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市舜帝山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4
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策划方案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九嶷山位于中国的地区,是一座以舜文化为特色的山岳景区。
九嶷山地处风景秀丽的环境中,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在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详细的策划方案,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九嶷山舜文化旅游地的发展。
二、目标定位⒈建立九嶷山舜文化旅游地的品牌形象,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⒉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创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⒊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并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⒋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三、市场分析⒈目标市场:以国内游客为主,重点吸引中高收入人群和文化爱好者。
⒉竞争对手分析:分析附近其他旅游景区的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⒊潜在市场需求: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设计符合其需求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⒋营销渠道: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通过互联网、旅行社、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宣传和推广。
四、旅游产品设计⒈舜文化探索团:安排专业导游带领游客深入了解舜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⒉山岳徒步之旅:设计不同难度和时长的徒步路线,让游客欣赏九嶷山的美景。
⒊自然生态体验: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项目,如草原露营、观鸟、野菜采摘等。
⒋乡村文化体验:组织游客参与当地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和民俗文化活动。
⒌特色美食品尝:推广当地的特色美食,让游客品味地道的当地风味。
五、旅游服务提升⒈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方便快捷的旅游交通工具。
⒉增加旅游接待中心,提供个性化的旅游咨询和服务。
⒊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
⒋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如厕所、停车场、休息区等。
⒌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六、营销推广策略⒈制作宣传材料,包括宣传册、海报、宣传片等,向目标市场进行广泛宣传。
⒉与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推广九嶷山舜文化旅游地的旅游产品。
⒊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建立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定期更新相关内容。
晋城高速公路旅游景点介绍1、柳氏民居景点介绍:柳氏民居,位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处历山脚下的土沃乡西文兴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永乐四年(1406),柳宗元后裔耕读发家,于沁水县城西南25公里的文兴村修一进十三院的文人府邸,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
其建筑工艺高超,建筑风格独特,融明清建筑艺术精华为一体,集南北建筑风格于一身,同时异常巧妙地将皇宫建筑工艺运用到民间,真实记载了百世书香文人做官的历史,深刻地揭示了明代“官而商”到清代“商而官”社会发展的本质,实为中华古民居建筑艺术之绝品。
柳氏民居建筑共分三部分。
村东端为外府区,包括柳氏词堂、虞帝庙、文庙、纸帛楼、天子殿、圣庙、柴房和左、右过亭等;村北端为内府区,包括府内环形小街、小戏台、司马第、中宪第、武德第、承德第、因秀楼、地道口、赏景亭、观河亭、后花园、府门楼等;中间区为内外府相接处,主要是文昌阁、校场、府外门楼和两个高大壮观的石牌坊构成的内街。
2、皇城相府景点介绍: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晋城市北留镇境内,皇城相府是康熙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
她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国际电力公司所在地的北留镇皇城村。
皇城相府景区游览面积十万多平方米。
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祯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
外城为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
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
御书楼位于中道庄城门前,俗称“皇阁楼”。
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金壁辉煌,是皇城旧八景之一。
楼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砖砌拱券门洞,上层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厅面。
楼始建于康熙五十年,上存康熙帝亲赐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
石牌坊进入中道庄,迎面有大小两座石牌坊。
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策划方案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1.1 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开发九嶷山作为一个以舜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通过丰富的文化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展览、舜文化讲解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1.2 项目目标1)打造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2)挖掘舜文化的历史内涵,增强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3)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
