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过渡金属元素
- 格式:ppt
- 大小:6.23 MB
- 文档页数:131
过渡元素金属性变化规律金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79号元素,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
金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其中包括其独特的金色、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金的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化学环境和物理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过渡元素金的属性变化规律。
金的基本性质金的原子序数为79,原子量为197,具有原子序数较高的特点。
金的化学符号为Au,是元素周期表中的d区过渡金属元素之一。
金是一种稀有金属,自古以来就被用作珍贵的贵金属。
金的金属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金具有优秀的化学稳定性,不容易被氧化或腐蚀。
因此,金常被用于珠宝、金币、电子器件等领域。
金的物理性质金是一种黄金色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高的熔点。
在常温下,金为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金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可用于反射镜、光学镜片等光学器件。
金的密度为19.32克/立方厘米,熔点达到1064摄氏度,沸点约为2856摄氏度。
金是一种化学稳定的金属,不容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金的化学性质金是一种化学不活跃的元素,通常以+1和+3的价态存在。
金通常被用作催化剂、电极和电镀等材料。
金在水中不溶解,但可以与氰化物形成配合物。
金的氧化性较低,对许多酸和碱都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金可以与银、铜、铂等金属形成合金,提高其物理性能。
金的属性变化规律金在化学环境和物理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属性。
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金的密度、熔点和电导率等性质会发生变化。
金在不同价态下的化合物也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金的属性变化规律受到化学环境和外部力的影响。
金的物理性质会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些变化反映了金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活性。
综上所述,金作为一种过渡元素具有丰富的属性和特性,其属性变化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入研究金的属性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金的特性和应用。
第10章习题1 简要回答问题(1) 什么叫稀土元素? 什么叫镧系元素?答:参见本书10.1节《概述》。
(2) 镧系收缩的原因是什么? 简述镧系收缩造成的影响。
答:关于镧系收缩的原因参见本书10.1.2节《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
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使第二、三过渡系的Zr和Hf、Nb与Ta、Mo与W三对元素的半径相近,化学性质相似,分离困难。
(3) 为什么Eu、Yb原子半径比相邻元素大? 而Ce又小?答:① Eu、Yb元素参与形成金属键的电子数为2,Ce为3.1,其余为3.0;② Eu、Yb具碱土性;③ Eu、Yb的f7、f14的半充满和全充满的结构能量低、稳定、屏蔽大,核对外面的6s电子吸引较弱。
(4) 为什么镧系元素的电子结构在固态和气态不同?解:参见本书10.1.1节《镧系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
(5) 镧系离子的电子光谱同d区过渡金属离子相比有何不同? 为什么?解:除La3+、Lu3+离子的4f电子层是全空(4f0)和全满(4f14)之外,其余Ln3+离子4f轨道上的电子数由1到14,这些电子可以在7条4f简并轨道上任意排布,这样就会产生各种光谱项和能级。
4f 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可以吸收或发射从紫外经可见直至红外区的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
通常具有未充满的4f电子壳层的原子或离子,可以观察到的光谱线大约有30 000条,而具有未充满d电子壳层的过渡金属元素的谱线约有7 000条。
在理论上,f→f跃迁产生的谱线强度不大。
但是某些f→f跃迁的吸收带的强度,随镧系离子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明显增大(这种跃迁称为超灵敏跃迁)。
这可能是由于配体的碱性、溶剂的极性、配合物的对称性以及配位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亦即离子周围环境的变化,再加上镧系离子本身的性质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引起的。
镧系离子的吸收谱带范围较广且镧系离子光谱谱带狭窄,表明电子跃迁时并不显示激发分子振动,狭窄的谱带意味着电子受激发时分子势能面几乎没有变化,这与f 电子与配体只存在弱相互作用相一致。
第十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基本要求1.掌握离子型氢化物的还原性2.熟悉碱金属、碱土金属正常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的性质学习指导1.碱金属、碱土金属单质的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
最软的是Cs。
2.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化合物以离子型为主。
Li、Be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共价性。
3.同族元素单质的标准电极电势自上往下逐渐减小,但Eθ(Li+/Li)< Eθ(Cs+/Cs)。
4.碱金属单质的化学活泼性比碱土金属单质的化学活泼性大。
5.碱金属、碱土金属元素均能形成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过氧化物与水或稀酸反应放出H2O2;超氧化物与水或稀酸反应放出H2O2和O2;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与CO2反应放出O2。
6.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1)酸碱性(A) 除Be(OH)2为两性外,其它均为碱性;(B) 同族元素氢氧化物自上而下碱性逐渐增强;(C) 同周期碱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比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碱性强。
(2) 溶解性(A) 碱金属氢氧化物除LiOH溶解度较小外,其它易溶;(B) 碱土金属氢氧化物溶解度比同周期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小,且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7.盐类(1)除BeCl2为共价化合物外,其余均为离子晶体;(2)一般来说,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3)碱金属盐一般易溶,碱土金属盐:Be盐易溶;Mg盐部分易溶;Ca盐、Sr盐、Ba盐一般难溶。
关键词1. 碱金属的性质2. 正常氧化物3. 超氧化物4. 碱土金属的性质5. 过氧化物6. 臭氧化物7. 氨碱法8. 绿柱石9. 冠醚配合物10. R-O-H 规则11. 氢氧化物的酸碱性12. 氢氧化物的溶解性本章将重点介绍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单质、各类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的性质及几种典型盐的生产。
10-1 s 区元素概述s 区元素包括周期表中ⅠA 和ⅡA 族。
ⅠA 族由锂、钠、钾、铷、铯及钫六种元素组成。
由于钠和钾的氢氧化物是典型的“碱”,故本族元素有碱金属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