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307.68 KB
- 文档页数:23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重点总结一、介绍道路工程材料是指在道路建设或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物质,包括路基材料、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和辅助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对道路的结构和性能起着关键作用,还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因此,对道路工程材料的研究和选用至关重要。
二、道路工程材料的分类根据其用途和性质,道路工程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路基材料:主要由天然土壤或矿物颗粒组成,用于构建道路的路基层和基底层,具有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2. 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矿料和填料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用于制造柔性路面层,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和抗水性能;3. 水泥混合料:由水泥、矿料和填料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用于制造刚性路面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4. 辅助材料:包括黏合剂、增稠剂、防腐剂等,用于改善道路工程材料的特性和性能。
三、路基材料1. 路基材料的性质要求:路基材料的主要性能要求是承载能力、抗冻性和排水性。
承载能力是指路基材料能够承受的荷载;抗冻性是指路基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抗冻破坏能力;排水性是指路基材料能够有效排水,防止路基内水分的积聚。
2. 常用的路基材料:(1) 天然土壤:天然土壤是指未经改良的现场土壤,包括黏土、砂土和砾石等。
天然土壤可以根据其塑性指数和颗粒分布曲线等指标来进行分类和评价。
(2) 工程填土:工程填土是指通过填筑方式得到的土壤,包括回填土、垫层土、坚实填料和悬浮填料等。
工程填土可以通过加水密实和加冻融循环试验等来评价其稳定性和抗冻性。
3. 路基材料的改良和加固:为了改善路基材料的性能,常常采用物理改良和化学改良的方法。
物理改良包括加固和加水密实,可以通过夯实、振动和加荷方法来实施。
化学改良包括雪融剂和土壤改良剂的使用,可以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其稳定性和抗冻性。
四、沥青混合料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和性能:沥青混合料由沥青、矿料和填料组成,通过混合而成。
沥青是一种黑色的胶状物质,具有粘接性和弹性;矿料是指石子和矿石等坚硬颗粒;填料是指填充物料,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第1篇一、复习目的通过本次道路施工工程期末复习,加深对道路施工工程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际操作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复习内容1. 道路施工基本概念(1)道路施工的定义:道路施工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对道路工程进行测量、土方、基础、路面、交通设施等施工活动。
(2)道路施工分类:道路施工按施工内容分为土方工程、基础工程、路面工程、交通设施工程等。
2. 道路施工测量(1)测量原理:测量原理包括水平测量、垂直测量、角度测量等。
(2)测量方法:包括全站仪测量、水准测量、经纬仪测量等。
3. 土方工程(1)土方工程内容:包括土方开挖、土方填筑、土方平整等。
(2)土方施工技术: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的使用。
4. 基础工程(1)基础工程内容:包括桩基础、地下连续墙、挡土墙等。
(2)基础施工技术:包括桩基施工、地下连续墙施工、挡土墙施工等。
5. 路面工程(1)路面工程内容:包括基层、面层、排水设施等。
(2)路面施工技术: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等。
6. 交通设施工程(1)交通设施工程内容:包括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等。
(2)交通设施施工技术:包括标志制作、标线施工、隔离设施安装等。
7. 道路施工组织与管理(1)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资源配置等。
(2)施工管理: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等。
三、复习方法1. 理论学习:认真阅读教材,掌握道路施工工程的基本理论。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实习、现场观摩等方式,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解题训练:通过做习题、案例分析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查阅资料: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道路施工工程的发展动态。
四、复习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第1周):复习道路施工基本概念、测量、土方工程。
2. 第二阶段(第2周):复习基础工程、路面工程、交通设施工程。
3. 第三阶段(第3周):复习道路施工组织与管理。
