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不包括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12.11 KB
- 文档页数:1
最新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作业任务01-06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中国法制史》形考共有6个任务,任务5、任务6是主观题,任务1至任务4是客观题(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中国法制史第2次任务_0011、中国法制史第3次任务_0001、中国法制史第4次任务_0001)。
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和任务4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D. 龟骨 01任务3. 西周结婚要遵循“六礼”的程序。
其中男家请媒人到中国法制史第1次任务_0001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之后,男家用一只大雁并备上其一、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30 分。
每空3分)它礼物前去求婚,请求女家收下的程序是() 。
1. 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A. 纳采法)。
B. 问名 2. 原始社会部落首领通过“(禅让)”产生。
C. 纳吉 3. 《左传•昭公六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D. 纳徵 4. 春秋时期楚国制定了严禁和搜捕奴隶逃亡的法律,叫4. 西周自后成王以后,王位继承开始实行()。
做(仆区法)A. 禅让制 5. 封建统治者把危害其财产的行为称之为“(盗) ”。
B. 父死子继 6. 《夏书》曰:“昏、(墨)、贼,杀。
”C. 兄终弟及 7. 法的起源经历了从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D. 嫡长继承制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5. 《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 )”。
8. 西周的“九刑” 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鞭、(扑)、A. 囹圄赎、(流)四刑。
B. 夏台C. 均台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D. 圜土 1. 西周的判例叫()。
6. 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将刑罚条写在()上。
A. 决事比A. 竹简B. 廷行事B. 丝绢C. 成C. 铜鼎D. 刑统D. 龟骨 2.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上。
三公九卿是指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高级官职。
三公是最尊显的三个官职合称,周代便已存在,各朝代的三公名称有所不同。
三公九卿之说出自于先秦文献之中,秦朝时期的中央行政机关便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总理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首长,有一个秘书处,其中有十三位曹操和九位卿。
最高军事政治官邱威,负责国家军事事务的管理,但他通常没有军事权力,在战时必须服从皇帝的命令。
而且,只有皇帝的傅捷才能动员军队,军事力量实际上掌握在皇帝手中。
主要负责编年史的古代学者相当于副总理。
他的主要职责是管理书籍和纪念馆,并监督文职和军事官员。
古代医生由驻守在宫殿中的于世忠组成;服务帝国并弹中央宫殿和皇宫中的一切;中央政府对建议进行监督,派遣到地方县督办。
九卿九卿是古代指许多中央政府高级官员,是指具有较高官职的人。
在秦汉时期,不一定有九个人,但九卿说他的官职是完整的。
奉祖庙礼仪的冯昌,位居九州之首。
中岭,负责宫廷警卫;卫卫,负责宫殿的门卫;太仆人,负责宫廷皇家马匹和国家马匹管理局;丁伟,负责司法审判;电科,负责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负责王室和皇室事务;管理小米内部历史,负责税收收入和支出;邵福分管山西泽泽和政府手工业的税费。
秦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清”制度。
秦朝不仅确立了皇帝的头衔,而且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作风,并建立了一套中央政府机构来满足封建统一国家的需要,即三国制。
公九清。
三工,即总理,邱维和古代学者。
九卿,分别是冯昌,丁伟,直隶内史,典科,郎中玲,邵夫,魏巍,大埔和宗正。
三宫的职责是:总理,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并担任皇帝的助手。
自秦朝以来,总理正式担任官职,是中央政府皇帝下的最高官员。
邱,协助皇帝掌管国民军;这位古老的医师作为总理的助手,演奏书本并监督官员,这是皇帝的耳目。
三宫不属于彼此,而是直接属于皇帝,这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九清在三工的职责是:廷卫,负责司法;治理小米的内部历史并负责国家的财政收入;冯昌,张宗庙祭祀礼仪;成为客人,处理国内少数民族事务和对外关系;zhong中岭,侍从皇帝;邵夫负责王室特别需要的山海D子收入和政府手工业;卫伟,负责法院的警卫;太仆人,掌庭马匹和战车;宗正负责皇帝的宗族事务。
