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数字矿床模型构建及意义_张婷婷
- 格式:pdf
- 大小:895.79 KB
- 文档页数:9
西藏雄村矿区Ⅲ#矿体成矿流体特征郎兴海;唐菊兴;胡正华;谢富伟;黄勇【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为了查明雄村Ⅲ#矿体成矿流体特征以及成矿机制,通过详细的地质特征分析,结合主成矿阶段脉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的测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主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均一温度主要为170~310℃(峰值220℃),盐度变化范围为1.20%~30.1%;成矿流体的氢同位素含量为-134.3‰~-118.5‰,氧同位素含量为-0.8‰~-0.2‰,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具有中温、中低盐度的特征.雄村Ⅲ*矿体成矿物质的沉淀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以及钾硅酸盐化蚀变过程中磁铁矿的结晶有关.【总页数】4页(P95-98)【作者】郎兴海;唐菊兴;胡正华;谢富伟;黄勇【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南昌330100;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成都6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1+3【相关文献】1.西藏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Ⅰ号矿体的硫、铅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J], 郎兴海;唐菊兴;李志军;黄勇;丁枫;王成辉;张丽;周云2.西藏雄村矿区Ⅱ号矿体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尹青;郎兴海;唐菊兴;张金树;谢富伟;杨宗耀;李志军;黄勇;白云3.西藏冈底斯中段雄村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因探讨 [J], 徐文艺;曲晓明;侯增谦;杨丹;杨竹森;崔艳合;陈伟十4.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I号矿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构造背景的约束 [J], 郎兴海;陈毓川;唐菊兴;李志军;黄勇;王成辉;陈渊;张丽5.西藏雄村矿区Ⅲ号矿体硫、铅同位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J], 郎兴海;邓煜霖;王旭辉;唐菊兴;崔志伟;杨宗耀;谢富伟;娄渝明;韩鹏;尹青;张忠;张金树;黄勇;李志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新进展西藏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中国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
近年来,针对这些矿床的勘查与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一、勘查技术不断创新钻探阶段是铜多金属矿床勘查的关键环节,传统的钻探技术仅仅通过观察钻孔岩心来推断矿床隐伏位置与规模,但会存在误差。
近年来,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铜多金属矿床的勘查,如地球物理勘测、遥感技术、多普勒雷达技术、地震勘查、卫星遥感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勘探效率和成果。
二、矿体成因机制得到深度探讨近年来,通过对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的矿体成因机理的研究,认为矿化作用与地壳演化和构造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数理化模拟等手段,得以更加深度地探究矿体成因。
同时,也在以往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矿体演化规律、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机制、超大型矿床的形成过程及资源评价等问题。
三、环境保护抓得更紧在勘查与研究的同时,环境保护建设也是关键之一。
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所在区域属于西藏高原自然保护区,根据相关政策,矿业勘查和开采必须遵守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目前,工作人员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确保该项工作健康、安全的进行。
综上所述,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勘查与研究在技术创新、矿体成因机制、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是全球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也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其勘查与开发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相关数据,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矿床的资料,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首先是矿床规模,据统计,甲玛矿床的铜金属储量为8.28百万吨,其中含铜量达到了0.50%,同时还有近2吨的黄金储量,同时还有显著的银、铅、锌、钼等多种金属。
可以看出,甲玛等超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具有非常丰富的多金属资源,具有极高的价值。