目录道路工程材料 ....................................................................................................................... - 2 -一、有机结合料 ................................................................................................................... - 2 -1.1集料 ......................................................................................................................... - 2 -1.2改性沥青 ................................................................................................................. - 2 -1.3其他沥青 ................................................................................................................. - 4 -二、有机混合料 ................................................................................................................... - 4 -2.1有机混合料分类 ..................................................................................................... - 5 -2.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 ......................................................................................... - 6 -2.3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及影响因素 ............................................................................. - 7 -2.4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 - 8 -2.5Superpave沥青混合料 .......................................................................................... - 14 -2.6 GTM沥青混合料 ................................................................................................. - 14 -三、其他沥青混合料 ......................................................................................................... - 14 -3.1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 - 14 -3.2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 16 -3.3开级配抗滑磨耗层(OGFC)............................................................................. - 18 -3.4乳化沥青混合料 ................................................................................................... - 20 -3.5稀浆封层与微表处 ............................................................................................... - 20 -3.6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 - 21 -道路工程材料一、有机结合料1.1集料1)定义:集料是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并在混合料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料。
停车视距:在车道上,行驶时遇到前方障碍物停车时所需要最短行车距离。
会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有对向的车辆行驶,为避免相碰,停下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超车视距:在双车道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起,到能看到对向来车,并超车后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平均坡度(纵坡):平均纵坡是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平面交叉(立面):是两条道路在同一个平面上交叉的部分,俗称路口或交叉口。
平交立交:指用跨线桥或地道使相交道路在不同的平面上相互交叉的交通设施。
沥青路面: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
合成坡度: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拱横坡组成的坡度,其方向为流水线方向。
加宽: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各车轮的行驶轨迹不同,在弯道内侧的后轮行驶轨迹半径最小,而靠近弯道外侧的前轮行驶轨迹半径最大。
为保证汽车在转弯时不侵占相邻车道,需要加宽。
避险车道: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车辆驶离正的专用车道。
竖曲线:指在线路纵断面上,以变坡点为交点,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
竖曲线有凸形和凹形两种。
集散车道:为了减少进出高速公路的车流交织和进出口数量,在高速公路的一侧或两侧修建的与高速公路平行而又分离供车辆进出的专用车道。
弯沉值:就是荷载对路基/路面作用前后,路基/路面发生变形的大小,用1/100毫米作计算单位。
立体交叉的组成:一、跨线构造物:它是立交实现车流空间分离的主体构造物,包括设于地面以上的跨线桥(上跨式)以及设于地面以下的地道(下穿式)。
二、正线:它是组成立交的主体。
指相交道路的直行车行道。
主要包括连接跨线构造物两端到地坪标高的引道和交叉范围内引道以外的直行路段。
三、匝道:它是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供上、下相交道路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有时包括匝道与正线以及匝道与匝道之间的的跨线桥(或地道)。
四、出口与入口:由正线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为出口,由匝道驶入正线的道口为入口。
