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配套试题:5华罗庚(粤教版必修1)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7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华罗庚》同步训练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署.名(shǔ)苏家驹.(jū)扉.页(fēi) 戎马倥.偬(cōng)B.怠.慢(dài) 吴筱.元(xiǎo)蜚.声(fēi) 呱.呱坠地(ɡuā)C.怜悯.(mǐn) 停滞.不前(zhì)金瓯.(ōu) 聊以慰藉.(jiè)D.追溯.(shuò) 置若罔.闻(wǎng)商榷.(què) 汪洋恣.肆(zì)【解析】A项,“偬”应读“zǒnɡ”;B项,“呱”应读“ɡū”;D项,“溯”应读“sù”。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商榷惨淡经营赞赏备至B.怠慢相形见拙勤能补绌C.聘请纵横驰骋黄粱美梦D.名誉誊写认真梁园虽好【解析】B项,“相形见拙”应为“相形见绌”,“勤能补绌”应为“勤能补拙”。
【答案】 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华罗庚的《数论导引》因清晰而深入浅出....的笔法受到称赞,被推荐为那些想研究中国数学的人的一本最好的入门书。
B.一些商家竟然置人民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对国家的三令五申置若罔闻....,依然顶风作案,大量生产并批发地沟油,确实令人愤恨。
C.位于2011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D.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解析】器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用在此处适用对象不正确。
深入浅出: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
指不予理睬。
出类拔萃: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类、高出那一群。
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某知名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室内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时间:40分钟满分:42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拂拭.(shì) 金瓯.(ōu) 咆哮.(xiào)B.觊.觎(jì) 创.伤(chuàng) 瑕瑜.(yú)C.埋.怨(mái) 卓.越(zhuó) 坎.坷(kǎn)D.风靡.(mǐ) 从.容(cóng) 徇.私(xún)解析:B项,创.(chuāng);C项,埋.(mán);D项,徇.(xùn)。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瘟疫殆慢出类拔粹惨淡经营B.扉页绰号蜚声国际深入浅出C.金瓯鹰鹯追本溯源铿锵有力D.蔓延褒奖停滞不前置若罔闻解析:A项,“殆慢”应为“怠慢”;“出类拔粹”应为“出类拔萃”。
答案:A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目前有1 600万教育工作者,他们长期以来兢兢业业,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耳濡目染,塑造出德才兼备的一代代新人,使漫漫教育征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A.兢兢业业B.不可磨灭C.耳濡目染D.薪火相传解析:C项,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对象应该是受教育者而不是教师,改为“言传身教”。
答案:C4.下面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华罗庚对华林问题和哥德巴赫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将他欧洲同事的工作包罗殆尽。
B.回国后,华罗庚除致力于数学研究外,还非常注意培养和发现有志于献身数学科学的青年人。
C.每逢遇到怠慢顾客的事情发生,父亲又气又急,说他念“天书”念呆了,要强行把书烧掉。
D.1925年,华罗庚在金坛中学毕业后,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为的是能谋个会计之类的职业养家糊口。
解析:B项,语序不当,“还非常注意培养和发现”应为“还非常注意发现和培养”。
华罗庚同步练习一、语言基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A.铜臭.(xiú)乳臭.未干(xiú)遗臭.万年(chóu)B.中间.(jiān)挑拨离间(jiān)间.不容发(jiàn)C.空.白(kòng)空.前绝后(kòng)空.谷足音(kōng)D.闭塞.(sāi)塞.北江南(sài)敷衍塞.责(sè)答案:A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蔓延惨淡莫名其妙勤能补拙B.坎坷蜚声暴跳如雷置若忘闻C.陶冶铭记有志者事竞成D.怠慢菁华多行不义必自瑟答案:A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是从前_______过老爷的下人,少爷们可能对我不熟悉。
(2)王维克发现华罗庚很有数学才能,于是对他格外_______培养,并经常鼓励他努力攀登数学高峰。
(3)基础设施落后、人的素质不高,已为当前我国_______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
A.伺候细心阻碍B.侍候精心制约C.伺候精心制约D.侍候细心阻碍答案:B4.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团支书和其他学校领导都很关心我们。
B.三个县里的干部出席了这次会议。
C.两位朋友送的精致花瓶。
D.爷爷看见我俩很高兴,急忙上前打招呼。
答案:C二、现代文阅读(28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是厦门大学图书馆管理员陈景润写来的,陈景润在信中说,他精读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并就其中他利问题的几个地方,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堆垒素数论》出版后,国内外数学界赞赏备至,没有人提出其中还有需要商榷的地方,他想不到一个无名青年竟然提出有的地方似乎值得改进。
华罗庚看了这封大胆而又坦率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如获至宝。
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载.重/下载.落.拓/落.枕悼.念/船棹.B.埋.头/埋.怨撰.写/酒馔.绰.号/绰.起C.店铺./铺.垫钻.研/钻.床倡.导/倡.优D.鲜.艳/鲜.见宁.愿/宁.可炮.制/炮.烙解析:选C。
