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歌妓略论
- 格式:pdf
- 大小:78.83 KB
- 文档页数:4
北宋歌妓制度摘要:一、北宋歌妓制度的背景二、北宋歌妓的生活状况三、北宋歌妓的社会地位四、北宋歌妓与文学艺术的联系五、北宋歌妓制度的衰落与影响正文:北宋时期,歌妓制度盛行,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备受世人关注。
歌妓,又称声妓,主要是指以歌唱为主要职业的女子。
她们在北宋社会的娱乐场所、宴会场合为客人献歌献舞,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北宋歌妓制度的背景北宋时期,政治稳重,经济繁荣,城市发展迅速,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娱乐业也随之兴起,歌妓应运而生。
当时的歌妓多为贫苦人家的女儿,被卖至妓院或被富人收养,培养她们的歌唱、舞蹈技艺,以供富人阶层享乐。
二、北宋歌妓的生活状况北宋歌妓的生活状况可谓丰富多彩,但同时也充满无奈。
她们在艺馆、青楼等地接受严格的教育,学习歌唱、舞蹈、琴棋书画等技艺,以便在宴会上为客人献艺。
她们的生活看似风光,但实际上却充满了艰辛。
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她们的地位较低,备受歧视,命运多舛。
三、北宋歌妓的社会地位尽管北宋歌妓在社交场合受到尊重,但她们的社会地位却不高。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封建礼教观念影响,认为歌妓的职业与道德伦理不符。
因此,尽管她们在艺术领域有所成就,但仍难以摆脱社会歧视。
四、北宋歌妓与文学艺术的联系北宋歌妓与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许多文人在宴会上欣赏歌妓的演唱,为之填词谱曲,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
同时,歌妓们也成为了诗人墨客们创作的题材,不少诗词作品描绘了歌妓们的美丽、才艺和悲惨命运。
五、北宋歌妓制度的衰落与影响随着南宋时期的到来,理学兴起,封建礼教观念加强,歌妓制度逐渐衰落。
许多歌妓被迫转行,或嫁给普通人,或成为妾室。
虽然歌妓制度在后世仍有残余,但已不再如北宋时期那般繁荣。
总之,北宋歌妓制度是当时社会风气的产物,虽然在道德观念束缚下,她们的地位不高,但她们为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浅析宋代歌妓对宋词的传播影响摘要:宋朝是词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歌妓人数众多,她们对宋词的繁荣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而歌妓生活是宋词创作的题材之一,歌妓是宋词的传播者,有些歌妓还是宋词的创作者,他们互相依存的紧密关系,也使宋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扩展。
关键词:歌妓;宋词;传播;创作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016-01宋词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以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丰神,与唐诗元曲争奇斗妍。
词体作为一种音乐文学,通过演唱得以广泛传播,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宋人称之为“歌词”、“乐章”、“乐府”或“倚声”,可见词与音乐的关系之密切。
由于在宋朝,词首先是以音乐作品的面貌展现于世,因此词的口头传唱成为很重要的一种传播媒介,而在众多的口头传唱者中,歌妓又无疑是最为特别而又重要的存在。
一般而言,在歌曲流行的社会过程中,有五个基本环节——(词人的)歌词,(作曲家的)音乐,(歌手的)表演,(机构的)传播,(歌众的)传唱——它们合力作用环环相扣,才能造就一首歌曲的流行。
当词与演唱者的风格达到完美契合点时,往往能将歌手的知名度和词的流传度都推到顶峰,二者的互惠关系达到最大值。
在古代,尤其是宋代,词的发展已达到全盛阶段,唱词成为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活动,“听词”更是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在大多数宋人尤其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文人看来,听词既是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对艺术的欣赏。
据高晦叟《席珍放谈》记载,晏殊曾经“坐堂上置酒,从容出姬侍奏管弦、按歌舞,以相娱乐”。
同时,作为源自民间的一种文艺,词的演唱不仅为上层社会人士所喜爱,更在广大市井百姓中又有了巨大市场。
随着演唱艺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审美观念的变化,宋朝出现了独重女声的现象。
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古人善歌得名不择男女……今人独重女音,不复问能否。
而士大夫所作歌词,亦尚婉媚,古意尽矣”。
女性歌者演唱清美柔婉的新词,曼声促节,很能使广大听众在精神上获得一定的满足,因其既能满足社会上层人士审美的文化需要,也能适合民间世俗享乐的需求,遂成为宋人文化生活中一个颇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北宋歌妓制度
摘要:
1.北宋歌妓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2.北宋歌妓的分类与地位