《道路工程材料》复习资料(题型:10个名词解释、6个简答、2个论述)1.毛体积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2.含水率:岩石含水率指岩石天然状态下的含水率,可间接反映岩石中孔隙多少以及致密度。
3.抗压强度测试方法:采用饱水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或圆柱体)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来评定岩石强度(包括卵石或碎石的原始岩石强度)4.抗压强度影响因素:岩石抗压强度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岩石自身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孔隙构造和含水状态等;另是实验条件,如试件形状、大小、加工精度、加荷速率等。
一般来讲,强度高矿物较多时,岩石强度就高;反之含软弱矿物较多时,岩石强度就低。
岩石结构、构造对强度的影响,表现在矿物颗粒间的联结、颗粒大小与形状。
结构疏松及孔隙率较大的岩石,其质点间联系较弱,有效面积减少,故强度值较低。
当试件尺寸较小,由于高度小,承压板与试件端面间摩擦力大,使得试件内应力分布不均,使实验结果真实性受到影响。
岩石吸水率在岩石孔隙裂隙较大、含较多亲水矿物或较多可溶矿物时,有更显著影响。
5.试验条件对岩石强度影响:圆柱体试件强度>棱柱状试件;岩石强度随试件尺寸增大、高径比增大而降低;加荷速率增加,岩石强度增大6.岩石坚固性试验法:是评定岩石试样经饱和硫酸钠多次浸泡烘干后,不发生显著破坏或强度降低的性能,是测定岩石坚固性的简易方法。
7.按集料颗粒尺寸分类,工程中集料可分为粗、细集料。
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泥土中,粗集料是指尺寸大于4.75mm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是指粒径小于2.36mm的人工砂、天然砂以及石屑;在水泥混凝土中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天然砂、人工砂。
8.级配: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根据矿质集料级配曲线形状,将其划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9.细度模数:用于评价天然砂粗细程度指标,为细集料筛分试验中各号筛上的累积筛余百分率之和。
道路工程材料复习资料第一章砂石材料第一节砂石材料的基础知识1、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岩石矿质实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2、毛体积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孔隙(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3、孔隙率是指在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包括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的百分率。
4、吸水率是岩石试样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最大的吸水质量占干燥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5、抗冻性是指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6、抗压强度的测试方法:采用饱水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或圆柱体)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来评定岩石的强度(包括卵石或碎石的原始岩石强度)。
7、毛体积试验方法:量积法、水中称量法、蜡封法。
8、石料与沥青粘附性测定方法:按照我国现行标准,可采用水煮法和水浸法。
9、岩石抗压强度主要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岩石自身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孔隙构造和含水状态等;另一方面是试验条件,如试件形状、大小、加工精度、加荷速率等。
10、判断岩石抗冻性能好坏有三个指标:(1)冻融后强度变化(2)质量损失(3)外形变化一般认为,(1)抗冻系数大于0.75,质量损失率小于2%时为抗冻性好的岩石(2)吸水率小于5%,软化系数大于0.75以及饱水率小于0.08的岩石,具有足够的抗冻性。
11、软化系数:岩石试件在饱和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与其干燥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
第二节集料12、集料按照粗细程度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13、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4.75mm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是指粒径小于2.36mm的人工砂、天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泥土中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人工砂、天然砂。
14、级配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者分布情况。
15、可采用的级配类型: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第一章1、公路分类:国家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级公路、乡级公路。
2、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公路分级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2)、公路技术标准: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用的技术指标体系。
公路技术标准反映了我国公路建设的技术方针,是法定的技术要求,公路设计时都应当遵守。
