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和姓名权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29
民法典的肖像权有哪些规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个⼈信息变得越来越公开透明,逐渐被⽹络可视化或是散布在公共信息⽹中,这其中包括个⼈肖像。
那么民法典的肖像权有哪些规定?那就让我们⼀起来看看由店铺⼩编为⼤家进⾏的解答吧。
⼀、民法典的肖像权有哪些规定民法典的肖像权相关规定如下:《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百⼀⼗条:⾃然⼈享有⽣命权、⾝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主权等权利。
法⼈、⾮法⼈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肖像权是⾃然⼈所享有的对⾃⼰的肖像上所体现的⼈格利益为内容的⼀种⼈格权。
肖像权包括公民有权拥有⾃⼰的肖像,拥有对肖像的制作专有权和使⽤专有权,公民有权禁⽌他⼈⾮法使⽤⾃⼰的肖像权或对肖像权进⾏损害、玷污。
肖像权简单来说就是肖像权⼈既可以对⾃⼰的肖像权利进⾏⾃由处分,⼜有权禁⽌他⼈在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擅⾃使⽤其专有的肖像。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千零⼀⼗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信息技术⼿段伪造等⽅式侵害他⼈的肖像权。
未经肖像权⼈同意,不得制作、使⽤、公开肖像权⼈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未经肖像权⼈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不得以发表、复制、发⾏、出租、展览等⽅式使⽤或者公开肖像权⼈的肖像。
第⼀千零⼆⼗⼆条当事⼈对肖像许可使⽤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任何⼀⽅当事⼈可以随时解除肖像许可使⽤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
当事⼈对肖像许可使⽤期限有明确约定,肖像权⼈有正当理由的,可以解除肖像许可使⽤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
因解除合同造成对⽅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肖像权⼈的事由外,应当赔偿损失。
⼆、侵犯肖像权认定依据构成侵害肖像权的⾏为,应具备以下两个要件:要有使⽤肖像的⾏为,未经肖像权⼈同意或没有正当理由。
具体来说,侵犯肖像权的⾏为有以下⼏种:(1)未经肖像权⼈同意以营利为⽬的使⽤权利⼈的肖像;(2)虽不以赢利为⽬的,但未经肖像权⼈的同意⽽将权利⼈肖像进⾏展⽰、公开、陈列、复制、散发等⾏为;(3)超出肖像权⼈许可范围使⽤权利⼈的肖像;(4)超出肖像权⼈许可的地域范围内使⽤权利⼈的肖像;(5)超出肖像权⼈许可的期间使⽤权利⼈的肖像。
兹有本人(以下简称“授权人”),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因本人需要将本人姓名权、肖像权授权给以下受托人使用,特此出具本授权书。
一、授权事项1. 授权人同意将本人的姓名权、肖像权授予受托人使用,受托人有权在以下范围内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1)在广告、宣传、推广、展览、出版、制作、发布等活动中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2)在网站、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等网络平台上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3)在电视、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影视作品中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4)在平面媒体、杂志、报纸等出版物中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5)在商品、包装、商标等商品上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6)在授权人参与的各类活动、比赛、演出等场合中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
2. 授权人同意受托人将本人的姓名权、肖像权用于商业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广告、宣传、赞助、合作等。
二、授权期限本授权书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授权期限为____年。
授权期限届满后,本授权书自动失效,受托人应立即停止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
三、授权范围1. 授权人同意受托人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本人的姓名权、肖像权。
2. 授权人同意受托人在以下地域范围内使用本人的姓名权、肖像权:(1)中国大陆地区;(2)香港特别行政区;(3)澳门特别行政区;(4)台湾地区;(5)其他国家或地区。
四、授权费用1. 授权人同意受托人在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2. 如受托人在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过程中产生相关费用,授权人有权要求受托人承担相应费用。
五、权利义务1. 受托人在使用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时,应尊重授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授权人的名誉、隐私等权益。
2. 受托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授权人的姓名、肖像,不得损害授权人的形象。
3. 受托人不得将授权人的姓名权、肖像权用于非法用途。
第1篇一、引言肖像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
肖像不仅是个人形象的表现,更是个人身份和尊严的象征。
我国法律对肖像权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国肖像权的法律规定。
二、肖像权的概念和特征1. 概念肖像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的肖像进行再现、使用、传播和保护的权利。
肖像权是人格权的一种,属于人身权范畴。
2. 特征(1)专属性:肖像权属于个人专有的权利,他人不得侵犯。
(2)绝对性:肖像权具有绝对性,即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3)支配性:公民有权决定自己的肖像如何使用、传播和保护。
(4)财产性:肖像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财产属性,如肖像权人可以通过许可他人使用肖像获得报酬。