3.北宋歌妓的职能与社会影响
4.北宋歌妓制度的衰落与终结
正文:
北宋歌妓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起源于先秦时期,鼎盛于唐宋时期,衰落于明清时期。
在北宋时期,歌妓制度经历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不仅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而且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宋歌妓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可以从先秦时期的“倡伎”和唐代的“教坊司”制度找到源头。
在北宋时期,歌妓制度逐渐繁荣,歌妓成为了当时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女性群体。
她们主要从事歌唱、舞蹈、演奏乐器等表演活动,为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提供娱乐。
北宋歌妓的分类与地位在制度中有着严格的划分。
一般来说,歌妓可以分为官妓、营妓和私妓三种。
官妓是供皇室和官员享用的歌妓,地位较高;营妓是供军队将领享用的歌妓,地位次之;私妓则是民间的歌妓,地位最低。
虽然歌妓地位低下,但她们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中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北宋歌妓的职能主要是为社会精英提供精神享受和文化消遣。
她们除了表演歌舞、乐器演奏等,还担任陪酒、陪聊等职能。
同时,歌妓们也是文化传播
的重要载体。
她们通过演唱诗词、传播曲艺等方式,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不仅如此,歌妓们还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密切交往,影响了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道德观念的转变,北宋歌妓制度逐渐衰落。
在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礼教的加强和民间对歌妓制度的抵制,歌妓制度最终走向了终结。
略论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廖修成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一个高峰之一,产量巨大质量极佳。
那么,在那个时代是什么促进了宋词的发展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要探究这样的问题本是极难的,不过根据一些史料和留存的一些故事,诗词,笔记,加上人们的推测也不难窥探其中一二。
经专家们研究,在那个时代的传播领域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一群让人“不耻”的歌妓,她们有极高的文艺素养和文化修养,对宋词的传播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关键词:歌妓;宋词;传播宋词是一种音乐文学,主要功能便是侑殇劝酒。
是中国文学史的高峰之一。
宋词的用途极为广泛,可以用来庆典、送行、结交、祝寿等,极深的融入了社会生活和朴质的情感,是宋代文化生活极不可缺少的部分。
宋代词文学的发展不外乎下面几个原因:一,宋代经济富足,市民大大增加,为其享乐提供了经济条件,宴饮增加,燕乐越加流行起来。
二,宋太祖为了巩固政权,以声色之娱减少大臣们的权利欲望,并鼓励他们:“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利,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三,歌妓对宋词的传唱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加速了传播速度。
宋代歌妓根据其妓籍和服务对象不同,大体分为官妓,家妓,市井妓三大类。
[1]官妓包括朝廷教坊妓,军中歌妓和地方州郡歌妓,她们由各级专职官吏管理,其服务场合是王公贵族酒宴,官员迎送酒宴,各级政府酒宴。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蓄养家妓,用来歌舞娱乐,炫富摆阔,娱宾遣兴。
有许多繁华城镇中的歌楼妓馆、瓦市茶坊、青楼妓院,拥有数量更为庞大的市井妓(又称私妓)。
那么这些数量众多分布范围极广才艺双全的歌妓是如何影响宋词的发展呢?歌妓的职能本就是以歌舞演唱的形式劝茶延客,侑觞劝酒,歌舞娱宾,礼仪交际的应酬,正是歌妓这种演唱场合,演唱方式影响了词的传播。
说及歌妓对宋词的影响,若是依曹先生所的分三类歌妓分别阐述其影响,是不全面的也是不能将其概括的,若将她们合起来说也是不够准确的。
因此,我们既要说歌妓对词普遍影响的共通之处,有须得找出各自较为特殊或突出的特点来。
宋代歌妓略论曹明升宋代歌妓略论曹明升内容提要:宋代歌妓根据其妓籍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官妓、家妓和市井妓三大类。
她们对当时社会的宴乐风俗、士人生活、文学创作特别是音乐文艺的传播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宋代的正史、笔记、诗词与小说中大致勾勒出宋代歌妓的本来面貌,对其组织制度、活动情况作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考察,以期给人们提供一个正确评价宋代歌妓的历史平台。
关键词:宋代;歌妓说到“娼妓”,人们会想到那些“因要得到他人相当报酬,乃实行性的乱交,以满足对方性欲”的人。
[1]但中国古代娼妓的性质与制度并不完全如此,它是前后变化、发展的。
