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六大财团旗下商社和制造企业明细
- 格式:xls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1
日本的六大企业集团(财团)作者不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当时支配着日本经济的财阀一个接一个被盟军总司令部(GHQ)解散。
这是因为盟军认为财阀们与军部密切勾结,导致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化。
根据GHQ的指示,财阀家庭的资产被冻结,家庭所有股票被没收。
四大财阀按照安田、三井、住友、三菱的顺序一个接一个被解散,家庭和干部们从经济界被清理了出去。
财阀的下属企业也不能继续使用财阀原有的厂名和商标,因此所有的公司都不得不改变原来的公司名称。
战后,人们都认为通过这样解散财阀,这些巨大的资本全部都会被毁灭,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财阀体系中,唯有银行不在解散之列。
因此,战后随着占领政策的变化,以这些残存的财阀银行为中心,开始是住友,接着三菱、三井等旧财阀又重新集结起来,组成了“社长会”。
为与此对抗,芙蓉(旧安田系)、三和、一劝也开始了企业集团的重新集结,形成了今天的六大企业集团。
这在当时被看成“财阀的重建”,而鼓噪一时。
但是在今天,尽管是同样的商标,内容却有所不同。
与战前那种单方面持有股票的“纵向系列”关系不同,现在是相互持股、派遣干部、通过融资银行和客户而结成的独立企业之间的水平的横向系列。
不用说那些已放弃了所持股票原财阀家庭再也没有复活。
现在,三井、三菱、住友、芙蓉、三和、一劝企业集团在日本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政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代表着日本的企业的大部分都加盟了上述的某一个集团,而且每一个成员企业又拥有很多关连企业和子公司,这个企业本身就形成一个巨大的企业集团。
赴日招商话你知李肖日本的商务礼仪日本人爱讲究商务礼仪,招商工作中要注意:(1)信函书写:一般不要把对方的姓名和职务分开两行书写,这样不礼貌。
(2)工作约会:须事先打电话约定(一般要提前一星期),并要守约,缩短原定约会时间及中途退席为不礼貌表现。
首次约会对方一般应由对方定时间。
(3)接待:一般要2人或以上在场,在主持人未到时应告知对方待候时间,并送上茶水、杂志,让客方安静等候。
垄断日本60%的经济,日本财团的影响力为什么这么大?由于国内资源有限,日本在发达国家中并不具有十足的先发优势,但却能长期稳居GDP世界前三的位置;这里边,商界的贡献度可谓是相当巨大的。
1995年是日本公司发展的巅峰时期。
当年财富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149家来自日本,这一数字仅次于美国的151家。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部分国家上榜数据统计,日本数量名列第三而在2019年最新上榜的52家企业中,就有四十多家有着高度相似的背景,它们同属于日本最赫赫有名的六大财团。
这六大财团分别是三井财团、三菱财团、住友财团、富士财团、三和财团和劝银财团。
财团,在日本特指的是掌握着大量资金和资源,且经营着相当数量子公司的集团。
据统计,六大财团的名下资产,垄断着全日本约60%的经济总量。
▲日本六大财团旗下主要企业一览六大财团的腾飞之势,基本认同为是在二战之后,几乎伴随着日本经济复苏的全过程。
财团的崛起,有着什么样的契机,以及现实的需要?垄断经济的出现,对于日本来说,利弊几何?和邻国韩国的财阀相比,日本财团又有着什么样不同的特点?▲领域繁杂、业务纵深度广,是财团一个典型的特征一、走向近代,财团初起虽然说日本财团是在二战后逐渐发家壮大的,但他们成长的历史渊源,很早便存在了。
公元19世纪,当时正处于德川幕府统治末期,外藩割据、财政恶化、通货膨胀、农村土地兼并等问题接踵而来,国内哀声一片;而此时临近的俄国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又对日本虎视眈眈。
内忧外患,他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体制危机。
▲1853年的美国“黑船来航”事件,狠狠地给腐朽统治中的日本敲响了警钟远居于沿海边疆的外藩长州、土佐、萨摩等,在外部势力长期的影响下,也是最早一批具有维新思想的人。
面对国家日益衰败的境况,他们决定联手组建军事同盟,以达到推翻幕府、还权天皇的目的。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倒幕派”。
虽然地方力量和中央力量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在彼此的长期通力合作下,终于迫使江户幕府第15代将军,在1867年将政权归还给天皇,史称“大政奉还”。
六⼤财团⼤揭秘┃成⽴最晚、成员最多的第⼀劝银财团在六⼤财团⾥,第⼀劝银财团显然是个“异类”,它虽没有悠久的发迹历史、庞⼤的财⼒和物⼒,但却拥有着六⼤财团⾥“两个最”——成⽴最晚、成员最多。
