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浙教版一年级上册《头 口 目 手》WORD版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3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口手目》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应能够:
- 了解《口手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 掌握《口手目》中的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 理解《口手目》中的意思,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
-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
- 呈现《口手目》这篇课文的书本封面和标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 鼓励学生猜测《口手目》的意思和内容。
步骤二:阅读理解
- 分发《口手目》的课文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
- 引导学生理解《口手目》的意思和要点;
-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口头表达《口手目》中的内容。
步骤三:字词研究
- 选取《口手目》中的一些重点字词,进行字词讲解;
- 引导学生正确书写这些字词,并进行跟读练。
步骤四:语言表达
- 让学生在小组内就《口手目》中的内容进行讨论;
-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步骤五:研究反思
-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困难;-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对研究的建议。
3. 课后作业
- 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笔记;
- 布置《口手目》的课后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读后感的书写。
以上是对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口手目》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并提高语文能力。
《口耳目手足》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图片和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学会书写“口”、“目”等4个汉字及横折、撇、弯钩等3种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了解站立和坐姿等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图片和结合实际生活场景,学习识别“口”、“耳”等7个生字,并掌握书写横折、撇、弯钩这3种笔画。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站立、坐姿等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会写“口、目”等4个字。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借助图片比对和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我们将学习并认识“口、耳”等七个生字。
2.我们将深入了解与人体相关的各个部位,并探讨学习相关的行为动作规范。
3.通过练习,我们将达到能够正确无误、流畅通顺地朗读整篇课文的目标。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各位同学,首先请跟随老师一起一边唱《小手拍拍》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
2.老师引导:在我们刚才的歌唱活动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身体上哪些部位被提及了呢?(学生可能会回答:眼睛、鼻子、嘴巴等)3.接下来,我们将揭晓今天的主题: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并探究更多身体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让我们一起开始今天的探索之旅吧!4.老师在黑板上书写课题,并与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课题。
二、图文对照,认识生字1.学生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教师指名学生描述图中人物的动作和情境。
➢预期回答1:两位小女孩站在花丛旁欣赏美丽的花朵。
➢预期回答2:其中一个小女孩用()指着一朵花说道:“这朵花也快开了!”➢预期回答3:小男孩听见了,挥手向她们打招呼。
➢插图中隐藏着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五个生字。
老师会读这些字,你们可以在图中圈出它们。
2.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进行跟读和自读练习。
3.进行“我说你找”游戏:➢第一轮:根据老师的描述,在图片中迅速找到相应的身体部位。
你找到了吗?➢第二轮:根据老师的描述,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对应的部位。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讨论口、耳、目、手、足的功能和用途。
《头口目手》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头、口、目、手”四个生字,了解其含义和用法。
(2)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书写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书写和发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正确书写和发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发音和书写能力。
2. 教学难点:“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正确书写和发音。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模仿法:引导学生模仿“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书写和发音,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3. 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个人练习等形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案和课件。
(2)“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样本。
(3)练习本和笔。
2. 学生准备:(1)课本和练习本。
(2)铅笔和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头、口、目、手”四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发表对这四个生字的看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2.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含义和用法。
(2)教师示范“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书写和发音,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巩固(1)学生分组练习“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书写和发音。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书写错误。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所学内容,强调“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书写和发音要点。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用“头、口、目、手”四个生字造句。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2. 书写和发音评价:检查学生在练习中的书写和发音准确性,评价学生对“头、口、目、手”四个生字的掌握程度。
