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水的划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50 MB
- 文档页数:33
翡翠原石:种、底、雾、水、癣、松花、裂咎、棉和杂质(一次性讲完)翡翠原石:种、底、雾、水、癣、松花、裂咎、棉和杂质(一次性讲完)2018-06-06 14:33翡翠原石该怎么赌?要赌什么?本人因为接触翡翠行业多年了,亲眼见过太多所谓的“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的悲剧和传奇,在这还是先要奉劝大家务必谨慎行事。
先说说翡翠原石来源吧。
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翡翠产于缅甸,而缅甸北部的克钦族小镇帕敢由于翡翠储量巨大,质量高,也被称为“翡翠之乡”。
玉矿开采环境恶劣,时有矿难发生,大多数人为了“翡翠梦”病痛缠身, 甚至沾染上毒品。
一、按照坑口分:常见的有莫西沙、莫湾基、会卡、大马坎、木那、后江、百山桥、革应角、铁龙生...等几百个。
二、按照石头在场口内分:山石、水石、半山半水石。
三、按种(即硬玉矿物的颗粒与排列)分类:豆种、糯种、冰种、玻璃种等。
四、按照颜色分:黄翡、乌鸡、蓝水、油青、芙蓉、晴水、苹果绿、阳绿、帝王绿等等很多种。
五、按照水头分:一分水、二分水、三分水等等。
六、按照皮壳分:大致可分为三类,沙皮子、细皮子、粗皮子。
沙皮子:皮壳上有风化沙粒,感觉用手都能擦掉,什么颜色的都有,颜色不同又有叫法。
细皮子:皮壳质地细腻、光滑,什么颜色的都有,颜色不同又有叫法。
粗皮子:皮厚又粗,可以感觉甚至看到一粒粒的晶体,结构疏松,透明度低,也是什么颜色都有。
七、具体到赌石又分为赌“种、底、雾、水、癣、松花、裂咎、棉和杂质”之分。
但归根到底最重要的是赌色。
1、赌种关键看的是场口:因为每个场口的自然环境,地质不同,所以出产的翡翠原石也会有各自不同的特征,例如哪个场口的种老,哪个场口的种嫩等等...通常人们会根据翡翠原石的不同特征,和来自哪一个场口,来判断这块原石的种。
2、赌翡翠的种水打灯看皮壳种水:种是翡翠材质,肉质。
肉质越细腻、颗粒越小说明种越老。
水:指翡翠透明度,透明度越高说明品质越好。
种水密不可分,有种没水不透明价值不高,水长没种料子抛不起光,一般种和水用玉石强光灯【黄光】打灯看透光度,透光度越深以及向四周透亮直径越大,说明种水越好,材质越有价值。
什么是翡翠的种水一、什么是翡翠的种水在翡翠行内理解中,“翡翠的种水”包括翡翠的种头和翡翠的水头,两者结合在一起简称为"翡翠的种水"。
翡翠的种头是指翡翠晶体颗粒粗细或晶体结合的致密程(度翡翠行业内称为玉肉的粗细),而翡翠的水头指翡翠的透明度。
翡翠的种水是翡翠晶体颗粒大小与透明度结合的统称,用以评价和衡量翡翠的品质和价值。
翡翠的种水中,种头和水头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但两者之间有不是必然的关系。
比如说,一般的情况下,种头好的翡翠,其水头也会好,种头不好的翡翠,其水头一般不怎么好,但有些翡翠种头不好,但水头却很好。
二、翡翠种水的分翡翠的种水,应该分为翡翠的种头和翡翠的水头两方面,在行业内,人们将翡翠的种头按照翡翠晶体颗粒的大小分成玻璃种、冰种、玻璃种、冰种、蛋清种、糯种、马牙种、豆种;另外翡翠行业内也有根据翡翠内部晶体与晶体之间的致密度将翡翠的种头分成老种翡翠、新老种翡翠和新种翡翠。
而翡翠的水头,即翡翠的透明度,翡翠行业内人士依据在强光电筒透射翡翠原料的长度来将翡翠的水头分为十级,强光能透射翡翠几厘米,则称翡翠有几分水,翡翠水头分类如下:玻璃种为9~10 分水,冰种为7~8 分水,油种为6~7 分水,细豆种为5~6 分水,粗豆种为3~4 分水,干青种为1~2 分水。