究竟是什么契机让第⼀劝银财团后来居上?⽐起之前介绍的四⼤财团,介绍第⼀劝银财团让⾏知酱“⼜爱⼜恨”。
爱,是因为劝银集团由于成⽴较晚(1978年,也就是我们刚刚改⾰开放),不像其它财团动不动就追溯到江户、明治时代,好像不整个百⼋⼗年的历史都不好意思称⾃⼰是财团⼀样,也没有⼆战结束后对于财阀来讲“要⼈命”的⼀⼑——拆散重组,所以第⼀劝银财团的历史⾮~常简单,⽆⾮就是财团形成的⽼套路,不断交叉持股、增加旗下企业等等。
然⽽,就这么⼀个就算放上简历,经历可怜的也写不满⼀张纸的第⼀劝银财团,却有着⽇本六⼤财团最多的旗下企业——48家。
可能乍⼀看,你会觉得,好像之前介绍的那些⼤财团也有这么多企业吧,总不会⽐不过⼀个“后辈”吧?很遗憾,它们还真⽐不过!毕竟数据是⽤来⽐较的,我们就拿数据来说话:三菱财团,成⽴于1954年,⽬前有28家⼤企业组成。
三井财团,成⽴于1961年,⽬前有25家⼤企业组成。
住友财团,成⽴于1951年,⽬前有20家⼤企业组成。
富⼠财团,成⽴于1966年,⽬前有29家⼤企业组成。
⾄于最后的三和财团,因为我们还没介绍,所以在此不表。
但它的规模也不如第⼀劝银。
所以,要介绍起⼀个旗下企业这么多、⽽且发展史⼏乎没有⼲货的第⼀劝银财团,⾏知酱表⽰:因此,⾏知酱就从它的核⼼企业讲起,通过这⼀⽅式去⾛进第⼀劝银财团。
毕竟了解⼀个财团的核⼼产业,也就了解了它的⼤致情况和发展前景。
⾸先,对于⼀个财团的名字,都不是创始⼈哪天没事压马路突然思如泉涌或灵光⼀现想出来的,⾃然会有⼀个“⾮这个名字”不可的原因。
对于第⼀劝银财团,这个原因就是这家银⾏——第⼀劝业银⾏。
△第⼀劝业银⾏,标志体现企业理念"爱⼼"虽然第⼀劝银财团的历史没有太多可写之处,但这个第⼀劝业银⾏就不同了,它是第⼀银⾏和⽇本劝业银⾏于1971年10⽉1⽇合并⽽成的。
xx的六大财团及家庭式运营模式的思考【摘要】日本的六大财团不仅是主导日本经济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是构筑日本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是日本国民生活方式、组织方式以及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
日本财团通常是以横向联合的方式并由主力银行,综合商社,大型制造企业这三个核心部分组成。
中国民营企业在文化层面上与日本财团存在很多共性,笔者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必须以资本为纽带建立以企业法人持股的机制,引入和培养职业经理人才能真正的崛起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日本财团所代表的家庭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在普通消费者看来,丰田汽车,东芝电器等耳熟能详的产品及其企业才是日本竞争力的象征。
其实不然,真正主导日本经济的力量来自于日本的六大财团。
事实上,丰田和东芝公司就归属于六大财团其中之一的三井财团。
六大财团同时也是构筑日本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是日本国民生活方式、组织方式以及儒家文化的集中体现。
有西方学者称日本的经济是儒家资本主义。
日本财团通常是以横向联合的方式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主力银行,综合商社,大型制造企业。
其中大型制造企业大都最终发展为以产业和行业分类的纵向垂直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围绕其周围的是一些为其服务和提供配件的中小企业。
以三井财团为例,樱花银行是其主办银行,三井物产是综合商社,而丰田汽车和东芝电器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纵向发展的制造企业集团,通常称为企业系列。
另外,一些现代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也通常被划归某一财团,但它们的独立性更强,很难说它们是财团的核心成员。
综合商社是日本财团中活动范围最广泛和视野最开阔的经济体。
由于笔者专业的关系,实习期间有机会以综合商社为立足点,深入日本财团的内部观察和研究它的运行机制。
实际上,日本社会一直保持着古代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儒家思想和文化渗透在企业的组织和行为方式中。
企业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中介体,也就是说社会、企业和家庭是以同样的理念融为一体的。
可以这样说,企业就是社会,企业就是家庭。
揭秘掌握日本政治以及经济的五大政治家族和四大财阀控制日本政治的五大政治家族:分别是鸠山家族、小泉家族、安倍家族、麻生家族和福田家族。
1,鸠山家族:鸠山家族有着“日本的肯尼迪家族之称”。
鸠山家族就像美国的肯尼迪家族一样在日本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也像美国的肯尼迪家族一样多个家族的成员在政府担任要职。
2009年9月16日,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第93代、第60位日本首相。
