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解读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百合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在世界各地都受到人们的喜爱,被广泛种植和观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花卉消费需求的增加,百合的种植量也在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进行解读,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和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百合发展现状1.全球百合市场概况全球范围内,百合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呈现增长趋势。
据统计,亚洲是全球百合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其中中国、日本和韩国是三大百合生产国家。
欧洲、北美洲和澳洲等地区也有百合的种植和市场需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百合生产国,百合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份。
百合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华丽的花姿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青睐,目前中国的百合种植面积和产量正在逐渐增加。
3.百合产业发展趋势二、百合种植技术1.土壤选择百合喜欢肥沃疏松的土壤,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
在种植百合时,可以选择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并在土壤中添加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2.种植时间百合的种植时间以秋季为佳,特别是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为宜。
这个时候正值百合植株的生长旺盛期,适合进行分栽和移栽。
百合的种植时间还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3.浇水管理百合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水分,但不能过多,否则容易引起根部腐烂。
在百合生长期间,可以进行适量的浇水,并注意避免积水,以保持土壤的透气性。
4.施肥技术百合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施肥技术尤为重要。
在百合植株生长初期,可以适量施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5.病虫害防治百合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例如叶斑病、灰霉病、蚜虫、螨虫等。
在种植百合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6.管理技术在百合的生长过程中,适当进行管理操作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百合开花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掐心和下蔬,以促进花球的健康发育和提高产量。
解读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一、百合的发展现状1. 百合的地理分布和产量目前,百合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市。
以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区的百合产量最高,质量也较好。
2. 百合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档花卉市场也迅速壮大,百合因其高雅的品质和美丽的花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追捧。
目前,百合花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在一些大型花卉市场和鲜花礼品行业。
3. 百合的发展瓶颈在百合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瓶颈和困难。
百合的种苗繁育技术还比较滞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百合的规模化种植。
一些地方的百合产业链还没有完全形成,市场开发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尽管百合产业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享受的需求不断提升,百合的市场需求量将会继续增加。
百合产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百合的种植技术百合生长的土壤适宜PH值为6-7。
一般认为,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
选地时,应避免在树木茂密、光照不足的地方种植,以免影响百合的生长。
百合育苗一般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法。
一般栽植时,要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鳞茎为种球,保证种球的质量。
3. 百合的栽培管理百合的栽培管理主要包括翻土松土、施肥、浇水、防病虫害等工作。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科学施肥,灌溉管理。
4. 百合的病虫害防治百合栽培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常见的病虫害有百合叶螨、白粉病、灰霉病等,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或者化学防治的方法来进行防治。
5. 百合的采收与加工百合的采收一般在花朵全部开放前进行,采用切割法将花梗切下,并移栽到通风、干燥的地方,待花梗上的水分蒸发完全后,再进行包装销售。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对百合的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进行了初步的解读。
可以看到,尽管百合产业仍面临一些瓶颈和挑战,但是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百合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解读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百合是一种广泛种植和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用于鲜花市场和药用等领域。
百合的发展现状和种植技术对于确保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进行解读。
百合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种植面积的扩大、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方面。
近年来,百合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
这主要是由于百合的经济效益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
百合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地区。
特别是在云南、贵州、江苏和山东等省份,百合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一些国家也开始种植百合,如日本、韩国、荷兰等。
百合的生产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使得百合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
