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制图及其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6.29 MB
- 文档页数:117
地形图的应用(国家大体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工程计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腹地形资料。
专门是在计划设计时期,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依照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必然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计划和设计。
1.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又称为国际分幅)2.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
一.梯形分幅与编号一、1:10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与编号按国际上的规定,1:100万的世界地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
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别离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V表示。
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l、2…60表示。
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一纵行”的代号组成。
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东经118°24′20″,纬度为39°56′30″,那么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号为J—50。
二、1:10万比例尺图的分幅和编号将一幅1:100万的图,按经差30′,纬差20′分为144幅1:10万的图。
3、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1:10万比例尺因为基础的。
每幅1:10万的图,划分成4幅1:5万的图,别离在1:10万的图号后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万的图又可分为4幅1:2.5万的图,别离以一、二、3、4编号。
每幅1:10万图分为64幅1:1万的图,别离以(1)、(2)、……(64)表示。
1:5000和1:2000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是在1:10000图的基础上进行的。
每幅1:10000 的图分为4幅1:5000的图,别离在1:10000的图号后面写上各自的代号a、b、c、d。
每幅1:5000的因又分成9幅1:2000的图,别离以l、二、……9表示,图幅的大小及编二、矩形分幅与编号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采纳矩形分幅法,它是按统一的直角坐标格网划分的。
采纳矩形分幅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一样采纳图幅西南角坐标千米数编号法。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制作地形图是一种以地表特征为基础的图形化表达方式,它能够展现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势变化和地貌特征。
地形图的制作涉及到地理学、地质学、测量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本文将从数据收集、制图方式、色彩运用以及地形图的应用方面,介绍如何进行地形图的制作。
第一部分:数据收集地形图的制作需要充分了解和收集地区的地貌和地形信息。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如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细节丰富的地表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其次,还可以利用现代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进行实地测量,获取地表高程数据。
这些数据的精确性和全面性对于制作地形图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制图方式在地形图的制作中,有多种制图方式可以选择。
其中,等高线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制图方式。
等高线是将地表上具有相同高度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可以直观地展示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时,需要根据测量数据确定等高距,然后绘制等高线并进行标注。
除了等高线法,还可以使用色带法、阴影法等其他制图方式,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图方式。
第三部分:色彩运用色彩在地形图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强地图的信息传达效果。
在地形图制作中,常常使用色带来展示地表高程的变化。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一种颜色作为基准色,如蓝色代表低洼地区,绿色代表平坦地区,红色代表高山地区。
然后,根据地表高程的变化,逐渐改变基准色的明暗度,形成色带。
通过色带的使用,地形图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地形的变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地势起伏。
第四部分:地形图的应用地形图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地形图在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地形图,可以判断地下资源的分布和赋存条件,为资源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地形图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地形起伏,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案。
此外,在旅游和户外活动中,地形图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指导游客进行安全和愉快的旅行。
如何进行地形图制作与绘制地形图是以地形地貌为主题的制图方式,通过一系列地理数据和测量技术,将地球的地形情况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
它不仅在地理学中有重要的应用,还在军事、城市规划、灾害管理等领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的制作与绘制过程,并探讨其中的关键要素和技巧。
一、地形数据获取地形图的制作首先需要获取地形数据。
现代技术提供了多种获取地形数据的方法,包括卫星影像、遥感技术、激光雷达测量等。
卫星影像是最常用的数据来源之一,它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高分辨率地形图。
