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系统储存空间规划管理小课
- 格式:ppt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4
对整个仓库进行分区,即设置库区后,就可以设置货位了。
货位就是指仓库中货物存放的具体位置,在库区中按地点和功能进行划分,来存放不同类别的货物。
货位的设置,可以方便仓库中对货物的组织,以及出入库时对货物的管理。
规划货位的原则要求为:货位布置要紧凑,提高仓容利用率;便于收货、发货、检查、包装及装卸车,灵活合理;堆垛稳固,操作安全;通道流畅便利,叉车行走距离短。
“储位”规划“储位”,即货物储存的位置。
为方便管理,仓储/配送中心的每个“储位”都应进行编号并输入“WMS” (1)编号一般由通道编号、货架编号、列数、层数组成;(2)通道编号一般采用英文字母,其他的采用阿拉伯数字;(3)编号位数视储位多少而定;(4)通道编号、货架编号、列数、层数应用醒目的字体制成标牌(签),悬挂、粘贴在相应位置。
“储位”分配(1)为方便出入库,物品必须面向通道进行保管;(2)尽可能地向高处码放,提高保管效率;(3)“出货”频率高的放在近处,“出货”频率低的放在远处;(4)“重货”放在近处,“轻货”放在远处:(5)“大型货物”放在近处,“小型货物”放在远处;(6)“一般物品”放在下层,“贵重物品”放在上层;(7)“重货”放在下层,“轻货”放在上层;(8)“大型货物”放在下层,“小型货物”放在上层;(9)加快周转,先入先出。
货物的堆码(1)同类产品按生产日期、规格单独存放。
(2)不同品种的货物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托盘上。
(3)贴有“标签”的物品,“标签”应向外与通道平行。
(4)严禁倒置,严禁超过规定的层级堆码。
(5)货架上物品存放重量不得超过货架设计载荷。
(6)在托盘上码放货物时,托盘间应预留合理距离,以便于移动,并避免货物错放。
(7)手工操作的,每一货物托盘上应放置一X“储位卡”。
“储位卡”(1)“储位卡”是在每个储位上设置的用以反映所存货物情况的卡片。
在手工操作情况下,“储位卡”是有效的库存管理工具。
(2)“储位卡”主要用于记录所存货物名称,存、存取时间和数量、批号及结数。
仓储规划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仓储规划的基本概念,掌握仓储空间布局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2. 学生能掌握仓储设施设备的种类及功能,了解其在仓储规划中的应用。
3. 学生能了解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掌握其基本操作流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简单仓储空间的布局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库存管理、出入库操作等基本功能的使用。
3. 学生通过仓储规划案例的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仓储规划的学习,认识到仓储管理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物流行业的兴趣。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追求。
3. 学生能够关注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树立创新意识,为我国仓储物流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以仓储规划为主线,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仓储规划的实际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为我国仓储物流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具备从事仓储规划与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仓储规划基本概念:仓储的定义、功能、分类及仓储规划的重要性。
2. 仓储设施设备:仓库的类型、结构及设施设备的功能、选型与布局。
3. 仓储空间布局设计:仓储空间布局原则、方法及流程,包括货物摆放、搬运路线、作业区域划分等。
4.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应用,重点介绍库存管理、出入库操作等模块。
5. 仓储规划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仓储规划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中仓储规划的应用及问题解决方法。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仓储规划基本概念,导入仓储设施设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