传统的百合种植方法是以种球繁育为主,现在也逐渐引进了组织培养和无性系繁殖等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百合的繁殖速度,还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合理的施肥和浇水管理等措施也对百合的生产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百合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百合鲜花市场的前景广阔,尤其是在节庆日、婚庆和鲜花礼品等领域,百合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百合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一定的疗效。
一些药企也开始加大百合的种植和加工工作,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相关产品。
在百合种植技术方面,目前主要存在一些问题。
百合的良种和新品种培育相对滞后,导致种植基地品种单一、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百合的病虫害问题也比较突出,如百合斑点病、花叶病毒病等,严重影响了百合的产量和质量。
一些种植区域存在土壤盐碱化和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对百合的种植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大科研力度,培育出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提高百合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种植者的种植技术水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加强土壤环境管理,改善土壤质量和解决盐碱化问题,保护地下水资源。
解读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百合是一种重要的花卉作物,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百合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百合市场需求、产业规模、产区分布等方面的情况。
种植技术包括选种、繁殖、栽培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百合市场需求的增加是百合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百合具有高度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在市场销售中有着很高的价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美丽、健康生活的追求,百合逐渐成为重要的园林绿化和鲜切花市场的主要品种。
百合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百合生产和销售国家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百合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百合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和县级经济支柱产业。
百合的产区分布广泛。
中国的百合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份。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百合的种植,且具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质资源。
百合种植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选种、繁殖和栽培管理方面的进展。
选种技术是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如花期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繁殖技术主要包括球鳞繁殖和组织培养等方法,以提高繁殖效率和品质稳定性。
栽培管理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百合的关注度增加,百合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现代技术的应用,如遗传改良、组织培养、先进栽培设施等,可以提高百合的抗逆性和产量,缩短百合的生长周期,提高百合球茎的质量。
百合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多样化给百合的种植和销售带来了不确定性。
百合的繁殖和栽培技术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如病虫害的防治、球鳞繁殖的效率等。
解读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摘要】本文主要对百合植物的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进行了解读。
在介绍了百合植物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相关问题和需求。
接着通过对百合发展现状的分析,介绍了百合种植的技术,并探讨了种植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结合如何改进百合种植技术以及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产量的方法,提出了未来百合发展的展望和种植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结了重点内容,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了解百合种植领域的文章。
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百合植物的种植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百合植物、百合种植技术、百合产量、百合种植问题、科技手段、百合发展展望、种植技术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介绍百合植物百合,学名为百合属(Lilium),属百合科(Liliaceae),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也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之一。
百合的花型多样,颜色鲜艳,花朵优雅美丽,散发着淡淡的芬芳,深受人们喜爱。
百合植株高大挺拔,叶片狭长,整齐排列,叶色深绿,根茎肥大丰满,质地坚实。
百合的花语有着高尚的寓意,代表着纯洁、高雅、美丽和幸福。
百合被广泛用于各类庆典活动和花卉装饰中。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百合也是常见的植物,其高贵的形象和迷人的花朵为园林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百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种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植物资源。
通过对百合的深入了解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
百合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一种富有潜力的经济作物,对于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提出相关问题和需求百合的产量相对较低,种植技术相对滞后,导致了市场供需矛盾。
急需提高百合的种植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百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提高百合的品质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是当前百合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之一。
需要不断推动百合种植技术的创新和提升,解决价格、产量、品质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以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百合产业的健康发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无限增殖和分化能力
进行人为控制的技术,可以用于繁殖无性系、微繁殖、基因转化、突
变育种等方面。