A.分别读zài,luò/lào,dào/zhào;B.分别读mái/mán,zhuàn,chuò/chāo;C.分别读pù/pū,zuān/zuàn,chànɡ/chānɡ;D.分别读xiān/xiǎn,nìnɡ,páo。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亲近大自然”的呼唤使得生态旅游在中国成为一种时尚。
人们久居城市的“水泥森林”之中,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深感压抑;回到乡村,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令人心旷神怡。
种种菜,摘个果子,尝尝自己钓的鱼煮的汤,真有点“返璞归真”的感觉。
A.呼唤B.时尚C.暗无天日D.返璞归真解析:选C。
暗无天日:用来形容社会极其黑暗。
不合语境。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B.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官方通讯、私人通讯以及其他各类型通讯不再受其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
C.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
D.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地被冲淡了。
解析:选D。
A.搭配不当。
“加强”不能与“设施”搭配。
B.不合逻辑,“防止”与“不再”否定不当。
课时跟踪检测(五)华罗庚(时间:40 分钟满分:32 分)一、语言表达专练(20 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当的两项是(4 分)()A.当今商海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人物,没有真才实学很难站稳脚跟,成就事业。
B.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对国家楼市调控政策置若罔闻..,不顾消费者的利益,捂盘待售,提高房价。
C.来自美军的大型的船坞登陆舰,台湾命名为旭海号,当年美军以所谓封存、提前退役的方式秘密的卖给台湾,台湾得到之后如获至宝...。
D.“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们一行在园林和绿树之间深入浅出,尽享自然之美。
E.—大批在农村插队的知青深感“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掀起了返城的浪潮。
解析:选DE D项,“深入浅出”指文章或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辞却浅显易懂。
用错对象。
E项,“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指一切繁华快乐的场所,都不如自己的家乡那样值得留恋。
不合语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VR体验收费较高,据调查数据显示,38%勺消费者能接受的VR体验价格在30元以内,仅有14%的消费者即使人均100 元也愿意体验。
B.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C.据悉,“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是为了纪念我国杰出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于1986 年始创的全国性大型少年数学竞赛活动,也是国内小学阶段规模最大、最正式、难度最高的比赛。
D.截至10月底,成都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为市民和城乡受援人群提供法律援助45 91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 922 件,超额完成任务。
解析:选C A项,句式杂糅。
应为“据调查数据”或“调查数据显示”。
B项,搭配不当。
应在“加价”后加上“等现象”。
D项,不合逻辑。
“城乡受援人群”中包含“市民”。
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
2.5 华罗庚(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中有错误的一项是()(4分) A.蜚.声(fēi)箪.食(dān)椽.子(chuán) 爱憎.分明(zènɡ)B.靡.涯(mǐ) 耿然(ɡěnɡ)显赫.(hè) 坎坷..(kǎn kě)C.扉.页(fēi) 间.或(jiàn)一爿.店(pán) 乖角儿..(juér)D.监.生(jiàn) 褒.奖(bāo)搭讪.(shàn) 困在垓.下(ɡāi)解析A项,zènɡ应为zēnɡ。
答案 A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鹰鹯拘挛金瓯春温秋肃B.朴质恬静倚角之势曲意抚慰C.惨淡瘟疫良辰美景姹紫嫣红D.亵渎蔓延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解析B项,“倚”应为“掎”。
答案 B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代的学者积累知识是明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许多传统的学问在清代复兴了,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限制、压迫和文字狱为前提的。
清代是文字狱最频繁的时代,只言片语就有可能招致飞来横祸,清代一朝禁毁之书达数千种之多,制造出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累卵,动辄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和考据当中去了。
A.望其项背B.飞来横祸C.危若累卵D.动辄得咎解析“危若累卵”指危险的情形,不能和人搭配使用,可用“人人自危”。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2012年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B.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C.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发射100个左右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5 华罗庚5分钟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署.名(shǔ)苏家驹.(jū)扉.页(fēi)戎马倥偬.(cōng)B.怠.慢(dài)吴筱.元(xiǎo)蜚.声(fěi)呱.呱坠地(gū)悯.(mǐn)停滞.不前(zhì)金瓯.(ōu)聊以慰藉.(jiè)溯.(sù)函.数(hán)商榷.(què)汪洋恣.(zī)肆解析:A项,“偬”应读“zǒng”;B项,“蜚”应读“fēi”;D项,“恣”应读“zì”。
答案:C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惨淡..:病好。
沧海不捐.一滴水:捐献。
..:泛指国土。
