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一语文《汉乐府诗两首》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47
18汉乐府两首(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培养鉴赏汉乐府诗的能力。
3.感受诗中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
教学重点:以《饮马长城窟行》为主要内容,学习汉乐府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赏析汉乐府诗?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综合运用反复诵读、分析比较在方法教学。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情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
真爱,作为一直以来人们所苦苦追寻的东西,它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涉及爱情内容的汉乐府诗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女子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
二、文学知识积累:(一)什么是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1.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主要工作有两个,一是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2.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3.乐府民歌:即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二)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1.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
2.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3.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三)汉乐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其大概内容是什么?1.《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
2.《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
3.《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
4.《陌上桑》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
三、整体感知:(一)同学结合注释默读诗歌,理解大意,积累字词。
(二)全班齐读,教师正音。
饮yìn马夙sù昔自媚mèi遗wèi烹pēng鲤鱼(三)同学讲述本诗主要内容。
明确:妇人思念远行未归的丈夫。
四、理解赏析。
(一)一位同学朗读诗歌,划出妇女一系列行为动作。
明确:思远道-梦见之-忽觉-展转-接鲤鱼-烹鲤鱼-长跪读素书。
(二)教师引导,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1.妇女既是“思远道”,那为什么又说“远道不可思”?明确:这是反话,同时,妇女深知爱人远在他乡,思念无益,也无用。
◎第14课《〈诗经〉两首》◎第15课《离骚(节选)》◎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第18课《汉乐府两首》第18课汉乐府两首本课话题——坚贞不渝一、从课本中积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二、从生活中积累23岁的江苏男孩张剑与女孩燕子深深相爱时,一位富姐也向他展开狂热追求。
后张剑带女友回到老家艰苦创业,不料,燕子突遇车祸成了植物人。
在张剑倾心救助燕子时,富姐再次找上门来,愿支付巨额治疗费用换取张剑的爱情。
张剑最终选择留在燕子身边,固守着一份坚贞不渝的爱情承诺。
三、从名言中积累1.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非席,不可卷也。
——《诗经》2.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史记》3.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白头吟》4.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一、作品简介汉乐府原本是西汉武帝时创立,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的音乐机关名称。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的诗歌统称为“乐府”或“汉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汉乐府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作品选择富有表现力的镜头,具有较为完整的情节;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人物栩栩如生;形式自由多样,结构详略得当。
语言朴素自然而带感情。
代表作品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江南》《十五从军征》等。
二、背景回放汉乐府的代表之作——《上邪》《上邪》选自《汉乐府·铙歌》,《铙歌十八曲》本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的军乐。
但今传十八曲中内容庞杂,叙战阵、纪祥瑞、表武功、写爱情者皆有。
思妇之辞——《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又称《饮马行》,是汉代乐府主题。
相传古长城也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
《汉乐府两首》(粤教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汉乐府诗《长歌行》和《有所思》。
能够分析并比较两首诗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
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两首诗的意义和美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通过对诗词的学习,培养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重点:两首汉乐府诗《长歌行》和《有所思》的内容和意义。
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教学难点:诗词的深层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准备:教材:《汉乐府两首》(粤教版)相关资料:关于汉乐府诗的背景知识、诗词解析、创作方法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汉乐府诗的特点和魅力。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介绍汉乐府诗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长歌行》和《有所思》的创作背景。
朗读两首诗,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三、诗歌解析(20分钟)分析《长歌行》和《有所思》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四、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分享和讨论,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写,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尊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汉乐府诗的特点和魅力。
二、深入学习(15分钟)深入分析《长歌行》和《有所思》的诗词意境和审美价值。