该技术已经成为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体系。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植物繁殖、基因转化和
突变育种等领域。
其中,无性系繁殖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广泛,可以大
幅提高优良品种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能有效地保护种质资源。
基因
转化技术则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的,可以实现外源基因的导
入和整合,为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突变育种则是
利用诱变剂或基因工程技术诱发的突变进行新品种选育,是传统育种
方法的补充和发展。
未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仍将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其中,基因
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发展将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提
供新的方向。
另外,利用细胞工程学技术进行植物细胞器工程也将成
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新发展方向。
同时,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保
护等问题也将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在农业生产、资源保护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需要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技术,克服技术难题,加强应用研究,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解读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百合是一种优雅美丽的花卉,被广泛栽培于各地园林和花坛中,也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
百合的种植技术一直是园艺爱好者和花农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百合的种植和销售逐渐成为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产业。
本文将对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进行解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百合的发展现状百合是一种耐寒、耐旱、耐阴的花卉,其观赏价值高,受到众多园艺爱好者的喜爱。
在中国,百合广泛分布于各地的花卉市场和花卉园林中,尤其是在一些风景区、公园和庭院中,常常可以看到百合的身影。
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种植观赏花卉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在国外,百合也是备受青睐的观赏花卉之一,其花语是高贵优雅、高洁纯洁,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在欧美等国家,百合的种植和销售一直是一个热门产业,每年都会有大量的百合花卉进入市场并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二、百合的种植技术1. 土壤要求百合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来说,最适宜百合生长的土壤是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
土壤pH值宜在6-7之间,过碱或过酸都会影响百合的生长发育。
在土壤改良时,要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入磷、钾等元素,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能。
2. 种植时间百合的生长季节为春秋两季,最适宜的种植时间是春季3-5月,秋季9-10月。
在这两个季节里,气温适宜,湿度适中,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和生根。
在种植百合时,要注意防止播种或移栽与天气寒冷或雨水过多的时候相重合,以免影响幼苗的成活率。
3. 种植方法百合的种植方法主要有子茎分蘖、球茎培植、组培技术等。
子茎分蘖是最常见的种植方法,首先选择健壮的子茎,然后将其切成5-6厘米的长段,埋入泥土中,即可生根发芽。
而球茎培植则是将球茎切成小块,放入育秧盆内,等到生根后再移栽到田间。
组培技术则是利用离体培植技术,通过培养基和激素的作用,进行人工培植幼苗。
2024年百合种植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百合是一种重要的花卉植物,具有观赏和药用价值。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花卉市场需求的增加,百合种植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百合种植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种植技术、市场需求和潜在机遇等方面的内容。
2. 市场规模目前,百合种植市场的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百合作为一种具有高观赏价值的花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百合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相关种植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百合种植市场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需求,还出口到国外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 种植技术百合种植技术的提高对于市场发展至关重要。
种植技术的改进可以提高百合的产量和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百合种植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进步,种植者可以通过合理的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百合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此外,一些新型的种植技术也被应用于百合种植中,如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等,进一步提高了百合的产量和质量。
4. 市场需求百合作为一种观赏和药用价值兼具的花卉,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观赏百合主要用于花坛、庭院和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而药用百合则广泛应用于中药材领域。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中药材市场的扩大,百合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此外,百合的花语寓意美好,也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礼品送选。
5. 潜在机遇百合种植市场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潜在的机遇。
首先,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的关注和需求的增加,有机百合种植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百合的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中国的百合种植企业可以通过拓展国际市场来实现更大的发展。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百合的种植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这也为市场发展带来了机遇。
6. 结论综上所述,百合种植市场目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市场需求多样化,潜在机遇巨大。
