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营东路农场荔枝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国营东路农场荔枝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国营东路农场荔枝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管理办法

附件1 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国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管理,推动示范园建设,发挥示范园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全面推进热作生产标准化,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示范园是指在热作种植优势区域内,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标准化生产水平较高,起示范带动作用,经农业部认定公布的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包括橡胶、木薯、香蕉、荔枝、龙眼、芒果、咖啡、澳洲坚果等作物。 第三条示范园创建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优势、稳步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示范园创建由农业部组织实施。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全国示范园创建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全国示范园建设规划; (二)编制年度工作方案; (三)组织示范园创建的申报和审定; (四)发布示范园创建单位名单;

(五)组织示范园申报与认定; (六)公布示范园名单; (七)负责全国示范园创建工作的指导、监督与管理; (八)组建专家组,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工作; (九)其他相关工作。 第六条各省级农业(农垦、热作,下同)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区)示范园创建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制定本省(区)示范园建设规划; (二)编制本省(区)年度实施方案; (三)组织示范园创建的申报和审核; (四)组织示范园认定的申报和审核; (五)负责本省(区)示范园创建工作的指导、监督与管理; (六)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咨询、培训等工作; (七)协调其他相关事项。 第七条示范园创建单位承担本园建设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生产技术规范; (二)推广优良品种; (三)集成应用先进实用技术; (四)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生产; (五)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六)承担其他相关工作。 第三章示范园创建

绿色食品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果园滴灌工程项目

关于申请镇原县国家绿色产品地椒标准化生产基地示 范果园滴灌工程项目扶持资金的报告 一、苹果产业在镇原县域发展的情况 1. 自然条件 镇原县位于甘肃东部,庆阳市西南部;东邻西峰区、庆城县;南壤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西接宁夏彭阳县;北靠环县。地处北纬35.27' —36.16' ,东径106.44' —107.36' 之间。总土地面积3500km 2。全县共辖19 个乡镇,215 个村民委会员,2008 个自然村。境内自然形成平泉、屯字、孟坝、临泾、新集五条塬面,形成西北部梁峁沟谷区、中部残原沟壑区、东南部高原沟壑区三大不同特征的地理区域,境内平均海拔 1456M ,高差746.3M 。具有明显的半湿润大陆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温凉阴湿,冬季寒冷少雪,平均气温7.5 —9.5 C,气温年较差25 —30 C,日较差9 —12 C,极端最高气温37.2 C,最低气温-23.3 °C,> 10 C 的有效积温3205.1 C,平均降水量488.5mm ,空气干燥度1-2 , 年大气相对温度65% ,无霜期140-170 天。 独特的地形地貌和优越的气候资源要素,构成了该地区海拔高,光照充足,果实着色好,含糖量高,风味浓,形成了该区是以盛产苹果等北方水果为主的优势产业区。土壤类型以黑垆土为主,耕层有机制一般在1.5% 左右,土壤肥力较高,供肥性、通

透性较好,土层深,透气蓄水保肥能力强,富含钾、镁、钙、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土壤氧气浓度为10%-15% ,PH 值为5.5-6.7 ,有利于苹果根系生长。产区水源主要依靠天然降雨,水源纯净、无污染,空气湿度相对较低,不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并且没有工业污染,苹果生产环境和地域特征得到维护,是生产绿色食品苹果的天然宝地。 2 .面积与产量情况 镇原县是最佳的苹果适宜栽培区,县内的屯字、平泉、孟坝、临泾四条原面11 个乡镇都有栽植,除生产国内苹果品种以外,还盛产日本的红富士,新西兰的嘎拉、美国的美国8 号等国际化品种,目前已发展面积13.24 万亩,其中挂果果园8.2 万亩,幼园5.04 万亩。年产苹果8.2 万吨,产值2.46 亿元。 3 、销售与增收情况 品牌是企业生存的根本。2006 年甘旭果品专业合作社投资8 万元在 国家商标总局注册了“甘旭”苹果等10 种水果商标,承担并完成了镇原县 “创建全国绿色食品苹果(10 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和“ A 级绿色食 品“甘旭”牌苹果产品”双项认证工作。08 年3 月14 日“甘旭”牌苹果 获得国家A 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基地认证已于08 年10 月份通过 省级验收。这标志镇原已是率先建成全市最大的绿色食品苹果产业标准化 生产基地县。2007 年11 月,参加了第十四届杨凌农高会,“甘旭”牌 苹果以果大色艳、含糖高达17.2% 的绝对优势,被中国农技协命名为 “优秀产品”。自2008 年春季以来与北京市钦风和等三家农产品贸易公 司,连续两年分别以公斤5.8 元和5.6 元的价格,签订绿色食品“甘旭” 牌苹果销售合同100 多万斤。今年,与北京市钦风和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标准化示范区方案