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感悟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和哲理。
三、欣赏与讨论(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两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讨论,给予肯定和指导。
高一语文上册《汉乐府两首》知识点粤教版1.关于汉乐府)提问: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有什么不同?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
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2)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浓厚的生活气息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3)汉乐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陌上桑》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2.同学自读,积累字词)读音:上邪ye2雨雪yu4饮yin4马夙su4夕自媚mei4遗wei4烹peng1调2)通假字上邪,“邪”通“耶”,感叹词,相当于“啊”展转,“展”通“辗”3)词类活用夏雨雪“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夙夕“夙夕”名词作状语,早晚4)语段积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3.请同学们迅速找出两首诗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比兴:青青河边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顶真: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夙夕梦见之。
梦见在我旁,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
对比: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借代:遗我双鲤鱼双鲤鱼指代书信比喻:烹鲤鱼烹鲤鱼比喻打开装书信的木盒4.语篇分析)《上邪》上邪①!我欲与君相知②,长命无绝衰③。
山无陵④,江水为竭,冬雷震震⑤,夏雨雪⑥,天地合⑦,乃敢与君绝⑧!【注释】①上邪:犹言“天啊”。
上,指天。
邪,音义同“耶”。
②相知:相爱。
③命:古与“令”字通,使。
这两句是说,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
④陵:大土山。
⑤震震:雷声。
⑥雨雪:降雪。
18汉乐府两首(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培养鉴赏汉乐府诗的能力。
3. 感受诗中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
教学重点:以《饮马长城窟行》为主要内容,学习汉乐府诗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赏析汉乐府诗?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综合运用反复诵读、分析比较在方法教学。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导入:爱情是人世间永恒的主题。
真爱,作为一直以来人们所苦苦追寻的东西,它到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涉及爱情内容的汉乐府诗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代女子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
二、文学知识积累:(一)什么是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1.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主要工作有两个,一是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搜集民间歌谣。
汉武帝时规模盛大。
2.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搜集、保存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专门的歌体,特点是可以入乐。
3.乐府民歌:即社会下层群众的歌谣,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二)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有哪些?1.蕴含浓厚的生活气息。
2.奠定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3.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
(三)汉乐府的名篇著作有哪些?其大概内容是什么?1.《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
2.《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痛苦。
3.《十五从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
4.《陌上桑》表现女子的美丽和机智。
三、整体感知:(一)同学结合注释默读诗歌,理解大意,积累字词。
(二)全班齐读,教师正音。
饮yìn马夙sù昔自媚mèi 遗wèi 烹pēng鲤鱼(三)同学讲述本诗主要内容。
明确:妇人思念远行未归的丈夫。
四、理解赏析。
(一)一位同学朗读诗歌,划出妇女一系列行为动作。
明确:思远道-梦见之-忽觉-展转-接鲤鱼-烹鲤鱼-长跪读素书。
(二)教师引导,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汉乐府两首》阅读练习一、阅读《青青河畔草》,完成1、2题。
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1.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塑造深闺思妇的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王昌龄《闺怨》的绝句。
请将此诗与《青青河畔草》比较,自选角度说出它们的两个不同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教案《汉乐府诗两首》[粤教版必修一] 18.汉乐府诗两首◎课前自主【识记累积】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1)夏雨雪()(2)饮马长城窟行()(3)夙昔梦见之()(4)入门各自媚()(5)遗我双鲤鱼()(6)呼儿烹鲤鱼()(7)宿昔()(8)星宿()2. 辨析字形鲤鱼烹调丘陵江水为竭俚语享受欺辱昭然若揭锂电富翁3. 解说以下加点的字:(1)我欲与君相知;(2)长命无绝衰;(3)夙昔梦见之;(4)辗转不行见;(5)谁肯相为言;(6)长跪读素书;4.文言知识*(1)通假字上邪,“邪”通“耶”,叹息词,相当于“啊”辗转,“展”通“辗”(2)词类活用夏雨雪“雨”名词作动词,降下,落下夙夕“夙夕”名词作状语,早晚5.名句诵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6.文学知识对于汉乐府(1)乐府、乐府诗、乐府民歌的不一样乐府:古代音乐机构的名称,汉武帝时规模浩大。
一为文人的歌词配乐,一是收集民间歌谣。
乐府诗:乐府机关编制、收集、保留起来的歌诗。
后成为一种特意的歌体,特色是能够入乐。
乐府民歌:社会基层民众的歌谣,后经过配乐。
反应基层人民生活。
(2)汉乐府的主要艺术成就浓重的生活气味确立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表现了强烈而直露的感情(3)汉乐府的名篇著作简介《上邪》表现爱情的坚贞《上山采蘼芜》、《白头吟》、《孔雀东南飞》表现弃妇的难过《十五参军征》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灾害《陌上桑》表现女子的漂亮和机智【课文初探】1、《上邪》使用了什么样的抒怀方式?2、《饮马长城窟行》是依据什么次序来写的?请同学剖析本文的构造。
◎堂上操练【夯实双基】1. 选出以下注音正确的一项()A.敛裾(j ū)落寞(mù)猗郁(yī)耸人听闻(hài )。