其次是矿床勘探技术,如遥感技术、地震勘查等,这些现代化的技术在甲玛等矿区的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勘探公司有效地提高矿化带的勘查效率,减少盲目投掷成本,同时也可以避免对矿区的环境造成过度破坏。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 铜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构建及其应用模式分析李升高摘要:基于地质统计学思想以及方法,以某铜矿为例,使用矿业软件且基于铜品位分布规划的研究,统计出变异函数-体现区域化变量特点,由此构建矿床数学模型以及实体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实体模型的构建能进一步体现矿山开采的实况,储量统计结果和传统统计的结果较为接近,给开展项目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铜矿床;地质统计学;模型;应用在七十年代初,地质学第一次与计算机、采矿等相融合,进而产生了新的学科,也就是地质统计学,其的产生是伴随地质学发展的结果。
区域化变量理论属于其基础,重要工具是变异函数,如今,该方法被广泛推广于欧美国家,并被用于分析及计量储量。
相比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地质统计学有着显著的优越性。
矿山软件一般用于地质勘查、地质测量等,功能比较完善,涵盖了矿山地质设计的所有过程。
本文基于矿山软件研究了铜品位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地质统计学思想及方法开展储量统计。
1 地质矿产勘查行业迎来的机遇及面对的挑战矿业进入本世纪以来呈飞速发展的势头,矿产勘查投资不断上升。
但受国际因素所影响,对矿产的需求呈降低趋势,价格不断降低,资金投入趋缓,步入了新的调整期。
伴随经济的复苏,并且推动了能源和矿产品需求增长。
一些专家认为,以价格回升趋势预测,矿业将迎来增长。
目前,很多国家均大力实施境外矿业勘查和开发,并且逐渐转向亚洲、非洲等地区。
基于构建全球矿业公司,实施地质矿产勘查。
我国也提高了矿产勘查力度,让投资主体呈多样化趋势。
伴随对该领域投入的持续提高,也获得了不错的成果。
并且对外合作的步伐也在加快,同国际矿业的进一步合作获得了显著成果。
以矿业发展为契机,让中国矿业产值得到增长,矿产品贸易也飞速发展。
面对矿产品价格下挫,投入趋缓的态势,中国提高了投资,并促进社会投入,促进地质矿产勘查的实施。
在获得成果的同时,地质找矿也面对着较大的挑战。
根据有关统计,新发现的矿床中大约有58%属于找矿新区,这说明了伴随矿产勘查、开发和使用持续深入,勘查难度正不断提高。
西藏雄村大型铜金矿床的特征、成因和动力学背景徐文艺;曲晓明;侯增谦;杨竹森;潘凤雏;崔艳合;陈伟十;杨丹;连玉【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06(80)9【摘要】详细的蚀变矿化特征剖析揭示;雄村矿床的矿化样式可明显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早期的细脉浸染状Cu-Au矿化和晚期的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化.早期细脉浸染状矿化的蚀变组合为:(钠长石化)-钾硅酸盐蚀变(局部)-红柱石化-广泛的绢英岩化-绿泥石化(青磐岩化?);晚期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化蚀变组合为:强烈硅化-绿泥石化-高岭石化.蚀变矿化组合、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及稳定同位素(H、O、S)组成揭示,早期细脉浸染状Cu-Au矿化可能属于未发育成熟的斑岩型矿化,晚期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化为介于高硫型与低硫型之间的过渡型浅成热液矿化.雄村矿床可能为一套生矿床,是未发育成熟的斑岩型矿化与浅成热液型矿化套生的产物;成矿流体组成上的一致性,表明套生的两期矿化可能属于同一热液体系的两个连续的矿化阶段,只是在两个矿化阶段成矿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热液绢云母40Ar/39Ar测年和似伟晶岩脉中的钾长石K-Ar 测年,表明雄村成矿系统形成于47.62±0.7 Ma~38.11±0.9 Ma间,与喜马拉雅椙嗖馗咴焐酱52~40 Ma间歇性松弛或N-S向伸展有关;但雄村矿床的最终套生定位,与造山带40~38 Ma间的强烈挤压隆升有关.【总页数】16页(P1392-1406,插4)【作者】徐文艺;曲晓明;侯增谦;杨竹森;潘凤雏;崔艳合;陈伟十;杨丹;连玉【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西藏地质调查研究院,拉萨,850000;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相关文献】1.西藏雄村特大型铜金矿床容矿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对成矿的贡献 [J], 曲晓明;辛洪波;徐文艺2.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成因讨论——来自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的证据[J], 郎兴海;陈毓川;唐菊兴;李志军;邓起;黄勇;陈渊;张丽3.西藏雄村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与特征元素测定 [J], 周云;唐菊兴;黄勇;郎兴海;于玉帅4.西藏冈底斯中段雄村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因探讨 [J], 徐文艺;曲晓明;侯增谦;杨丹;杨竹森;崔艳合;陈伟十5.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Ⅱ号矿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J], 黄勇;唐菊兴;丁俊;郎兴海;李志军;张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多龙矿集区铜元素遥感地球化学模型姚佛军;杨建民;陈红旗;张天平;李玉彬;刘朝强;耿新霞【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年(卷),期】2015(034)005【摘要】遥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地物元素含量的特征,利用遥感反演元素特征在地质工作程度低地区或者国外地质资料难以获取地区可以提供一个参数.本文根据元素含量与光谱关系,建立了波段相关斜率、波段的斜率指数、波段相关吸收深度指数、波段的相关多项式指数这4个遥感地球化学反演模型的指标,以西藏多龙矿集区为研究区,通过回归算法反演了铜元素遥感地球化学,并经过F检验证实反演可信,比较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最后把实测铜元素地球化学、蚀变遥感异常与遥感反演铜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对比,证实遥感铜元素地球化学反演结果较好,且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遥感参数.