二、市场分析2.1 目标市场本项目主要面向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游客,特别是那些喜欢探索古代历史和文化的游客。
2.2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能够在旅行中获取更多的文化体验。
九嶷山作为中国舜文化的起源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潜力来开发一个以舜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目的地。
三、项目内容3.1 主题活动安排1)舜文化表演:通过精彩的表演,向游客展示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舜帝的传奇人生和智慧。
2)传统手工艺品展览:展示与舜文化相关的传统手工艺品,让游客近距离了解传统技艺,并提供参观体验项目。
3)舜文化讲解: 由专业讲解员为游客讲解有关舜文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2 景区开发1)舜文化广场:打造一个可以容纳大型表演和活动的广场,提供舜文化背景的环境氛围。
2)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票务售卖、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
3)景点设置:设置舜文化博物馆、舜帝庙、祭祀广场等景点,用以展示舜文化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符号。
四、项目运营4.1 合作伙伴选择在项目运营中,与相关机构、旅行社、导游等进行合作,加强市场推广和游客拓展。
寻找具备丰富的舜文化知识的导游人员,为游客提供更专业的讲解和服务。
4.2 市场推广通过新媒体宣传、旅游展会、合作推广等方式,将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推荐给更多的游客,并加强对舜文化的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项目预算根据项目内容和规模,制定详细的项目预算,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人员费用、宣传费用等。
我的家乡山西作文有关我的家乡山西作文锦集10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家乡山西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家乡山西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山西,那是一个既遥远又美丽的地方。
说它遥远,是因为要坐14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说它美丽,是因为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
我的家乡有许多有名的地方,五台山就人人皆知,虽然比不上华山那么高大雄伟,可是却拥有千百年的历史传奇,站在山顶上,迎面吹来凉爽的风,令人心旷神怡。
山西还有很多有名的特产,有麻花、馒头,肉加馍,饼子都特别好吃,到哪都很受欢迎,山西还有一道有名的地道菜,就是凉皮,在山西,凉皮是最普通,也是最好吃的东西,只要饿了,随时都能吃到。
我每年春节才能回一次山西,每年山西都有很大的变化,回去的时候我总是依依不舍。
我爱我的家乡,希望它变的越来越繁华。
我的家乡山西作文篇2山西,在太行山的西边,因此而得名。
山西的省会城市是太原,那里是个好地方。
山西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经过的地方。
山西,有许多名胜古迹。
有普救寺、后土祠、黄河大铁牛、关帝庙……还有很多游玩的地方,比如:夏县的漂流、运城的东花园等等。
这些地方足够我们欣赏和游玩十天半月的。
山西的大同被人们称为“煤矿之都”,顾名思义,就是出产煤炭最多的地方,也为此得到了一个“黑色”的奖杯。
山西的风味美食很诱人,有太原的过油肉、六味斋酱肉、平遥的牛肉,还有清和元头脑、刀削面、拨鱼儿、猫耳朵以及闻喜的煮饼,这些食品能让你垂涎三尺。
山西的土特产品有杏花村汾酒、清徐老陈醋、稷山板枣……分布的主要民族有汉族、回族、满族和蒙古族。
工艺美术品有新绛石雕、平遥推光漆器、大同铜火锅、绛州澄泥砚。
山西,是我们的家乡,是我们的摇篮,是我们的骄傲啊!我爱你,山西!我的家乡山西作文篇3美丽的山西,在太行山的西边,因此而得名。
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策划方案一、目标:将九嶷山打造成为一座以舜文化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国内外游客,提升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二、背景分析:九嶷山地处中国山东省曲阜市境内,是历史上舜帝的故里。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帝王,舜帝的故土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
然而,目前九嶷山的旅游开发相对滞后,游客数量有限,未能很好地挖掘其潜力。
三、策划内容:1.文化展示:建设以舜帝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通过展览、解说员讲解等方式,向游客详细展示舜帝的生平事迹、舜帝文化的特点等,增加游客对舜帝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舜帝文化相关的活动,如舜帝诗词大赛、舜帝文化讲座等。
2.历史遗迹保护与修复:对九嶷山周边的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与修复,如舜帝祭坛、舜帝故居等,还可以再现一些历史场景,以便游客更好地感受舜帝时代的历史氛围。
3.旅游路线规划:制定九嶷山的旅游路线,将周边的文化、自然景观串联起来,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舜帝文化之旅、自然风光之旅等不同的旅游线路,以便游客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5.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宣传九嶷山舜文化旅游地的资源和特色,吸引游客到访。
同时,建立九嶷山旅游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进行在线推广和互动。
6.培训导游和服务人员:提供相关培训,提升导游和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游客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
四、时间安排:五、预期成果:1.游客数量增加:通过提升宣传力度和旅游设施建设,预计在3年内游客数量将翻倍增长。
2.经济收益增长: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地区旅游经济将得到提升,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望在5年内实现较大幅度的收入增长。
3.地区知名度提升:九嶷山舜文化风情旅游地的推广将增加地区的知名度,提升其在国内外的旅游品牌价值。
六、风险控制:1.宣传效果不佳:为了降低宣传费用,可以通过与旅行社、重点客户合作,进行联合宣传,提高整体宣传效果。
山地公园的概念包括地理学上的山地、丘陵、高原的综合,又包括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具备山地特点的公园[1]。
山地公园利用自然山体的现有形态特征和山体现有植被来营造供城市居民休闲、游玩、娱乐的场所。