遥感技术通过在飞机或无人机上搭载相机等设备进行图像采集,可以获取更加精细的地形图。
激光雷达测量是一种精确测量地表高程的方法,可以提供非常精确的地形数据。
二、地形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得地形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预处理、筛选、去噪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则是根据需要对地形数据进行分类、分层、统计等操作,以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可以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这些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对地形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编辑。
三、地形图的绘制地形图的绘制是将处理和分析后的地形数据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绘制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色彩选择:色彩在地形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可以传达地形特征和地貌信息。
选择自然、逼真的色彩可以提高地形图的可读性和真实感。
通常,选择大地色或地形等相关颜色可以更好地反映地形特征。
2. 符号标注:地形图中的符号标注是为了突出地貌特征而设计的。
符号的形状、大小和颜色都要根据地形特征和比例尺进行设计,以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识别。
3. 线条绘制:地形图中的线条主要用于表示地面的轮廓、河流、道路等要素。
线条的粗细、颜色和虚实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突出主要特征。
4. 图例制作:图例是地形图中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它提供了对地形图符号和颜色的解释。
图例应清晰明了,简洁易懂,方便读者理解地形图中的符号和代表的含义。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图制图方法介绍地形图是一种将地表地貌特征以及地形起伏情况以图形方式展示出来的地图。
它是测绘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制图方法,为农业、城市规划、自然资源开发等领域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形图制图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1. 全站仪测量法全站仪是一种常用的地面测量仪器,它具有测角、测距、测高等功能,适用于地形图制图中的高程测量。
利用全站仪测量法,我们可以精确地获得地表的高程信息。
在制图过程中,全站仪可以通过测量各个采样点的坐标和高程,获取相对和绝对地形起伏情况,并绘制出具有高程标注的地形图。
这种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结果可靠等优点。
2. 激光雷达扫描法激光雷达扫描法是一种基于激光测距原理的地形图制图方法。
它通过激光雷达设备对地表进行扫描,获取地面各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再将这些点云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具有高程信息的地形图。
与全站仪测量法相比,激光雷达扫描法具有扫描速度快、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地面高程数据。
然而,激光雷达扫描法的设备成本较高,适用于大规模测绘项目。
3. 遥感影像解译法遥感影像解译法是一种利用卫星、飞机等遥感数据进行地形图制图的方法。
通过获取遥感影像,我们可以识别地表的不同特征,如河流、植被、建筑等,进而绘制出具有地貌特征的地形图。
遥感影像解译法具有快速获取信息、范围广等优点,在农业、林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然而,遥感影像解译法受到遥感数据分辨率、大气干扰等因素的限制,制图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4. GPS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导航的定位技术。
在地形图制图中,我们可以利用GPS技术获取地表各个采样点的坐标信息,从而绘制出准确的地图。
GPS定位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测绘和导航等领域。
总结地形图制图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全站仪测量法、激光雷达扫描法、遥感影像解译法和GPS定位技术是地形图制图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测绘技术地形图制图方法与软件推荐地形图是测绘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成果,它展示了一个地区的地貌、地势、地物分布等信息,是地理环境分析和规划设计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制图的常用方法和一些值得推荐的制图软件。
一、测绘技术地形图制图方法1. 测量法:这是制作地形图最传统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实地测量,使用测距仪、测角仪等工具,获取地形的高程信息,然后将测量数据转化为图形,绘制出地形图。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制作周期较长。
2.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法: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它在地形图制图中的应用变得更加普遍。
通过卫星信号接收器,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点位的经纬度坐标,然后结合地形特征进行绘图。
GPS法制图速度较快,适用于开放区域,但在复杂地貌环境中精度可能不高。
3. 激光雷达测距法:激光雷达是一种高精度、高速测距的技术。
利用激光器向地面发射激光脉冲,然后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从而获得地形的高程数据。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高效性,适用于复杂地貌和大面积制图。
4. 无人航空器(UAV)摄影测量法: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航空器摄影测量法在地形图制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搭载相机的无人机,从空中拍摄地面照片,然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取地物轮廓和高程信息,最终生成地形图。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小范围地形图制作。
二、地形图制图软件推荐1. ArcGIS:作为目前最流行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ArcGIS具备强大的地形图制图功能。
它提供了丰富的地图样式和符号库,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制作各种个性化的地形图。