B.病愈..:苦费心力。
金瓯C.蜚声..之年:指人七十岁。
..:扬名。
赞赏备.至:表示完全。
D.怠慢..:冷淡。
古稀解析:B项,捐:舍弃、抛弃。
答案:B3.华罗庚在近古稀之年访欧期间被批准入党,写下了《破阵子·奉答邓大姐》一词,依次填入这首词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五十年来心愿,_____________。
沧海不捐一滴水,洪炉陶冶砂成金。
_____________。
A.耳畔忽传佳音为四化作先锋B.三万里外佳音四化作尖兵C.三万里外传佳音为四化作先锋D.耳畔传佳音四化作尖兵答案:B4.通读全文,请说一说青年的华罗庚是如何走向成功的。
试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能体现这一点的相关句子或精彩片段。
解析:华罗庚先生写过的一句诗,在文章的第一部分。
诗云: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这句话正好阐明了华先生走向成功的经验总结。
参考答案:(1)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天才出自勤奋,华罗庚用他的一生演绎了这一点,正因为有他不懈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换取功成名就,在数学这块领域上做出卓越贡献。
(2)从几个生活细节看:①“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
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②“……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招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的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这几个生活细节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废寝忘食,华罗庚是用心在努力。
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
A.扉.页(fēi)褒.奖(bāo)华.罗庚(huà)B.蔓.延(màn)蜚.声(fēi)追溯.(sù)C.瓜蔓.(màn)商榷.(què)吴筱.元(yóu)D.扼.要(è)名誉.(yù)铭.记(míng)2.下列句子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绝不能等待着真正须要科学的时候,再开始研究科学。
B.国内外数学界赞赏备至。
C.东风勤拂拭,绿满万顷田。
D.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
3.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家道败落,华罗庚没有机会进大学深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举世闻名的数学大家。
他从十四岁开始自学,每天坚持10小时,每得到一本数学书,他都如获至宝,他算起数学题来,真是孜孜不倦,废寝忘食,杂货店的顾客招呼他,他也置若罔闻,直到父亲大发雷霆,要撕他的书,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
就凭着这份痴爱,他走进了数学王国的殿堂。
A.家道败落B.举世闻名C.置若罔闻D.大发雷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国内外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我国地产调控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始终没有把房价的“暴利预期”调下来。
B.试图以虚假的头衔“扮靓”自己,一方面表明某些人自卑与心虚,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社会上确实存在某些人认识肤浅。
C.很多银行擅自收取二十多项“服务费”的现象曝光后,银监会、发改委等联合发文,要求内部自行整改。
D.信息公开,使我们在第一时间突如其来地了解灾难和事故,这是救灾的需要,更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知情权的尊重与珍惜。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另外,上海人教育程度高,善于管理,做事讲究规则,但是天生胆小。
②因为上海当年是中国的经济支柱,上海人感觉非常自豪,认为大上海似乎没有什么缺点,不需要改革。
③上海人需要依仗稳定的靠山,需要看到别人成功之后才敢放开手脚做事。
2014-2015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1)同步训练:第二单元传记《华罗庚》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扉.页蜚.声绯.红俳.句B.金瓯.讴.歌呕.吐殴.打C.怠.慢殆.尽骀.荡迨.至D.涓.滴娟.秀绢.花捐.弃解析A项,俳:pái,余读fēi;B项,呕:ǒu,余读ōu;D项,绢:juàn,余读juān;C项,都读dài。
答案 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不可思异残淡集装箱包厢B.莫名其妙笨拙黄埔江授予C.流言飞语蜚声海外水蒸气汽笛D.停滞不前撰写水笼头合龙解析A项,不可思异.—不可思议,残.淡—惨淡;B项,黄埔.江—黄浦江;D项,水笼.头—水龙头。
答案 C3.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回忆起这段生活,他________地说:“那正是我应受教育的年月,但一个‘穷’字剥夺了我的梦想。
”(2)他精读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并就其中关于他利问题的几个地方,提出了一些________的意见。
(3)《堆垒素数论》出版后,国内外数学界赞赏备至,没有人提出其中还有需要________的地方。
(4)华罗庚看了这封大胆而又________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如获至宝。
A.辛酸改善商榷直率B.心酸改进商量坦率C.辛酸改善商量直率D.辛酸改进商榷坦率解析辛酸:又辣又酸,比喻痛苦和悲伤。
心酸:因悲痛而内心酸楚。
改善:改变原来的状况,使完善。
改进:改变原有的状况,使有进步。
商榷:多指用书面形式研讨学术问题。
商量:多指用口头交流的方式就一般问题交换意见。
直率:直爽、坦率。
坦率:坦白、真率。
坦率侧重在态度诚恳,不加掩饰;直率侧重在“直”,不拐弯抹角。
答案 D4.下面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
5 华罗庚[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一拐一瘸.( ) 怜悯.( ) 停滞.不前( ) 署.名( ) 吴筱.元( ) 金瓯.( ) 鹯.( ) 褒.奖( ) 追溯.( ) 商榷.( ) 出类拔萃.( ) 【答案】 qué mǐn zhì shǔ xiǎo ōu zhān bāo sù què cuì 2.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数 ⎩⎪⎨⎪⎧ 数学 数不尽数见不鲜 薄⎩⎪⎨⎪⎧ 薄饼 浅薄 薄荷 (2)语境辨析法初中毕业后,华.( )罗庚曾入上海中华.( )职业学校就读,后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
