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熊春玲的讲座有感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深刻领悟教材构建有效课堂——九年级物理《杠杆》教学随
想
刘勇;叶福逊
【期刊名称】《教师》
【年(卷),期】2011(000)021
【摘要】《杠杆》是苏科版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的难点是力臂概念的确立以及力臂的作图方法.为突破力臂的概念这个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归纳出杠杆的概念,讲清楚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杠杆的平衡状态后,先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时需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猜想、设计实验.
【总页数】1页(P26)
【作者】刘勇;叶福逊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江苏省宝应县城北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J], 熊春玲;
2.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J], 熊春玲
3.深刻领悟中学体育实验教材的思路和特点——上好体育课 [J], 郭峰
4.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谈就“杠杆”一节的课堂教学谈备课 [J], 臧爱群
5.依托教材创造性处理教学内容初探——以人教版九年级教材教学为例 [J], 马俊;杨宝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根治术后防止患者出现尿潴留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8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为456岁,其中ⅰa期30例,ⅱb期14例,ⅱb期24例;68例患者均无其他系统疾病。
68例全部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根据尿潴留的发生有关因素和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入手,68例患者全部实施宫颈癌手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护理措施。
结果 68例患者宫颈癌手术后,实施尿潴留预防措施2周(14天)时间,并跟踪回访2个月(60天),其中5例患者发生尿潴留,63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尿潴留出现率明显降低,临床效果较好。
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人员能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宫颈癌;尿潴留;护理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35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0-02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较常见的癌症之一,仅次于乳腺癌和直肠癌,排名第三,在我国是女性中最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较高,主要治疗方法采取手术治疗,切除子宫,但在手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尿潴留就是常发并发症之一,宫颈癌根治术后恢复较好,存活率较高,一般死亡原因就是并发症的出现,因此,有效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8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为456岁,其中ⅰa期30例,ⅱb期14例,ⅱb期24例;68例患者均无其他系统疾病。
2 治疗方法68例全部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3 尿潴留的预防措施31 正确为患者采取尿管留置时间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及时观察患者的排尿时间,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尿管留置时间,一般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为10天左右,不易过长,时间越长泌尿系统的感染率越高,影响患者的尿液排泄。
听熊焰教授讲座有感[本站推荐]第一篇:听熊焰教授讲座有感[本站推荐]听熊焰教授讲座有感2013年11月14日下午,听了著名教育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系熊焰教授的“教师教育智慧与专业成长--校本研修”专题讲座。
熊教授的讲座案例充实,夹叙夹议,其学识渊博、谈吐幽默、妙趣横生,经常引起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及掌声。
一张两个从非常光泽、丰满、富有水分的青椒一直到水分耗尽,颜色枯黄的图片引起了我们无限的思索。
熊教授通过这张图片把我们引进了今天的讲座,我们的工作不是一层不变,我们的教师要因开放、学习摄取而有生长的光泽。
虽然此次的讲座时间很短暂,但是熊教授的精彩讲述使我受益良多,下面是我的部分笔记内容:①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专业智慧与专业精神)。
这当中包含了课程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
熊教授结合专业成长特点,提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建议,要做到三好,即身体好、学习好、人品好。
针对学校部分教师中存在的职业倦怠,熊教授以她对教育及生活深邃而独特的视角,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启示教师要去感受教师生活的快乐。
②我们要好好经营我们的工作,就像经营爱情与婚姻一样;我们不能与最爱的人结婚,、不能从事喜欢的工作,但是感情还需要专一,职场需要“聚焦”,换工作不如换心情。
③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心情,选择态度比选择工作重要,乐在工作,将工作变成一种享受,为自己工作,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④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熊教授简而精地指出,课程智慧要“吃透、补充、更新教材”;教学智慧要“传道、授业、解惑”;管理智慧要“威信”。
⑤作一名优秀教师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熊教授指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自身要有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具有良好的素质,如:人品、智慧、自信、创新、团队精神等;同时要具备七种好习惯:不被好恶所左右、热爱学生、先理解学生、以忘我的激情投入工作、乐观豁达、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与其他教师合作。
创新教法,努力营造轻松而高效的物理课堂摘要:营造轻松愉悦的高效课堂是所有教学工作者的追求。
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敢于尝试,总结出一些对农村学生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关键词:轻松;高效;艺术营造轻松而高效的物理课堂,是所有物理教学工作者的追求。