【总页数】11页(P710-720)【作者】姚佛军;杨建民;陈红旗;张天平;李玉彬;刘朝强;耿新霞【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青海格尔木816000;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青海格尔木816000;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青海格尔木816000;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青海格尔木816000;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7【相关文献】1.西藏多龙矿集区拿若铜(金)矿床成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及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J], 方向;唐菊兴;李彦波;王勤;丁帅;张志;杨超;李玉彬;陈红旗2.西藏改则多龙矿集区地堡那木岗矿床钾玄质二长花岗斑岩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韦少港;冯军;唐菊兴;宋扬;刘治博;王勤;林彬;王艺云;方向;杨欢欢3.西藏多龙矿集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定量分析与解释 [J], 刘向冲;王文磊;裴英茹4.西藏多龙矿集区硅质岩岩石地球化学、Si-O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韦少港;李发桥;宋扬;唐菊兴;侯淋;贺文;王勤;林彬;缪宇;旦真王修5.西藏多龙矿集区荣那铜金矿床蚀变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及找矿意义 [J], 赵子欧;乔东海;赵元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雄村斑岩铜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体系黄勇;唐菊兴;丁俊;张丽;郎兴海【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13(040)001【摘要】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是现今研究斑岩铜矿成矿时限最有效的手段.本文通过开展冈底斯成矿带雄村斑岩铜金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并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数据,认为雄村斑岩铜金矿床成矿时限为171~175Ma.Ⅰ号矿体可能受到始新世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扰动,辉钼矿在经历过后期热事件影响,在辉钼矿中形成有极微量富Re的K-硅酸盐矿物,Ⅰ号矿体辉钼矿Re含量比Ⅱ号矿体以及Ⅲ号矿体中辉钼矿Re含量高出1~4倍,其Re-Os同位素年龄比真实年龄偏低,不能完全代表成矿年龄.同时通过与冈底斯成矿带斑岩-矽卡岩铜钼矿床,钼/钼铜矿床的对比研究后发现,雄村斑岩铜金矿中辉钼矿Re含量比同一成矿带上中新世斑岩铜钼矿床中辉钼矿Re含量高出一个数量级,比古新世—始新世斑岩钼矿/钼铜矿床中辉钼矿Re含量高出两个数量级.辉钼矿Re含量变化特征与成矿物质的来源、钼的浓度、成矿母岩组分以及成矿期间的物理/化学条件有关.%Re-Os dating of molybdenite is an efficient means to restrict the time of mineralization. The age of mineralization of the Xiongcun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 is confined between 171 Ma and 175 Ma based on this study and other data available. No. Ⅰ ore body of the Xiongcun deposit was affected by later magmtic thermal event. Molybdenite contains trace K-Si silicate enriched in Re. As a result of this event, the Re content of molybdenite is one to four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molybdenite in No.Ⅱ ore body and No. Ⅲore body, and the age of molybdenite in No. Ⅰ ore body is younger than the real age. The authors also compared the Re content of molybdenite between this deposit and other porphyry-skarn deposits within this belt and found that the content of Re shows systematic variation. The Re content of the Xiongcun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 is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 than that of Miocene porphyry deposits and two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Paleocene to Eocene porphyry-skam deposits. The Re variation is related to the source of metal, the content of molybdenum, the composition of magma and the physical/chemical condition of magmatic -hydrothermal solution.【总页数】10页(P302-311)【作者】黄勇;唐菊兴;丁俊;张丽;郎兴海【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P618.41【相关文献】1.西藏拉抗俄斑岩铜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冷秋锋;唐菊兴;郑文宝;张金树;唐攀;严刚;董宇2.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主要地质体形成的时限:锆石U-Pb、辉钼矿Re-Os年龄的证据 [J], 唐菊兴;王友;黎风佶;李志军;张丽;唐晓倩;邓起;郎兴海;黄勇;姚晓峰3.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床辉钼矿Re-Os和锆石U-Pb SHRIMP测年及地质意义[J], 佘宏全;李进文;马东方;李光明;张德全;丰成友;屈文俊;潘桂棠4.