【答案】 (1)shù shǔ shuò báo bó bò (2)huà huá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置若wǎnɡ 闻wǎnɡ 然若失 ⎩⎪⎨⎪⎧百战不dài dài 慢dài 荡⎩⎪⎨⎪⎧ 马jū jū 泥ɡǒu 杞 ⎩⎪⎨⎪⎧ fēi 声文坛文采fěi 然缠绵fěi 恻【答案】 罔 惘 殆 怠 骀 驹 拘 枸 蜚 斐 悱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掌上明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养家糊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深入浅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置若罔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获至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出类拔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比喻极受父母宠爱的儿女,也比喻为人所珍爱的物品。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中有错误的一项是()(4分) A.蜚.声(fēi)箪.食(dān)椽.子(chuán) 爱憎.分明(zènɡ)B.靡.涯(mǐ) 耿然(ɡěnɡ)显赫.(hè) 坎坷..(kǎn kě)C.扉.页(fēi) 间.或(jiàn)一爿.店(pán) 乖角儿..(juér)D.监.生(jiàn) 褒.奖(bāo)搭讪.(shàn) 困在垓.下(ɡāi)解析A项,zènɡ应为zēnɡ。
答案 A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鹰鹯拘挛金瓯春温秋肃B.朴质恬静倚角之势曲意抚慰C.惨淡瘟疫良辰美景姹紫嫣红D.亵渎蔓延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解析B项,“倚”应为“掎”。
答案 B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代的学者积累知识是明代人无法望其项背的,许多传统的学问在清代复兴了,但这种繁荣是以清代的文化限制、压迫和文字狱为前提的。
清代是文字狱最频繁的时代,只言片语就有可能招致飞来横祸,清代一朝禁毁之书达数千种之多,制造出一种非常恐怖的氛围,弄得文人士大夫危若累卵,动辄得咎,他们只好躲进离现实最远的文字训诂和考据当中去了。
A.望其项背B.飞来横祸C.危若累卵D.动辄得咎解析“危若累卵”指危险的情形,不能和人搭配使用,可用“人人自危”。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2012年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
B.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
C.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发射100个左右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
D.中国科协召开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大会,通过缅怀钱学森与科协的点滴过往,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学习其科学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解析A项,搭配不当。
“驱散”与“天气”不能搭配,应去掉“天气”。
C 项,成分赘余。
“至少”与“左右”任去其一。
D项,语序不当。
“继承、学习”应为“学习、继承”。
答案 B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类之所以有迷信的举动,无非为的是求福和除灾。
________,________;迷信毕竟是偏于消极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使人类没有对于死亡的恐惧,迷信的事情就会消失一大半,我相信。
①譬如你劝一个乡下人说“如果你要发财,只需去祈求某神”②等到他儿子病重的时候③求福是积极的④他不一定相信你⑤他就非信从你的话不可了⑥除灾是消极的⑦你再劝他去祈求那神A.⑥③①④②⑦⑤B.③⑥①⑤②⑦④C.⑥③①⑤②⑦④D.③⑥①④②⑦⑤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
四个选项中,前两空都排③和⑥,只是顺序不同。
根据“无非为的是求福和除灾”可知,正确顺序应为③⑥,由此排除A、C。
B项和D项前三空的排序相同,从第四空开始不同。
第三空排①,再比较④与⑤可知,①后接④较为连贯,由此确定正确答案为D。
答案 D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文,完成6~8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消息传到美国,华罗庚毅然放弃了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于1950年2月带领全家登上一艘邮船从美国动身回国。
在香港,他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他在公开信中说:“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
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
”就在这一年的3月16日,华罗庚到达北京,回到北京清华大学担任教授。
……回国后,华罗庚除致力于数学研究外,还非常注意发现和培养有志于献身数学科学的青年人。
他积极倡导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竞赛。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是厦门大学图书馆管理员陈景润写来的,陈景润在信中说,他精读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并就其中关于他利问题的几个地方,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堆垒素数论》出版后,国内外数学界赞赏备至,没有人提出其中还有需要商榷的地方,他想不到一个无名青年竟然提出有的地方似乎值得改进。
华罗庚看了这封大胆而又坦率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臵若罔闻,而是如获至宝。
他兴奋地说:“这个年轻人真有想法!”随后,他向全国数学界推荐了陈景润,建议数学学会邀请陈景润来北京参加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
不仅如此,还把陈景润从厦门调来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做自己的研究生,亲自指导他继续深入地钻研数论。
