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5 3D工程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5.28 MB
- 文档页数:42
《3D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B01011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适用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授课单位:学时:38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学分:2.5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 1课程性质与作用《3D技术》课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研究用SolidWorks完成三维实体造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学生参加工作所必需的重要专业技能课程。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已经学习了《工程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二维绘图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技术,为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总体设计是以社会职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机械类专业岗位人才为总目标,确定“懂三维CAD、会三维CAD软件操作、能完成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和工程图制作”的课程人才培养目标。
为培养能适应生产、管理、维护、开发、服务一线需要的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服务。
1.3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三维CAD绘图能力。
实现目标的四个教学模块是SolidWorks设计基础、零件三维实体建模、工程图设计和装配设计。
2、课程目标2.1课程目标经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环境下产品的造型技术,完成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机械装置的虚拟装配,并能正确绘制机械工程图。
毕业后能够在机械加工工艺制定与实施、CAD/CAM技术应用岗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岗位等岗位群上比较熟练应用三维CAD绘图技术解决机械零件的三维实体建模和二维工程图绘制问题。
2.2职业能力目标2.2.1知识目标(1)了解三维CAD概念、三维CAD软件的主要特点。
(2)掌握零件三维实体建模基本方法,掌握草图绘制方法,掌握基体特征命令、附加特征命令、操作特征命令和基准特征命令的使用方法。
(3)掌握零件工程图模板和工程图制作方法。
第 2 章构建三维模型2.2 设计和新建三维模型教学设计教学背景信息科技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
当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对全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自主可控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地图出版社选择性必修5 三维设计与创意第2 章构建三维模型 2.2 设计和新建三维模型。
构建三维模型是三维设计的基础与根本。
如同盖房子需要先建地基搭框架结构一样,制作三维动画、三维交互作品等时,都需要先构建三维模型。
本章我们在了解三维建模思路、常见三维设计软件的基础上,掌握构建三维模型的一般方法,体验设计模型、制作零件模型、装配零件并发布的过程,掌握三维建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学会构建简单的三维模型。
教学目标1.剖析物体的三维构造并绘制各部件的尺寸图。
2.熟悉相关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3.初步学会基本几何体建模和截面轮廓线建模两种三维建模方法。
4.体验设计、制作三维模型的理念、方法和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剖析物体的三维构造并绘制各部件的尺寸图。
教学难点:体验设计、制作三维模型的理念、方法和过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案例分析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体验探索透过物体的基本形状,观察三维构造利用三角形、圆形、矩形等基本形状,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生成各种物体的结构。
无论多么复杂的物体,都是由这些基本形状组成的。
例如,虽然图2.2.1 (参见教材P53)所示的轿车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经过拆分后可以看到,主要是由车轮、方向盘、车底盘等零部件构成的。
各个零部件也是由基本形状组成的。
探究: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分析它们由哪些基本形状组成。
3d工程施工方案第一部分:绪论1.1 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3D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工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3D工程施工方案作为现代工程实施的重要指导文件,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和探讨3D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内容、实施方法以及其对工程实施的指导作用,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文献综述3D工程施工方案是指根据工程设计文件,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利用现代3D技术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和施工工艺编排等全过程的综合性计划和设计。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研发现,制定一份完善的3D工程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
而随着3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3D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已经成为了现代工程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通过结合现有的3D工程施工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3D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内容要点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重点分析了3D工程施工方案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和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部分:3D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原则和内容要点2.1 编制原则(1)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3D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应符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方案设计。
(2)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3D工程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方方面面,做到系统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3)可行性和操作性原则:3D工程施工方案应操作简便、易于实施,能够有效指导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
(4)广泛性和灵活性原则:3D工程施工方案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模和条件的工程项目。
2.2 内容要点(1)施工方案设计:包括3D模型构建、模型分解、施工流程设计等内容。
(2)图纸绘制和修改:对相关的3D施工图纸进行细化和修改,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第1篇一、三维工程施工的特点1. 可视化:三维工程施工能够将工程项目在计算机上直观地展现出来,使施工人员能够直观地了解工程的结构、布局和施工细节。
2. 模拟性:通过三维模型,可以模拟施工过程,分析施工中的各种风险,提前发现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降低施工风险。
3. 优化性:三维工程施工可以在施工前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4. 协同性:三维工程施工可以促进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施工协调性,确保工程进度。
二、三维工程施工的应用1. 设计阶段:在工程设计阶段,三维工程施工可以辅助设计师进行方案的优化,提高设计质量。
2.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三维工程施工可以辅助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模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3. 管理阶段:在工程管理阶段,三维工程施工可以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4. 运维阶段:在工程运维阶段,三维工程施工可以为运维人员提供设备设施的信息,便于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
三、三维工程施工的优势1. 提高施工质量:三维工程施工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2. 降低施工成本:通过三维工程施工,可以提前发现施工中的问题,避免返工,降低施工成本。
3. 提高施工效率:三维工程施工可以实现施工过程的模拟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
4. 提高施工安全性:三维工程施工可以模拟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性。
四、三维工程施工的发展趋势1. 技术融合:三维工程施工将与其他高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施工。
2. 标准化:随着三维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标准和规范将逐步完善,提高施工质量。
3. 产业链整合:三维工程施工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实现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总之,三维工程施工作为一种新兴的工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三维工程施工将在工程建设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