西藏冈底斯北带首例主碰撞造山期铜矿——林周县程巴矽卡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成矿意义 [J], 郑文宝;丁帅;李盛俊;冷秋锋;李超;王豪;李茂田;戴成龙5.西藏谢通门县雄村斑岩型铜金矿集区Ⅱ号矿体中辉钼矿Re-Os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J], 郎兴海;唐菊兴;陈毓川;李志军;黄勇;王成辉;陈渊;张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Ⅲ号矿体岩浆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组成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Ⅲ号矿体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的一个重要矿体,以富含铜、金、银等金属元素而著称。
该矿体主要分布于拉瓦达地区的玛旁雍错岩体与滨城花岗岩之间的交界带,为斑岩型铜金矿床。
研究表明,其岩浆岩锆石U—Pb年龄为136.8± 1.7Ma,Hf同位素组成指示其岩浆来源于下地壳,具有高量纲的组成特征,反应了物质循环作用下的大陆壳增生现化。
本矿床的矿体主要由斑岩、碎石岩和鹅卵石组成,其中斑岩是主要产状;斑岩呈等粒片理,风化表面表现为红黄色,基质由石英、麻粒岩和磷灰石等组成。
半透明的黄色云母为斑岩中的特征成分,也是其中黄铜矿、辉锑铜矿和蓝铜矿的浅色矿物。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表明,该矿体具有类似岩浆型Cu-Au矿床的独特特征,与拉萨地块岩石成因单一的水溶液型Cu-Au矿床不同;该矿体富含Li、Mo、Rb、B、Bi、Te、Au等元素,其中Li具有普遍偏高的特点。
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Eu呈现明显的正向异常,Ce负异较弱,以及La/Yb、Ce/Yb为显著松散走势。
总之,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Ⅲ号矿体具有明显的岩浆富集特征,受下地壳物质循环作用影响而形成。
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富集特点,与普通的水溶液型Cu-Au矿床有所不同。
这些特点都为更深入地研究西藏斑岩型矿床的形成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关数据:- 岩浆岩锆石U-Pb年龄为136.8±1.7Ma;- Hf同位素组成表明岩浆来源于下地壳;- 斑岩是主要产状;- 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矿体具有类似岩浆型Cu-Au矿床的独特特征,富含Li、Mo、Rb、B、Bi、Te、Au等元素,其中Li具有普遍偏高的特点;- 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Eu呈现明显的正向异常,Ce负异较弱,以及La/Yb、Ce/Yb为显著松散走势。
分析:首先,通过岩浆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可以得知,矿体的岩浆源自下地壳,其组成具有高量纲的特征。
收稿时间:2018-06作者简介:徐文坦,生于1993年,男,河北省衡水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专业:地质工程(固体矿产勘查)浅析冈底斯带雄村式斑岩型铜金矿找矿地质标志及找矿方向徐文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摘 要:西藏雄村斑岩型铜金矿是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重要的斑岩型铜金矿床,该矿区的成矿期次包括中侏罗世早、晚两期,矿区的成矿构造背景为与新特提斯洋洋内俯冲作用相关的岛弧环境。
该区成矿时代比冈底斯传统意义上第三纪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中有关矿床成矿时代早100Ma左右,这为冈底斯带找矿指明了新的方向。
本文将从大地构造演化、构造、岩浆岩、地层等四个方面对雄村式铜金矿找矿地质标志及下一步找矿方向进行分析。
关键词:冈底斯带;斑岩铜矿;找矿方向;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3-0288-2Analysis on prospecting geological indication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of Xiong village type porphyry copper gold deposit in Gangdese beltXU Wen-tan(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China)Abstract:The Xiongcun porphyry type copper-gold deposit in Tibet is an important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 discovered in the Gangdise metallogenic belt. The ore-forming periods of this ore include the early and late stages of the Middle Jurassic, and the ore-forming structures of the mining area. The background is the island arc environ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subduction of the Neo-Tethys ocean. The metallogenic time in this area is about 100 Ma earlier than that of Gangdese's traditional sense in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Tertiary and the Indian-Asian continent, which indicates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Gangdese Belt Prospecting.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prospecting geological direction of the Xiongcun copper-gold deposit and its prospecting direction from four aspects: tectonic evolution, tectonic, magmatic rocks, and strata.Keywords:Gangdise belt,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prospecting direction, prospecting symbol冈底斯构造-岩浆岩带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斑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其记录了特提斯洋俯冲和印度-亚洲板块碰撞等重大地质历史事件,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地之一,因此历来受到地质学家重视(侯增谦等,2003)。