学习强国挑战答题及答案(第401-500题)401:东周时代秦国的都城中使用时间最长、执政国君最多的是()。
(出题:陕西历史博物馆推荐:陕西学习平台)A.长安B.栎阳C.咸阳D.雍城正确答案:D402:东周时代秦国建立后实行的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
(出题:陕西历史博物馆推荐:陕西学习平台)A.廷尉B.御史大夫C.太尉D.丞相正确答案:A403:冬奥会历史上,“冬季两项”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是在1960年()冬奥会上。
而女子“冬季两项”是在1992年阿尔贝维尔第十六届冬奥会增设为比赛项目。
(出题:中国体育报业总社)A.斯阔谷B.因斯布鲁克C.格勒诺布尔D.札幌正确答案:A404:董必武同志的诗句“烟雨迷蒙访旧踪”访的是浙江嘉兴()。
(出题:南开大学文学院)A.东湖B.西湖C.太湖D.南湖正确答案:D405:动画片里的“海绵宝宝“其实是一种原始的()动物。
(出题:科技部引智司)A.单器官B.多器官C.单细胞D.多细胞正确答案:D406: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其修建年代是()。
(出题:国家文物局)A.战国时期B.秦代C.西汉D.北宋正确答案:A407: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的“岱宗”指的是()(出题:南开大学文学院)A.泰山C.衡山D.嵩山正确答案:A408:杜甫诗云“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下列与该诗句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出题:新疆兵团第七师党委宣传部推荐:新疆兵团学习平台)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C.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正确答案:B409:杜牧的诗作“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二十四桥是如今扬州著名景点()中的一个地标景观。
(出题: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推荐:江苏学习平台)A.大明寺B.瘦西湖D.和园正确答案:B410:杜牧有诗“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是指年龄在()的女子。
第五章练习题(一)填空题1.公元前216年秦朝颁布了“”的法令,在全国实行土地私有制。
2.秦始皇为了加强文化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统一人们的意识形态,发动了“”事件。
3.秦朝采用“”思想作为自己统治思想的基础。
4.秦朝提出“法令由一统”,意思是说,全国不仅施行统一的法律,而且最高立法权属于。
5.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后人评价“秦法繁于,而网密于。
”6.秦王嬴政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同时,也首次建立了制度。
7.秦始皇和李斯等人取消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在全国实行了()。
8.秦朝中央行政机关实行“”。
9.早在先秦时期,秦国运用法家选拔官吏的思想,提出“”。
10.秦朝以()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
答案:1、使黔首自实田2、焚书坑儒3、法家4、皇帝5、秋荼凝脂6、皇帝7、郡县制8、三公九卿制 9、三重选官法 10、身高(二)单项选择题1.秦朝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的法律形式是()。
A令B式C法律答问D廷行事2.秦朝的法廷成例叫做()。
A成B廷行事C式D法律答问3.在秦朝中央的三公中,掌管军事的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奉常4.秦朝有一种将罪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叫做()。
A定杀B醢C枭首D具五刑5.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是()。
A定杀B醢C枭首D具五刑6.秦朝多对麻风病人犯罪所适用的刑罚是()。
A具五刑B族诛C定杀D 阬7.秦朝有一种徒刑,即强制男犯白天修筑长城。
这种刑罚是()。
A 罚作B鬼薪 C 城旦D复作8.秦朝的鬼薪适用于男犯它的刑期为()。
A五年B四年C三年D二年9.在秦朝,多用于惩罚轻微犯罪官吏的刑罚是()。
A作刑B迁C赀D谇10.秦朝有一种罪名,即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此罪叫作()。
A妄言罪B非所宜言罪C投书罪D以古非今罪答案: 1、B2、B3、B4、A 5、D6、C 7、C8、C 9、D10、D (三)多项选择题1.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国家后,统一了()。
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廷尉”。
另外,三公九卿制创始于秦朝。
为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周太师,太傅和太保是三个锣。
三宫是中国古代三个最受尊敬的官职的统称。
根据尚书大专和李集的说法,西汉近代文学家认为三宫是指司马,司徒和司空,而古代学者则认为,太傅,太师和太保是三宫。
扩展数据:这三位皇帝互不隶属,而是直接隶属于皇帝,这促进了皇权的集中。
