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现状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9.49 KB
- 文档页数: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研究摘要: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首先分析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总结了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然后主要以日本、美国为例,进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比较,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不足之处,指出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融资;再担保中图分类号:f830.39:f830.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129-02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概念及特征信用担保,是信用担保机构与债权人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由担保人进行代偿,承担债务人的责任或者履行债务,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
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则主要是由不同类型的担保机构组成,各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组成利益共同体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担保对象的特殊性:即中小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贷款向贷款银行提供的风险担保,这种风险是不确定的是不可保的,并且受各种不确定条件的影响,离散型很强。
(2)担保业务的政策性: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很难以商业化形式运作,政府必须介入,给予政府支持。
(3)担保信用的放大性:担保机构以自身的一定资产为基础,为中小企业的债务履行提供保证,不是一对一的,而是通过杠杆放大作用。
(4)风险补偿的稳定性: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基金是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通过立法和制度规定等形式注入到担保机构,用于弥补风险损失。
二、我国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必要性从宏观角度来看,信用担保能够降低债权风险、强化债权作用,从而起到规范信用交易秩序、强化信用交易安全、维护社会经济关系稳定和促进市场经济环境有序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微观角度方面讲,信用担保本质上是银行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转嫁给担保公司,银行的贷款风险得以化解、中小企业可以取得融资,而担保公司凭借自身风险管理的能力化解风险的过程。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
1、担保方式片面偏重担保主体的信誉:担保企业财务情况不
好时,银行往往只考虑企业的信誉,即银行的担保主体本身的信誉,而未能考虑以资金为基础的担保能力,从而导致了存在担保不足的情况。
2、信用担保市场尚未形成。
我国的信用担保市场目前仍处于
发展初期,担保企业还不够多,担保品种和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
3、失信信息传播弱:个人和企业在当前信用担保体系中,失
信记录尚未全面披露,使失信信息全面、及时传播得不到保障。
二、解决对策:
1、加强担保产品开发:建立具有服务金融创新的担保产品,
注重担保市场的深度开发,以提高信用担保的运作效率。
2、引进外资担保机构:引进有这资本金、技术、管理经验都
较为完善的外资担保机构,提高国内信用担保体系的统一性和国际化水平,从而推动信用担保发展。
3、完善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健全个人和企业的失信惩戒制度,
建立流通的政策体系,加强失信企业信息的共享,让失信惩戒措施有效展开。
4、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信息公示、公开、共享等制度,加强担保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与管理,实现担保行业信息公开共享,推动企业融资顺利进行。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及其现状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信用不良等问题,而信用担保机构往往过于倚重企业抵押物质押物等担保方式,面对具体的信用担保风险难以识别。
在此背景下,本文阐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及其现状,并提出应对措施。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分析与问题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而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普遍存在担保费用高、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进一步阻碍了中小企业融资。
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风险控制分析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风险控制是信用担保机构是否能有效实现信用担保的关键。
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仍过于简单粗糙,往往只是简单地根据企业近期的经营状况作为评估标准,忽略了很多可能带来风险的因素。
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信用评估的风险控制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政策的分析与问题政府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政策是中小企业获得信用担保的重要来源。
然而,目前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政策的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政策执行不完善、政策财政支持不足等。
本文分析了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创新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分析与启示创新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是中小企业获得信用担保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缺乏创新,以传统的抵押质押为主。
本文分析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的现状,以及探讨如何创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六、案例分析一:某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担保问题某高新技术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大,正面临倒闭危机。
虽然企业有实际资产抵押,但由于花费巨大的研发投入,实际运转资产状况不佳,银行方面对其贷款审批困难且担保费用高昂。
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摘要]信用担保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存在着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
因此,通过积极创新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形式,扩大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外部监管体系;健全再担保制度,完善风险分散机制等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发挥信用担保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提供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手段,为此,各国政府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作为一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社会经济政策。
初具规模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对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能力和解决其信贷缺口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大部分的担保机构资本金较小,抗风险能力弱,担保规模不够用,再加上现有信用制度尚不健全,担保机构已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因此,解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所面临的风险问题,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建立完善的中小信用担保制度,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用担保的涵义及其功能(一)信用担保的涵义信用担保,也称信用保证,是指由专门机构面向社会提供的制度化的保证。
信用担保作为一种特殊的中介活动,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交易活动对信用和社会性风险管理的客观要求。
信用担保的涵义包含三个要点:一是由专门机构提供的担保,而不是一般法人、自然人提供的担保;二是这种担保是制度化的担保,即指它是在一定的政策、法律、制度、规则框架安排体系之中的,是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业务;三是面向社会提供的担保,不是对内部关联机构或雇员提供的担保。
(二)信用担保的功能信用担保实际上是一种专业担保,专业担保具有经济杠杆的属性。
当专业担保为政府利用时,就成为贯彻特定经济政策的工具。
经济杠杆的属性是信用担保最重要的属性,它能够引导社会资源、生产要素的流向,对社会资源、生产要素的动态过程或者说是对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等提供保障。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
1.体系规模较小,覆盖范围有限。
2.审批流程繁琐,审批周期长。
3.信息对接不畅,信用评估不够准确。
4.担保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5.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
建议:
1.增加信用担保体系的规模和覆盖范围,尤其是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
2.优化审批流程,减少繁琐的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3.加强信息对接,建立多方沟通机制,提高信用评估准确性。
4.创新担保方式,推广多元化担保模式,满足不同融资需求。
5.加强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提高担保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引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这些企业面临融资难题,融资渠道有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然而,这一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担保费用高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中,担保费用通常较高。
这使得中小企业更难以承受,加大了它们的融资成本。
这是因为现有的担保机构通常将担保费用设定为一定比例的融资金额,而中小企业通常需要较高的融资额度。
对策: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 降低担保费用: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担保费用的比例或提供部分财政补贴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2. 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更多的担保机构进入市场,增加市场竞争,从而降低担保费用。
问题二:信用评估不准确现有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中,信用评估存在问题。
担保机构往往倾向于借助传统的财务报表等指标来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忽略了很多其他重要因素,如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潜力等。
这导致一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融资支持。
对策: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 多元化评估指标:担保机构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指标,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技术实力、市场潜力等因素,以准确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
