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太阳辐射(2)
- 格式:ppt
- 大小:6.06 MB
- 文档页数:119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带答案经典大题例题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切洋葱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泪流满面”。
为此,砧板两边放置点燃的蜡烛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下图是切洋葱的场景示意图。
(1)解释点燃蜡烛为何能缓解切洋葱“流泪”问题。
(2)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点燃蜡烛后形成的热力环流。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同学在研究冬季供暖时发现了一种“被动式节能房屋”,该房屋不需要主动加热,基本可以依靠房屋外侧搭建的暖棚被动收集的热量,使内室增温,使房屋本身保持一个较为舒适的温度。
下图为该同学绘制的被动式房屋冬季“制热”模式示意。
(1)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
(2)分别在图中A、B两个通风口处,用箭头绘制暖棚和内室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使内室增温的过程。
3、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相邻两条等压线相差2百帕,则图中甲、乙两处的等压线值分别为:甲是____百帕,乙是____百帕。
(2)A和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3)图中A、B、C、D所标风向正确的是:____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之后,该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7月4日,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已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后续将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组装等作业。
材料二:下图中,甲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图示意刘伯明太空出舱。
(1)推测航天员太空出舱后所面临的宇宙环境特征。
(2)说明图甲所示圈层对地球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
第二节-太阳辐射第二节太阳辐射(solar radiation)气象上所讨论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其波长范围约在0.15-120μm之间。
太阳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在0.15-4μm;地面和大气辐射的主要波长范围是3-120μm。
因此,将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而把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一、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辐射光谱。
太阳辐射光谱分三个光谱区,紫外区(λ<0.39μm )、可见光区(λ为0.39-0.76μm)和红外区(λ>0.76μm)。
其中可见光区占能量的50%,红外区占43%,紫外区占7%。
可见光区又分为红、橙、黄、绿、青、蓝和紫七色光波段。
红光(0.76-0.622μm)、橙光(0.622-0.597μm)、黄光(0.597-0.577μm)、绿光(0.577-0.492μm)、青光(0.492-0.480μm、蓝光(0.480-0.455μm)和紫光(0.455-0.390μm)。
太阳辐射中可见光部分不仅辐射能量大,而且是辐射最强的部分,所以太阳光是可见的。
二、太阳常数(solar constant)在日地平均距离的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
用S0表示。
世界气象组织(WMO)测得S0为1367.7w/m2。
由于日地距离的变化,S0有7%的变化。
1cal·cm2·min-1=697.8w/m2,所以,S0=1367.7/697.8=1.96cal·cm2·min-1。
三、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太阳常数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
当它通过大气层时,被大气中的各种气体分子和云层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被气体分子和悬浮的微粒散射,一部分被它们反射,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显著地减少了。
(一)吸收作用大气中的臭氧、氧、水汽和二氧化碳都能直接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