6.选段画横线的内容的顺序可不可以掉换?为什么?(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词语之间的逻辑顺序。
答案不可以,因为“国家利益”必须摆在第一位。
7.画“”的句子中含有“没有……也没有……而是……”句式,说说这一句式对内容表达所起的作用。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句式运用的效果。
答案“没有……也没有……而是……”句式的运用,将常人可能有的两种错误态度与华罗庚的不一般表现做对比,鲜明地突出了华罗庚发现科技人才的兴奋和喜悦。
8.从华罗庚发现陈景润这件事,我们得到许多启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青年人应该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B.作为权威,应该甘做人梯,为青年人的成长作出贡献。
C.作为前辈应该正视自己学说中的瑕疵并关心培养后来者。
解析“作为权威,应该甘做人梯”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根据。
答案 B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木屐鲁田①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里。
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②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了一行行清晰的屐齿印。
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③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了爸爸的肩膀。
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
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④转眼,到了上学的年纪。
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
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
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
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⑤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
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
我执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
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
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⑥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⑦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
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
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
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是轻轻的。
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⑧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
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发现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⑨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
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要像爱惜牲口一样爱惜东西。
”⑩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⑪终于,我接到了那张我只能在地图上才能看到、我梦想的地方来的“录取通知书”。
走的前夜,戴着斗笠的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脱下的一排木屐。
我在送乡亲们回家时,望着漫天的雨,望着乡亲们远去的背影,忽然想:“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
”回过头来,却发现爸爸坐在堂前,神色黯然,眼睛停留在门角摆放的没有继承人的铁犁和木屐上。
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⑫“放心去吧!孩子,我有乡亲们照顾。
”⑬看着爸爸斑白的头发,我才猛然意识到他老了。
⑭坐在即将行驶远去的汽车上,我脱下了那双木屐。
这时几次劝不回去、坚持再送送我的爸爸忽然塞给我一样东西,就转身走了。
我知道爸爸不忍分离的痛苦,拼命擦亮雨窗看着他那微驼的背消失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⑮我心里像堵着什么,不觉触到爸爸送我的东西,打开一看,竟是一双新雨靴……9.文中第①段、第④段、第⑭段分别用了“惆怅”一词,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请具体解释。
这样反复写的作用是什么?(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把握住了全文的思想感情,“惆怅”一词的含义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再结合各段的内容,容易作出判断。
答案文中“惆怅”一词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是心里难过、伤感(伤心)的意思。
作者之所以反复写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是为了给全文营造一种凝重而带有感伤情调的抒情氛围。
10.文中⑪段写道:“斗笠划下了一个木屐永远走不出的圆。
”结合全文,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抓住句子里面的“永远”“圆”等词语的意思,并加以引申,理解它们的深层含义或者比喻含义。
答案留恋旧式生活的观念,束缚着人们开辟新的生活道路;固守传统的生活方式,便永远也“走”不出新的天地。
(意思对即可。
)11.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感人的形象。
请分析概括“父亲”身上有哪些特点。
(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人物形象的概括:一是抓住人物的动作,从动作中来看其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