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申报方案 一、优势及目的 企业开展标准化能够达到四大目的,即技术储备、提高效率、防止再发、教育训练。在工厂里,所谓“制造”就是以规定的成本、规定的工时、生产出品质均匀、符合规格的产品。要达到上述目的,如果制造现场的作业如工序的前后次序随意变更,或作业方法随人而异有所改变的话,一定无法生产出符合上述目的的产品。因此,必须对作业流程、作业方法、作业条件加以规定并贯彻执行,使之标准化。而标准化主要是把企业内的成员所积累的技术、经验,通过文件的方式来加以保存,而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整个技术、经验跟流失。达到个人知道多少,组织就知道多少,也就是将个人的经验(财富)转化为企业的财富;更因为有了标准化,每一项工作即使换了不同的人来操作,也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在效率与品质上出现太大的差异。 二、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介绍 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是指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建立完善标准化体系,具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标准化水平较高,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示范带动作用,按规定程序申报确定公布的林业企业。林业企业主要包括林业、种苗、花卉、木竹藤及其制品、林产化工产品、林业机

械等林产品生产企业。 三、示范企业基本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行政许可的,应取得相应许可。 (二)产品在国内生产并具有固定生产场所,有一定生产规模,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产品生产满三年。 (三)产品按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组织生产,对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控制和包装运输等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四)具有至少2名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三年以上的标准化专职人员。 (五)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近三年内产品经国家监督抽查或行业监测抽查没有不合格记录,未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四、评价指标 (一)标准实施情况:应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并运行良好,标准实施效果良好,产品质量可靠。(二)标准化人员情况:应有从事标准化和质量工作的人员。 (三)标准化能力情况:主要包括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以及获得各级政府标准奖励情况等。

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 2014年济南市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项目申报指南 为提高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广果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技术,不断促进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大力实施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园建设。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地方推荐、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的公开透明原则。 (二)坚持“有进有退、优进劣汰”的园区动态管理原则。 (三) 坚持规划引领、科技支撑、示范带动的园区建设原则。 (四)坚持“以奖代补、先干后补、以效定补”的扶持原则。 二、申报条件 申报2014年济南市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区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主体资格。建设单位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现代果业园区建设主体,项目建设积极性高、具有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的资金自筹能力。 (二)园区规模。园区内连片果树栽植面积50亩以上(含50亩)。 (三)园区功能。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较高、经营机制完善、综合效益显著、带动效益突出。以果业生产为主导产业,产品以优质的干鲜果品为主;园区内外环境良好,

适合发展高效、安全、生态、功能性等综合服务性强的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区。 (四)园区建设地址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应在符合产地安全标准的区域内,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五)园区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果品生产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不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 三、申报类型 济南市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区分新建和提升两类。 (一)新建类示范园,已建设3年以上;规划科学,有科技支撑,运转良好,管理机构健全;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配套;在品种推广、栽培技术、经营方式、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引领、带动作用强。 (二)提升类示范园,以截止到2013年认定的经济林标准化生产基地、特色林果示范园为基础,进行郁闭园改造,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水、电、道路和赏花、采摘等休闲观光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其它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等提质增效内容建设的园区。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申报: 不以果业生产为目的的;未执行《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的;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四、申报程序 (一)济南市林业局下发的《2014年济南市经济林标准化

省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岚皋县城关镇永丰村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关于2014年省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园建设项目申报书 一、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1良好的政策背景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扩大内需的各项经济政策的逐步实施,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放在主要地位。同时、广大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求标准化越来越高,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岚皋县,有资源、环境优势,有独特的自然条件,生产出的农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多项优惠政策给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很多机会和条件。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农业发展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 我县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推进“五业”,坚定不移的走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的路子,加快重点产业建设,依托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大力发展板块经济和品牌经济,进一步构筑特色经济发展格局,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和新农村建设。所以建设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园具有良好的政策背景。 2具有优越的地理和自然条件 岚皋县地处秦巴山区,工业化相对滞后,生态环境保持