三、肖像权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七条规定:“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传播和保护的权利。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非法手段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侵犯他人肖像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一)以营利为目的侵犯他人肖像权的;(二)侵犯他人肖像权,造成严重后果的。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权责任法》第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损失赔偿;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按照精神损害赔偿。
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广告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广告不得使用他人肖像,不得未经他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作品原件的所有权转移的,作品原件的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随之转移。
”四、肖像权的保护措施1. 依法维权当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授权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住址:(住址)被授权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住址:(住址)鉴于授权人享有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现授权被授权人以下权利:一、肖像权授权1. 授权被授权人使用授权人的肖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用途:(1)在各类广告、宣传材料、海报、书籍、杂志、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上使用授权人的肖像;(2)在各类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上使用授权人的肖像;(3)在各类活动、庆典、展览等场合使用授权人的肖像;(4)在各类商业广告、赞助、代言等活动中使用授权人的肖像。
2. 被授权人使用授权人肖像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不得歪曲、篡改授权人的肖像;(2)不得侵犯授权人的名誉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3)不得使用授权人的肖像进行虚假宣传、诽谤、侮辱等违法行为。
二、姓名权授权1. 授权被授权人使用授权人的姓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用途:(1)在各类广告、宣传材料、海报、书籍、杂志、报纸、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上使用授权人的姓名;(2)在各类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上使用授权人的姓名;(3)在各类活动、庆典、展览等场合使用授权人的姓名;(4)在各类商业广告、赞助、代言等活动中使用授权人的姓名。
2. 被授权人使用授权人姓名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不得歪曲、篡改授权人的姓名;(2)不得侵犯授权人的名誉权、姓名权等合法权益;(3)不得使用授权人的姓名进行虚假宣传、诽谤、侮辱等违法行为。
三、授权期限本授权书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十年。
授权期满后,如双方无异议,本授权书自动续期十年。
四、其他约定1. 被授权人使用授权人的肖像和姓名,应支付合理的报酬。
具体报酬金额由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2. 被授权人未经授权人同意,不得将本授权书的权利转让给他人。
3. 如因被授权人违反本授权书的规定,造成授权人名誉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被授权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争议解决如因本授权书的履行发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被授权人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周某某诉中建荣真无锡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肖像权、姓名权纠纷案文章属性•【案由】姓名权纠纷,肖像权纠纷•【审理法院】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程序】一审裁判规则一、在涉外人格权侵权纠纷中,双方当事人援引相同的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当事人已经就该民事关系的准据法做出了一致的选择。
二、当姓名权和肖像权具有商业化使用权能时,当事人仅以侵权责任法为依据进行主张,该人格权的精神利益和财产价值可一并予以保护,包括属于合理开支的律师费在内均应纳入人格权的损害赔偿范围。
三、在酌定赔偿数额时,人民法院应结合权利类型、侵权方式,从侵权程度、被侵权人和侵权人的身份地位、经济情况、获利情况、过错类型、其他情形等方面予以综合考量。
正文周某某诉中建荣真无锡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肖像权、姓名权纠纷案原告:周某某(CHIAU,SINGCHI),男,55岁,汉族,香港特别行政区居民,住香港特别行政区湾仔。
被告:中建荣真无锡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璜塘工业园区凤鸣路。
法定代表人:张德享,该公司总经理。
原告周某某因与被告中建荣真无锡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荣真建材公司)发生肖像权、姓名权纠纷,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周某某诉称:2017年1月,原告周某某根据影迷反映,被告中建荣真建材公司在其官网上最醒目位置发布“城市森林携手‘星爷’一起见证生态墙板真功夫”的宣传广告。
该宣传广告与“整屋快装,省心、省工、省时、省力,7天毛坯变豪宅”,以及“大中华区品牌招商,一城仅限一家代理,全国火热开抢中”这两个分别针对消费者及代理商的宣传广告滚动显示。
同时,原告又发现被告在“创业邦”网站也发布了“城市森林集成墙饰携手喜剧之王周某某一起见证生态墙板真功夫”的宣传广告,并在原告的照片旁注明“华语喜剧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出品人代表作:《功夫》”。
