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 格式:ppt
- 大小:34.20 MB
- 文档页数:46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是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新编教材的一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兴起过程,以及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宗教和封建制度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背景、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元的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宗教和制度的尊重,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基督教的兴起过程及其在罗马帝国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基督教对法兰克王国的影响。
3.宗教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在中世纪欧洲的体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3.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网络资源,了解基督教在现代世界的影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如罗马帝国的兴衰。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宗教在罗马帝国时期的作用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过程,重点讲解耶稣基督的教义、使徒的传播以及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教学设计(附答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主要讲述了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传播,以及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
教材内容包括基督教的起源、耶稣教义、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查理·马特改革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基督教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法兰克王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宗教和国家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基督教的起源、教义以及法兰克王国的历史地位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督教的起源、教义,掌握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过程,认识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以及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献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提高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基督教的起源、教义,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查理·马特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2.教学难点:基督教教义的深入理解,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查理·马特改革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基督教的起源、教义,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法兰克王国与基督教的关系,查理·马特改革等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教材和资料自主学习,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法兰克王国对基督教的支持和影响,以及查理·马特改革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封建时代的欧洲》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本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法兰克王国君主查理一世的统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封建时代欧洲的历史背景和基督教在其中的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封建社会和宗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法兰克王国的历史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深入理解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了解基督教在封建时代欧洲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和宗教的理解和尊重。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2.难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和封建时代欧洲社会背景的分析。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来理解历史。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地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封建社会和宗教的知识,引出本课的主题。
2.课堂讲解:首先讲解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然后讲解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基督教在封建时代欧洲的地位和影响。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基督教教义的理解和封建时代欧洲社会背景的分析。
4.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在封建时代欧洲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可以通过列出时间线和关键词的方式来进行板书设计。
九上历史第7课笔记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历史第7课的笔记内容: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一、基督教的兴起
1.时间、地点: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
2.创始人:耶稣。
3.教义: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耶稣是“救世主”;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就可以获得“永生”。
4.发展: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
1.建立: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
2.巩固统治措施
(1)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封君与封臣制度
(1)内容: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安全。
(2)影响: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三、查理曼帝国
1.建立:800年,教皇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
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称为“查理曼帝国”。
2.分裂:843年,帝国一分为三。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笔记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教师讲解方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建议你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