三、翡翠的种头与水头的关系翡翠的种头和水头虽是两个不同和概念,但翡翠的种头和水头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一般来说,种头好的翡翠,玉肉细腻,翡翠的水头一般也会很好,而种头不好的翡翠由于翡翠内部矿物晶体颗粒粗大,则翡翠的水头会比较差些,但是,有些翡翠虽然种头不好,晶体颗粒粗大,但是由于翡翠内部晶体与晶体之间胶结得很紧密,结合得很好晶体致密度高,所以翡翠的水头也很好,另一方面,有些翡翠虽然种头好,翡翠矿物颗粒细,但由于翡翠内部晶体与晶体之间致密度不好,那么它的水头不会很好。
决定翡翠是否有很好的水头,翡翠中矿物晶体本身有是否透明是决定因素。
翡翠的种水分类大全,图文详解(超详细)所谓内行看种,外行看色,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翡翠的种。
翡翠的“种”是指翡翠的结构粗细和透明程度。
我们评估翡翠好坏,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种”,其次才是翡翠的色泽,种好带色且水头越足的翡翠越值钱。
有种的翡翠可以让一个色泽浅淡的翡翠显得温润晶莹,更使得其颜色平均而饱满,水淋明澈而充斥灵气。
而没有种的翡,哪怕带色也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缺少灵性。
翡翠的种分为老坑种和新坑种,通俗来讲,质地精致、通透程度高的翡翠就是老坑种,新坑种就是透明度差、玉质粗拙的翡翠。
老坑种:(玻璃种,冰种)玻璃种透明度等级最高,水头最足。
有种无色,质地细透,为玻璃地或冰地。
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肉眼很难见到翠性,其成分为很纯的硬玉。
芙蓉种芙蓉种的“肉”,也就是质地相对豆种比较细腻,颜色较淡,一般多为淡绿色,有时其底带点粉底,比如粉蓝或者粉红。
透明度介于老坑种与细豆种之间,多为半透明状。
虽其色泽很淡,却也不失一种清雅柔和之感,虽其不够通透,却也不干,十分耐看。
如今在市场上属于中档偏上的翡翠。
金丝种翡翠其内的绿色成丝状分布的称为金丝种,属于高端翡翠,收藏价值很高。
金丝种翡翠的绿色沿一定方向间断出现,色成丝状,绿色条带可粗可细。
金丝种又可细分为玻璃地金丝,冰地金丝,芙蓉地金丝,豆地金丝等。
紫罗兰种紫罗兰是一种紫色翡翠,紫色一般都轻淡。
可细分为粉紫:紫色中带微微粉色;茄紫;紫色中带有茄子般的紫红色。
蓝紫:紫色中带蓝;质地多为中至粗的粒状结构,细粒者少见。
行话“因春而木”因为通常紫罗兰色的翡翠质地多数不好,所以做戒面极少见,多用于大型雕件及小挂件。
若是紫色深的,质地细的,透明度高的则十分罕见。
在我国古代,紫色代表了高贵,是天子的象征,有道家星相术上代表天子星象的紫微星,更有“紫气东来”之说。
红翡:市面上常见颜色橙红或者鲜红的翡翠,这样的翡翠称为红翡。
红翡可分为三种:1:亮红:也称为'鸡冠红'为红翡中的上品。
翡翠的阶梯算法
一、颜色的级别划分。
颜色的级别划分主要看颜色是否纯正无杂色、分布是否均匀。
根据这一标准,由高到低分别将翡翠分为六个等级。
分别是:一级:纯正绿;二级:绿色微微偏黄;三级:绿色微偏黄;四级:绿色偏黄;五级:蓝绿色、黄绿色;六级:蓝绿色、黄绿色且含有灰色调。
二、结构和透明度的级别划分。
