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井眼轨迹的测量和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50
第3章 井眼轨迹预测方法第一节 井眼轨迹预测的外推法✧ 外推法是根据目前的井眼轨迹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预测未知井眼轨迹的方法。
✧ 外推法主要适用于井内钻具组合没有更换、钻进方式和条件没有改变时井眼轨迹预测。
✧ 主要方法有:• 自然参数曲线外推法 • 圆柱螺线外推法 • 斜面圆弧外推法 • 恒装置角曲线外推法一、 自然参数曲线外推法✧ 自然参数曲线外推法认为已钻井眼的轨迹变化规律是井斜变化率和方位变化率均保持常数,并且这种趋势还将保持下去。
✧ 自然参数曲线外推法主要适用于存在方位漂移井段的井眼轨迹预测。
✧ 自然参数曲线外推法的关键是:• 如何获取井斜变化率和方位变化率?• 井斜变化率和方位变化率确定后如何预测轨道?1、计算井斜变化率和方位变化率✧ 分别计算出最近1~3个测段内井斜变化率和方位变化率,然后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预测用的井斜及方位变化率。
3,2,113,2,1111====∑∑==m K m K m K m K mi i mi iϕϕαα11---∆=-∆=i i i i i i i i L L K L L K ϕαϕα2、根据井斜及方位变化率预测井眼轨迹j b j j b j j b j L K L K L L L ∆+=∆+=∆+=ϕαϕϕαα;; ()()()()[]()()()[]()()()[]()()()[]()ϕαϕαϕαϕαααϕαϕαϕαϕαϕαϕαϕαϕαααααK K K K E E K K K K N N K S S K H H b b j jb b j jb j j j b bj j b bbj j b b j b j b j ++-+-----+=----+++-++=-+=-+=2sin sin 2sin sin 2cos cos 2cos cos cos cos sin sinb 点为当前井底;j 点为预测点;∆Lj 为预测点到当前井底的距离。
二、圆柱螺线外推法✧ 圆柱螺线外推法认为已钻井眼的轨迹是一条等变螺旋角的圆柱螺线,即在垂直剖面图和水平投影图上均为圆弧,并且这种趋势还将保持下去。
第3章井眼轨迹的测量和计算井眼轨迹的测量和计算是钻井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它对于确定井眼位置、计算井深、评估钻井过程中的偏差以及设计水平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章将重点介绍井眼轨迹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原理。
1.井眼轨迹的测量方法井眼轨迹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两种。
(1)传统方法传统方法主要是通过测量物理量来推算井眼轨迹,主要包括:a.测深测点法:通过测量井深和钻头位置来确定井眼轨迹。
b.倾斜度测量法:通过倾斜度测量仪器来测量钻柱倾斜度,并根据倾斜度和井深的关系来计算井眼轨迹。
c.方位角测量法:通过方位角测量仪器来测量钻柱方位角,并根据方位角和井深的关系来计算井眼轨迹。
(2)现代方法现代方法主要是通过仪器测量井眼轨迹,主要包括:a.地磁测斜仪法:通过地磁测斜仪器来直接测量井眼的倾角和方位角,可以实时监测井眼的轨迹。
b.陀螺仪法:通过陀螺仪仪器来直接测量井眼的倾角和方位角,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井眼轨迹测量。
2.井眼轨迹的计算原理井眼轨迹的计算主要依赖于测量的倾角和方位角,根据这两个参数可以推算出井眼轨迹的路径。
(1)倾角的计算倾角是指井眼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倾斜度测量仪器或者陀螺仪仪器来测量。
一般情况下,倾角的计算可采用如下公式:倾角=arccos[(D2-D1)/(L2-L1)]其中,D2和D1是两个测量点之间的井斜深度,L2和L1是两个测量点之间的井深。
(2)方位角的计算方位角是指井眼相对于参考方向的偏转角度,一般采用0°-360°的范围来表示。
方位角的计算可采用如下公式:方位角=方位角1+arcsin[(ΔYsin(方位角2-方位角1))/(L2-L1)]其中,方位角1和方位角2是两个测量点处的方位角,ΔY是两个测量点处的北西偏移量,L2和L1是两个测量点之间的井深。