【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手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语文第3 课《口耳目手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口耳目手足》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单元的第三课。
这一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 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这些生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这些生字,不仅能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形态,还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今后的识字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以形象思维为主。
对于汉字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大多数学生只认识一些简单的独体字。
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对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到好奇,但对于字形和字义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片、实物、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字形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三、核心素养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口、耳、目、手、足、站、坐"7 个生字,会写“口、目、耳、手”4 个字。
能借助图画认读生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观察图片、对比字形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象形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汉字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
4.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建立字形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2. 教学难点理解“站"坐”两个字的意思,能正确做出动作。
感受汉字的象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头口目手》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头、口、目、手四个身体部位的中文名称及拼音。
培养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头、口、目、手四个汉字。
帮助学生了解头、口、目、手四个部位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学习头、口、目、手四个身体部位的名称及拼音。
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头、口、目、手的功能和特点。
进行认读和书写头、口、目、手的练习。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头、口、目、手四个部位。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2 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从认识部位名称到书写汉字,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身体部位的相关知识。
第二步: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头、口、目、手四个部位。
第三步:教授头、口、目、手四个汉字的读音和书写方法。
第四步:进行认读和书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步: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作业。
3.2 时间安排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图片和实物:10分钟教授汉字:10分钟练习时间:10分钟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观察学生对头、口、目、手四个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评估教学效果。
4.2 反馈与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优化教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辅助材料5.1 教学资源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材料。
《头口目手》之一教学目标:1、学会“头”“口”“目”“手”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懂得小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每天梳头、刷牙,经常洗手,保护视力。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头”“口”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用卡片认读笔画:乛丿亅,认读熟字“大”、“日”。
二、自学生字。
要求是:1、看看图画,想想图意,每幅图说一句话。
2、拼拼读读,想想图旁的生字是什么意思。
三、看图说话,学习字词。
1、教学“头”。
①指名看图说话。
可这样说:冬冬早上起来,自己梳头。
②用“头”还可说什么?(人头、头脑、点头、摇头、石头、木头……)③字形分析、识字。
谁能说说“头”怎么写,先写两点再写一个“大”,最后一画是“点”,不是“捺”。
2、教学“口”。
①指名看图说话。
可以这样说:早上,丁丁在刷牙。
②理解词义。
每人都有一张嘴,嘴就是“口”,喝水、吃饭、说话、唱歌都用口。
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
③字形分析、识记。
“口”怎么写呢?日一口比较。
四、指导书写。
五、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目”“手”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懂得小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每天梳头、刷牙,经常洗手,保护视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说说生字的书写笔顺。
(头、口)2、读拼音写汉字,比比有什么不同。
tóu dàkǒ rì()()()()二、自学生字。
要求是:1、看看图画,想想图意,每幅图说一句话。
2、拼拼读读,想想图旁的生字是什么意思。
三、字词教学。
1、教学“目”。
①看图说话。
可以这样说:冬冬在检查视力。
②理解词义。
眼睛就是“目”。
眼睛很重要,小学生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③字形分析、识记。
比较:日——月——目。
2、教学“手”。
①看图说话,可以这样说:丁丁在洗手。
我们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手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是一篇看图识字的课文,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
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
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情分析】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好奇心强,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