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西藏玉龙斑岩型铜矿三维定位定量预测王丽梅;陈建平;唐菊兴【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10(0)4【摘要】西藏玉龙铜矿是世界级的超大型斑岩型铜矿.位于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带上.目前对于这一令人瞩目的铜矿区的研究大多建立在二维的基础上.鉴于此,以"数字矿床"技术为手段,结合西藏玉龙矿区的地质特征,以Micromine软件作为平台,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构建起玉龙斑岩型铜矿区的数字矿床模型,开展资源的三维定位定量预测.研究表明,西藏玉龙铜矿Ⅰ号矿体体积大、品位低、资源量最多,外围的Ⅱ号和Ⅴ号矿体由于次生氧化,体积小而品位高,具有可观的富矿资源和优先开采的价值.对实例的研究也表明,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研究方法在现代的矿产资源开发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有着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总页数】6页(P565-570)【作者】王丽梅;陈建平;唐菊兴【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与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土资源与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3;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相关文献】1.三维数字矿床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 [J], 任海鹏;巴蕾;杜朗2.西藏玉龙铜矿床三维可视化研究 [J], 徐文海;洪金益;张普斌;石菲菲;刘海利3.西藏玉龙成矿带斑岩Cu-Mo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玉龙和多霞松多对比研究 [J], 吴伟中;夏斌;张玉泉;董冰华;夏中曦4.基于数字矿床模型的新疆可可托海3号脉三维定位定量研究 [J], 陈建平;陈勇;曾敏;胡忠德;赵洁;胡青;尚北川;唐宇;段毅君5.偶极幅频激电法在西藏玉龙铜矿床定位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J], 郭衍游;唐菊兴;董树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一个科学找矿的成功范例
宋磊;汪雄武;唐菊兴;秦志鹏
【期刊名称】《矿床地质》
【年(卷),期】2010(0)S1
【摘要】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问题一直影响着找矿。
在前人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勘查项目组综合分析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提出了斑岩-矽卡岩成矿系统的成矿模式,明确了先易后难、先地表后深部分阶段寻找隐伏大型斑岩铜钼金矿的目标,合理制定了勘查计划,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
【总页数】2页(P269-270)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先易后难;成矿系统;成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地质工作;斑岩型矿体;综合分析;成矿模式
【作者】宋磊;汪雄武;唐菊兴;秦志鹏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球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1
【相关文献】
1.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分析与找矿模型探讨 [J], 胡永才
2.建立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以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为例 [J], 龚鹏;胡小梅;李娟;仇一凡
3.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白钨矿的产出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J], 应立娟;王登红;王
焕;郑文宝;孙艳;钟婉婷;胡正华
4.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J], 刘必政;魏峰;杨科君;史鹏亮;刘春发;宋翔;戴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其意义黄勇;唐菊兴;张丽【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年(卷),期】2014(033)003【摘要】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矿床由3个串珠状分布的矿体组成,Ⅰ号矿体和Ⅱ号矿体勘探程度最高,两个矿体中金的资源量总和可达246吨,其中以Ⅰ号矿体中金的品位最高.本文采用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模拟计算等测试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Ⅰ号矿体中金的赋存状态、迁移特征及其意义.结果表明,Ⅰ号矿体中金以银金矿为主,并见少量或微量的金银矿、硫铋金矿、碲铋银金矿.金主要以微细粒金包裹于黄铜矿中或分布在黄铜矿边缘,磁黄铁矿、黄铁矿以及闪锌矿中含少量的金矿物,金主要来源于金属硫化物的出溶,而次生氧化带中可见微细粒金分布在硅酸盐矿物中,分布在硅酸盐矿物中的金矿物与次生氧化富集作用有关.