同时,ArcGIS还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导入和导出,方便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换。
2. AutoCAD:AutoCAD是一款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也可用于地形图制图。
它提供了丰富的绘图工具和函数,支持多种图形文件格式,可以制作高质量的地形图。
此外,AutoCAD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以进行地图数据的整合和处理。
地形图说课稿引言概述:地形图是以图形的方式表现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的一种地图。
通过地形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地球表面的山脉、河流、平原等地形特征。
本文将从地形图的定义、制作方法、使用范围、地形图的作用以及地形图的发展趋势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形图的定义:1.1 地形图是一种以图形的方式表现地球表面地貌特征的地图。
1.2 地形图通过等高线、颜色等方式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山脉、河流、平原等地貌特征。
1.3 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为地理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地形图的制作方法:2.1 收集地形数据:使用航空遥感、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地球表面地形数据。
2.2 数据处理:通过数字化处理、地形解译等方法,将采集到的地形数据转化为地形图所需的信息。
2.3 绘制地形图:根据处理后的地形数据,使用绘图软件或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绘制地形图。
三、地形图的使用范围:3.1 地理学研究:地形图是地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2 自然资源开发: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3.3 地质勘探:地形图可以帮助地质勘探人员分析地质构造及其与地貌特征的关系,为勘探工作提供指导。
四、地形图的作用:4.1 教学工具:地形图可以作为地理学教学的重要工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
4.2 规划设计:地形图可以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提供参考,帮助规划者更好地利用地形特征进行规划设计。
4.3 灾害防治: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为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减少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五、地形图的发展趋势:5.1 数字化: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地形图的制作将更加数字化,提高制图效率和准确性。
5.2 多维化:地形图将不仅仅局限于二维平面的表达,将发展为多维化的地图形式,更好地呈现地球表面的地貌特征。
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与制图方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与制图方法地形图作为一种对地表地貌进行直观表达的工具,在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准确绘制地形图可以提供关于地形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有助于科学研究和资源管理。
本文将讨论如何绘制准确的地形图以及一些制图方法。
一、合理选择研究区域与数据收集在绘制地形图前,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个研究区域。
这个区域可以是一个山脉、河流流域或者城市周边等地方,以确保地形图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
然后,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数据、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形高程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获取。
二、进行地形数据处理在绘制地形图之前,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这包括地形矢量化、数据剖面、地形插值等。
地形矢量化是将地形数据转化为矢量格式,使得数据更易于处理和绘制。
数据剖面是指将地形数据按照特定方向进行截取,取得各点的高程数值,并通过绘制高程剖面图观察地形的变化。
地形插值是指通过已知点的高程数据,推算出其他未知点的高程数值,以填补地形数据的空白。
三、选择合适的制图方法制图是绘制地形图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制图方法:1. 等高线法等高线法是通过连接等高线,并标注等高线的高程数值来表示地形特征的方法。
等高线是连接地形上具有相同高程的点的曲线。
制作等高线地形图需要借助制图软件,可以根据不同高程间隔、线宽、标注方式等进行调整,以突出地形的起伏和特征。
2. 影像遥感法影像遥感法通过获取卫星或飞机传感器所获取的影像图像素值,绘制出地形图。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大范围地形的绘制。
利用遥感影像,我们可以获得地表景物的信息,如植被、建筑物、水体等,从而更加真实地表现地形特征。
3. 三维可视化法三维可视化法通过将地形数据转换为三维模型,以呈现立体感。
这可以通过制图软件或地理信息系统(GIS)实现。
三维可视化法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地形的变化和特征,使得读者对地形有更好的理解。
如何进行地形图的编制与制图地形图的编制与制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进行地形图编制与制图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以获得准确且具有可读性的地形图。
一、地形图的编制方法地形图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测量和遥感技术两种方式。
实地测量是指通过在地形点上进行人工测量,获得地面高程数据,再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最后绘制地形图。
这种方法具有数据准确性高的优点,但工作量大且费时费力。
另一种方式是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手段获得地形数据,然后进行数字处理与分析,最后制作地形图。
这种方法速度快且精度较高,但受遥感设备与技术的限制。
二、地形图的数据收集地形图的数据收集是整个编制与制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数据收集,可以获取地理现象的真实和准确的数据。
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包括实地测量、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GIS数据。