“娼”字在汉代以前一般均书为“倡”,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倡”字而无“娼”字。
至于其意义,据许慎自注云:“倡,乐也”,显然,“倡”最早应是指音乐歌舞或从事相关工作的人。
而“妓”字在《说文解字》里则被训为“妇人小物”,清人丁福保所编的《说文解字诂林》引《证疑》解释“妇人小物”为“妇人履下附着之物”,也就是指古代歌舞女子所穿舞鞋上的小装饰品或附属物。
后来因为这些小东西在歌舞动作中颇为显眼,人们便用以指称此类歌舞女子。
可见,中国早期的娼妓是与音乐歌舞密切相关的。
现代意义上那种“以色事人,非利不合”的娼妓则出现于唐代。
[1]到了宋代,娼妓则把歌舞伎能发挥到了极致,即便是市井青楼的娼妓也必须要有歌舞伎艺才能入乐籍、驻青楼。
虽然宋人对不同层次的娼妓有着诸如“官妓”、“营妓”、“歌妓”、“札客”、“录事酒纠”等不同称谓,但这些娼妓都必须或多或少地从事音乐歌舞活动,所以我们选择“歌妓”一词来统称宋代娼妓,从而区别于现代意义和西方意义上的娼妓。
宋代歌妓对宋代社会的宴乐风俗、士人生活、文学创作特别是音乐文艺的传播与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这些歌妓的制度、活动等情况作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了解。
一宋代歌妓根据其妓籍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官妓、家妓和市井妓三大类。
浅论歌妓与北宋词创作及传播作者:曹凡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36期摘要:词体作为一种音乐文学诞生于花间樽前,它的发展和流传与歌妓的演唱息息相关。
歌妓与词人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他们在生活中的交往产生大量的应歌之词,这对宋词的创作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影响。
应歌时代的北宋词将歌妓作为传播的中介,歌妓在词的产生,传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歌妓;宋词;创作;北宋词人;影响作者简介:曹凡(1989.10-),男,江苏省南通市,本科,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7-0-01词是伴随隋唐燕乐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诗乐结合的新型诗体。
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它的发展繁荣与词之歌者——歌妓有着密切的关系。
词人与歌妓,他们的不同地位,不同身份构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和活动领域。
然而,在完善的歌妓制度下,歌妓与词人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密切关系。
词人与歌妓形成了广泛而又密切的交往在当时是很普遍的现象,甚至被当做一种风流雅事。
词人和歌妓交往方式多种多样。
总的来说,交往的内容主要是词人欣赏歌舞作词并由歌妓演唱。
从词人的角度看,他们与歌妓的交往是为了欣赏歌妓的歌舞表演,佐酒侑觞。
而在与词人的交往过程中,唱词自然是歌妓的本职。
因此,歌妓的歌唱活动就成了与词人交往的内容之一。
词人与歌妓的交往,首先满足了词人的声色之欲。
其次,这一交往还实现了更大的作用,即对宋词的创作和传播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词人与歌妓有着广泛而又密切的关系。
他们的交往活动,一方面正是词人为歌妓应歌作词的创作奠定了基本前提。
因为词人为歌妓作词,大都是建立在歌妓向词人乞词的情况下。
而歌妓乞词活又是必须在与词人的交往中才能进行。
因此,至少在这个层面上来看,词人与歌妓的交往活动是应歌之词的创作的重要依托。
而另一方面,词人为歌妓应歌作词,也是词人与歌妓交往的必然结果。
既然说应歌之词,有“应”必先有“求”,这“求”正是我之前所说的歌妓乞词。
论宋代歌妓词说到“歌妓”人们大多会想到现在的那些不务正业,违法的妓女,然而在宋代歌妓的演唱对当代的宴请、文人的生活以及文人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是最为重要的传播方式。
在当时歌妓数量非常多,各级官府中有数量不等的官妓,她们一般在正式场合表演,达到劝酒、消遣的目的,有时甚至只能在台后演唱。
由于表演场合、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她们会受到严格的管理,不允许与官场人士发生私情,否则会受到惩罚。
条件好一点的士大夫家养有家妓,。
欧阳修、苏轼、晏殊家中也都配有,家妓不像官妓那么正式,她们流动性比较大,主人有时候将其相互赠送。
在酒楼、茶楼、青楼妓院歌妓数量就更为多了,她们是盈利的方式。
但是无论是在官府还是在私人家庭或是酒楼,歌妓不仅要长得漂亮,而且还须能歌善舞。
若再加上对名词的演唱可能还会闻名于世,所以她们也十分注重曲目的选择,她们大多会选择名人名作进行演唱并且作为首唱,就像我们唱流行歌曲一样,会比较受欢迎,如果表演的好,整个宴会就成功了一半。
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他长期流连作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他有时不免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以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她们,认为她们“心形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欣赏她们“风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少年游》)赞美她们“自小能歌善舞”(《木兰花》)的高超技艺,柳永词真切的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切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的欣赏趣味。