城市的自然山体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属于大尺度的风景园林规划项目。
山地公园由于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公园植被在不同位置会呈现出不同的种类和层次,这也使得山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湖南省益阳市会龙山公园位于益阳市中心城区西部,东接资江一桥,西靠志溪河,南临花乡路,北接资江,地理位置优越,该公园为自然山体,属典型山地公园,总面积为204.7hm 2。
该研究拟针对会龙山公园的植物景观现状,分析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背景与存在的问题,在城市景观视觉的要求之下,再对会龙山公园地形、道路、水体、建筑等景观要素的植物景观分别采取设计优化工作,提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与建议。
1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会龙山公园总体规划下,公园景观结构规划清晰,公园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景点规划、道路系统规划完善,公园以山脊、山顶、山坡等地形为主,水体有三眼塘及临资江的滨水景观,因此,会龙山山地公园具备有良好的山水景观格局,同时,会龙山公园自然植被丰富,为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提供了良好基础,为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规划背景。
2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1)宏观尺度上,会龙山公园的规划设计,特别是其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由于缺乏从宏观层面进行植物规划的意识,忽视了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同城市整体设计的协调,使得城市整体的风格同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的风格不太协调,最终影响到会龙山公园的景观视觉及城市整体的景观视觉效果。
再者,因为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尺度大,植物景观主要以群体为单位展现,呈现大面积的群体林相景观或小尺度的植物群落景观,而弱化了植物个体的视觉效果。
2)微观尺度上,会龙山公园植物景观因植物类型较少,在植物配置中稍显凌乱,层次感也不强,已收稿日期:2023-10-07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20K024)。
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总体方案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与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自然景区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以进一步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
而在此背景下,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也迎来了林相改造的总体方案,以提升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游客体验。
本文将就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总体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总体规划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林相改造的总体规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森林资源保护:在林相改造的过程中,要对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
对于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区域,应采取相应的恢复和修复措施,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2. 林业多功能利用:林相改造的总体方案应充分利用好森林资源的多功能性。
除了保护功能,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营造人工林、风景林等特色景观,提供游览、休闲、野营等多样化的服务功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
3. 生态旅游发展:以生态旅游为导向,林相改造的总体方案应注重提升游客体验。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创造出独特的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与自然亲近、休闲度假的体验,同时,还要注重环保理念的引导,鼓励游客参与生态保护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二、具体措施基于以上总体规划,下面将详细介绍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林相改造的具体措施:1. 森林恢复与保护:对于受到破坏的森林区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土壤改良、植物复种等,恢复其生态功能,提升森林的群落结构和植被覆盖率。
同时,应加强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确保森林的健康稳定。
2. 林业多功能利用:通过科学的林木配置和布局,将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划分为生态保护区、游憩区等不同功能区域。
生态保护区重点保护原生态林、珍稀濒危植物等,游憩区则以人工景观、观赏植物为主,提供休闲、游览等服务。
在此基础上,还可采取经济林、林木采伐等方式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旅游发展:根据游客需求调查和市场分析,合理规划和设计华夏东极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旅游线路和景点。
三鸦寺湖规划设计方案三鸦寺湖是一个位于山区的自然湖泊,风景优美,周围群山环抱,被誉为山水画中的一颗明珠。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三鸦寺湖规划设计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湖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社区参与与共享等方面探讨这一规划设计方案的内容和意义。
首先,湖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是三鸦寺湖规划设计方案的重点之一。
针对湖水水质污染和湖岸带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规划方案将注重调研和监测,倡导环境友好型的旅游开发,并积极推行湖泊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