他们刚刚接触正式的学校教育,还在逐渐适应学校的学习节奏和坏境。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如通过游戏、动画、实物展示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目、手、足”5个生字。
2.认识新笔画“横折”,会写“口”“目”2个生字。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进一步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一)今天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叫“谜语猜猜猜”,你们不仅要猜出正确答案,还要指一指是你身上的哪个部位。
你们准备好了吗?(二)教师说谜语,学生猜。
(三)揭示课题《识字3 口耳目手足》,引出本课汉字。
【设计意图】一年级孩子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猜谜语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之一,通过这个猜谜语的小游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生字作好铺垫。
二、看图识部位第一关:请你说说图片上的人体部位教师出示“口耳目手足”的人体部位图片,学生观察后回答。
【设计意图】孩子们对于这些身体部位并不陌生,因此本环节充分利用图片引起孩子学习生字的好奇心。
《头口目手》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头部、口腔、眼睛、手部的基本知识和动作。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对自身身体部位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头部:介绍头部的结构和功能,学习头部的基本动作。
口腔:了解口腔的结构和功能,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
眼睛:认识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眼睛的保护方法和眼保健操。
手部:了解手部的结构和功能,学习手部的基本动作和动手能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自身和他人的头部、口腔、眼睛、手部,进行实践操作。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每个部位的结构、功能和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2.2 教学手段实物模型:使用头部、口腔、眼睛、手部的实物模型进行教学。
图片和视频:使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辅助教学。
黑板和幻灯片:使用黑板和幻灯片进行讲解和展示。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提问或游戏引入头部、口腔、眼睛、手部的话题。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每个部位的结构、功能和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自身或他人的观察和实践操作。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总结与复习: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
3.2 时间安排引入:5分钟讲解与示范:每个部位10分钟,共40分钟实践操作:每个部位10分钟,共40分钟小组讨论:15分钟总结与复习:1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评估其对头部、口腔、眼睛、手部知识和动作的掌握程度。
听取学生的讨论和表达,评估其观察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评估其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4.2 教学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手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口耳目手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图意,创设情境,认识“口、耳、目"等生字。
2.会写“口、耳、目、手”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俗语。
借助俗语了解站、坐、行、卧的规范姿势,培养学生的基本礼仪。
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七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了解正确的站姿、坐姿,走路、睡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游戏热身,导入新课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点五官"的游戏,当老师说出五官名时,请你迅速用手指指出,老师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课件出示:游戏名称和规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也和五官有关,一起读课题——生:口耳目课件出示:课题二、感知图意,识记汉字,学习礼仪1.学习“口耳目足手”(1)情境识字师:花园里花儿朵朵开放,可美丽了,吸引了不少小朋友来观赏,她们都在干什么呢?1.识字“手"和“口”生:扎小辫的女孩用手指着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课件出示:手师:跟老师读“手”,三声,翘舌,舌头卷起来,看我的嘴型——手——举举双手手手手生:跟读师:手的本领可大了,手上不同的位置又不一样的名字,深出你的小手,跟着老师读儿歌,一起认识一下我们的小手。
课件出示:儿歌《双手操》点点我的小手心,摸摸我的小手背,转转我的小手腕,动动我的小手指,摇摇我的小手臂,拍拍我的小手掌。
师:那小女孩指着这朵花会对另一个女孩子说什么呢?生:你看,那朵花快开了,真好看!课件出示:口师:说话要用口,跟我读,四四方方一张口——生:跟读师:张张嘴巴口口口——生:跟读师:站在一边的小女孩会怎么回答呢?生:站在一旁的小女孩会说:“是的,每朵花的样子各不相同,颜色鲜艳,真美丽!”课件出示:足师:用脚站立,脚又叫足,平舌。
动动小脚足足足——生:跟读师:那小男孩在干什么呢?生:远处的小男孩听到她们的话,也跑过来看花,他一边跑,一边向女孩们打招呼。
头口目手
教学目标:
1.学会“头”“口”“目”“手”4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
2.懂得小学生要爱清洁、讲卫生,每天梳头、刷牙,经常洗手,保护视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用卡片认读笔画:乛丿亅,认读熟字“大”、“日”。
二、自学生字。
要求是:
1.看看图画,想想图意,每幅图说一句话。
2.拼拼读读,想想图旁的生字是什么意思。
三、看图说话,学习字词。
1.教学“头”。
①指名看图说话。
可这样说:冬冬早上起来,自己梳头。
②用“头”还可说什么?(人头、头脑、点头、摇头、石头、木头……)
③字形分析、识字。
谁能说说“头”怎么写,先写两点再写一个“大”,最后一画是“点”,不是“捺”。
2.教学“口”。
①指名看图说话。
可以这样说:早上,丁丁在刷牙。
②理解词义。
每人都有一张嘴,嘴就是“口”,喝水、吃饭、说话、唱歌都用口。
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
③字形分析、识记。
“口”怎么写呢?日一口比较。
四、指导书写。
五、复习巩固。
认读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说说生字的书写笔顺。
(头、口)
2.读拼音写汉字,比比有什么不同。
tóu dàkǒrì
()()()()
二、自学生字。
要求是:
1.看看图画,想想图意,每幅图说一句话。
2.拼拼读读,想想图旁的生字是什么意思。
三、字词教学。
1.教学“目”。
①看图说话。
可以这样说:冬冬在检查视力。
②理解词义。
眼睛就是“目”。
眼睛很重要,小学生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③字形分析、识记。
比较:日——月——目。
2.教学“手”。
①看图说话,可以这样说:丁丁在洗手。
我们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②理解词义。
通过扩词,理解词义。
如:两只手、一双手、小手、手帕、手拉手等。
③分析字形。
指名边书空边说笔画笔顺。
四、综合看4幅图。
梳头、刷牙、洗手、保护眼睛,小朋友要讲卫生。
五、复习巩固。
1.区别音近字。
tóu kǒshǒu
头——口——手
2.区别形近字。
头一大口一日月一目子一手
3.听笔画猜字。
教师说出字的笔画笔顺,让学生读出字音。
六、作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