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3.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2、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3、运用联系观,结合实例,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能力目标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正确分析和把握自身发展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学习重点难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课前预习案】(20分钟)一、阅读与思考: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4—P57,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自主探究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一、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普遍性:二、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2、方法论要求:3、联系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三、联系的多样性: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1、思考判断:联系的普遍性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吗?3、思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25分钟)【背景材料】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探究点一:人类的生态环境为什么恶化?探究点二:地球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有着怎样的关系?探究点三:人们如何处理好追求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拓展探究】材料一丝绸之路自古以来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5日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教案⎪⎪目题(一) 联系的普遍性1.什么是联系?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有哪些表现?其方法论是什么?(1)表现: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山东高考)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辨析:联系是普遍的,旨在强调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2.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辨析:事物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但每一事物与其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因为这种看法混淆了联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忽视了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极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后者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必然要承认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
[典例应用]据《神经心理学》杂志介绍,德国萨尔不吕肯大学医学院神经心理学科的科克霍夫教授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
这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④思维能够决定存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 德国科研小组发现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并找到了有效治疗视觉障碍的新方法,表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①正确;大脑特定区域对视觉障碍起到关键作用,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故②正确;③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④说法错误,因为存在决定思维,故排除。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联系的普遍性2、联系的客观性3、联系的多样性知识经纬【知识清单】1、所谓联系,就是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_____。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________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________,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①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所_____,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_____和______的联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____。
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
③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________。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________,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________的。
有________和________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的是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往往忽视那些________、本质的和________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________。
总之,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转移。
答案:1、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2、联系相互联系有机整体3、固有的自在事物人为事物客观的主观随意性无能为力固有的联系4、多种多样直接联系间接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偶然联系间接的长远各种条件时间地点条件【要点精析】要点一: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提示: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
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1、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不是运动变化,不是质变;判断事物先后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是以力量的先后表面的形式作为判断标准)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一、基本概念1、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整体: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3、部分: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4、系统: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5、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7、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二、基本原理:(一)、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1)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说明我国要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说明我国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说明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说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2)分析当前互联网扫黄专项斗争的社会意义,分析“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联系的客观性:1、【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事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注意】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1、【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专题复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总结】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注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二、联系的分类1.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
2.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这一客观物质性活动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形成就独立于意识之外(客观性)。
三、联系的客观性1.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注意: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条件与形式,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固有的联系。
②当人们试图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时,只有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内容(包括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才能成功。
否则,任何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尝试,都会失败。
四、联系的多样性1.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原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居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②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幻灯片1
联系观
发展观
矛盾观
辩证的否定观
幻灯片19
【配套练习】(2011·天津文综·T1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 645亿元增长到397 983亿元,年均增长9.87%。
“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同志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11分)
幻灯片20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哲学的相关知识。
只要答出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即可。
【参考答案】
答案:(1)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
(3)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4)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
幻灯片21
【巩固练习】(2014·重庆文综·T11)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
A.否认了联系
具有条件性
B.否认了矛盾
具有普遍性
C.肯定了事物
之间能相互转化
D.肯定了意识
具有主观能动性
A
幻灯片22
2.(2013·海南单科·T21)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
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
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
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
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幻灯片23
3.(2013·江苏单科·T27)“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
这表明( )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幻灯片24
4.(2013·江苏单科·T28)某视频中,一只小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显得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萌”。
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D
幻灯片25
5.(2014·江苏单科)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
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
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
幻灯片26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结合设问指向认真审题。
本题首先要明确设问要求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然后结合每一个中国公民自身的正能量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选择整体与部分的原理进行分析,强调的是部分(每个公民)的作用。
答案: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