九清在三工的职责如下:廷卫,负责司法;负责小米的内部历史,负责国家财政和税收;负责祖庙的祭祀仪式;负责客人,负责少数民族的内政和外事;并负责皇帝的侍从和侍卫。
邵夫负责山区,海洋,昏迷和官方手工业的收入,以满足皇家的需要;卫伟负责法院的安全;大埔负责宫廷战车和马匹。
宗正负责皇帝宗族事务。
但是,三宫和九庆都被皇帝任命和罢免,不允许世袭。
秦朝不仅确立了皇帝的头衔,而且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并建立了一套中央政府机构来满足封建统一国家的需要,这是三国制。
龚九清。
三宫,即首相,太尉和帝国史学家。
九庆,即丰昌,亭尾,直师,殿科,中岭,少夫,围尾,太谱和宗正。
三王子的职责如下:总理,协助皇帝处理国家事务,并担任皇帝的助手。
自秦朝以来,总理已正式出任官职,是中央政府皇帝下的最高官员。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国民军;帝国历史学家,作为总理的助手,负责这些书和书,并监督官员。
这三位皇帝互不隶属,而是直接隶属于皇帝,这促进了皇权的集中。
三宫在他的领导下的九位大臣的职责是:廷维,负责司法;负责小米的内部历史,负责国家财政和税收;负责祖庙的祭祀仪式;负责少数民族的内政和外事;负责皇帝的侍从和侍卫;负责王室特别要求的山海湖和政府手工业的收入;魏伟伟,负责法院安全;太监,负责法庭他负责皇帝的宗族事务。
但是,三宫和九庆都被皇帝任命和罢免,不允许世袭。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西周的监狱叫做()。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圜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囹圄2. 西周缔结婚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娶妻不娶同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男子三十而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女子二十而嫁3. “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除了辞听和色听外,还包括有(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气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耳听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目听4. 西周的中央司法机关的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大司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小司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士师5. 西周区分非终和惟终,就是区分()。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偶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惯犯6. 郑国两次公布法律,公布者分别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子产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邓析7. 商鞅两次变法的重点分别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8. 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炮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醢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脯9. 夏朝的法律规范的内容来源于()。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原始社会的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原始社会的战争命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原始社会的苗族习惯法10. “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贼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商朝的监狱称作()。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圜土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牖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囹圄2. 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公正、不偏不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三公不包括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什么根据汉朝的三公九卿制,皇帝下面设有三公,三公下面设九卿,虽然时代不同而具体官职名称略有差异,但是制度结构并无不同:汉景帝之前,西汉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西汉九卿——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汉景帝时,九卿官职名称有所修改——改“奉常”为“太常”、改“廷尉”为“大理”、改“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改“典客”为“大行令”、改“卫尉”为“中大夫令”。