解读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
百合是一种重要的花卉和药用植物,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
在中国,百合
的种植历史悠久,在许多地区都有广泛的栽培。
近年来,百合种植业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
发展,种植技术也不断改进和创新,从而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百合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植规模扩大:百合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不仅在传统的百合产区,如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一些新的种植区域也开始涌现,如广东、四川等地。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二、品种选择丰富:近年来,百合的新品种不断推出,从传统的百合种类到高产、抗
病性更强的新品种,满足了不同地区和市场的需求。
百合的品质也得到了提高,味道更好、容易保存和运输。
三、栽培技术创新:百合的栽培技术不断创新,种植周期不断缩短,减少了生产成本
和风险。
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栽培模式不断优化,例如温室种植、农田机械
化等。
四、科学管理提高产量:百合的科学管理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更好地预防病虫害,
提高抗逆性和生存率。
合理的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保障稳定的供应。
百合的发展前景广阔,种植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种植规模和品种选择也在不断扩大
和优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百合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政府部门
和企业应加大支持和投入,加强百合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行业整体水平,促进百
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读百合发展现状及种植技术1. 引言1.1 百合产业的发展意义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百合产业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百合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对百合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百合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百合种植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发挥着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 百合种植技术的重要性百合种植技术直接影响着百合的生长和产量。
通过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百合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周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百合的产量和品质。
百合种植技术对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种植技术的创新和改进能够帮助百合种植者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百合种植技术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上。
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百合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不仅关乎百合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更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
不断创新和改进种植技术,将有助于实现百合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利益。
2. 正文2.1 现阶段百合产业的发展现状百合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百合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区之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我国百合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了数百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现阶段,百合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种植区域不断扩大,涵盖了全国各个地区;品种不断丰富,有白色、红色、黄色等多个颜色的百合品种;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百合花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百合花的加工和销售环节越来越完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绿色农业的追求,百合产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百合产业在品种改良、种植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作者:王朝阳宋宏伟王建殷兆晴
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18年第06期
摘要百合是具有较高观赏性的一种植物,能够为种植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
近年来,围绕百合观赏性、抗性、品质以及繁殖能力等方面进行育种已经取得较大成效,培育出较多的新品种。
基于此,对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前景作出研究。
关键词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培养条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18.18.101
百合科植物属性可以分为280属,品种有近3800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尤其在温带以及亚热带区域生长较多。
在我国有近四分之一类,600多种,在我国各个地域分布。
百合科植物有较高价值,既是观赏性较高的名花,又具有药用价值,部分品种可以直接服食,还有部分品种能够作为化妆品的主要原料。
百合科植物一般通过分株、分球、扦插等方式培育繁殖,但经过分析发现,这种培育方式会使百合的价值下降,甚至会产生毒性,所以利用植物组织技术进行培养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保障物种优质性。
1 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展研究
20世纪中期,国外百合组织培养技术首次发表,据相关数据记载,现阶段国内外已经有24属百合科植物培育成功,其中百合科植物培养成功的在30种左右。
目前,较多的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进入成熟期,能够很好地应用在工厂育苗中。
1.1 外植体选择与消毒
1.1.1 外植体选择
在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一般会选择植物的根茎、叶片等。
外植体要根据百合科植物的培育目标进行选择,如培养外植体的目标是获取单倍体或者二倍体,在选择外植体时可以选择花药、花粉等。
若是向实现百合科植物快速繁殖或者脱毒的目标,则在选择外植体方面可以选用鳞片或者茎、尖。
进行组织培养时,选择的外植体一般具有易培养的品质。
外植体的选择决定了目标性质,所以选择易消毒和不容易发生变异的材料作为外植体效果最佳。