不过,其中也有些低级趣味的色情描写,这是他常常受到后人指责的原因之一。
歌妓们也对柳永怀着深厚的友谊,把他当作朋友,给他寄来书简。
柳永将书简藏起来,时时拿出来拜读,可见他欣赏的已不仅仅是她们的体态和容貌,更多的是她们的才华和品格。
“结前期。
美人才子,合是相知。
”(《玉蝴蝶》)“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玉女摇仙佩》)。
还有很多我们熟悉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感情很深。
在作《八声甘州》里,大家都注意到柳永在词中将“何事苦淹留”的郁闷和“想佳人”的苦痛相思揉合在一起。
唐宋时歌妓的社会地位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宋人王侄在论晏几道词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叔原妙在得于妇人。
”(《默记》卷下)虽为戏言,却也指出了一个社会现象,即晏几道以及相当一部分唐宋文人的创作是与“妇人”密不行分的,而这里的“妇人”主要指的就是那些色艺双全的歌妓。
本文拟对唐宋时期歌妓流离与文人相关创作之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歌妓的复合特质歌妓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别社会阶层,其雏形早在先秦时代便已消失,但真正成为一种行业,则开头于魏晋南北朝。
进展到唐宋时期,歌妓进入到一个繁盛的阶段。
欧阳炯就曾在(花间集序》中描绘了中晚唐时期歌妓的富强现象:“有唐以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到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
”而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对于宋代的歌妓待客的场景也曾有记载:“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
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搛面上,以待酒客召唤,望之宛如神仙。
”而歌妓的进展与富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密不行分的。
据《唐六典》所载:“三品以上得备女乐五人,五品以上三人。
”到了宋代,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曾劝石守信等大臣“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宋史·石守信传》)在上层这种提倡、鼓舞的政治大气候下,加上城市商业经济进步等因素的影响,歌妓便进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富强阶段。
唐宋二代的歌妓大体上是由宫妓、官妓、家妓和市妓组成。
宫妓和官妓身份较为特别,她们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宫廷和地方官府。
而家妓和市妓不但数量浩大,同时也是与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关系最为亲密的群体。
唐宋文人和歌妓交往或家中畜养歌妓的事例,比比皆是。
由于她们都是作为封建社会上层的享乐工具而存在,因此,无论是这几类歌妓中的哪一种,都必定具有一些共同的特质。
首先,她们是集美貌和超群的才艺于一身的特别群体。
天宝年间,闻名的宫妓念奴就是最好的例证,“念奴有色,善歌,宫伎中第一。
帝尝曰:‘此女眼色媚人。
”作为承平侍宴的服务工具,容貌美是其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
浅谈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读《宋词三百首笺注》有感歌妓是柳永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形象。
据载,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
”在这些词作中,刻画了很多能歌善舞的歌妓形象,她们用歌唱出了对苦难生活的反抗,对自由的向往和真挚爱情的渴望。
一:柳永歌妓词的社会背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男子每每玩弄女性,歌妓作为社会地位最低的女子,根本是供男子娱乐消遣的工具。
到了宋代,由于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和最高统治者的不加干扰,歌妓行业逐渐兴盛起来。
出于男性观赏者的审美要求,以妇人姿态为歌舞本色的趣味观念在唐末就基本确定,到了宋代更是独重女音,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一中曾说:“今人独重女音,不复能问否。
而士大夫所作歌词,亦尚婉媚,古意尽矣。
”因此,到了宋代,独重女音进而发展到嘲笑和排斥男音,使曲子词成为“软性文艺”。
在这种背景之下,柳永创作的歌妓词无论从内容、意境到外在的文字、语言风格都必然会留下歌妓所代表的阴柔之美。
