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引领下的高中教学和备考(共69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264.84 KB
- 文档页数:69
“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作者:冷承然来源:《天津教育·下》2024年第05期高中教育是学生教育生涯中重要的成长阶段,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升入高等院校的主要途径。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简称“三新”)的落实,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为广大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真正地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和最近发展区出发,以新教材的编制内容和新高考的考核重点为教学引导,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创新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本文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具体内容出发,结合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具体教学案例,从聚焦核心素养、加强师生互动、构建教学情境、开展单元教学四个维度,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推动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稳步发展。
一、当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施现状(一)学生个体的差异延缓了教学进程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难度呈几何趋势递增,尤其是数学,对很多学生来说似乎是难以逾越的大山,成为他们学习上岸过程中一个巨大阻碍。
高中阶段,每个班级大概有五十个人,这五十名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科基础不同,造成学习数学知识时理解程度不同、掌握速度不同、认知深度不同,学习进度差距较大,最终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
要想更好地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差异化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教学时间有限且宝贵,高中数学教师往往会选择班级中水平中高段的学生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对象,然后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
这种统一的教学内容,包括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课后的作业布置、后续的作业和测试批改等,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又衡量着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的这个客观因素,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的进程,降低了数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从学生出发---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应对实践从浙沪→京津鲁琼变化看第三批综合改革使高考的考、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校的管、高校的选都发生很多变化,真正了解新高考改革政策,清楚可能存在的新问题和误区,是每一个高中生、家长、教师乃至学校都必须直面、也必须做好的重要课题!一、“怎么考?”分卷考试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
•(一)夏季高考统考科目如何考?•一是统一高考的科目调整为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为所有考生必考科目,保持各科目分值不变,仍为满分150分;•二是3个统考科目不分文理,数学由文理分设改为不分文理;•三是外语科目考试分听力和笔试两次进行,其中听力部分有2次考试机会,安排在高三上学期末进行,取最高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笔试部分有1次考试机会,安排在6月份国家统一高考期间进行,取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
考生的外语高考成绩由听 力部分和笔试部分考试成绩相加组成。
高考统考+等级考●预计所有学生都会选择参加两次听力测试;●英语笔试只有一次机会,相对于浙江方案的英语可以考试两次,减少了考试成本;●英语笔试本来就没必要安排两次,英语科目选择题众多,分值设置细碎。
如何计分?非原始分浙江的做法是:进一步细分为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分值100分。
转换时细分比例的划分:划分了每个等级考生的比例,21个等级百分比为:1、2、3、4、5、6、7、8、7、7、7、7、7、7、6、5、4、3、2、1、1。
上海的做法是:进一步细分为1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分值70分。
转换时细分比例的划分:基本上采取了平均划分的办法,每个等级考生人数为10%,第一和最后一个等级人数为5%。
山东的做法是: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
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 、7 、16 、24 、24 、16 、7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