死亡的常见原因有很多,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免疫系统受损:艾滋病是由人体免疫系统受损导致的一种病毒性疾病。
艾滋病病毒攻击和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机体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和抗击疾病。
当人体免疫系统受损以后,机体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常见的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包括肺炎、结核病、念珠菌感染等等。
二、感染和恶性肿瘤:艾滋病破坏了人体免疫系统,使机体容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
这些感染会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加重病情并最终导致死亡。
此外,由于免疫系统受损,艾滋病患者也容易患上各种恶性肿瘤,如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
这些肿瘤的发展也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
三、神经系统损害:艾滋病病毒可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损伤。
患者可能出现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
当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时,病人可能出现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情况,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在晚期艾滋病的患者中,神经系统功能的受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药物副作用:目前,艾滋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
ART 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在体内的数量,从而延缓病情的发展。
然而,一些人在接受ART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贫血等。
当病人无法耐受这些副作用时,可能会放弃治疗,加速病情的发展,并导致死亡。
五、心血管疾病:艾滋病患者易患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冠心病等。
这可能是由于病毒直接侵袭心脏细胞,或者是长期的炎症反应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心血管疾病是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
六、营养不良:艾滋病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吸收不良等问题,导致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进一步削弱了机体抵抗力,使病人更容易感染和丧失抗病能力。
同时,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加速病情的恶化。
综上所述,导致艾滋病死亡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免疫系统受损、感染和恶性肿瘤、神经系统损害、药物副作用、心血管疾病和营养不良等。
什么是艾滋病神经系统损害?
AIDS(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1981年美国发现首宗AIDS病人,我国2例病人是在1989年和1991年先后报道的,通常将已经发病者称为AIDS病人,而未发病者称为AIDS感染者,他们都是造成艾滋病的神经系统损害的传染源。
HIV 是嗜神经性病毒,在疾病的早期就可侵犯神经系统,所以AIDS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主要是HIV直接侵犯造成的;其次,HIV感染后人体免疫机制受抑制或免疫缺陷后造成病毒,细菌,真菌等易感染或产生继发性肿瘤,以上两种原因合并在一起则更容易罹患疾病。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无特定的人群
传染方式: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并发症: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传染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终身治疗
治愈率:0%无有效治疗方式
常用药品: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更昔洛韦胶囊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
温馨提示不要有不洁的性生活史。
HIV感染四大期间的临床症状HIV感染四大期间的临床症状艾滋病这种疾病有种为之俱来的恐惧之情,担心受感染,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这种传染性疾病应该是有所了解的,只是了解的有限。
艾滋病对患者造成了很大心理上的创伤,让身边的人避而远之。
这就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带来很大的阴影,治疗也比较麻烦,那么艾滋病到底分为哪几期呢?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HIV 感染四大期间的临床症状,欢迎阅读。
一:急性感染期大部分病人在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没有任何症状。
但有一部分病人在感染数天至3个月后,有如流感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等症状:发热、寒战、关节疼、肌肉痛、呕吐、腹泻、喉痛等。
一般在艾滋病毒感染后2至8周出皮疹,血中出现艾滋病毒抗体。
此阶段出现的症状,一般可持续3-14日,以后自然消失。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通常发生在接触艾滋病病毒后1~2周左右。
在艾滋病急性感染期内,HIV大量复制而CD4细胞急剧下降,进而造成大约50~70%的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在全身性以及皮肤、神经系统和肠道的症状。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四大症状:1、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皮肤损害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
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无痒性红色斑丘疹,偶尔有弥漫性荨麻疹或水疱疹,皮疹发生部位多为面部、躯干,重者全身都可出现。
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
2、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全身症状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咽痛、盗汗、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患者的十分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
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反复出现的低热,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5~22公斤)、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且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原因。
3、急性感染期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神经系统的损伤中约9%的病人可能出现急性HIV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改善预后。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患者28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结果头痛241例(84.86%),发热179例(63.03%),恶心呕吐183例(64.44%),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94例(33.10%),意识障碍49例(17.25%),抽搐28例(9.86%),大小便失禁12例(4.23%)。
脑脊液检查结果:颅内压升高147例(51.76%),其中>300 mmH20 者34例(11.97%)。
有核细胞数升高225例(79.23%);蛋白升高136例(47.89%);糖降低133例(46.83%);氯化物降低158例(55.63%)。
所有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细胞、增强免疫力、及对症支持等治疗措施,其中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氟胞嘧啶等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予抗痨治疗。
本组284例患者中,好转出院179例,占63.03%,病情恶化自动出院68例,占23.94%,住院期间死亡37例,病死率为13.03%。
结论 AIDS可引起多种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机会性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