对教师而言,如果上课一直都是沉闷而没有生趣,将会不断消磨教师的意志,打击教师的工作热情,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作为把物理教学当成终身事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这不仅是学生的悲哀,更是教师的悲哀。
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为了把物理课上得有声有色,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不断地努力尝试,承受过失败的沮丧,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终于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开展“问”“答”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物理是最纯的理科,相信这句话没多少人会反对。
物理重在理解,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而要理解一些概念,不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就能领悟,得有人从旁指引。
所以,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好方法。
“问”“答”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变得轻松起来,还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不失为物理教学中值得一试的好方法。
二、提高教学的艺术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是传授知识、解答疑惑的地方,这是无疑的,但课堂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此,我们要把课堂升华到艺术的水平,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感受课堂的魅力。
记得有一次,我到其他学校听课,那次听课让我受益良多,听完那节课,我简直可以用“惊叹”来形容内心的感受,发觉原来物理课也可以上得那么有艺术,那么妙趣横生。
以下就来重温几个片段。
片段一:教师从口袋中拿出小物品,他的动作不太快,像是变戏法,还装着一个变戏法的样子在手中吹一吹,东西就“变”出来了,有点“装模作样”吧?但学生却出乎意外地认真看。
最后,教师拿出一些不同形状的小木块和一些铁制品等。
虽说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戏法”,但我却从来不曾想过,更不曾做过,因为我也不曾想到学生的反映是如此的好,一些本来无精打采的学生的注意力都让教师吸引住了,都在关心教师能拿些什么出来,脸上流露出期盼的神情。
初中物理梦想培训心得体会初中物理暑期培训心得(5篇)有关初中物理幻想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一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加强学习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改善学习方式。
专心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初中物理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讨论”和“多媒体帮助物理课堂教学的讨论”的讨论活动。
加强中考复习工作讨论,重视学生阅读理解、处理信息和科学探究潜力等潜力的培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实践潜力和学习潜力的培育。
1.提升课堂讨论的气氛。
透过各种课型的讨论来指导和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潜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展讨论,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如何评课,如何说课,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2.进展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潜力。
定期对本组教师进展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突出案例培训及如何进展课题讨论的相关培训。
3.本学期面临中考,如何进展有效练习与讲评是目前我们物理教研组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期望能探究出适合本组教学的一些模式。
4.组织指导好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立物理教学资源库,重点是备课和练习资源的建立。
三、工作重点:(一)进展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潜力1.定期对本组教师进展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本学期重点学习《物理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如何做课题》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平常的课堂教学。
2.突出案例培训,例如如何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如何进展课题讨论的相关培训。
3.专心组织组内教师进展理论学习,参加年度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和其他方面组织的论文撰写工作(二)提升课堂讨论的气氛透过各种课型的讨论来指导和提高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潜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展讨论,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如何评课,如何说课,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河池高中410班班团委、课代表、学习小组长、宿舍长、队长
联席会议
时间:2014年10月12日上午11:00-
地点:410班教室
主持人:阳蒙强
与会人员:
①班团委:黄曼怡、韦佳汛、陆华珺、幸建清、彭志伟、唐银雪、
周莹莹、兰凯燕、邓民钧、董思孜、刘雪丹、王心怡
②课代表:韦雨辰、唐慧群、谭明虹、杨秀边、蒙露川、罗华智
③学习小组长:熊春玲、幸建清、卢福褀、蓝斌、陆华珺、李宣霖、
欧韩斐、唐翼泽、赵满艳、覃缘程、韦雨辰
④宿舍长:周莹莹、兰凯燕、曾妮、董思孜、黎腾岭、罗林松星、
罗华智、唐翼泽、黄榕
⑤队长:黄曼怡、韦宛廷、兰晨、王心怡、覃新童、欧韩斐、黄榕、
邓民钧
列席人员:施昊旻班级其他同学
会议主题:整顿班风、扶正学风
会议内容:
1明确班团委、课代表、学习小组长、宿舍长职责,强调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2明确班干部对自身的要求;
3针对开学一个多月出现的问题商讨对策;
4周日晚上班会的准备工作部署。
"STS”是英文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缩写词,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简称。
STS教育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学科,它是人类对科学技术发展与生存环境的深刻反思。
在以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的当今社会,STS教育顺应了时代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致力于发展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注重对人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学素养的打造,强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
