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展评获奖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5.21•【字号】京教基[2006]9号•【施行日期】2006.05.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京教基[2006]9号)各区县教委、燕山教委: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的精神,坚持教育创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以及《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的要求,制定了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从本区县的实际出发,制定本区县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或具体实施办法,并按照以下意见组织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一、进一步明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对课程改革教育质量的正确评价。
初中是基础教育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切实做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仅对初中,而且对小学和高中阶段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对学生全面素质做出客观评价创造条件;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使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明确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方向,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教育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公布日期】2016.12.13•【字号】京教函〔2016〕605号•【施行日期】2016.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校园安全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教育的通知京教函〔2016〕605号各区教委及燕山教委、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坚持教育引导,依法依规落实教育责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提出如下要求:一、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孩子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每一个孩子全面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近年来,媒体陆续曝光的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案例,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警示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防治工作责任意识、担当意识。
要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采取措施,切实防止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坚持立德树人,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各项教育积极引导作用。
各区教委、中小学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和即将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6年修订)》,引导全体中小学生从小知礼仪、明是非、守规矩,做到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团结友善、不恃强凌弱,弘扬公序良俗、传承中华美德。
认真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教育学生知晓基本的法律边界和行为底线,从小养成遵规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8.31•【字号】京教函〔2022〕358号•【施行日期】2022.08.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京教函〔2022〕358号各区教委,燕山教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5个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推动《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北京市推进健康校园行动实施方案》落地落实,扎实做好我市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和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市教委将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月及学生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12月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一)主办单位负责宣教活动的总体统筹策划,指导承办单位研讨活动方案,决定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以及宣传报道中的重要事项,审定活动总体方案、活动规则、新闻宣传等各项工作。
(二)承办单位负责执行主办单位的决定,积极完成活动的策划方案、组织管理等相关工作,统筹市级活动组织、协调、评选、宣传等事务性工作,落实主办单位交办的相关工作。
办公室设在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以下简称“市活动办”)。
三、活动内容(一)近视防控系列活动1.开展“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主题宣传教育月各区要做好秋季学期近视防控工作部署,明确和细化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老师)、家长代表等多方职责。
指导学校进一步落实,强化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改善视觉环境。
推动学校强化与家长沟通协作,发挥家庭教育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认真总结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中的做法、成效和经验,于10月15日前报送至市活动办。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修订)》的通知(2014)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4.16•【字号】京教基一[2014]3号•【施行日期】2014.04.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修订)》的通知(京教基一〔2014〕3号)各区县教委:为推动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神,结合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广泛听取中小学教师、教科研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市教委对《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试行)》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报市教委基教一处。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4年4月16日附件1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纲要(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生涯规划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
因而,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及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相关要求,在总结十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修订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9.04•【字号】京教基一〔2017〕14号•【施行日期】2017.09.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京教基一〔2017〕14号各区教委: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培养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委研究制定了《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北京市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学段重点目标(试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7年9月4日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品德形成和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
一直以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取得了一定成效。