结构和透明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翡翠种水,翡翠的透明度即翡翠的“水”,其级别划分从高到低依次分为五级,分别是:一级(全透明)、二级(透明)、三级(半透明)、四级(微透明)、五级(不透明);而翡翠的结构即翡翠的“种”,其级别划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一级(结构非常细腻、颗粒细小均匀);二级(结构致密,颗粒均匀);三级(结构不够致密,颗粒大小均匀);四级(结构疏松,颗粒大小悬殊)。
三、纯净度的级别划分。
纯净度看的是翡翠是否有裂纹、白棉、黑点和灰丝等。
翡翠的纯净度级别划分有四个等级,分别是:一级(非常纯净,在十倍放大镜下看不到任何瑕疵);二级(纯净,在十倍放大镜下有少量细小黑点、白棉等,无裂纹);三级(半纯净,肉眼不可见裂纹但可见到少量白棉,十倍放大镜下可看到少量裂纹);四级(欠纯净,存在肉眼可见的裂纹和白棉、灰黑丝等物质)。
翡翠的种水之分翡翠的种或种分是指翡翠的构造致密、细腻的程度与透明度的上下。
“水头〞是对翡翠透明程度的称谓,水头长、水头足那么透明程度高,水头短、水头差那么透明成都底。
行内常常将种与水头联系在一起,统称种水。
种的优劣取决于质地,同时又影响了水头的好坏,他们表达出的是质地决定透明度的关系。
翡翠的种水是翡翠的质地与透明度的总称,也是评价翡翠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故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的说法。
行家在挑选翡翠的时候,不怕没有色,就怕没有种。
种作为评价翡翠优劣最重要的标志,其重要性更甚于色。
所以在挑选翡翠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到种分,在考虑色。
“种〞指的是翡翠的质地,也是对一件翡翠产品的最根本的描述,在市场上的所讲的老种、新种、玻璃种、冰种、蛋清种、豆种、油青种、蓝花、蓝水、晴水等等都是习惯上的商业名称,但是由于这些商业名称在标准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并不能把它作为我们的分级标准。
事实上,翡翠的结晶体颗粒大小和这些颗粒的交结关系是决定翡翠商业品种的主要原因,并由此制定出以下分级标准:级别划分标准1级构造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不见矿物颗粒及复合的原生裂隙,粒径小于0.1mm2级构造致密,10倍放大镜下见矿物颗粒及极少的细小复合原生裂隙, 粒径在0.1~1mm3级构造不够致密,10倍放大镜下见矿物颗粒及局部的细小复合原生裂隙, 粒径在1~3mm4级构造疏松,粒径大小悬殊, 粒径在3mm以上老种老种也称为老坑种,是指翡翠原石在成岩石,经过后期动力质地作用的强烈改造,质地非常细腻、透明度很高的最优种分,其颜色或深沉或鲜艳,是所有翡翠商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品种。
老种翡翠的原石在长期、强烈的动力地质改造作用过程中,玉石内的组分矿物颗粒不断地变细,构造不断地严密,因此老种翡翠的质地自然细腻很多,透明度也随之大大提高,行内一般称它们的熟度已经够“老〞,所以就有“老种〞这个称号.新种新种也称作新坑种,指的是没有或只经历较弱的后期动力地质作用改造的翡翠,新种翡翠的质地比拟粗糙,透明度较低,但缺乏厚重感。
干货收藏,内行人看种水,最全翡翠种水图示
翡翠的“种”
玻璃种:晶莹剔透,有荧光感,属于高档翡翠,价值不菲。
冰种:这种翡翠有着冰一般的质感,常常带有絮花状的内含物,看着有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
糯种:顾名思义,它给人感觉就像浑浊的糯米糖一般,多见翡翠手镯和挂件。