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看,歌妓与词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它在词人生活,词体创作,传播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音乐性,抒情性是词体的特点,但“词的社交功能与娱乐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同它的抒情功能相伴而行的。
”所以,歌妓的加入,使词体的两种特点都得以充分发挥。
首先,歌妓以她的歌喉唱出的词句就体现了词体的音乐特性;其次,歌妓在唱的过程中所融入的个人情感又使词体的抒情功能得以发挥。
纵观柳永的歌妓词,我们不难发现其词的传播出现了这样一种范式:歌词→歌妓→听众。
“歌妓演唱”这种动态传播范式,让柳永的词走向大众,使柳永的词达到了与诗、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境界。
二:柳永词中歌妓的才艺歌舞妓(又称艺妓)是集美貌和高超的才艺于一身的特殊群体,柳永在其创作的歌妓词中就描写了许多色貌俱佳的美妓,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等,她们多是“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的,这些歌妓的外在美有别于《花间集》中妓女身上的珠光宝气,脂粉香气之类的浓艳美,而是着重于歌妓本身的天然自然之美,也恰是这种特殊的美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论歌妓对宋词的贡献作者:李方园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5期摘要:词是我国古代韵文的一种形式,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又称曲子词。
词的音乐性特征使得它和精于歌舞音乐的歌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词在宋代达到繁荣,其中歌妓群体对宋词也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她们在与文人的交往中促进了词的创作,在对词的演唱中推动了词的傳播,同时也影响了词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歌妓;词;传播;风格歌妓在人类历史上起源很早,可上溯至先秦女乐。
宋朝时期,歌妓制度较为稳定,歌妓群体也十分庞大。
虽然身份低微,饱受凌辱,但她们和文人有着密切的交往,同时也是传唱宋词的重要媒介,为宋词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促进词的创作在宋代,歌妓和文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宋代享乐风气盛行,多倡导“歌儿舞女颐养天年”,家妓普遍出现。
另一方面,文人大多想踏入仕途实现政治抱负,却多半失意,因而和歌妓有了相似的情感诉求。
作词主体和歌唱主体必然有着密切的交往,由于这层关系,歌妓自然而然会对词人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歌妓能够刺激文人创作的欲望。
通常来看,在歌楼酒肆、花间樽前,文人填词供歌妓演唱;歌妓唱词为文人助兴,是一种互动关系。
但其实,文人在这种关系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歌妓要靠着动听美妙的歌词才能演唱,从而才能生存下去。
“为了赢得听众、提高身价,歌妓想方设法要使自己成为新词的首唱者,所以只要有适当的机会,她们便会主动向文人乞求新词。
”[1]而男人自古爱美人,何况是风流倜傥的文人才子。
见到貌美如花的歌妓,他们也许不会动情,但内心的怜香惜玉之情也会促使他们进行创作。
歌妓也丰富了词的题材。
在现存5万余首宋词中,歌妓无疑是最重要、最典型的一类人物形象。
歌妓才艺丰富,容貌动人,自然会受到文人的关注和赞赏,又多活跃在文人士大夫生活的场景中,和他们交往密切,自然而然会成为文人关注的焦点和词人创作的重要对象。
总之,歌妓是词人创作的一类重要群体,为词人提供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他们创作的内容。
北宋歌妓制度【实用版3篇】目录(篇1)I.北宋歌妓制度背景介绍II.北宋歌妓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III.北宋歌妓制度的影响及其评价IV.北宋歌妓制度的现代启示正文(篇1)一、北宋歌妓制度背景介绍北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歌妓制度逐渐形成。
这一制度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文化、艺术、经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北宋歌妓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北宋歌妓制度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这一时期,城市人口众多,商业活动频繁,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歌妓作为一种新型的职业应运而生。
北宋歌妓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歌妓们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其次,她们以卖艺不卖身为宗旨,强调艺德;最后,歌妓们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符号。