汉景帝时的九卿——太常、大理、太农令、大行令、郎中令、少府、中大夫令、太仆、宗正。
汉武帝时期,三公中的“太尉”改为“大司马”,九卿官职名称也有所修改——改“太农令”为“大司农”、改“大行令”为“大鸿胪”、改“郎中令”为“光禄勋”。
汉武帝时的三公——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
汉武帝时的九卿——太常、大理、大司农、大鸿胪、光禄勋、少府、中大夫令、太仆、宗正。
汉成帝时改三公中的“御史大夫”为“大司空”,汉哀帝时“丞相”更为“大司徒”。
至汉光武帝刘秀即位时,三公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公元51年,东汉光武帝改“大司徒”为“司徒”、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空”为“司空”,三公为——司徒、太尉、司空。
三公职责为:(1)丞相(大司徒、司徒):承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2)太尉(大司马、司马):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3)御史大夫(大司空、司空):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书典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
包括:(1)奉常(太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2)郎中令(光禄勋):掌管宫殿警卫;(3)卫尉(中大夫令):掌管宫门警卫;(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5)廷尉(大理):掌管司法审判;(6)典客(大行令、大鸿胪):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8)治粟内史(太农令、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中国法制史单选题(拼音排)B 1. . “被庐之法”是(晋国)国制定的2. 北齐时,将廷尉改为(大理寺3.北周的中央审判机关叫做(秋官大司寇4北齐时,将廷尉改为(大理寺.5.八议”最早规定在(魏律)C.1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罚条写在(铜鼎)上2.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将刑罚条写在(竹简)上。
3.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是(郑国)4充军最早创设于(明朝)D1.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入律典的是(晋律)2 在秦朝中央的三公中,掌管军事的是(太尉).3.在汉朝,如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则构成(通行饮食罪)4. 《大明律》最后完成(洪武三十年)5典卖法律关系制度化,始于(宋朝6 )《大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加重处罚,加重的等级为(二等)。
7 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篇目改为七篇F1.封建法典的(十恶)源于“重罪十条”2.法典体例在宋朝发生了变化,采用(刑统)作为法律形式。
G1.改“法”为“律”是战国时期的(商鞅2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的法典是(魏律)H1.“昏、墨、贼,杀”中的刑名是(杀)2. 汉代的买卖契约叫做(券书)3汉朝首次下诏废除肉刑的皇帝是(汉文帝4皇帝制度的理论化、神秘化,开始于(汉朝5 汉代对特定人才的任用方式叫做(征辟6 汉武帝之后,法制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德主刑辅)7汉代致仕的年龄是(七十8 汉朝规定,吏民如知有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就是(见知故纵9汉初至文景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黄老思想)10汉武帝之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的主导是(儒家思想)11汉朝以典型判例作为法律形式的一种,称作(决事比12汉代的起诉叫(告劾)13汉代的买卖契约叫做(券书)14.汉朝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叫做(科)15汉代诸侯百官的器用、服饰、乘舆各有规制,如有“逾制”,即构成(僭越罪16汉唐以来,虽然盐禁法网日密,但正式将榷盐列入正律始于(《大明律》J1.晋国公布成文法时遭到(孔子)的反对。
三公不包括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什么
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廷尉”。
另外,三公九卿制创始于秦朝。
为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而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汉朝的行政体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的制度,其中的“三公”不包括( ).