通过建立生态屏障、降低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推行生态旅游等措施,逐渐改善湖泊的生态环境,提高水质,使游客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湖景。
其次,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是三鸦寺湖规划设计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了开发和利用湖泊的旅游资源,规划方案将采取多种方式,如建设观光码头、游船、游艇俱乐部等,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同时,规划方案还将鼓励景区内的农家乐、民宿等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增加游客的消费选择,并且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社区参与与共享也是三鸦寺湖规划设计方案的重要方面。
社区的参与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湖泊资源,也可以使当地居民从中受益。
规划方案将鼓励农民就地就业,例如发展湖泊周边的农业旅游项目,提供农田观光、摘果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和居民互动,拉近彼此的距离。
同时,规划方案还将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增强居民对湖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三鸦寺湖规划设计方案的内容包括湖泊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社区参与与共享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同时,规划方案还将推动社区参与和共享,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福祉。
通过相关措施的落实,三鸦寺湖将成为一个既环境友好又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为游客带来美好体验的同时,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第5期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规划设计理念韩建明(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文水032100)摘要:风景林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满足需求,注重经济、自然、生态、美学等原则,更考虑的是风景林景观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以模拟关帝林区自然植物群落为基础,把生态和艺术美学作为核心理念,进行作品创造。
关键词: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规划与设计;理念风景林是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种分类中,风景林是以维护自然风光和提供游憩娱乐场所为主导功能的特种用途林,具有较高美学价值、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森林总称。
风景林建设是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主要内容,风景林的营造不同于一般造林工程营造,规划与设计有其独特性。
规划与设计任务更考虑的是森林的社会价值以及自然生态学价值。
1景区自然植被森林类型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吕梁中部山区,有三道川、果老峰、庞泉沟、三座崖、北武当山、阳圪台、白马仙洞、原平川、云顶山九个景区组成。
园内植物870多种,是世界珍禽褐马鸡的故乡,园内景色秀美,是风光宜人的旅游胜地。
按照山西吕梁山土石山立地区立地类型划分,属于管涔山、关帝山山地立地亚区(E)[1]。
白马仙洞景区位于关帝林区西侧,海拔1100~1 850m,景区内九凤山腰的“白马仙洞”是黄土高原上罕见的岩溶景观,有“华北第一险洞”之称。
森林茂密,密林深处内有泉水“圣灵泉”四季常流,主要森林植被为油松林、山杨林、落叶松林、辽东栎林及白桦林。
景区顶级群落为油松针阔混交林。
农林交错地带为灌木林和宜林荒山,与退耕还林地相接,正是风景林规划与设计地块。
2风景林规划与设计的植被群落蓝本及树种选择油松辽东栎山杨针阔混交林为设计蓝本。
造林树种选择:(1)针叶树种为油松、白皮松、落叶松、侧柏、云杉、园柏;(2)阔叶树种为辽东栎、山杨、桦树、鹅耳枥、水曲柳、核桃楸、山荆子、五角枫、元宝枫、茶条槭、葛萝槭、椴树、漆树、花楸、刺槐、大果榆、文冠果、刺梨、杏树、核桃;(3)灌木树种为山桃、山杏、沙棘、黄刺玫、绣线菊、丁香、连翘、苜蓿、荆条、胡枝子、伞花胡颓子、欧李、黄栌、枸杞、刺五茄、酸枣、虎榛子、照山白、茶藨子、忍冬、红瑞木;(4)藤本为山葡萄、蛇葡萄、铁线莲、五味子;(5)草种为苔草、羊胡草、野罂粟、山丹、鸢尾、车前子、苍术、蒿、唐松草、蕨菜、黄芪、柴胡、玄参。
解读潍坊市虞舜公园状元湖西岸绿地景观设计陈韦萍(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山东潍坊261031)摘要:本研究深入分析虞舜公园状元湖西岸绿地的设计背景、用地现状,从绿地设计的定位、设计思路、景观布局、竖向设计、交通规划、植物规划、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设计阐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绿地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虞舜公园;绿地景观;景观设计海绵城市理念,选用透水材料铺装,设置集水坑,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3.2.3文化性原则。
结合潍坊历史,体现本地状元文化,使园林景观与历史文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4设计思路4.1主题核心虞舜公园状元湖西岸绿地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定位要求高的特点,结合周边环境,以生态自然、地域文化、运动健身、休闲娱乐为主题,注重观赏性和参与性相结合,设计中以突出“野趣”为核心,保护并利用原有景观资源,尽量减少土方施工量,打造一处赏心悦目、清新怡人、环境优雅、和谐美丽的园林绿地景观。
4.2内容体现设计中主要体现了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丰富园路的变化,适当增加部分活动场地,容纳更多的人流;二是结合景观建设的需求,开挖原有湖岸,使岸线自然,富有变化,设置桥、栈道,便于游人亲水赏水;三是在植物配置上疏密有致、高低错落,开阔草坪空间与密林景观合理搭配,乔、灌、草相结合;四是园林文化的体现,充分结合潍坊地域文化特色,展现潍坊状元文化,传承传统文化,激励新人;五是采用下沉绿地、透水铺装、碎石渗透、雨水收集等技术措施,体现海绵城市设计理念。
5总体设计本项目景观设计以突出生态自然、运动健身、地域文化为特色,融入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以苗木栽植、园路广场铺装,公厕、管理房建设,园林小品,景观照明,浇灌设施,服务设施等为具体设计内容,通过园林造园手法,打造带状公园绿地景观。
5.1景观规划布局本项目总体景观规划布局分为“二线”“四区”。
“二线”,即自行车骑行线、滨湖步行游览线;“四区”,即密林广场活动区、游憩休闲区、缤纷花海区(入口区)、健身运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