金的矿物颗粒粒径变化较大,以分布在黄铜矿中或边缘的金矿物粒度最大,而分布在次生氧化带中的金粒度最小,大部分小于1μm.上述赋存特征指示,雄村Ⅰ号矿体中金主要分布在黄铜矿边缘,同时依据Simon的实验数据拟合得出,高温环境下金可无限混溶在铜-铁熔融体中,随着温度的降低,金属熔融体中金的含量呈数量级下降,因此随着温度的降低金发生出溶而向外迁移.磁黄铁矿、黄铁矿以及闪锌矿中金可能形成于此过程,同时位于矿区西北侧的浅成低温热液型洞嘎金矿中金也可能形成于上述过程.【总页数】10页(P551-560)【作者】黄勇;唐菊兴;张丽【作者单位】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成都61008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成都6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西藏冈底斯南缘雄村铜金矿床成矿斑岩厘定及其锆石U-Pb和黑云母Ar-Ar年龄分析 [J], 邹银桥;黄文婷;梁华英;伍静;林书平;王秀璋2.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Ⅲ号矿体岩浆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组成 [J], 黄勇;唐菊兴;张丽;郎兴海3.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Ⅱ号矿体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J], 黄勇;唐菊兴;丁俊;郎兴海;李志军;张丽4.西藏谢通门雄村铜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J], 张丽;黄勇;郎兴海;唐菊兴5.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石英闪长斑岩中单个流体包裹体的SRXRF研究及其意义 [J], 周云;黄勇;郎兴海;曹亮;于玉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章引言有良好的成矿条件,经济效益较好。
图l-l雄村矿区探矿权及勘探区位置分布图2000年初,西藏地矿厅第六地质大队开展引资探矿工作,在已知铜矿(化)有利部位施工平硐405米。
2001年,西藏地矿厅第六地质大队对该矿点进行了地质预查工作。
2002年,西藏地矿厅第六地质大队对雄村金矿区开展了地质普查工作,重点解剖了I号金矿化体,施工钻孔ZK001到ZK003,钻孔中仅发现几层厚度不大的低品位金富集层,几乎没有铜矿化。
为了扩大找矿远景,后对矿区外围开展了l:2.5万地质草测工作,发现了II号铜金矿化体(小神山),并圈定了以区域F5断层带为标志的长达6千米的找铜金蚀变岩带,为以后的地质工作提供了充分的地质依据和较好的靶区。
但由于找矿效果不好,加上矿权转让等原因,未提交普查报告。
成都理I:人学硕十学何论文图l-2交通位置图2002年12月,鸿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购买丹璐公司(DanluResourceDevelopmentCo.Ltd.)65%的股份,得到该矿区的探矿权。
2003年初,鸿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购买西藏地矿厅第六地质大队的股份,得到雄村铜(金)矿探矿权的100%股份,正式开始在该矿区投资开展风险勘查。
2003年7月,ChinaNetTVHoldingsInc(现更名为GreatChinaMining)从鸿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获得100%的矿权,投资施工了两个直孑LZK0701和ZK0301,两个钻孔NQ岩芯总长703m,铜、金见矿效果好。
2004年11月,西藏天圆矿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TibetTianYuanMineralsExplorationLtd.)通过购买股权,取得雄村铜(会)矿100%的探矿权,开始了雄村铜(金)矿大规模的勘探工作。
在此期|’日J,成都理工大学和西藏地矿厅第六地质大队技术人员开展了详细的地质填图、l:l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l:1万中f.日J剃度激电探测等工作,发现区内有强烈的铜金矿化和广泛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
2012年7月地球学报Jul. 2012第33卷第4期: 654-662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Vol.33No.4: 654-662 www.地球学报.com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数字矿床模型构建及意义张婷婷1), 黄勇2), 唐晓倩3), 刘飞4)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2)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四川成都 610081;3)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059;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7摘要: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在冈底斯成矿带中发现较早, 勘探工作也开展较早的大型铜金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上具有代表性的岛弧型斑岩铜金矿床, 对该矿床的深入研究, 为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寻找“雄村式”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总结雄村铜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基础上, 以该矿床的地质描述模型为依据, 以矿区勘探资料为数据基础, 将三维地质建模和可视化这一高新技术应用于该矿床,建立了雄村铜金矿的数字矿床模型, 充分展示了立体模型对地质体空间特征的有效表达, 实现了该矿床的数字化、可视化和动态化管理。