A.丞相
B.太尉
C.廷尉
D.御史大夫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
A.检察机关
•
B.法律监督机关
•
C.司法机关
•
D.纪律检察机关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
A.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o⊙)
•
B.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年老父母的义务
•
C.子女有赡养扶助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的义务
•
D.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我国《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1、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B 公正、不偏不倚C 限制、强制)2、夏朝的监狱叫(A 圜土B 夏台C 均台)3、“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A 昏B 墨C 贼)4、据东汉郑玄记述,夏刑除墨外,还有(A 大辟B 膑C 宫D 劓)5、夏朝的法律规范包括(A 禹刑B 甘誓)6、夏朝的法律规范的内容来源于(A 原始社会的礼B 原始社会的战争命令C 原始社会的苗族习惯法)7、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 夏朝全国共分为九个地区C 夏朝中央有职事官六卿)8、夏朝法律制度包括(A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B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C 昏、墨、贼,杀D 吕命穆王,训夏赎刑)9、我国古代作为法律名称适用的术语有(A 刑B 命C 诏D 典)10、夏朝的法律具有以下特点,即(A 夏朝法律体现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不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B 夏朝法律非常残酷C 夏朝法律维护奴隶主与平民之间的不平等D 夏朝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11、商朝的立法主要有(A 《汤刑》B 《汤誓》C 《汤诰》)12、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有(A 戮B 炮烙C 醢D 脯)13、奴隶制五刑包括以下的(A 墨刑B 劓刑C 刖刑D 宫刑)14、商朝的罪名主要有(B 不吉不迪C 暂遇奸宄D 不从誓言)15、商朝的监狱称作(A 圜土B 里C 囹圄)16、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A 礼和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 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 西周的礼不能脱离刑而发挥职能作用D 西周的法要通过礼和刑的相互作用完成阶级统治)17、西周的主要立法有(C 《吕刑》D 《九刑》)18、以下属于西周的法律形式的有(A 誓B 礼C 遗训D 殷彝)19、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A 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 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20、“耄悼之年有最不加刑”是西周定罪量刑原则之一,其中“耄”“悼”分别指(A 7岁以下C 80、90岁以上)21、西周区分眚和非眚,就是区分(A 过失B 故意)22、西周区分非终和惟终,就是区分(C 偶犯D 惯犯)23、“刑罚世轻世重”的具体含义是指(A 刑新国用轻典B 刑平国用中典C 刑乱国用重典)24、西周处死一般平民的方法有(B 腰斩C 弃市D 磔)25、西周对判处拘役刑的,根据罪过轻重,在司空监视下分别服劳役(A 1年B 9个月C 7个月D 5个月)26、以下是西周罪名的有(A 违抗王命罪B 不孝不友罪C 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D 群饮醉)27、西周缔结婚姻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 娶妻不娶同姓C 男子三十而娶D 女子二十而嫁)28、西周规定“娶妻不娶同姓”的目的是(A 防止近亲结婚B 附远厚别)29、西周“三不去”的内容包括(A 无家可归的B 曾为公婆守孝三年的C 前贫贱后富贵的)30、西周的买卖契约和借贷契约分别叫做(A 傅别C 质剂)31、西周的中央司法机关的有(A 大司寇B 小司寇C 士师)32、“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除了辞听和色听外,还包括(B 气听C 耳听D 目听)33、西周的监狱叫做(C 圜土D 囹圄)34、西周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B 义刑义杀C 明德慎罚)35、西周礼治的核心是(A 亲亲B 尊尊)36、楚国在楚文王和楚庄王时两次制定法律,分别称作(A 仆区法C 茆门法)37、战国时期法制指导思想是(B 明德慎罚C “法者,编著之图藉,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D 行刑,重其轻者)38、商鞅两次变法的重点分别是(B 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D 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39、郑国两次公布法律,公布者分别是(A 子产D 邓析)40、春秋时期基本特点是(A 井田制被破坏B 王权旁落C 宗法制松弛D 法治取代礼治)41、晋国公布成文法的人是(C 赵鞅D 荀寅),他们把刑书铸在鼎上。
三公九卿制中的"三公"不包括"廷尉"。
三公九卿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高级官职,它的设立始于秦朝。
统一六国后,为更好地统治国家,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所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开始设立三公。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皇帝治理天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太尉主持军事。
三公下面设置九卿。
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
三公之名,古已有之。
西汉早期,朝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高官,故有人称其为“三公”。
这就是关于“三公”最早的解释。
“三公”制的正式形成,是在东汉时期。
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里的“大”省去,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的新名号。
同时,对三者的职责分工也做了明确说明:
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课”,司徒“掌人民事”,司空“掌水土事”。
三者各司其职,地位相等,无轻重之分。
更重要的是,对于国家祭祀、皇帝丧事以及重大工程等国家大事,三者都有参与的权力,或分工处理,或联合论争,不允许任何一方具有特殊的权力。
这就在制度上确保了“三公”地位相等、权力平衡,而这也是“三公”制的重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