良好,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40天,年平均日照155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00.9毫米。地形峰峦叠障,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风景秀丽,适应多种动植物生长。全县退耕30万亩,森林履盖率71%,属陕西省十三个林业县之一。2003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学院先后多次对安康和我县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及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完全符合生产“AA”级绿色产品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具有生产绿色有机产品的良好条件。中共陕西省委在《关于制定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陕南突破性发展的战略,特别强调要进一步理清陕南发展思路,制定陕南开发规划,加快现代中药材、生态旅游、绿色产业发展;积极开发水力资源,打响“陕南绿色品牌”,使陕南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热点地区。因此,岚皋县是生产绿色产品的最佳区域。 同时,岚皋县土壤硒含量平均值达到0.707mg/kg,为全市最高。结合当地富硒资源状况和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实际,从富硒资源上看富硒食品是当地最具特色的资源和产品、富硒食品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3.良好的市场前景 岚皋县是产茶大县,周围省市长期在岚皋收购茶叶,每年需求量巨大,而且随着人们对硒元素的认识加深,对有

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11年申报书

2011 年农技推广与体系建设财政专项经费 (热带作物)申报书 项目名称:xxxxxxxxxxxxxx 申报单位:xxxxxxxxxxxxxx 通讯地址: xxxxxxxxxxxxxx 邮政编码: 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 xxxxxxxxxxxxxx 联系人: xxxxxxxxxxxxxx 电子邮箱: xxxxxxxxxxxxxx 主管单位: xxxxxxxxxxxxxx 通讯地址: xxxxxxxxxxxxxx 邮政编码:xxxxxxxxxxxxxx 联系电话: 联系人: 填制日期:二O—O年五月八日

填报说明 1. 项目名称: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名称为“县名+乡(镇)名+作物名+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或“县名+单位简称+作物名+标准化生产示范园” ;其它项目名称参照申报指南项目内容自行确定。 2.2010 年项目执行进展及下一步进度安排:新建项目不填写。 3. 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申请续建项目不需填写。 4. 项目目标与效益分析:(1)热带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项目目标应包括示范作物产量(技术)指标、示范带动面积、培训人次、质量安全水平等。(2)其它项目目标应根据申报指南的总体目标确定,并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考核指标。(3)效益分析应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项目单位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按申报指南中申报条件要求逐项详细填写。 6. 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明细:不能调整经济分类科目,请参照表下方的指标说明填写。 7、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汇总表:说明支出标准和测算依据。

一、2010 年项目执行进展及下一步进度安排 (一)2010年项目进展情况 以xxxxxxxxxxxxxxxxxxxxxx 生产基地建立标准化示范区。2010 年主要完成以下工作:⑴ 名富公司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与实施小组,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为xxxxxxxxxxx总经理。(2)xxxxxxxxxxx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分为八个地块,并进行编号,其中编号为010101 的地块200亩为标准化核心是示范区。(3)规范了xxxxxxxxxxx生产流程及xxxxxxxxxxx 追溯信息的管理。(4)培训人数达2000人次。(5)制定了一套xxxxxxxxxxx优质、高效种植技术标准。(6)建立核心示范区200 亩,带动示范区2000 亩。 (二)一步进度安排计划继续扩大核心示范区、带动示范区的建设规模,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和农村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辐射带动范围达到 3 万亩。进一步提升xxxxxxxxxxx 质量安全标准,核心示范区实现有机食品认证,示范带动区xxxxxxxxxxx 生产按水果绿色食品标准生产。 二、2011 年项目任务计划 (一)项目目标与预期效益 1 、xxxxxxxxxxx 标准化核心示范区扩大到1000 亩,示范带动区3000 亩,亩产增产8%,辐射周边3 万亩。 2、改进与完善xxxxxxxxxxx 优质、高效种植技术标准。 3、核心示范区xxxxxxxxxxx 生产按水果有机食品标准生产。 4、示范带动区xxxxxxxxxxx 生产按水果绿色食品标准生产。 5、核心示范区xxxxxxxxxxx 优质、高效生产标准与标准化管理制度应用覆盖率、标准入户率、产品商标注册率、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普及率、有机食品产品检测合格率达100%,有机食品产品认证1 个。 6、示范带动区优质、高效生产标准与标准化管理制度应用覆盖率、标准入户率90% 以上,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普及率、绿色食品产品检测合格率达100%。辐射带动标准化 生产面积达3 万亩。 7、标准培训人数达3000人次,培养标准化技术骨干350人。 8、核心示范区标准化生产的果品质量追溯率达100%,示范带动区标准化生产的果品质量追溯率50%以上。 9、经济效益。通过实现xxxxxxxxxxx 标准化生产,将提高xxxxxxxxxxx 的产量与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预计,市场销售价格比非标准化生产区高 2 倍,销售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