原告在2017年1月13日向被告发出了律师函,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一、肖像权侵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二、什么叫“肖像权”“肖像”,从不同角度上有不同的理解。
美术意义(或摄影)上的肖像,是指通过绘画、摄影等艺术手段,使肖像权人的人物形象在物质载体下再现的一种观赏造型作品。
法律意义上的肖像,则蕴含了肖像权人基于其肖像而享有的人格利益。
一般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肖像是艺术地再现自然人的外貌形象。
通常,我们判断人物的外部形象表现是否构成肖像,应结合其表现的形式和表现的部位来看待。
首先,必须人物形象必须具有肖像特征。
一是其表现形式即通过摄影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图像;二是肖像还必须反映出特定公民的姿态、容貌、表情等主要特征;三是肖像必须真实可辩、熟知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肖像。
其次,必须是特定的公民肖像的事实。
公民肖像在图片中,应占整个图像中被凸显的主体地位,被作为特定对象来表现,而不是作为陪衬体;同时目的也不是通过肖像使用(手段),来达到目的。
2、肖像具有物的属性。
肖像被艺术地再现,应是具体地、独立地被固定在某一特定的物质载体上(如相纸、电视屏幕、报刊杂志等),它是来源于肖像权人又独立于肖像权人的客观视觉形象,能够为人所支配、控制和处分,并具有一定的财产利益。
3、肖像是肖像权的客体,表现了自然人特有的人格利益。
所谓的“财产利益”并非产生于自然人外貌特征本身、而是基于肖像产生的人格利益所派生的,并体现了不同的人格利益需求。
对自然人的肖像权给予法律上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对人格利益保护的需要。
所谓“肖像权”,是一种专属于自然人的人格权。
法律意义是:自然人对自己通过造型艺术或者其它形式,在客观物质载体上的再现自己的形象(肖像)所拥有的不可侵犯的专有权。
公民在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是我国法律规定保护肖像权的对象。
它包含基于肖像所体现出的人格利益上之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
授权人(以下简称“本人”)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现居住地:__________。
被授权人(以下简称“乙方”)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现居住地:__________。
鉴于本人与乙方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方便乙方在履行职务或开展业务过程中使用本人的肖像和姓名,现本人特此授权乙方如下:一、授权内容1. 乙方有权在以下范围内使用本人的肖像和姓名:(1)在乙方单位或个人业务活动中,包括但不限于广告宣传、产品包装、宣传资料、网站、社交媒体等场合使用本人的肖像和姓名;(2)在乙方与本人合作的项目中,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宣传、媒体报道、合作伙伴介绍等场合使用本人的肖像和姓名;(3)在乙方举办的活动或活动中,包括但不限于邀请函、活动海报、现场布置等场合使用本人的肖像和姓名。
2. 乙方在使用本人的肖像和姓名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尊重本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不得歪曲、篡改、侮辱、诽谤本人的形象;(2)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将本人的肖像和姓名用于任何非法用途;(3)在使用本人的肖像和姓名时,应注明本人的姓名和身份。
二、授权期限本授权自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自授权生效之日起计算。
三、权利义务1. 本授权书授权乙方使用本人的肖像和姓名,乙方应遵守本授权书的规定,不得损害本人的合法权益。
2. 本授权书仅限于乙方使用本人的肖像和姓名,未经本人同意,乙方不得将本授权书转让、出租、出借给他人。
3. 本授权书授权期限届满或授权原因消失时,乙方应立即停止使用本人的肖像和姓名。
四、争议解决如因本授权书产生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可向本人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其他1. 本授权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2. 本授权书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最新民法典下的人格权保护法规解析随着中国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人格权保护在最新通过的民法典中得到了更加全面和明确的界定。
本文将对最新民法典下的人格权保护法规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法规。
一、人格权的概念和范围最新民法典第109条明确规定,人格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这些人格权的保护范围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
1. 生命权和身体权生命权是人格权中最基本的权利,包括保护自己的生存和身体健康。
根据最新民法典第110条的规定,他人不得以侵害个人身体权利合法的行为为由进行侵权行为,如殴打、虐待等。
同时,个人对自己身体的合法自主决策也受到严格保护。
2. 姓名权和肖像权姓名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姓名的保护权利,个人的姓名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艺名,都应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护。
根据最新民法典第111条的规定,他人不得无故使用他人的姓名,以及对他人的姓名进行诋毁、贬低等侵权行为。
肖像权是指个人对自己形象的保护权利,包括照片、画像等形式。
根据最新民法典第112条的规定,未经个人同意,他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个人的肖像,以及对个人肖像进行侵权行为。
3. 名誉权和荣誉权名誉权是指个人对自己声誉的保护权利,根据最新民法典第113条的规定,他人不得故意损害他人的名誉,如造谣、诽谤等。
荣誉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的保护权利,根据最新民法典第114条的规定,他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荣誉权。
4. 隐私权隐私权是指个人对自己个人生活的保护权利,包括个人通信、住宅、通信秘密等方面。
根据最新民法典第115条的规定,他人不得非法侵入他人的住宅,侵犯他人的通信秘密等。
二、人格权的保护方式和救济措施最新民法典明确了人格权的保护方式和救济措施,以保障个人的人格尊严和权益。
1.民事责任根据最新民法典第116条的规定,损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当个人的人格权遭受侵害时,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