周欢等[1]利用新铁炮百合的叶片、花瓣、花丝以及种子等作为外植体,对离体培养再生能力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种
子分化能力较强,然后是鳞片和花瓣,叶片则是在分化能力上表现较弱。
高敏等[2]对香水百合的花托、子房、花丝进行组织培养,最终发现花托分化能力最强、子房分化能力居中、花丝分化能力较弱。
1.1.2 外植体杀菌
百合组织培养使用较多的外植体是鳞茎,鳞茎一般在地下生长,所含有的细菌较多,在灭菌时较为困难,一但杀菌不当极易出现感染,整个杀菌过程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朱旭东[3]在对东方百合索邦、元帅、西伯利亚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时,首先将种球外部出现坏死的病菌以及污染严重的鳞片剥离,再将种球外部的鳞片提取,将洗衣粉溶于适量的水搅拌10 min,然后使用流水工具冲洗2 h,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后搁置备用。
将清洗干净的鳞片置于浓度为75%的酒精中进行消毒,时间设定为
30 s,然后利用无菌水再次冲洗,使用0.1%升汞溶液再次消毒10 min,使用无菌水冲洗5次,利用滤纸将水分提取干净后备用[3]。
梁宏伟等[4]以宜昌百合鳞茎作为外植体,将鳞茎中的三层鳞片提取,使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再次用纯净水冲洗2~3次。
鳞片在晾晒后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润15 s,通过氯化汞消毒10 min,最后使用灭菌水冲洗3~4次。
对于鳞茎来讲,利用珠芽、花苞作为外植体,被污染的较少,杀菌过程不是很复杂。
齐春敏[5]等人首先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12 min,然后利用氯化汞消毒3~9 min。
现阶段我国较为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浓度为75%酒精和氯化汞利用不同时间组合进行外植体消毒。
1.2 培养基种类和培育方式
1.2.1 培养基类型甄选
百合科植物在组织培养中一般会适用的培养基为MS,部分研究人员会适用N6、SH作为基本培养基,效果以MS最佳。
孙必闲[6]在诱导大蒜不定芽时,B5效果也较为不错。
1.2.2 培养方法选择
植物组织培养方式有固体培养、半固体培养以及液体培养,较为常用的便是固体培养。
百合科植物美丽豹子花、虎眼万年青、延龄草、虎尾兰等组织培养一般会适用固体培养基。
谷祝平等[7]研究人员将百合未授粉子房加入到改良的MS以及N6固体培养基中,能够获取整株再生植被。
1.3 培养条件
光照、温度、培养基pH值都会对百合科植物培育产生影响。
外植体培养初期以及愈合阶段,一般会选择较为黑暗的环境或者弱光环境,器官在分化阶段,则需要较多的光照,组织培
养常用温度在20~30℃,培养基pH值使用范围维持在5.5~6.0。
邵春昕[8]对西藏卷丹研究时发现,黑暗环境更易使愈伤组织形成。
万勇等[9]认为,黑暗环境会使百合科植物小鳞茎萌动速度增加,若在光照条件下则会使鳞片颜色变紫,萌动速度较慢。
2 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应用研究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的研究发现,百合科植物组织在培育品种、繁育以及次生代谢产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组织培养方式在育种方面一般会体现在资源保存、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上。
通过离体保存方式将百合科植物保存已经得到应用。
在种质资源创新方面,谷祝平等[10]人使用未授粉的大卫百合子房离体培养获取了单倍体植物。
而黄济明等[11]人使用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百合鳞片进行处理,最终获取了较多的多倍体百合植物。
在新品种选择方面,黄济明等使用王百合与大卫百合做杂交实验,并在最后培育出远缘杂交种。
孙利娜[12]通过钴射线照射的方式对百合鳞片做离体培养,在最终获得大量的变异植物。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在良种繁育方面还能够在植物快速繁殖以及脱毒苗生产方面使用。
孙旭进[13]在利用组培技术培养百合成功后,快速繁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百合科植物工厂化。
现阶段,百合、玉簪、郁金香、大蒜等植物已经建立了工厂化繁殖体系,脱毒种苗技术在工厂生产上应用已经日益广泛。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已经利用到次生物代谢产物生产方面,芦荟、黄精等植物通过组培快繁方式、增加次生代谢产物产量技术已经应用。
杨杨等[14]在对比野生川贝母总生物含碱量以及组培川贝母总生物含碱量时,发现组培川贝母含碱量明显较高。
通过使用快速繁殖川贝母鳞茎从而提取生物碱,能够大幅度对市场供求情况缓解,并提升川贝母质量。
贾廷耀等[15]人经过试验分析同样得出以上结论,伊贝母在培养8次后,不定芽以及不定根中的生物碱含量会比栽培五年的伊贝母根中碱含量高,能够提升伊贝母生物碱含量。
3 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展望
百合科植物本身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组织培养在百合科植物资源保存以及种质资源创新方面应用前景广阔,所以加大力度对百合科植物进行技术培养和研究,能够推动名百合科植物育种、良种繁育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百合科植物组培快速繁殖技术已经获得了较大进步,但是如无叶莲属、白丝草属等植物组培技术还不够完善。
蛛抱蛋属的一叶兰快速繁殖技术还不能进行实际应用,生产资质还不够。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百合科植物主要是玉簪、万年青以及百合等,工场繁殖速度依旧不够理想,污染、褐化、玻璃化等问题依旧对工厂生产产生较大影响,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
所以只有更好地开展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才能够在实际生产中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周欢,罗凤霞,谢磊,等.百合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5):1232-1237.
[2] 高敏.香水百合的组培快繁[J].广西农业科学,2002(03):120-121.
[3] 朱旭东.东方百合主栽品种优质种球繁殖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5.
[4] 熊丹,陈发菊,梁宏伟,王玉兵,张德春.宜昌百合的组织培养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04):91-94+97.
[5] 齐春敏,王奎玲,刘庆超,等.青岛百合组织培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4):85-88.
[6] 孙必贤,朴成学,赵海锋,等.大蒜的脱毒与快繁技术[J].吉林蔬菜,2008(3):17.
[7] 谷祝平,郑国昌.从百合花粉诱导植株研究[J].植物学报,1982,24(1):17-21.
[8] 邵春昕.西藏卷丹珠芽植株再生体系建立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9] 万勇,毛凌华,黄永萍,等.万载百合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0(4):26-29.
[10] 贾敬芬,谷祝平,郑国锠.百合花丝组织培养及其细胞学观察[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1(1):17-21,93-94.
[11] 黄济明.百合的组织培养和试管内诱发多倍体试验[J].园艺学报,1983(2):125-128.
[12] 孙利娜.60Co-γ射线辐照百合诱变育种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13] 孙旭进.组培文竹生根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3):320-322.
[14] 杨杨.野生和组培川贝母的总生物碱含量测定和定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15] 贾廷耀,丁惠宾,王仑山.伊贝母组织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9(1):130-134.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