同时, 将数字矿床模型与矿区的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测数据结合, 开展多源信息三维综合分析, 为矿区深部和外围三维定位定量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地质描述模型; 数字矿床模型; 大比例尺成矿预测中图分类号: P628.3; P618.4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75/cagsb.2012.04.25The Digital Mineral Deposit Model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XiongcunCu-Au Deposit, TibetZHANG Ting-ting1), HUANG Yong2), TANG Xiao-qian3), LIU Fei4)1) MLR Key Laboratory of Metallogeny and Mineral Resource Assessment, 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2) Chengdu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Chengdu, Sichuan 610081;3)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4)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Tectonics and Dynamics,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Sciences, Beijing 100037Abstract:The Xiongcun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 was found and explored earlier in the Gandise metallogenic belt, accumulating a wealth of data. It is a kind of typical island arc type porphyry copper-golddeposit in this belt. A thorough study of this depo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racing the “Xiongcun type”deposits in similar geological setting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ore-form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Xiongcun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 and used 3D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visualization technology to build its digital deposit model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to show the deposit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to manage the deposit visually and dynamically. At the same time,the combination of the digital deposit model withthe large-scale aeromagnetic data could provide strong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1172077)、国家973项目(编号: 2011CB403103)和青藏专项(编号: 1212011085529)联合资助。
收稿日期: 2012-06-18; 改回日期: 2012-07-10。
责任编辑: 张改侠。
第一作者简介: 张婷婷, 女, 1984年生。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及矿产资源评价工作。
通讯地址: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E-mail: yueztt@。
第四期张婷婷等: 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数字矿床模型构建及意义 655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ep and peripheral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the mining area in three-dimensional space.Key words: geological descriptive model; digital mineral deposit model; large-scale metallogenic prognosis20世纪七八十年代,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进步, 以美国、加拿大和前苏联为代表的国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将三维可视化、三维地质建模等技术应用于地质现象和过程的研究, 实现了地学三维模拟。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随着Vulcan、MineSight、Micromine、Surpac、datamine等地质建模软件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内也自主开发了如3Dmine、Minexplorer等更加适应我国地质环境的建模软件。
三维地质建模作为矿床和矿山数字化的基础技术, 从单一的地质体立体模型的建立, 逐步向三维结构和属性建模、三维空间分析、多源信息的综合分析预测方向发展, 更加体现了该技术的实用性, 为在大比例尺矿区尺度上进行矿床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Houlding, 1994; Mallet, 2002; Apel, 2006; Wang et al., 2011)。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是在冈底斯成矿带中发现较早、勘探工作也开展较早的斑岩型矿床, 由I、Ⅱ、III号铜金矿体组成, 其中I号矿体是本次工作的研究重点。
前人对雄村铜金矿的成矿时代、矿床成因、矿床地质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矿化蚀变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徐文艺等, 2006; 张丽等, 2007; 唐菊兴等, 2009a, b, 2010; 张万平等, 2009; 郎兴海等, 2010a, b, c, 2011, 2012a, b; 黄勇等, 2011, 2012; 丁枫等, 2012), 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资料。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 对矿区勘探资料进行二次开发, 以雄村铜金矿的矿床地质模型为依据, 建立了该矿床可视化的数字模型, 实现了矿床的数字化、可视化和动态化管理, 有效提高了地质模型的实用价值。