4、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5、城市道路的技术标准:(同公路)第二章(一)、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多方案选择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二)、选线的步骤和方法1.路线总体布局:路线方案比选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
(小比例尺1:2.5~1:10万地形图)2.路线带选择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也称路线布局。
(地形图1:1000~1:5000比例尺)3.具体定线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定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三)、、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一、平面线形三要素特点及应用1)、直线的优点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具有短捷、直达的印象。
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测设简单方便(用简单的就可以精确量距、放样等)。
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道路工程材料(交工1002班复习资料)一、填空:1、测定石料与沥青粘附性的主要方法有煮沸法。
2.粗骨料总体积密度是指规定条件下粗骨料的单位总体积(包)括开口孔隙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和矿质实体体积)的质量。
3、石灰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烧制的时间过长或过短而形成过火石灰和欠火石灰。
石灰在消化过程中,加水速度过快会成过冷现象,加水速度过慢会形成过烧现象,过火石灰可在消化后经陈伏后再使用。
4.目前,集料拌和中常用的级配理论主要有fuller理论、Talbot理论等。
5、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被称为沥青三大指标。
6.硅酸盐水泥石的腐蚀主要包括淡水腐蚀、硫酸盐腐蚀和镁盐腐蚀和碳酸盐的侵蚀。
7.测定新拌水泥混凝土流动性的主要方法是坍落度法和威布尔稠度法。
8.水泥的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9、岩石抗冻性测定方法有直接冻融法、饱和硫酸钠溶液法两种。
10、乳化沥青主要由沥青、乳化剂、、水稳定剂组成。
11、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施工加热时的安全性,应该测试沥青的闪点、燃点两个指标。
12、马歇尔试验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矿料间隙率、毛体体积密度、沥青饱和度和残余稳定性。
13、沥青胶体结构有三个类型,它们分别是、溶胶结构、溶凝结构和凝橡胶结构。
14、在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中,养护28天后测得破坏时的压力如果为807kn,其抗压强度应为35.9mpa。
15、石灰在消化时,为了消出过火石灰的危害,因此石灰浆须进行“陈伏特”。
16、道路和桥梁所用建筑材料需具备四方面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化学和工艺特性。
17、在选择沥青结合料时,应该优选碱性石料,如果没有时,可掺加各抗剥落剂用于改善沥青和石头之间的附着力。
18、石灰在消化过程中,加水速度过快会成过烧现象,加水速度过慢会形成过冷现象:过热石灰质量一般较差,但消化后老化后可重复使用。
1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四钙和铁铝酸四钙。
道路工程材料复习总结第一篇:道路工程材料复习总结真实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单体真实体积(含开口闭口孔隙)的质量。
毛体积密度: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包括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固体材料的质量。
孔隙率:开口和闭口孔隙体积和占岩石式样总体积的百分比。
腐蚀性差,干缩性大铁铝酸四钙对水泥抗折强度有重要作用,耐磨性耐化学腐蚀性好,干缩性小水化过程:诱导前期:迅速水化放出大量热量;诱导期:水化反应相对减弱,放热速度显著降低;加速期:水化反应重新加快,出现第二个放热高峰;减速期:在硅酸三钙周围形吸水率:在规定条件下试件最大吸水质量与烘干试件质量之比。
饱和吸水率:在强制条件下试件最大吸水质量与烘干试件质量之比。
单轴抗压强度:将石料制成规定的标准试件经保水处理后在单轴受压并按规定加载条件下达到极限破坏时的单位承压面积的强度。
耐久性:在承受干湿冻融等环境条件,交通条件的变化而不老化不劣化的抵抗能力。
表观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石料矿质单体单位表观体积(包括闭口空隙在内的矿物实体的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及颗粒间空隙体积)的质量。
压碎值:集料在连续增加的荷载作用下抵抗压碎的能力磨光值:反映集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冲击值:反映集料抵抗多次连续重复冲击荷载作用的能力磨耗值:反映集料抵抗车轮撞击及磨耗的能力集料的级配:集料中个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水化:块状生石灰与谁相遇后迅速崩解成高度分散的氢氧化钙细粒并放出大量热量。
过烧:由于加水过慢水量过少而消解速度比较快时已经消化的石灰颗粒生成氢氧化钙包裹住没有消化的石灰使其不易消化的现象。
过冷:由于加水速度过快或水量过多而消化速度又比较慢时,则发热量较少水温过低,使其未消化颗粒增加的现象。
硬化包括:干燥硬化(滞留在空隙中的水产生毛细管压力,形成附加强度,氢氧化钙在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产生结晶强度)和碳酸化(在有水的条件下,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晶体)水泥按水硬性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酸盐水泥,铁铝酸盐水泥按性质用途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种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铝主要矿物组成及特性: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考试半开卷记得把字体设为更小的字体。