鸠山由纪夫的曾祖父鸠山和夫在日本明治时代曾任众议院议长,祖父鸠山一郎曾任日本首相,并连任三届,也是日本自民党的创始人。
父亲是前外相鸠山威一郎,弟弟鸠山邦夫曾任麻生内阁中的总务大臣。
鸠山家族的财富也不可小觑。
鸠山由纪夫的外公,是世界最大的轮胎及橡胶产品生产商普利司通公司创始人石桥正二郎。
2,小泉家族:如按其成员在日本政坛持续在任的时间算,小泉家族是日本当之无愧的第一政治家族。
小泉家族事业的奠基人名叫小泉由兵卫。
在明治维新时,日本积极扩充军备。
小泉由兵卫趁势做起了军火生意,并积累起巨额财富。
自那以后,小泉家三代(包括小泉纯一郎及父亲小泉纯也)都是国会议员,而小泉纯一郎更是登上了首相宝座。
小泉纯一郎卸任后,其二子小泉进次郎子承父业,当选议员。
3,安倍家族:安倍家族背景非常复杂。
安倍家族与岸家族(以岸信介为代表)和佐藤家族(以佐藤荣作为代表)的亲缘关系非常密切。
安倍家族甚至于与日本天皇的皇族(宽仁亲王)都可以扯上亲戚关系。
在安倍晋三之前,其祖上一共出过两名首相。
一个是岸信介,另一个是佐藤荣作。
二人其实是亲兄弟。
岸信介长期为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从事经济工作,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但因其亲美反共立场颇得美国青睐而于1948年获释,后来担任第56任、57任首相。
岸信介作为侵华战争甲级战犯之一,在中国坏事干绝,据说灭绝人性的731细菌战部队就是他资助建立的。
他在首相任期内曾出访台湾,支持蒋介石返工大陆。
1960年,岸信介不顾国内民众强烈反对而强行修订日美安全条约,并宣称台湾包括在该条约“远东”地区适用范围,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和侵犯领土主权。
决定xx经济的六大财团众所周知,xx有十大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杜邦财团、波士顿财团、梅隆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芝加哥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和得克萨斯财团。
在日本,也存在着六大“以资本为纽带”的“财团型”企业集团。
丰田、本田、佳能、松下、东芝、索尼、NFC……站在这些光环耀眼的日本金牌制造业企业背后的,是拥有全球独有商业模式运营的日本六大财团。
它们才是真正水面下的巨鲸,是日本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庄家、幕后操盘手。
日本财团就是一个新型的家族企业,它不再依靠自然人的血缘关系界定家族成员,而是以企业法人之间的资本关系形成新型的命运共同体。
“二战”以前的财阀是法人,集团有组织、有总部;而“二战”以后不再有财阀,日本《反垄断法》公布之后,50%以上的股东控股都不被允许了,家族控股、家族管理的形式完全没有了,股东十分分散,股份比例不能超过5%,成为了完全的股份制结构。
所有集结到财团下的成员企业相互之间只有参股行为,可以说是兄弟公司,“亲戚”关系,却不再由“爸爸”来当总管或统领。
没有了“父子”隶属关系,也就没有了“集团公司”、“总部”这样的行政机构,没有“财团”的组织形式了。
如今的财团就像是一个“品牌”下的利益共同体。
其特点是:各成员企业之间呈环状持股,是“以资本为纽带”的;各成员企业之间只是一种横向联合,主要是为了相互提携业务,因而它只是松散的联合体;虽然集团以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为核心,最高权力机构是“经理会”,但集团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集团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以“总经理会议”为纽带的战后日本财团,表面看起来松散,而实际上确是联系紧密,这一点在最高领导人的任用上就可见一斑,被称为东芝“重建之王”的前任社长土光敏夫曾经是三井财团另一企业石川岛播磨重工的社长,在东芝经营出现极大问题的时候,时任东芝董事长石板泰三(后出任日本经团联主席)直接任命土光敏夫为东芝社长。
这种高级经理人在财团内部流动,在当时和现在都是十分普遍的,这种现象比较类似于中国国有大型企业间的高层变动。
揭密:日本6大超级财团小编说:随着中日关系日渐紧张,抵制日货的情绪也开始高涨起来,可是理性的在思考下,日本不过弹丸之地,居然可以掀起那么大的波澜,在抗日战争时期,把中国欺负的不要不要的,大和民族如此强大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小编思考了多年,得出的结论是匠人精神+爱国主义情怀.就像近期任正非人老爷子说的那样,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如果每个人都能专心的做好一件事,那中国真的是太厉害了,可这样的专注,真的坚持下来又谈何容易呢?一件事情坚持做到底你就能成为神,半途而废再去转行,对不起,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专注的力量可以让一个平庸的人造就奇迹,这篇文章带大家了解日本的六大财团,希望可以给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带来一定的启示,愿我中华民族也诞生几个如此强大的财团!日本目前有六大财团:三菱、三井、住友、芙蓉(富士)、三和、第一劝业等,共计控制日本全国60%以上的总资产;55%以上总资本;60%以上的销售额;20%左右的就业人员。