为适应北京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制定《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以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以下简称《守则》)和《北京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16年修订)》(以下简称《规范》)为目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为重点,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中小学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推进健康校园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11.29•【字号】京教体艺〔2021〕30号•【施行日期】2021.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推进健康校园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卫生健康委、区体育局、区团委、区妇联、区红十字会、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各高校: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根据《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推进健康北京行动的实施方案》,特制定《北京市推进健康校园行动实施方案》。
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红十字会2021年11月29日北京市推进健康校园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关于推进健康北京行动的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行动目标推进健康校园建设,核心在于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关键在于推动“四个一”工程取得明显成效:让每名儿童青少年至少掌握一项受益终身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一个受益终身的良好卫生习惯,学会一种受益终身的应急救护技能。
最终实现一个目标:具备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良好身心素质。
到2030年,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全面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形成高质量、现代化、多样性的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
教职员工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居民健康素养平均水平,学校疾病防控、食品安全管理、心理健康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体系更加完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的通知(2012)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6.05•【字号】京教基一[2012]7号•【施行日期】2012.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的通知(京教基一〔2012〕7号)各区县教委:“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着力促进每个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本市自2006年试行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来,各区县和学校积累了成功经验和做法。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具体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结合本市实际,对《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京教基〔2006〕9号)进行了修订。
现将《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印发给你们,自今年9月1日开学在全市初一年级试行。
各区县要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新方案的学习、培训和必要的准备工作,保障此项工作在新学期开学顺利实施。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修订)一、指导思想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学生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引导干部教师以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为重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评价目的(一)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运用科学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引导和帮助学生发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展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3.18•【字号】京教办函[2014]14号•【施行日期】2014.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展评的通知(京教办函〔2014〕14号)各区县教委:为贯彻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基〔2012〕15号)以及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教基〔2013〕 8号),促进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和教育活动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开展,市教委决定在全市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成果展评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报对象全市所有中小学校。
二、参评要求(一)教学内容范围小学生健康生活和学习习惯教育;青春期身体营养、锻炼和健美健康教育;中小学预防传染病教育;中小学安全和性保护教育;青春期人际交往指导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禁毒、不吸烟和不酗酒教育;珍惜生命、爱眼、爱牙等生命教育;社会性别健康教育;家校结合开展的健康教育。
(二)参评形式本次征集的健康教育活动包括教学课程和各类活动,每个教学活动时间应为1课时。
(三)教学案例要求教学活动要符合中小学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较好的反映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习的师生互动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学语言准确、规范,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互动。
(四)报送要求教学活动方案要操作步骤清楚,教学活动过程录制要求图像和声音要清晰(包括学生发言),刻录成MP4光盘。
教学活动方案书稿(需附区县专家点评)要用A4纸打印5份,与电子版和光盘一并报送。
各区县上报数量应为辖区中小学校总数的20%。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京教基一〔2014〕5号)各区县教委、燕山教委:现将《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区县要认真组织好方案的学习培训,并为方案实施做好必要准备工作。
实施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要及时向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反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4年5月7日北京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2013〕2号),结合我市小学教育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评价目的(一)引导帮助小学生逐步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
(二)引导促进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育人观和评价观,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采用科学、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发展。
(三)促进家庭和社会逐步形成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学生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基本原则(一)发展性原则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引导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09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金帆奖、银帆奖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12.14•【字号】京教体美[2009]46号•【施行日期】2009.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09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金帆奖、银帆奖获奖名单的通知(京教体美[2009]46号)各区县教委: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表彰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优秀学生,为全市中小学生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广大中小学生不断进取、奋发向上、全面发展,市教委决定对品学兼优、事迹突出的中小学生并在国际和国内科技、体育、艺术、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中小学生授予金帆奖、银帆奖。