豆种:最常见的翡翠种,颗粒感明显,透明度较差,价格也适中,带色的豆种翡翠很受人喜欢。
龙石种:罕见的翡翠种,水头饱满,光泽度极好,颜色均匀,是翡翠中最高档的品种。
芙蓉种:这种翡翠一般为淡绿色,明亮清澈,质地细腻,一般为半透明状,属于中上档翡翠。
翡翠的“水”
水,是指水头,透明度高即为水头足,这样显得晶莹透亮。
则视觉效果上,水汪汪的质感越好
种等级从高到底为:老坑玻璃种,水种,冰种,冰糯种,糯种,其它种,其它种高低主要看色了。
颜色等级从高到低为:绿(帝王绿、正阳绿、苹果绿)、红、黄、紫。
按照翡翠内部矿物质颗粒晶体的致密度、硬度、晶体间的结合度分类:
老种_硬度高、结合度好、质地细腻、光泽较好,给人清新之感,是上好的翡翠。
因为经历了动力地质作用的强烈改造所以致密性非常好
新种_致密性比较差、质地不细腻、硬度也不高,整体视觉效果不好,这是因为新种的翡翠并没有像老种翡翠那样经历了强烈的长期的磨练,只承受了较弱的动力质地作用。
翡翠基础知识详解:“种底水色”带图谱中国人对玉的特殊爱好自古有之,喜爱玉甚于黄金和其它玉石,在古代“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并以玉的温润色泽代表仁慈、坚韧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敲击时发出的清脆舒畅的乐音是廉直美德的反应。
正因为此,自古以来得到人们由衷的偏爱。
另外,玩赏玉器作为礼品、信物、吉祥物等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各种交往之中,是亲属、朋友、友好之间表示爱心、感情、良好祝愿或祈求平安的首选馈赠之物。
而翡翠作为硬玉之王,自明末清初流入中国开始就备受大家的喜爱。
但黄金有价玉无价,很多痴爱翡翠,去不懂翡翠,现在将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下来与大家分享翡翠的种底水色一、翡翠本身的品质(翡翠的品质影响最终的成品价格)翡翠的品质得看“种底水色工”几大块,毫无疑问,这几个因素也是影响翡翠最终价格的决定因素。
其中无疑翡翠的“种”是排在第一位的,通过对种的区分,大致就能区分翡翠的价格了。
翡翠的种主要是翡翠的结构粗细和透明程度,综合了翡翠内部矿物颗粒大小及矿物颗粒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关系。
内行人一般分为“新种”和“老种”两种区分。
老种,是指翡翠内部晶体间的结合方式好,矿物晶体之间结合的致密度强。
老种翡翠的硬度高,外观表现是翡翠表面光泽特别强,看起来光泽清新透亮。
种老起荧光。
新种,是指翡翠内部晶体间结合的致密度没那么强,新种翡翠成岩后没有或只经历了较弱的后期动力地质改造。
从形态来说,翡翠分为如下几种:行内一般分为五个种的类别:糯种,糯化,糯冰,冰种,玻璃种,当然也有其他的分类方法,我们拿常用的来说。
量化说明来讲:糯种-透光10%,请设想一碗白粥的样子.糯化种-透光30%,去冲碗藕粉就知道糯化种啥样. 糯冰种-透光60%,这个不好描述,有点像带杂质有点模糊的冰块. 冰种,玻璃种,请参考自己冰柜里的冰和墙上的玻璃.下面给大家做些简单的图例大家看下:玻璃种玻璃种(下图)就像玻璃一样是透明的,在肉眼下看不到晶体颗粒。
翡翠种、色分类一、翡翠的种分为以下几类:(1)老坑种:(玻璃种,冰种)有种无色,质地细透,为玻璃地或冰地。
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肉眼很难见到翠性,其成分为很纯的硬玉。
玻璃种:玻璃种翡翠质地纯净、细腻、无杂质、裂纹、棉纹、敲击翠体音质清脆,颇符合玉质金声的传统说法。
玉石透明度高,玻璃光泽,给人的整体感觉就像玻璃一样清澈透明。
