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一语文《汉乐府诗两首》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47
18汉乐府两首(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培养鉴赏汉乐府诗的能力。
3.感受诗中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
教学重点:以《饮马长城窟行》为主要内容,学习汉乐府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赏析汉乐府诗?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综合运用反复诵读、分析比较在方法教学。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情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
真爱,作为一直以来人们所苦苦追寻的东西,它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涉及爱情内容的汉乐府诗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女子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
二、文学知识积累:(一)什么是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1.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主要工作有两个,一是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2.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3.乐府民歌:即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二)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1.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
2.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3.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三)汉乐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其大概内容是什么?1.《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
2.《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
3.《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
4.《陌上桑》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
三、整体感知:(一)同学结合注释默读诗歌,理解大意,积累字词。
(二)全班齐读,教师正音。
饮yìn马夙sù昔自媚mèi遗wèi烹pēng鲤鱼(三)同学讲述本诗主要内容。
明确:妇人思念远行未归的丈夫。
四、理解赏析。
(一)一位同学朗读诗歌,划出妇女一系列行为动作。
明确:思远道-梦见之-忽觉-展转-接鲤鱼-烹鲤鱼-长跪读素书。
(二)教师引导,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妇女既是“思远道”,那为什么又说“远道不可思”?明确:这是反话,同时,妇女深知爱人远在他乡,思念无益,也无用。
◎第14课《〈诗经〉两首》◎第15课《离骚(节选)》◎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第18课《汉乐府两首》第18课汉乐府两首本课话题——坚贞不渝一、从课本中积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二、从生活中积累23岁的江苏男孩张剑与女孩燕子深深相爱时,一位富姐也向他展开狂热追求。
后张剑带女友回到老家艰苦创业,不料,燕子突遇车祸成了植物人。
在张剑倾心救助燕子时,富姐再次找上门来,愿支付巨额治疗费用换取张剑的爱情。
张剑最终选择留在燕子身边,固守着一份坚贞不渝的爱情承诺。
三、从名言中积累1.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非席,不可卷也。
——《诗经》2.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史记》3.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白头吟》4.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一、作品简介汉乐府原本是西汉武帝时创立,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的音乐机关名称。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的诗歌统称为“乐府”或“汉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作品选择富有表现力的镜头,具有较为完整的情节;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人物栩栩如生;形式自由多样,结构详略得当。
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
代表作品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江南》《十五从军征》等。
二、背景回放汉乐府的代表之作——《上邪》《上邪》选自《汉乐府·铙歌》,《铙歌十八曲》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
但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思妇之辞——《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又称《饮马行》,是汉代乐府主题。
相传古长城也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汉乐府两首》(粤教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汉乐府诗《长歌行》和《有所思》。
能够分析并比较两首诗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
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两首诗的意义和美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对诗词的学习,培养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重点:两首汉乐府诗《长歌行》和《有所思》的内容和意义。
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教学难点:诗词的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教材:《汉乐府两首》(粤教版)相关资料:关于汉乐府诗的背景知识、诗词解析、创作方法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汉乐府诗的特点和魅力。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介绍汉乐府诗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长歌行》和《有所思》的创作背景。
朗读两首诗,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三、诗歌解析(20分钟)分析《长歌行》和《有所思》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四、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写,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尊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汉乐府诗的特点和魅力。
二、深入学习(15分钟)深入分析《长歌行》和《有所思》的诗词意境和审美价值。
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感悟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和哲理。
三、欣赏与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两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讨论,给予肯定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