经市教委2009年第19次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授予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程思浩等8名学生北京市中小学生金帆奖,授予北京市第二中学张鹏浩等91名学生北京市中小学生银帆奖(名单附后)。
希望各区县加强获奖学生先进事迹的宣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四日附件:2009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银帆奖获奖名单一、北京市中小学生金帆奖(8名)1.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程思浩2.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李奕坤3.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管紫轩4.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林博5.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宋皓6.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周蔚惟7.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王海娜8.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黄语迪二、北京市中小学生银帆奖(91名)1.北京市第二中学张鹏浩2.北京市第五中学贾润东3.北京市第五中学刘阳4.北京市景山学校王一男5.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董洁6.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吴桐7.北京市第四中学胡瑞8.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秦一骁9.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张骏驰10.北京汇文中学李思然11.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查文婷12.北京市育才学校马思媛13.北京市育才学校赵小雪14.北京市育才学校康晨15.宣武区右安门第二小学XXX昊16.北京小学陈子昱17.北京市团结湖第三中学尚鲁垚18.北京市日坛中学郭雨菲19.北京市日坛中学杜若飞20.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刘思宁21.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王满强22.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赵冬杰23.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邢佳楠24.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孙萌25.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徐逸凡26.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毕越27.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崔昊为28.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危郁铖29.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王宇30.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俞宵轩31.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王博32.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侯昱良33.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方丽伟34.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满艳35.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冉文洋36.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高尚37.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郭凯38.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刘航初39.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林龙泉40.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承旭4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仝昊天42.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庄健男43.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王伟44.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郭子印45.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李翔46.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XXX47.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李峥48.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吴因佥49.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张放50.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姜一晨51.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陈睿敏52.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刘嘉琛53.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刘飞54.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丁思劼55.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朱光宇56.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于潇洋57.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肖桦58.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闫钇岑59.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许亦嘉60.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景畅61.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王昊昱62.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宋佳楠63.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惠子64.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董子劼65.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翟琬平66.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刘司锐67.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田嘉祎68.北京钢铁学院附属中学牛育星69.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陈鸿鹏70.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张琦71.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商婧玄72.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薛丹媞73.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于泓瀚74.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王达亮75.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张萌76.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张众77.北京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刘佳78.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武岳79.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刘燊晹80.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娄澜81.北京市京源学校王羿飞82.北京市第九中学王珅83.北京市第九中学孙嘉文84.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姜庆楠85.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付傲霜86.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陈皎87.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刘国东88.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孙腊梅89.