冰种:冰种翡翠的质地非常透明,但杂质稍多,比起玻璃种来稍微差些。
冰种翡翠给人以冰一样的感觉,清清爽爽,有这一丝朦胧的清凉之美。
(2)芙蓉种:颜色多为淡绿色,不带黄,绿得较纯正清澈。
芙蓉种的质地比豆种细,使人能感到颗粒状,但看不到颗粒界线。
一般透明度,若其中分布有不规则深的绿色时叫做花青芙蓉种。
颜色浅绿(各种浅绿色调)醒目,色正不邪悦目,通体色泽一致,无浅褐黄色调渗入,硬玉结晶呈微细柱状、纤维状(变晶)集合体,晶粒肉眼能辩但不清晰,呈透明―半透明,质地细润,玉体观感不干不湿,敲击玉体音呈金属脆声。
芙蓉种翡翠 ,简称芙蓉种,这一品种的翡翠一般为淡绿色,不含黄色调,绿得较为清澈、纯正、有时其底子略带粉红色。
它的质地比豆种细,在10倍放大镜上可以观察到翡翠内部的粒状结构,但硬玉晶体颗粒的界线很模糊,其表面玻璃光泽,透明度介于老坑种与细豆种之间,为半透明状;其色虽然不浓,但很清雅,虽不够透,但也不干,很耐看,属于中档或中档略为偏上的翡翠,在市场中价格适宜,所以为工薪阶层的消费者所钟爱,称得上是物美价廉的品种。
(3)金丝种:绿色成一丝丝平行排列的翡翠称为金丝种。
绿色沿一定方向间断出现,绿色条带可粗可细。
金丝种又可细分为玻璃地金丝,冰地金丝,芙蓉地金丝,豆地金丝等。
(4)紫罗兰种:紫罗兰是一种紫色翡翠,紫色一般都轻淡。
可细分为粉紫:紫色中带微微粉色;茄紫;紫色中带有茄子般的紫红色。
蓝紫:紫色中带蓝;质地多为中至粗的粒状结构,细粒者少见。
行话“因春而木”因为通常紫罗兰色的翡翠质地多数不好,所以做戒面极少见,多用于大型雕件及小挂件。
翡翠行家在商品交易或翡翠质量评价过程中,常常谈到“种”或“种分”、“种头”的概念,并且认为对翡翠“种”的认识非常重要。
如行家的某些说法,“外行看色,内行看种”;选购玉器也提“先种后色三工艺”等。
那么,什么是翡翠的种呢?看来行家们对“种”这一概念的说法也不一致。
现列举关于“种”的几种说法:1、种表现玉质的优劣,是评价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则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之说。
玉商分新种和老种,所谓“种”其实质是反映硬玉矿物的结构和构造。
新种,玉质的颗粒较粗,玉质疏松,透明度较差,肉眼能辨认。
老种翡翠,硬玉的颗粒极细,放大镜下能见纤维状单矿物(俗称苍蝇翅膀),玉质致密,呈现半透明状,显微镜下为鳞片变晶结构或纤维变晶结构,共生的辉石颗粒被揉皱变形,明显经过外力作用。
2、种坑,是由结构与质地构成的,而翡翠均由小晶体所组成,晶体粒越小,表示质地越致密,透明度越佳,打磨出来的效果越出色。
在珠宝行业中,将坑种分为老坑(也称老种)与新坑(也称新种),老坑色彩亮丽,色与地融为一体,透明度高,其质最佳。
新坑,虽说色彩也鲜嫩,但透明度差。
老坑与新坑,是根据翡翠形成年代多少而决定的。
3、种是玉器的质地,天然玉器中上好的有玻璃种、冰种、蛋清种等,其明亮、清澈、通透、质细;较好的有豆青种、油青种等等;较差的种是干青种和芋头种。
4、翡翠的结构(“种”)一级:结构非常细腻致密,粒度非常均匀细小,十倍放大镜下不见粒度大小者,粒度小于0.1mm(称老种),为微细粒。
二级:结构致密,粒度大小均匀,十倍放大镜下局部见极细小后期又复合的原生裂隙及可见粒度大小者,粒度在0.1-1mm之间(称老种),为细粒。
三级:结构不够致密,十倍放大镜下局部见后期复合的原生裂隙,粒度大小均匀,粒度在1-3mm之间,比重有下降(称新老种),为中粒。
四级:结构疏松,粒度大小悬殊,比重、硬度有明显下降,十倍放大镜下可明显见有后期复合的原生裂隙粒径大小3mm以上者(称新种)。
翡翠种水
翡翠知识大讲堂就介绍了翡翠的形成,翡翠是由很多微量元素组成,那翡翠种水又有
哪些呢?