道路用料:自上而下面层(强度刚度稳定性表面特性沥青混合料,混凝土,粒料块料)基层(强度刚度扩散应力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砾石碎石,贫混凝土)垫层(水稳性碎石砾石,结合料稳定类材料)桥梁用料结构(刚才,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沥青混合料防水材料)材料检测:实验室模拟结构物、实验室原材料、现场足尺技术标准:国、行、地方、企业。
砂石材料:石料和集料。
造岩矿物:一定化学成分与结构特征的化合物或单质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常见矿物石英(SiO2,坚硬稳定)长石(的铝硅酸盐类强度稳定性比石英高,易风化为高岭土)方解石(结晶碳酸钙,强度中等)白云石(结晶碳酸钙镁复盐,强度中等)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结晶的铁镁硅酸盐,强度高,坚固耐久韧性大)黄铁矿(结晶二硫化铁,有害杂质)矿料化学成分: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锰、三氧化硫。
岩石分类:岩浆岩/火成岩(喷出岩(玄武岩),深成岩(密度大,抗压抗冻,吸水少,花岗岩正长岩辉长岩)火山岩(轻混凝土,保温建筑材料,水泥))、沉积岩(颗粒、胶结,胶结物有碳酸钙氧化硅氧化铁黏土,层理,各向异性,性质同深成岩反,石灰岩页岩砂岩)、变质岩(高温高压再结晶,性质与原岩,变质条件,程度有关)常用岩石:花岗岩玄武岩(多孔杏仁状,喷出岩,硬度高)辉长岩,石灰岩(方解石,散粒、多孔、致密构造,硅质石灰岩强度高)砂岩(硅质,钙质,铁质,黏土胶结)石英岩(硅质砂岩变质,硬度极大)片麻岩(花岗岩变质,抗冻差)岩石矿物主要化学组成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锰三氧化硫岩石性质:二氧化硅含量<52%、52%-65%、>65%为酸性集料(硅质亲水,沥青粘结差)、中型集料、碱性集料(钙质岩石亲水差)。
岩石物理性质:密度:真实密度ρt=m s/V s(密度瓶法)。
毛体积密度(矿质实体,孔隙体积)(排水法)ρh=m s/(V s+V n+V i)(V n闭口孔隙、V i开口孔隙)。
道路建筑材料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石料饱水率是在室内常温和真空抽气的条件下,石料试件最大吸水的质量占烘干石料试件质量的百分率。
2、集料磨耗值越高,表示集料的耐磨性越差。
3、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氧化镁。
4、凝结时间可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5、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包括接缝料和填缝料。
6、我国现行抗冻性的试验方法是直接冻融法。
7、路用石料的技术标准包括极限饱水抗压强度和磨耗率。
8、石灰的硬化过程包括干燥硬化和硅酸化。
9、为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在烧成的水泥熟料中加入质量为3%左右的石膏共同磨细,即为硅酸盐水泥。
10、建筑砂浆按其用途可分为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两类。
11、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参数。
12、LL650指抗拉强度不小于650Mpa的冷轧带肋钢筋。
13、道路建筑中最常用的是石油沥青和煤沥青两类沥青。
14、建筑石灰按其氧化镁的含量划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
15、我国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试验方法有坍落度试验和维勃稠度试验两种方法。
16、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有单位用量表示法和相对用量表示法两种。
17、造岩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简称矿物18、通常将石料和集料统称为砂石材料。
19、石料最常用的物理常数是密度和孔隙率。
20、石料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
21、石料抗冻性的室内测定方法有直接冻融法和硫酸钠坚固性法。
22、石料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其矿物组成、结构及其孔隙率。
23、集料按其粒径范围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
24、空隙率是反映了集料的颗粒间相互填充的致密程度。
25、冲击值反映石料抗冲击荷载的能力。
26、矿质集料的级配采用筛分试验确定。
27、根据矿质集料级配曲线的形状,将其划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28、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有数解法和图解法两大类。
29、根据应用的需要,对沥青进行乳化可得到乳化沥青,掺加改性剂可得到改性沥青。
30、沥青材料在低温下受到瞬间荷载作用时,常表现为脆性破坏。
城市道路建筑材料复习资料及答案
1. 道路材料概述
道路材料是指用于城市道路建设和维护的各种材料。
常见的道
路材料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碎石等。
2. 沥青混凝土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通过混合沥青和石料制成的道路材料。
它具
有耐久性高、施工快速、维护简单等优点。
在选择沥青混凝土时,
需要考虑沥青的黏度、聚合物含量、石料种类等因素。
问题1: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答案: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沥青、骨料和填充料。
问题2:沥青混凝土的优点是什么?
答案:沥青混凝土具有耐久性高、施工快速、维护简单等优点。
3. 水泥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通过混合水泥、砂、石料和水制成的道路材料。
它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的特点,适用于承受重载车辆的道路。
问题3: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答案: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水泥、砂、石料和水。
问题4:水泥混凝土适用于哪些道路?