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张雷90.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史敬然91.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关亚欣。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小学营养教育试点建设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26•【字号】•【施行日期】2021.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小学营养教育试点建设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区教委:为贯彻《“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健康北京行动(2020-2030年)》《北京市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年)实施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市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等文件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工作,决定于2021-2025年开展中小学营养教育试点建设。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项目目标通过开展营养教育相关系列工作,促进学校营造营养健康环境、建立保障机制,提升学生和家长营养健康知识水平和理念,养成健康饮食行为习惯。
同时,通过试点建设,探索制定营养教育相关技术要求,为推广经验提供基础。
二、时间及安排2021-2025年。
2021年启动申报,2025年进行经验总结。
三、项目内容(一)开设营养教育课堂2021-2023年,市级组织专业力量,面向试点学校学生开展营养教育课堂,每月为学生讲授营养健康及食品安全知识、饮食文化及饮食礼仪、健康饮食行为等,并带动试点学校营养健康相关师资力量,编写开发适合本校各年龄段学生的营养教育教案和课程课件;2024-2025年,由试点学校营养健康相关师资力量独立开展营养教育课堂工作,市区两级专业力量协助指导。
(二)进行供餐管理市级围绕落实中小学生健康膳食指引,面向食堂工作人员、校医、后勤主管领导及供餐企业营养管理人员等,开展食物营养、合理配餐以及食品安全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每学期培训时间不少于2小时。
鼓励食堂开设套餐窗口,对需要进行体重管理的学生给予个性化供餐指导,市区两级专业力量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获奖名单
的通知
正文: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获奖名单的通知
京教函〔2015〕634号
各区教委:
经市教委2015年第23次主任办公会研究,决定授予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李逸佳等13名学生2015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刘淏语、惠泽同等12名学生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科学建议提名奖(名单附后)。
各区要以科学建议奖评选为契机,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5年12月24日
——结束——。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名单的通知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名单的通知(京教函〔2012〕357号)各区县教委:2007年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市各有关部门、区县和中小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涌现出一批扎实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为充分展示德育工作成果,交流经验做法,今年上半年,市教委组织了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评选活动。
经学校申报、区县推荐,评选出了东城区景泰小学“班主任社团化管理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成长”等75个优秀案例,现予以公布。
希望获奖学校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再创佳绩。
各区县要组织辖区内中小学校认真学习先进经验,并进一步总结和梳理学校德育工作经验,树立更多、更新、更有特色的首都中小学德育品牌。
各中小学校要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以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为重点,扎实推进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首都中小学德育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附件: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名单东城区(6)班主任社团化管理促德育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景泰小学)让学生在社团中快乐成长(北京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梦想走进南北极科技教育助发展(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关注时代发展创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黑芝麻胡同小学)构建最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学校文化(北京市第二中学)让学生成为校园生活的主角(北京市汇文中学)西城区(7)“续写雷锋日记”让雷锋真正走进孩子心田(雷锋小学)感恩“南水北调”(黄城根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彰显学校德育特色(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小学部)种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种精神(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与实践(北京市三帆中学)关爱“候鸟儿童”推动志愿服务发展(北京市第十五中学)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生涯教育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朝阳区(6)依托《七彩实践成长手册》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八里庄中心小学)尊重教育:润课堂促成长创品牌(白家庄小学)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特色文化(呼家楼中心小学)构建德育活动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三里屯第一中学)创新德育育人途径探索体验式教育模式(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发挥艺术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海淀区(7)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阳光少年(红英小学)志愿服务促进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西苑小学)四好少年微博行动(亮甲店小学)德育重在“知行合一”(海淀寄读学校)习惯养成:从外在要求到内在需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诚信水站”铸就诚实守信品行(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校是孩子寻找同伴的地方(北京市十一学校)丰台区(4)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促发展(东罗园小学)渗透于无形相见于有行(丰台区第一小学)平等全纳共享阳光(新发地小学)以国学传统文化落实真善美教育理念(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石景山区(5)班级博客--家校和谐共育零距离(北京市京源学校小学部)小干部轮岗制(海特花园小学)养成教育课程化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金顶街第二小学)每班三位班主任携手奠基美好人生(古城高级中学?古城外国语学校)关注中同育人包容中求发展(杨庄中学)门头沟区(4)以家长教师协会为依托创建新型育人模式(大峪第一小学)构建绿色校园培养可持续发展新人(大峪第二小学)依托传统文化开展中华美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东辛房小学)让楹联教育引领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门头沟区育新学校)大兴区(4)综合实践周--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枣园小学)用“同伴互育”促学生团队意识形成(大兴区第五中学)环保化爱心真情满校园(大兴区第一中学)倡导低碳生活创建绿色校园(榆垡中学)房山区(4)创建有利于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房山区良乡中心校固村小学)整合资源构筑农村小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张坊中心校)开展德育公共课研究谋求德育工作实效(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岳各庄中学)燕山地区(2)关怀文化之光点亮师生幸福人生(向阳小学)浅谈中学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星城中学)通州区(4)中国传统节日与民族精神的培育(后南仓小学)“运河文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永顺镇中心小学)构建民族团结教育体系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