此外, 地球物理勘探对矿区深部和外围的找矿勘探具有重要的作用, 将矿区的物探数据与数字矿床模型结合, 开展多源信息三维综合分析, 进行三维立体预测, 是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预测的重要方向之一。
1 矿区地质概况雄村铜金矿区位于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南部, 属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壳地体基础上发育的冈底斯南缘晚燕山期-早喜马拉雅期陆缘岩浆弧东段南缘岩浆弧与昂仁-日喀则中-新生代弧前盆地转换部位(张丽等, 2007)。
矿区及外围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下侏罗统雄村组(J1-2x)火山沉积岩, 岩石组合为中酸性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流纹岩等火山岩夹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泥质板岩和灰岩等; 其次为下白垩统比马组(K1b)火山-沉积岩, 岩性组合为安山岩、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泥质板岩和较多的灰岩(图1)。
由于受早期板块俯冲和后期板块碰撞作用的影响,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 在早中晚侏罗世、白垩世、第三纪均有发生, 其中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中晚侏罗世和白垩世。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出现在雄村组(J1-2x)及侵入其中的岩浆岩中, 走向呈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北西-南东向和北东-南西向, 其中近东西向和北西-南东向断裂与成矿有一定的关系。
围岩蚀变强烈, 主要有钾长石化、黑云母化、红柱石化、硅化、钠长石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粘土化、电气石化、矽卡岩化、角岩化和青磐岩化等(唐菊兴等, 2006)。
2 雄村铜金矿床的地质描述模型矿床模型是对一组相似矿床基本属性特征的系统概括, 反映了矿床的形成环境和成矿规律性, 其中矿床地质描述模型是用自然语言概括总结某一类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物化遥找矿标志等(Cox et al., 1986; 张贻侠, 1993)。
矿床模型提出了对矿床综合资料的模型化表达, 为数字矿床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 总结了雄村铜金矿床的地质描述模型(表1), 对地质模型的深入理解, 是数字模型建立的基础, 直接关系到数字模型的可靠性。
雄村铜金矿是中-晚侏罗世新特提斯洋壳向拉萨地块俯冲所形成的岛弧或类似岛弧环境中产出的斑岩型铜金矿床, 其中I号矿体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具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J2δομ1j)及其外接触带强蚀变中细粒凝灰岩中, 晚侏罗世角闪石英闪长玢岩体导致大面积矿化蚀变, 早期蚀变经历了弱的钾硅酸盐化阶段和强烈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阶段, 晚期蚀变经历了黄铁绢英岩化阶段和青磐岩化阶段, 对应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早期Cu-Au-Ag 成矿和晚期Zn-Pb-Cu-Au-Ag成矿, 早期成矿阶段形成了Cu-Au-Ag主矿体, 晚期叠加Zn-Pb-Cu-Au-Ag656地 球 学 报第三十三卷图1 雄村铜金矿矿区地质图(据唐菊兴等, 2006)Fig. 1 Simplified geological map of the Xiongcun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表1 雄村铜金矿床的地质描述模型Table 1 Geological descriptive model of the Xiongcun porphyry copper-gold deposit矿床类型 斑岩型铜金矿床 成矿时代 中侏罗统大地构造 冈底斯南缘陆缘岩浆弧东段南缘与昂仁-日喀则弧前盆地转换部位区域地层 雄村组(J 2x )、麻木下组(J 2K 1m )、比马组(K 1b )、昂仁组(K 1-2a )、始新统秋乌组(E 2q )、渐-中新统大竹卡组(E 3N 1d )等岩浆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斜长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角闪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及大量岩脉区域断裂昂仁-也异-切吉断裂、如多-桑竹岗-江庆则断裂、谢通门-努玛韧性-脆性断裂带、申扎-谢通门-掐格宗断裂带含矿建造 中侏罗统雄村组安山质凝灰岩 地质环境含矿岩体 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石英闪长玢岩矿体形态 平面上呈巨型透镜体, 南北和东西向剖面上呈似层状、厚板状 矿石矿物 蓝铜矿、赤铜矿、黄铜矿、辉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等 矿石结构 细脉状、浸染状脉石矿物 石英、红柱石、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等矿体围岩 顶板在矿体的中东部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西北部为斜长闪长玢岩; 底板为角闪石石英闪长玢岩, 部分为蚀变中细粒凝灰岩蚀变分带 由斑岩体中心向外: 钾硅酸盐化(赋矿蚀变带)→红柱石次生石英岩化带(赋矿蚀变带)→黄铁绢英岩化→青磐岩化 矿化分带 由斑岩体中心向外: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 有益组分主要成矿元素是Cu, 伴生有用元素Au 、Ag平均品位 Cu: 0.4686×10-2, Au: 0.6226×10-6, Ag: 4.0286×10-6(工业品位0.24×10-2) 资源量 Cu 大型, 伴生金、银大型 矿床特征(I号矿体) 矿床规模大型第四期张婷婷等: 西藏雄村铜金矿床的数字矿床模型构建及意义 657矿化(唐菊兴等, 2010; 郎兴海等, 2010a,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