物理学科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相互作用,无论是从哲学还是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研究阐述了STS教育的概念及STS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进行STS教育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以及在高中物理教学中STS教育实施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作者通过归纳罗列高中物理教材中的STS教育内容和编写问卷对咸阳市240名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真实有效的反映了我国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现状,并结合调查结果对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然后笔者立足自身教学工作,将物理教学与STS教育理论相结合,通过三条途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了STS教育实践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STS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学素养。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STS教育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科技素质和教学水平。
当然,本文的研究与探讨对于STS教育而言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如何使STS教育在我国发展壮大还有待于我国课程专家,教育家,以及广大同行的共同努力。
2001年我国第八次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课程改革中强调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聆听专家的讲座感受教育的春天作者:颜雄来源:《新课程·小学》2015年第02期2014年11月23日到24日,我参加了由洪湖市教育局组织的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的学习。
在这次专家讲学活动中,我共观课4节,听评课、专家讲座8节,让我感受颇深、受益终身,它给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感受教育的春天。
让我看到了专家对课标深刻的解读与实践。
在专家的课堂示范与思想的引领下,我只感到了学习—提高—修炼教师基本功,是当今教师的必修课。
现将这两天的收获与大家共享:一、语文课堂是情智教育主要体现在省高级教师江鸥老师的观摩课上,她所执教的古诗《题临安邸》,这节课更是“情”的引导,“智”的生成。
她的课犹如舞台上演出的评书,妙语连珠、抑扬顿挫,课堂中无不体现江老师尊重学生的情感,既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极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情感;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释放。
再者执教者通过新颖独特的板书设计,采用半边“国”字来引领学生感悟诗中所蕴含的意境,以及体味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从而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江老师把诗文配上动听的轻音乐,通过范读、领读、齐读等不同的读书方式,更加调动学生学习诗文的激情和对诗文学习的欲望。
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执教者能把一节看似平淡的诗文教学课,上得如此生动感人,听这样的教学课真的是一种精神享受!让听者感悟到语文课不仅要启迪学生的智慧,更要注重学生情感的陶冶。
二、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提到阅读,我们可能会想到语文课本,然而小学六年,学生仅仅读那薄薄几本语文书是不够的。
省特级教师任丽君老师在讲座中明确指出:我们中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时效性不变,主要原因体现在:(1)我们的孩子阅读时间晚,(2)阅读量少,(3)阅读能力不强,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条件。
任老师还特别强调:阅读要注意质量,好的阅读可使学生得趣、得益、得言、得法。
重在让学生打好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应该少一些,而学生的活动要多一些,并且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活动,这样学生的阅读量大了,就会在写作上得心应手。
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听熊春玲教授讲座有感
本周,有幸听了湖北省宜昌市物理教研员熊春玲教授的两堂课。
我对她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高效学习》这堂课深有感触。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有思维、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
因此,在教学的认知过程中,他们的情感也会随时发生变化。
积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到推动作用,而消极的情感会对学习起抑制作用。
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所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应运而生,而且大有席卷全国之景象,被广大的中学视为教学经典。
如洋思中学、杜琅口中学等。
我也一直把“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视为经典教育理念之一,并不遗余力的践行与教育实际当中。
然而我不得不遗憾的说我的所有行动和行为都付诸东流。
因为这样的教学手段针对我们农村中学的学生无疑是痴人说梦,镜花水月:他们连课本上的一道简单的试题都看不懂,即使我费尽吃奶力气讲解完毕,他们思忖许久方可理解个大概,更别提让他们提前预习,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
针对这样基础的学生,教师能够大胆放心的“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吗?
听了熊春玲教授的课后,使我豁然开朗,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去自学去展示,教师的引导作用更为重要,要引导学生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她的这种教学理念与方式确
实值得我去偿试。
她提到,要使学生的学真正落到实处,要从三面入手:
1、目标导学。
一个好的学习目标的组织要素应该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预期达到学习水平。
2、学法导引。
所谓学法导引就是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确定具体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并给予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指导。
避免学生的学习行为形式化。
3、自主评价。
包括小组内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我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做到这几点,定能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