健康发展(潞河中学)孝赢天下爱筑和谐(通州区第二中学)顺义区(6)传承古老文明融合现代文化着力培育若水学生(马坡第二小学)开展“生命彩虹读书行”活动让生命自由的呼吸(赵全营中心小学)以班级博客为载体促进班集体建设(天竺中心小学)创设“班主任节”让班主任体味幸福(杨镇第一中学)开展生态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公民(北石槽中学)提高高中生自主规划与自我调控能力(顺义区第一中学)昌平区(3)实践“减负”创新促进自主发展(城关小学)建立三结合教育体系优化学生成长环境(桃洼学校)榜样引导规范养成(昌平区第五中学)怀柔区(3)创建班级特色打造德育文化(怀柔区第二小学)多途径开展民族教育形成德育工作特色(长哨营满族中学)创新德育机制全员参与教育(红螺寺中学)平谷区(4)践行传统文化构建小学生思想品德新格局(金海湖第二小学)一千零八十个故事(平谷区第五小学)激活家长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大华山学区)孝亲敬老启动爱心之旅传承美德展现北京精神(张各庄中学)密云县(3)以“扑克”文化为载体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习惯(密云县第六小学)依托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太师屯镇中心小学)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密云县第二中学)延庆县(3)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体验促成长(延庆县第四小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延庆县四海中心小学)打造“自觉德育”增强生命提升力(延庆县第一中学)——结束——。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文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1.29•【字号】京教基一〔2017〕19号•【施行日期】2017.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文件的通知京教基一〔2017〕19号各区教委:现将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教基〔2017〕8号)(以下简称《指南》)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提高认识,学习领会《指南》的意义和作用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首都中小学德育工作按照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但同时,学校德育工作仍存在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德育体系机制还不够完善等问题。
《指南》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为学校开展好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指南》在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方面为学校提供了重要实施框架。
各区教委和学校要认真落实《指南》要求,把《指南》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
按照要求,把学校有关德育的目标要求和内容要求统一到《指南》上来,拓展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切实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
二、突出重点,落实《指南》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各区教委和学校要准确把握首都的特殊地位,发挥首都的特殊优势,着眼首都的特殊要求,结合实际,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教育实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7.10•【字号】京教体艺〔2019〕19号•【施行日期】2019.07.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京教体艺〔2019〕19号各区教委: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京发〔2017〕19号)对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推动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和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广泛听取了中小学教师、教科研部门、教育、卫生、红十字会以及相关高校有关专家的意见,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8〕12号),制定了《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现将《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将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市教委体卫艺处。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9年7月10日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京发〔2017〕19号)对健康教育提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健康意识与观念,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8〕12号)的精神,结合近年来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一)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的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健康北京建设,建设健康中国首善之区。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案例
展评获奖情况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京教函[2015]430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5.08.28
【实施日期】2015.08.2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案例展评获奖情况的通知
(京教函〔2015〕430号)
各区县教委:
2014年我委在全市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成果展评活动,共收到课件281件,其中小学146件,中学135件。
内容涉及: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心理健康、学生常见病预防与控制、健康相关危险行为、传染病防控等内容。
经专家评审,东城区教委等3个单位获得组织奖;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蔺滨滨《做自己的小卫士》等8个课件获得特等奖;顺义区扬镇中心小学校高静《寻找好心情》等29个课件获得一等奖;昌平区沙河中心小学代征《爱护眼睛》等86个课件获得三等奖。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
各区县要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12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师资建设水平。
组织教师理清健康教育的新概念,及时更新健康教育的核心信息,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灵活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5年8月28日附件
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案例
展评获奖名单
一、组织奖(3个)
东城区教委门头沟区教委
海淀区教委
二、特等奖(8个)
蔺滨滨做自己的小卫士(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赵豫红预防近视(东城区西总布小学)
徐文寻找快乐(东城区和平里第四小学)
赵雪主动拒绝不良诱惑--学会说“不”(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
刘莹认识毒品(北京景山学校)
何虹呵护花季绽放青春--识别、防范“性骚扰”(北京市京源学校)杨丽萍合理膳食(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王振宏关爱艾滋,关爱生命(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
三、一等奖(29个)
高静寻找好心情(顺义区扬镇中心小学校)
王明星不烦不恼--情绪调节有方法(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王颖学会宽容、快乐生活(海淀区亮甲店小学)
李艳我进步集体优(顺义区板桥中心小学校)
王冬春认识事物宝塔(通州区运河小学)
常元牙齿,我们的朋友(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
邵彦川认识自然灾害与程度(怀柔区第六小学)
马洪杰预防摔伤(平谷区第二小学)
马冬梅安全伴我在校园(密云县第六小学)
张小娇安全用药(平谷区马坊镇第二学区)
孟海燕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密云县密云镇中心小学)
万长立用心倾听(延庆县太平庄中心小学)
杨冬晨洁牙护齿从小做起(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陈佳云爱护眼睛(燕山区星城小学)
岳欣欣有效交流(北京市第55中学)
刘莹只说给青春期的女孩子听(北京景山学校)
张荣录笑迎花季(西城外国语学校)
辛晓莲同学、朋友(北京市十一学校)
冷佳萍学会优雅地说“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蒋亚芬反对歧视(延庆县康庄中学)
宋飞花季青春之校园“绯闻”(北师大实验二龙路中学)李彦棚不伤感情(北京市育英学校)
张晶喝出健康(北京市东直门中学)
彭玉华青春的歌青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