2.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减少担保机构的主观因素对信用评估的影响。
问题三:缺乏专业支持和服务目前,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常面临缺乏专业支持和服务的问题。
很多中小企业缺乏相关经验,不了解融资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导致他们在融资申请中存在困难和风险。
对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政府可以组织相关培训和咨询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融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建立交流平台:政府可以建立中小企业融资交流平台,让企业之间和担保机构之间能够互相沟通和分享经验,提高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能力。
Management经管空间0522012年3月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现状分析与建议研究南京审计学院 刘婷婷 汤译淇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顾怡恬摘 要:因风险高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顺应时代的浪潮,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建立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它为降低银行风险、促进了银行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本文将针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基本状况,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一定的比较,对其取得的成就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作系统的阐述,并结合自己的看法,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联系实际,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未来的发展之路进行探究,提出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发展历程 基本状况 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3(c)-052-02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生产力低、资信差,其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缺乏扶持其发展的政策体系。
因此,要解决这一难题,除了要构建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体系,更重要的就是建立完善的贷款担保机制。
于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运而生。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建设已经发展了70多年。
上世界30年代,日本东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融合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和融资担保为一体的中小企业保证协会,该协会是地方性质的。
据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大约超过2250家信用担保机构分布在全球的100余个国家中。
而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迅速涌现出各有特色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一直以来,政府都是推动我国信用担保业发展的主体,并已在我国初步建立担保法律体系。
现如今,我国的担保机构和担保模式正逐渐趋于多样化。
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本状况1.1 资金来源1999年6月14日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主要有政府预算拨付、国有土地及资产划拨、民间投资和社会募集的资本金以及政府信用担保基金、再担保准备金、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外政府或国际组织捐赠。
我国信用担保行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张承惠【摘要】由于财政资金短缺、没有找到适合担保特点的运作机制等原因,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正式运行不久,以商业性担保为主担保体系,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融资担保公司就开始大量出现。
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以商业性担保为主的担保公司的弊端日益暴露,不可持续性凸显。
因此,要转变发展信用担保体系的思路;重构国家层面的信用担保框架,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信用担保机制;通过改革和创新促使现有商业性担保体系化解风险,来实现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For the reasons such as the lack of financial fund,the fact that it is hard to find appropriate operation mechanism which can sui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aranty and so on,numerous commercial financing guaranty companies which taking commercial guaranty as the main commercial activity and aims to collect money raised up later after the operation of credit guaranty system. While the effects of these commercial guaranty companies show up latterly and occurr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ituat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at we should transfer the development idea of credit guaranty system,and should reconstruct the credit guaranty structure in the national level and should set up credit guaranty system which does not for profit. At the same time,we should promote the capability of defusing risks of commercial financing guaranty system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uaranty industries.【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金融政策;信用担保;融资性担保【作者】张承惠【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北京 1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1993年,我国第一家专业信用担保公司——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由国务院批准成立。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揭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就立法、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信用评价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对于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我国的信用评估行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国家对信用评估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信用评估机构的评价结果缺乏权威性和中立性,失去了信用评估的公示和监督作用。
为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有必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中小型企业信用评估体系的建设。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㈠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信用立法尚未完善,国家对信用行业尚未出台明确的政策规定,诚信数据的采集与使用、评估行业管理、信用评级的应用等方面都缺乏法律依据。
操作不公正的企业不能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使评估机构在企业需求面前失信,丧失了市场需求。
这可以从我国近年来有关信用评估政策规定的出台情况得到证实。
如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可以买卖经5家信用评估公司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出通知,要求信用评估机构员工必须通过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国家发改委要求企业债券必须经过承担过国务院特批企业债券评级业务的信用评估机构评估。
由于政出多门,不利于规范管理,也难以避免不协调、不一致情况的发生,使信用评估行业的法律法规缺乏必要的系统化和规范化。
㈡信用评级的主体资格较为混乱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与信用体系评估不相关的机构,如工商、海关等职能部门也对企业搞信用评估。
这些内部评价机构与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的信用评级,在评价标准、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所依据的信息范围等很多方面都不同。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摘要: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也日益暴露出缺乏风险分担机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问题。
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美国、日本等国家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经验,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分担法律法规0 引言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小、竞争能力较差等方面的劣势,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困难,这种在融资方面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的瓶颈[1]。
为此,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采用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一措施来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在政府的扶植下,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时至今日,这一体系也暴露出了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的过于集中等问题。
本文结合我国的现状和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建议。
1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分析1.1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共有4817家,筹集担保资金达3915亿元,当年为35万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额1.58万亿元。
具体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着三种担保机构,分别是政策性担保机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性担保机构。
政策性担保机构由政府出资设立,接受政府机构的监督,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
商业性担保机构实行商业化运作,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的投入。
除此之外,互助性担保机构是指中小企业自发组建的、带有行业合作性质的担保机构。
互助性担保机构的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会员企业的出资。
以上三种担保机构构成了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一体两翼”结构。
其中,“一体”是指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两翼”是指以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性担保机构为辅助,补充政策性担保机构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