3.井眼轨迹计算的应用井眼轨迹计算在钻井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井眼位置:通过井眼轨迹的测量和计算,可以准确确定井眼所在的位置,为后续作业提供基础数据。
第一节井眼轨迹的基本概念目的:掌握有关参数的概念及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
一、轨迹的基本参数测量方法:非连续测量,间断测量。
“测段”,“测点”。
轨迹的三个基本参数----井深、井斜角和井斜方位角。
(1) 井深(或称为斜深、测深)井口(通常以转盘面为基准)至测点的井眼长度。
以字母Dm表示,单位为米(m)。
井深增量(井段):下测点井深与上测点井深之差。
以ΔD m表示。
测段:二测点之间的井段称为测段。
井眼轨迹空间曲线图(2) 井斜角(α):指井眼方向线与重力线之间的夹角。
单位为度(°)。
井眼方向线:过井眼轴线上某测点作井眼轴线的切线,该切线沿井眼前进方向延伸的部分称为井眼方向线。
井斜角增量(Δα):下测点井斜角与上测点井斜角之差。
Δα=αB -αA(3) 井斜方位角φ(井眼方位角、方位角):在水平投影图上,以正北方位线为始边,顺时针方向旋转到井眼方位线上所转过的角度。
井眼方位线(井斜方位线):某测点处的井眼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井斜方位角增量Δφ:上、下测点的井斜方位角之差。
Δφ=φB-φA 井斜方位角的变化范围:0~360°。
目前广泛使用的磁性测斜仪是以地球磁北方位为基准的,磁北方位与正北方位并不重合而有一夹角,即磁偏角,分东磁偏角西磁偏角东磁偏角:指磁北方位线在正北方位线的东面。
西磁偏角:指磁北方位线在正北方位线的西面。
磁偏角校正:目前广泛使用的磁性测斜仪是以地球磁北方位为基准的,所测得的井斜方位角为磁方位角,并不是真方位角。
需要经过换算求得真方位角,称为磁偏角校正:真方位角=磁方位角+东磁偏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西磁偏角一.轨迹的基本参数磁偏角:磁北方位与正北方位之间的夹角。
磁偏角分类:东磁偏角及西磁偏角磁偏角校正:真方位角=磁方位角+东磁偏角真方位角=磁方位角-西磁偏角一.轨迹的基本参数(3)井斜方位角φ另一种表示方式:象限角:指井斜方位线与正北方位线或与正南方位线之间的夹角。
井眼轨迹计算新方法王礼学陈卫东贾昭清吴华(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摘要:在钻井和地质工作中常用的井眼轨迹计算方法有5种,算法复杂程度和精度各不相同。
其原理一类为将相邻两井斜测点视为一直线,算法较简单;另一类则是将相邻两井斜测点视为一平面曲线,算法稍复杂。
一般地,基于平面曲线的算法其精度优于基于直线的算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井眼轨迹计算的新方法─积分法,其原理是一种基于空间曲线的方法,其精度将高于常用的井眼轨迹计算方法,但算法稍复杂。
主题词:井深井斜角方位角井眼轨迹计算公式钻井工程和地质工作中井眼轨迹计算是十分频繁的工作。
随着地质勘探目标的更加精细,特别是定向井对地下靶心的准确定位,对井眼轨迹的确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井眼轨迹的确定包含两部分,一是井眼轨迹的测斜工作,二是测斜数据的处理工作。
井眼轨迹计算便属后者。
本文介绍的是测斜数据处理新方法。
井眼轨迹是展布在三维空间中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是通过测斜数据确定的。
它据包括:井深(Measure Depth)L、井斜角(Hole Angle)α、井斜方位(Hole Direction)φ,称之为井斜要素或定向要素。
通过井眼轨迹计算,得出以井口位置为坐标原点的各测量点的正北、正东和垂直位移以及水平位移、位移方位等。
目前国内外井眼轨迹计算方法常用的有正切法(Tangential Method)、平均角法(Angle-Averaging)、平衡正切法(Balanced Tangential Method)、圆柱螺线法(Cylind-Spiral Method)和最小曲率法(Minimum- Curvature Method)等等。
前三种方法将相邻两测点的井眼轨迹视为一直线(或折线),后两种方法将邻两测点的井眼曲线视为一平面曲线。
事实上,相邻两测点间的井眼轨迹为一空间曲线,而且不同井所对应的空间曲线不相同。
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求取每口井的实际井眼曲线,前面提到的5种常用方法都是实际井眼轨迹(空间曲线)的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