翡翠行业上有个术语叫“种水”,它其实就是翡翠的质地和透明度。
我们看翡翠看也是这个。
种好,水更好,那此款翡翠必然价格不菲。
翡翠的“种”也叫“种份”,指的是结晶颗料的粗细大小,结晶颗粒越小,种越好,结晶颗粒越大,种越差。粗分为老种、新种、新老种,(翡翠的“新”与“老”)欧阳秋眉将其分为:老坑种、深青种、铁龙生种、雍曲种、丝瓜绿种、梅花鹿种、芙蓉种、豆种、玻璃种、冰种、清青种、雷劈种、跳青种、金丝种、花青种、白底青种、“八三”种、“八二”种、卡达种、紫罗兰种、紫青玉、乌鸡种、红玉、黄玉、福禄寿种、干青种、墨翠共26
种(玻璃种和冰种合算一大种)。
天然缅甸A货翡翠冰种飘绿笑口常开吊坠
“水”也叫“水头”,指翡翠的透光性,也就是翡翠的透明程度,行家将水分为一到三分,由低到高透明度逐渐增加,三分水最透明,玻璃种就是三分水。另一个常用的名词叫“底儿”,
也有行家叫“底水”、“底张”,实际上都是在说翡翠的透明程度,它是由翡翠结晶颗粒的大小、翡翠毡状结构的细密程度决定的,结晶颗粒越小、毡状结构越致密,翡翠的透明度越高,种
水越佳。
在后面的讲义中我们会分别对不同的种水做具体介绍,让您对每一种翡翠都有更深的
认识。
天然缅甸A货翡翠黄翡带绿辟邪吊坠
翡翠种水介绍完了接下去介绍翡翠颜色。
图解翡翠种水翡翠的种水是翡翠评价的传统术语(商贸俗称),在国标(国家标准《翡翠分级》GB∕T23885—2009,下同)里“种”所对应的是“质地”,“水”所对应的是“透明度”。
传统称谓的种水没有量化的概念,而国标中的质地与透明度是有一个量化标准的。
国标中更把透明度与商贸俗称相对应。
很多人对翡翠种水迷茫混沌,也有很多人混淆了种与水的概念,其实很简单,“种”是指构成翡翠内部矿物晶粒的大小,“水”就是只透明度,大多翡翠种好水就好,这就往往造成很多人种水不分。
一、翡翠的“种”翡翠的种是翡翠的结构,是衡量翡翠质地好坏的重要指标。
种其实是根据翡翠内部矿物晶体颗粒的大小来划分的。
如果翡翠的种比较好,翡翠内部的晶体颗粒就会比较小,且结构会比较细腻致密。
若翡翠的种差,其内部的晶体颗粒就会粗大,结构比较疏松。
在国家标准《翡翠分级》“质地分级”中,把翡翠的种分为五个等级:(1)极细质地非常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难见矿物颗粒,d<0.1 (2)细质地细腻致密,10倍放大镜下可见但肉眼难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均匀,0.1≤d<0.5(3)较细质地致密,肉眼可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较均匀,0.5≤d<1.0(4)较粗质地较致密,肉眼易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不均匀,1.0≤d<2.0(5)粗质地略松散,肉眼明显可见矿物颗粒,粒径大小悬殊,d≥2.0欧阳秋眉女士根据颗粒大小(直径),把质地分为六个等级:(1)非常细粒 0.1mm,肉眼极难见到颗粒(2)细粒 0.1-0.4mm,肉眼难见(3)中粒 0.5-1mm,肉眼可见(4)稍粗粒 1.1-1.5mm,肉眼易见(5)粗粒 1.6-2mm,肉眼明显可见(6)极粗粒颗粒十分明显在翡翠界一直有“内行看种,外行看色”的说法,由此可以看出翡翠的种是衡量翡翠质地好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行内有句话:“种好遮三丑”:(1)若种好,可使颜色暗的翡翠显得晶莹,不显色暗。
(2)若种好,不够均匀的颜色由于互相映照而显得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