实地测量是指通过仪器对地面高程、地貌和地理要素进行现场测量,得到准确的地形数据。
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可以获取区域范围大、时间跨度长的地形数据,而GIS数据则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
三、地形图的制图技巧在地形图的制图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保证图件的美观和准确性。
首先,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以保证图件的大小合适,细节清晰可辨。
其次,采用不同的符号与颜色表示不同地形要素,如河流、山脉、森林等,以增强图件的信息传达能力。
此外,合理布局图件的各个要素,使其组织有序、紧凑,并添加必要的图例和标注,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
四、地形图的应用价值地形图的编制与制图不仅是地理学研究的基础,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地形图可用于国土规划与资源开发,为农业、工业、城市规划等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地形图可用于环境保护与生态研究,帮助评估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和资源利用情况。
此外,地形图还可用于教育与科普领域,为学生和公众提供地理知识和了解自然地理特征的机会。
总之,地形图的编制与制图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地形图应用有哪些基本内容
首先,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
地形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高程、坡度、坡向等特征,而地貌形态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
地形图通过等高线、颜色、符号等方式将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直观地展现出来,使人们能够清晰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情况。
其次,地形图还包括地形图解和地形图说明。
地形图解是对地形图中各种地貌特征和地形特征的解释和说明,例如解释图中的等高线、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的含义和特征;地形图说明则是对地形图制图方法、数据来源、制图单位等内容的说明,使人们能够了解地形图的制图过程和数据来源,增加地形图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另外,地形图的基本内容还包括地形图的应用。
地形图在地质勘探中可以用于勘探矿藏、地下水资源等,通过地形图可以清晰地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地下水流动情况;在地理教学中,地形图可以用于教学示范和学生实地考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形图可以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图层,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总的来说,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地形特征和地貌形态、地形图解和地形图说明、地形图的应用等内容。
地形图作为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在地质勘探、地理教学、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和应用价值。
测绘技术中的地形图制图与地物分类方法地形图是测绘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图表,用于描述和展示地球表面地形的形态与特征。
地形图的制图过程涉及多种测绘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其中地物分类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地形图制图过程中的地物分类方法,以及其在测绘应用中的作用和挑战。
一、地形图制图的基本原理地形图制图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记录地球表面的高程数据,绘制出地形的形态和特征。
这一过程需要采集大量的地理信息,并使用各种测绘仪器和技术手段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
常见的地形图制图方法包括地形测量、地形描绘和地图投影等。
地形测量是地形图制图的基础。
通过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激光雷达等测量仪器,可以获取地球表面各个点的经纬度和高程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绘制高程图,展示地形的起伏变化和地形特征。
地形描绘是地形图制图的另一重要步骤。
通过使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卫星影像和航空照片,可以描绘出地球表面的地物分布和形态。
地形描绘需要进行地物分类,将不同的地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标注。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三维地形数据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过程。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将其展示在平面上必然引发地形畸变。
因此,地图投影需要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来解决地形畸变的问题,保证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视性。
二、地物分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地物分类是地形图制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将地球表面上的各种地物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分类,使得地图上的地物图示更加直观和准确。
地物分类方法可以基于不同的数据和技术,具有多种分类准则和方法。
1. 遥感影像分类遥感影像分类是地物分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使用航空照片或卫星影像,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可以将地球表面上的不同地物进行识别和分类。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遥感影像的红外和热红外等多个波段信息,对地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分类。
2. 地形特征分类地形特征分类是基于地形数据本身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地形高程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取出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