答案:水泥混凝土适用于承受重载车辆的道路。
4. 碎石
碎石是一种用于道路基层的材料。
它具有排水性好、强度高的特点,能够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
问题5:碎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案:碎石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
问题6:碎石适用于哪些部位?
答案:碎石适用于道路基层。
以上是关于城市道路建筑材料的复习资料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道路工程材料总复习第一章石料与集料1、砂石材料分类: 天然砂石料、人工轧制的集料、工业冶金矿渣集料2、石料定义:在建筑结构工程中,所使用的石料通常指由天然岩石经机械加工制成的,或者由直接开采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石料制品3、岩石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4、石料的物理性质:物理常数(真实密度、毛体积密度和孔隙率)、吸水性(岩石吸入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用吸水率与饱和吸水率来表征)、耐冻性(材料的孔隙率大小、孔结构特征(开口孔、闭口孔及形状大小)和充水程度)5、石料的力学性质:抗压强度(岩石的自身构造特点、矿物组成、含水状态等;试验条件)、耐久性6、岩石分级7、集料的概念、物理性质、级配集料:由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组成的混合料,在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物理性质:密度(表观n S s a V V m +=ρ,表干i n S a a V V V m ++=ρ,堆积V i n S a a V V V V m +++=ρ)空隙率1001????? ??-=a G V ρρ,级配,颗粒性状与表面特征,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泥是指砂中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砂当量用于测定细集料中所含黏性土和杂质含量,判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对集料中<0.075mm 的矿粉、细砂与“泥土”加以区别。
甲基蓝MB 值用于判别人工砂中<0.075mm 颗粒含量主要是泥土,还是与被加工母岩成分相同的石粉力学性质:压碎值(是指按规定的方法测得石料抵抗压碎的能力,也是集料强度的相对指标,用以鉴定集料品质。
压碎值是对石料的标准试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加荷,测试石料被压碎后,标准筛上筛余质量的百分率),磨耗率(指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的能力),磨光值(是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它是采用加速磨光机磨光石料,并用摆式磨擦系数测定仪测得的磨光后集料的磨擦系数)冲击值(反映石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磨耗值(用于评定道路路面表层所用粗集料抵抗车轮磨耗作用的能力)。
《道路工程材料》期末复习重点毛体积密度: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空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质量。
孔隙率:岩石空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率(n=1-毛体积密度/真实密度)沥青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尺寸大于4.75mm的碎石、砾石和破碎砾石。
细集料在沥青混合料中是指粒径小于2.36mm的人工砂、天然砂及石屑;在水泥混泥土中是指粒径小于4.75mm的人工砂、天然砂。
集料密度:表观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烘干集料矿质实体包括闭口孔隙在内的表观单位体积的质量表干密度:饱和面干毛体积密度=集料的表干质量(矿质实体质量+吸入开后孔隙水质量)/实体体积+开闭口孔隙体积。
堆积密度:ρ=集料颗粒矿质实体的质量/(实质体积+堆积孔隙体积+开闭口孔隙体积)集料含泥量:指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粗集料泥块的含量:是指粗集料中原尺寸大于 4.75mm (细集料大于1.18mm),但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砂中0.6mm)的颗粒含量。
砂当量用于测定细集料中所含黏性土和杂质含量,判定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对集料中小于0.075mm的矿粉,细砂与泥土加以区别粗集料力学性质1.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
2磨耗率是指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的能力3石料磨光值愈高,表示其抗滑性能愈好。
反映石料抵抗轮胎磨光作用能力的指标,集料磨光值是决定集料能否用于沥青路面抗滑磨耗层的关键性指标。
4冲击值反映粗集料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级配: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根据矿质集料级配曲线形状,将其划分为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沥青分级方法:(1)针入度分级;(2)黏度分级;(3)基于性能的分级混凝土拌和物的施工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和表面处理)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安定性:安定性是用于表征水泥浆体硬化后,是否发生不均匀体积变化的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