其中资产规模最小的是第一劝业。
1、三井财团由25家大企业组成。
其核心企业有三井住友银行(樱花银行)、三井物产、新王子制纸、东芝、丰田汽车、三越、东丽、三井不动产等。
资产总额为36万亿日元,雇员近24万人。
核心成员有25家大垄断公司,其中银行2家、保险公司2家、工矿企业15家、商社1家、大百货商店1家、房地产行业1家和运输企业2家。
由这些企业组成的经理会,称为二木会,是三井财团的最高领导机构。
其中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公司是财团的三大支柱企业,这三大企业的首脑人物形成最高领导核心,对外代表三井财团。
除了二木会成员企业外,还有未参加二木会而参加月曜会的16家直系子公司。
此外三井财团还通过贷款、持股和人事关系,控制着一批旁系公司,其中持股率超过10%的联带公司达114家。
2、三菱财团由29家大企业组成。
其核心企业有东京三菱银行、三菱商事、三菱重工、三菱电机、本田、麒麟啤酒、旭玻璃、旭硝子(玻璃、化工方面公司)、新日本石油、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尼康相机、日本邮船、P.S 三菱(从事建筑行业)、三菱铝业(Mitsubishi Aluminum)、三菱化学、三菱化工机、三菱气体化工、三菱地所(从事房地产业)、三菱自动车、三菱树脂、三菱信托银行、三菱伸铜、三菱制钢、三菱制纸、三菱仓库、三菱综合研究所、三菱电线工业、三菱扶桑卡客车、三菱材料(Mitsubishi Materials)、三菱人造纤维(“三菱Rayon”)、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等等。
掌控日本命脉的四大财阀和新六大财团日本四大传统财阀:三菱三井住友安田(1)首先是三菱三菱银行:建立于1919年,在1996年和2004年分别与东京银行和UFJ控股有限公司合并成为现在的三菱东京UFJ银行(三菱UFJ金融集团的成员公司),目前为日本最大的银行。
三菱商事:建立于1950年,主要从事对外贸易。
三菱造船:建立于1950年,即现在的三菱重工业。
成立之后先后分割出下列子公司: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1921年独立三菱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独立,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三菱原子力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并入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核电站三菱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最大的化学公司尼康股份有限公司:著名的照相机公司============================================== ============== 详细点的旭硝子股份有限公司(Asahi Glass Co., Ltd.)麒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Kirin Brewery Co., Ltd.)新日本石油股份有限公司(Nippon Oil Corporation)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股份有限公司(Tokyo Marine & Nichido Fire Insurance Co., Ltd.)尼康股份有限公司(Nikon Corporation)日本邮船股份有限公司(Nippon Yusen Kabushiki Kaisha)P.S.三菱建筑股份有限公司(P.S. Mitsubishi Construction Co., Ltd.)三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Aluminum Co., Ltd.)三菱化学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三菱化学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三菱化工机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Kakoki Kaisha, Ltd.)三菱瓦斯化学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Gas Chemical, Inc.)三菱地所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Estate Co., Ltd.)