【关键词】:艾滋病;神经系统病变;机会性感染Clinical analysis of AIDS complicated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IDS with neuropathy, so as to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prognosis.Methods: 284 patients with AIDS complicated wi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ul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re were 241 cases of headache (84.86%), 179 cases of fever (63.03%), 183 cases of nausea and vomiting (64.44%), 94 cases of motor and sensory disorders (33.10%), 49 cases of consciousness disorders (17.25%), 28 cases of convulsions (9.86%), 12 cases of incontinence (4.23%).Cerebrospinal fluid examination results: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creased in 147 cases (51.76%), including 34 cases (11.97%) with > 300 mmH20.The number of nucleated cells increased in 225 cases (79.23%).Protein increased in 136 cases (47.89%).The sugar decreased in 133 cases (46.83%).Chloride decreased in 158 cases (55.63%).All the patients were given nutritional nerve cells, enhanced immunity, and symptomatic support and other treatment measures, among which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patients were given amphotericin B, fluconazole, fluorouracil and other treatment, and tuberculous meningitis patients were given anti-tuberculosis treatment.Among the 284 patients in this group, 179 cases were discharged for improvement, accounting for 63.03%; 68 cases were discharged automatically for deterioration, accounting for 23.94%; 37 cases died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ccounting for 13.03%.Conclusion AIDS can cause a variety of neurological damag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complex and diverse,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is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in clinicalwork should be vigilant.【 key words 】 : AIDS;Neuropathy;Opportunistic infection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
艾滋病初期症状有哪些通用2篇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征,英语: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音译为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的反转录病毒感染后,因免疫系统受到破坏,渐渐成为很多伺机性疾病的攻击目标,促成多种临床症状,统称为综合征,这次白话文为您整理了艾滋病初期症状有哪些通用2篇,您的确定与共享是对我最大的激励。
篇一:艾滋病的.初期症状篇一1、淋巴结肿大:患者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又不能用其他缘由说明时,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
肿大的淋巴结虽然是全身性的,但是多见于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
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白话文●(面皮肤无变更。
2、皮肤损害:很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
艾滋病对皮肤损害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皮疹、全身瘙痒、尖锐湿疣,接触性湿疣、荨麻疹等。
皮肤上接连出现疱疹状况,而且疱疹范围呈扩大趋势,具有明显难受感,以及经过几个月时间治疗,仍旧不见起色。
另外,口腔以及咽喉处出现黏膜发炎以及溃烂状况。
3、身体症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很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低热,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继之极度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
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非常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艾滋病会对神经系造成影响,所以患艾滋病的话,会伴有智力不断减弱、抽风偏瘫,感觉头晕和难受等症状。
另外,身体苍老状况也会加快。
神经紊乱病症已被公认为儿童与成年人艾滋病患者发病与致死的常见缘由。
篇二:艾滋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篇二1.急性感染期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
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导致的反应。
患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
有的还呈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性表现和脑膜刺激症。
末梢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削减,单核细胞增加。
艾滋病毒进展期病患的病理生理特征艾滋病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病毒感染,该疾病对人类免疫系统产生严重的损害。
艾滋病毒感染的进展分为多个阶段,其中包括进展期。
在艾滋病毒进展期,病毒开始攻击和破坏免疫系统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受损。
在进展期,患者的病理生理特征呈现出一些独特的表现。
1. 免疫功能受损: 艾滋病进展期主要特征之一是免疫功能丧失。
免疫系统在病毒攻击下逐渐受损,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机体的免疫反应能力降低。
这导致患者容易受到感染,并且普通的疾病往往会变得更加严重和难以治愈。
2. 感染和感染相关疾病: 进展期艾滋病毒感染的患者更容易感染各种病菌和病毒,出现多种感染并发症。
常见的感染包括肺炎、结核病、念珠菌感染等。
此外,患者还容易出现皮肤病、口腔疾病和胃肠道问题等感染相关疾病。
3. 淋巴器官肿大: 在艾滋病进展期,患者的淋巴结、脾脏和其他淋巴器官可能出现肿大的情况。
这是由于病毒攻击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淋巴组织的病理改变所致。
4. 神经系统受损: 艾滋病病毒可以直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
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运动协调障碍等。
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发展成为艾滋病相关性脑病,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
5. 代谢和内分泌紊乱: 艾滋病进展期病患的代谢和内分泌系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消瘦和代谢异常等情况。
其中,脂代谢紊乱是常见的问题,包括脂肪在体内的异常分布和高胆固醇血症。
6. 其他系统受损: 艾滋病进展期还可能导致其他系统受损。
例如,心脏和血管的病理改变可能导致心脏衰竭和心血管疾病。
肝脏、肾脏和消化系统也可能受到病毒攻击的影响,导致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
艾滋病毒进展期病患的病理生理特征是复杂而多样的,患者的免疫功能损害和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使得管理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有效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减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