三、北宋歌妓制度的影响及其评价北宋歌妓制度对于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歌妓们以其优美的歌声和精湛的表演技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次,歌妓制度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最后,歌妓制度还为当时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灵感。
然而,北宋歌妓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歌妓们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她们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
此外,歌妓制度还被一些人视为一种腐朽的文化现象,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北宋歌妓制度的现代启示北宋歌妓制度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目录(篇2)I.歌妓制度在北宋的发展II.歌妓制度的背景和历史III.歌妓制度的特点和影响IV.歌妓制度的评价和思考正文(篇2)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歌妓制度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歌妓制度是指以歌舞表演为主,以卖艺为生的女性,她们在当时的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北宋歌妓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I.歌妓制度在北宋的发展北宋时期,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商业活动繁荣,歌妓制度也随之发展壮大。
宋代歌妓比的不是性,是品位宋代是中国盛产歌妓的时期,那是一个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社会安定的时期,到处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饱暖思淫欲,这话一点都没错,吃喝玩乐成了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东京汴梁酒肆遍布,与酒宴间伴歌伴舞相结合,歌女舞女大量出现,因此那时的歌妓,能歌善舞是其必须具备的条件。
虽无现如今的KTV包间的音响设备,但那可是真唱真跳啊,且具专业化水准,远非现时可比。
因此说是"歌妓",却绝然与现如今所说的"妓"无法相提并论。
如今的陪侍女,除了能喝酒外,只能靠身体取悦男人,至于诗词歌赋,就不用提了,一篇文章能将字认全,就算不错。
宋代享乐之风盛行,宋王朝在建立之后,吸取唐代藩镇割据、臣僚结党、君权旁落的教训,确立严格的君主集权制。
宋太祖赵匡胤应该说是一位相当仁慈的君王,他不愿意通过杀戳功臣、激化矛盾的残暴手段来达到集权的目的,而是通过一种类似金帛赎买的温和手段,换取武臣手中的权力,即后来所说的"杯酒释兵权"。
他给解除兵权的武将们指出一条光明大道,那就是追逐声色犬马,"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
但做这些是需要投入的,据考证,仅就官俸而言,宋代比汉代增加了近十倍,比清代高出二~六倍。
这一切不能不让人叹服宋代国力的雄厚,否则赵匡胤有这心也无此力。
与历代相比,宋人是最公开讲究生活享受的,文武大臣家养歌妓、婢妾成群,已成社会风气。
宋真宗继位后,认为天下已太平,他时常劝大臣养歌妓自娱自乐,他自己宫中歌妓就难以计数。
当时的宰相王曾,生活简朴,家里不养歌妓舞女,宋真宗居然看不惯王曾这种生活态度,责令内廷宦官限期为王曾购买女子,赏赐给王曾。
以至于官场中上下级之间,对招呼歌妓陪酒侍宴,也并不避讳。
应该说,那个时候虽然叫歌妓,但并无过多的色情成分在里面。
钱淮演出任洛阳地方长官时,欧阳修等人都是他的下属。
欧阳修乃一文学大家,喜欢游历名山大川。
北宋时期的歌妓制度,根据其妓籍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官妓、家妓和市井妓三大类。
1. 官妓:
官妓,又称“营妓”,主要服务于朝廷官员和士人。
她们多才多艺,既擅长歌舞,又通晓诗词,是官员们宴请宾客、娱乐休闲的重要伴侣。
官妓的选拔和管理都非常严格,她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才艺和容貌,同时遵守朝廷规定的礼仪和行为准则。
官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罪犯的家属,另一种是贫苦家庭的女儿。
她们通常被朝廷征召,进入官府管理的妓院工作,以偿还债务或弥补家庭损失。
2. 家妓:
家妓,又称“私妓”,主要服务于私家宅院的主人及其亲朋好友。
她们通常居住在家中,与家人共同生活,同时也为家人提供歌舞娱乐服务。
家妓的身份相对较高,生活条件也较好。
她们需要遵守私家宅院的规定,如不得私自接客、不得与客人私奔等。
家妓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购买,另一种是赠送。
购买家妓通常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而赠送家妓则通常是一种礼物或酬劳。
3. 市井妓:
市井妓,又称“巷妓”,主要服务于市井百姓。
她们多在街头巷尾摆摊设点,以卖唱、跳舞等方式为生。
市井妓的身份地位较低,生活条件较差。
她们需要遵守市场的规定,如不得私自接客、不得与客人私奔等。
市井妓的来源主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儿,她们通常被迫进入市场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