三菱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Motors Corporation)三菱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三菱树脂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Plastics, Inc.)三菱商事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Corporation)三菱伸铜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Shindoh Co., Ltd.)三菱制钢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Steel Mfg Co., Ltd.)三菱制纸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三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Logistics Corporation)三菱综合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Research Institute, Inc)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三菱电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Cables Industries, Ltd.)三菱UFJ金融集团(Mu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三菱东京UFJ银行有限公司(The Bank of Tokyo-Mitsubihi, Ltd.)三菱UFJ信托银行有限公司(Mitsubishi UFJ Trust and Banking Corporation)三菱扶桑卡客车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三菱原料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hi Materials Corporation)三菱人造纤维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Rayon Co., Ltd.)明治安田生命保险相互会社(Meiji Yasuda Life Insurance Company)============================================== ============== 二战前和二战中,三菱重工是日军武器制造的主力,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武藏”号,到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
日本财团对国家现代化的贡献起底日本6大财团:它们控制日本60%总资产、55%总资本、60%销售、20%就业人员。
1. 日本财团介绍(1)日本财团概况日本目前有六大财团:三菱、三井、住友、芙蓉(富士)、三和、第一劝业等,共计控制日本全国60%以上的总资产;55%以上总资本;60%以上的销售额;20%左右的就业人员。
其中资产规模最小的是第一劝业。
第一次大战前后,各财团改组旗下的事业公司为株式会社(股份公司),而且设立持股会社(公司)。
因为控制权的集中,后被认为是财团。
这种形态的株式会社,股票被同一家族持有,在旗下有金融业、制造业、矿山业、流通业等的公司。
因为,持股公司用较少的资本,利用金字塔型的控股模式,支配了子孙公司,从而形成产业垄断。
这些公司对日本以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日本财团因为经济力量的强大,进而影响政治。
1945 年8 月15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由于空袭,死亡人数有668315 人,建筑物的毁坏,以当时币值计算,达4967000亿日元,占日本国家财富总额的42%。
工业部门的灾害更加严重,日本56种产业的生产设备,仅存水力发电等五种尚具生产能力外,其他产业全部破坏。
不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无法取得,粮食也告断炊。
日本的战后经济复兴,主要是依靠美国的复兴援助,直到1951年,6年合计美援总额是21.18 亿美元。
战前日本大财团,是在生产、流通、金融等各个领域,具有支配地位的株式会社的大企业。
控股公司是综合支配组织内各家公司的大本营,由同一家族形成支配权力。
美国占领军认为,日本的产业完全操纵于日本政府所支持的少数大财团控制之下;产业控制权的集中,存续了劳资之间的半封建关系,竭力抑低工资、阻碍劳动工会的发展、扼杀民主主义与人道主义;在一小撮握有特权的财团控制之下,强行实行低廉的工资,造成了国内市场狭小,被迫商品出口,使日本走上帝国主义,发动战争;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财团制度的弊害,要比人的因素占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